臺北。東臺

臺北。東臺 【實習生的筆記本】【下一步,AI。NEXT,愛】【Hello Brain!】【永不妥協】【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獲金鐘獎自然科學節目獎。 http://eating5332.blogspot.tw/p/blog-page_17.html

【上醫】重播訊息:2月16日起每週日下午3:00 (實際播出2:55)-4:00@民視新聞台2月16日    第一集2月23日   第二集3月 2 日   第三集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補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  監製 #東臺傳播 製作
10/02/2025

【上醫】重播訊息:

2月16日起每週日下午3:00 (實際播出2:55)-4:00@民視新聞台

2月16日 第一集
2月23日 第二集
3月 2 日 第三集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補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 監製
#東臺傳播 製作

24/01/2025

1月26日週日下午3:00@民視新聞台【上醫】第三集播出。

郝建安對AI人工智慧與生醫科學結合的研究積極投入,最後接黃光和的棒傳承了上醫計畫,也與妻子涂孟靖有著孕育新生命的期待。
涂孟靖跟郝建安在相處上很有共鳴,彈鋼琴時能帶給郝建安穩定的情緒。她對於自己基因變異的問題耿耿於懷而不敢生育,怕懷孕生子會遺傳給下一代……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補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 監製
#東臺傳播 製作

18/01/2025

1月19日週日下午3:00@民視新聞台【上醫】第二集播出。

「上醫治未病」的思想可概括為「未病先防」、「見微知著」、「有病早治」、「已病防變」、「病後防復」。也就是,在疾病還沒有形成之前,對可能導致疾病的各種原因,採取針對性預防措施;對某些疾病出現的前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及時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有了疾病應該及早對症治療,不要延誤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輕病拖為重病;及時阻止疾病的蔓延、惡化和轉變,以及延緩老化。

(隔週日上午8:00民視台灣台 重播)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補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 監製
#東臺傳播 製作

2024年第59屆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實習生的筆記本】,國家實驗研究院與東臺傳播於2025年1月16日@台北圓山大飯店聯合舉辦慶功宴。非常感謝國科會以及前來參與的貴賓、師長、工作夥伴、實習生及好友們。祝福大家蛇年行大運!平安健康萬事如...
17/01/2025

2024年第59屆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實習生的筆記本】,國家實驗研究院與東臺傳播於2025年1月16日@台北圓山大飯店聯合舉辦慶功宴。非常感謝國科會以及前來參與的貴賓、師長、工作夥伴、實習生及好友們。祝福大家蛇年行大運!平安健康萬事如意!

11/01/2025

週日下午3:00-4:00@民視新聞台 首播
【上醫】裡強調人人都有治癒自己的能力。身體裡的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腸道微生物群、以及心理系統彼此之間相互作用,會共同維護自癒能力。當我們不服用藥物而能改善健康狀況,便是因為「自癒力」功能良好。

#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 補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 監製
#東臺傳播 製作
#民視新聞台 首播

【上醫】首映記者會圓滿完成!健康活到老是每個人共通的願望,但到底哪些方法真的可以強身健體又不傷身?飛速發展的科技又能給予我們什麼樣的幫助?拜醫療水準日新月異之賜,再加上食品安全衛生意識高漲及運動風氣盛行,臺灣人追求平均壽命超過81歲和縮短不...
07/01/2025

【上醫】首映記者會圓滿完成!

健康活到老是每個人共通的願望,但到底哪些方法真的可以強身健體又不傷身?飛速發展的科技又能給予我們什麼樣的幫助?拜醫療水準日新月異之賜,再加上食品安全衛生意識高漲及運動風氣盛行,臺灣人追求平均壽命超過81歲和縮短不健康餘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智慧醫院與智慧照護的普及、偏鄉醫療人力與技術和長照等問題,成為了臺灣當前社會的最關心的議題。

國家衛生研究院作為衛生福利部的核心智庫,主要任務是為臺灣解決民眾重要疾病與健康問題、以及發展醫藥科技。自2018年開始建構國家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累計已有數十萬臺灣民眾自願參與提供人體生物資料,科學家因而可以透過資料庫中的大數據與基因來進行研究,發展預防、診斷、醫療、開發藥物之智慧醫療體系,再加上人工智慧的高速篩選與分析,將可以幫健保省掉不必要的支出。不過任何政策要成功,需要全民的充分認識與共同合作,因此國衛院首次跨領域與東臺傳播製作團隊攜手合作,特別推出一系列由國科會補助的科普新片《上醫》,將精準全齡健康、精準智慧醫療的研究成果,以類紀實的戲劇手法來呈現,讓科學知識更容易被社會大眾瞭解。

《上醫》以少有的類紀實手法來拍攝製作,導演夏紹虞繼2022年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作品《下一步,AI。Next,愛》(同時入圍一般節目類導演獎)之後,再度為東臺傳播跨刀。東臺傳播在國科會的支持下,長年致力科普影片製作,去年以真人實境手法拍攝的《實習生的筆記本》拿下團隊的第五座電視金鐘獎,這次製播《上醫》,製作人袁瑗更是力求突破,在配合導演的要求下,敘事的故事軸線和角色發展幾度翻轉,最後使用類紀實寫法承擔了編劇大任,將「全齡健康」理念與背後的醫療、科學與科技知識融入在故事中。

《上醫》影片的概念源於漢代《黃帝內經》的「下醫治已病、中醫治欲病、上醫治未病」,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也說:「下醫醫病、中醫醫人、上醫醫國」。這與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的觀念相符:與其在問題發生之後再想辦法解決,在問題發生之前先行打造強健的體質,擬定完善的計畫,養成良好的習慣,更能夠維持健康生活,減少個人的不健康餘年。因此《上醫》強調醫生的基本職責首先應該是教會人們如何不生病,醫療技術再怎麼發達,醫治病患恐怕都只能算是下醫。

這個概念被實踐在《上醫》影片角色中,故事以一個叫做「上醫」的研究計畫為主軸,計畫團隊包括一位處於阿茲罕默症前兆的老教授黃光和(魯文學飾)和他的二位得意門生,一位是認真而充滿理想的劉宇蓁(周儒欣飾),她遠赴宜蘭偏鄉任職駐地家醫師的工作;一位是個性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員郝建安(蕭子墨飾),在智慧醫療和醫院研發上不遺餘力,並與音樂家妻子涂孟靖(詹凱琪飾)共同經歷漸凍症帶因的窘境;而所有的故事發展,全都透過一位熱血記者安慕希(覺婉榕飾)的貼近觀察,從她的深度採訪過程中,觀眾除了能夠一窺臺灣在產、醫、學方面邁向「全齡健康」的努力與成就,更可以從整個故事中,感受到傳承與交棒的強韌生命。

為了讓演員能夠融入角色和生醫領域的氛圍中,計畫主持人李岳倫研究員在開拍之前,還特別與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兩位副院長許惠恆和陳為堅等人協商,讓製作人、導演和演員們赴國衛院苗栗竹南院區與他們近距離接觸;更在拍攝時出動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二十多位學生在拍攝現場支援做臨演。

臺灣有累積 20 多年的健保資料庫、世界一流的醫療人員與品質、豐富的工程人才庫與研發能量、世界知名的製造生態系統,並且朝向結合雲端、區塊鏈、IoT、網路安全、5G 以及人工智慧技術基礎發展,建構一個「精準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有了此平台,未來醫生便可以基於個人基因型或是基因表現、環境、生活型態以及疾病之分子基礎差異,而準確地預測、預防、診斷與治療疾病,達到「上醫治未病」的目標。

然而,再進步的醫療與科技始終是救不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想要「全齡健康」,除了技術的突破與輔助外,還是要從自己每天的飲食、運動和睡眠做起。

《上醫》1月12日起一連三個週日下午3:00-4:00,在民視新聞台(原時段為「科學再發現」)播出,歡迎準時收看。

#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 補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 監製
#東臺傳播 製作
#民視新聞台 首播

每一個老、中、壯、青、幼,都是維繫健康的重要階段。一個人的健康,基因決定三成,醫療體系決定一成,剩下的六成取決於環境、個人習慣等。換言之,基因加上生活型態與環境因子,長期綜合下來的結果,會影響身體健康狀況。聯合國曾提出一個口號:「千萬不要死...
04/01/2025

每一個老、中、壯、青、幼,都是維繫健康的重要階段。一個人的健康,基因決定三成,醫療體系決定一成,剩下的六成取決於環境、個人習慣等。換言之,基因加上生活型態與環境因子,長期綜合下來的結果,會影響身體健康狀況。聯合國曾提出一個口號:「千萬不要死於無知」,很多人並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不運動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月7日(二)上午10:30@光點華山電影館A TWO廳【上醫】首映記者會。
1月12日(日)下午3:00@民視新聞台,敬請收看【上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補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 監製
#東臺傳播 製作

31/12/2024

新作品【上醫】,一部類紀實科普影片,近期即將上映。

他努力推動精準健康理念,成立一個名為「上醫」的計畫專案。這個計畫的最大特色是結合大數據資料,將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和互聯網等技術與資訊科技相結合,形成一個智慧醫療網。
他有著自己是醫界領頭羊,卻快要得到阿茲海默症失智的尷尬處境,心中一度慌亂。
這激發他進入深層的哲學思考、透過飲食、運動和音樂尋找身心靈開發潛能、理性調控自身疾病,最終放下心防也不再避諱與他人分享自己罹病的話題,正向積極與疾病和平共處。

首映時間:2025年1月12~26日(每週日)下午3:00-4:00
首映頻道:民視新聞台(網路同步直播)

製作單位: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主持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
補助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這是東臺第三度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合作,這也是我們一起拿下的第三座金鐘獎。李名揚和袁瑗,好漾的!針對此東臺歷來第五座金鐘獎,最要好好感謝的是國科會、民視、東臺傳播王銀和先生,讓我們總是有足夠的底氣繼續向前衝!為了拍攝這一系列影片,我們製作團隊吃...
18/10/2024

這是東臺第三度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合作,這也是我們一起拿下的第三座金鐘獎。李名揚和袁瑗,好漾的!
針對此東臺歷來第五座金鐘獎,最要好好感謝的是國科會、民視、東臺傳播王銀和先生,讓我們總是有足夠的底氣繼續向前衝!為了拍攝這一系列影片,我們製作團隊吃足了苦頭,尤其是辛苦的導演 胡瑞霞、謝準良和企編鐘雅馨,一路坎坷到最後,大家的努力終究是被金鐘評審團看見了,雪亮的眼睛!
謝謝所有參與影片錄製的機關/學校/企業和實習生們,謝謝一路支持我們的家人和朋友!

恭喜《實習生的筆記本》拿下2024年第59屆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節目獎。感謝所有參與影片錄製的人員:計畫主持人 國研院 李名揚出品人 王銀和製作人 袁瑗導演 胡瑞霞 謝準良企編 鍾雅馨 蕭瑋澤 關文偉攝影 蜻蜓傳播 原色彩傳播行政協調 黃淑貞...
18/10/2024

恭喜《實習生的筆記本》拿下2024年第59屆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節目獎。感謝所有參與影片錄製的人員:

計畫主持人 國研院 李名揚
出品人 王銀和
製作人 袁瑗
導演 胡瑞霞 謝準良
企編 鍾雅馨 蕭瑋澤 關文偉
攝影 蜻蜓傳播 原色彩傳播
行政協調 黃淑貞 孔瀞慧
製片 李志強 方鴻聞
執行 蔡書玥 周承威
動畫 盧朝勇 游為能
剪接 蔡明儒
音樂/音效 周宗崑 曾語辰
旁白 李維德

審查委員
政治大學廣電系 侯志欽 老師
臺灣大學獸醫學院 林辰栖 教授
中研院生醫所 何美鄉 兼任研究員
成功大學微免所 余俊強 教授
興大生科系 鄭旭辰 助理教授
臺灣大學資工系 鄭文皇 教授
國研院動物中心 秦咸靜 主任
國研院儀科中心 陳峰志 副主任
國研院國網中心 張朝亮 主任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 侯拓宏 主任
臺北科技大學車輛系 陳柏全 教授
南台科技大學電子系 唐經洲 教授
歐特明電子 林彥慧 經理
中山大學海下所 王兆璋 教授
臺灣大學土木系 周中哲 教授
高科大輪機系 連長華 教授
臺灣大學工科系 江茂雄 教授
國研院海洋中心 孟培傑 主任

參與錄影拍攝人員

【第一集 SPF蛋雞的五星級飯店】

(實習單位)
臺灣大學獸醫學院 周崇熙 教授
屏科大疫苗所 柯冠銘 教授
屏科大疫苗所 王祥宇 副教授
屏科大獸醫系 連一洋 教授
屏科大獸醫系 鄭明珠 副教授
屏科大動物製劑中心 朱燕純 教授
淨旦生物科技 梁奇鳳 顧問
淨旦生物科技 梁弘勳
淨旦生物科技 梁弘翰
國光生物科技 洪岳鵬 副營運長
國研院動物中心 林裕敏 研究員
晁陽農產科技 邱信富 董事長

(實習生)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林祈
清華大學生物科技系 林侑辰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 吳紹妤
中國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 楊立宇

【第二集 自動駕駛的天羅地網世界】

(實習單位)
臺灣智架測試實驗室 計畫主持人 張龍耀
成功大學電機系 莊智清 教授
成功大學電機系 林景富 助理教授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屠鈞紹 工程師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張耘菱 講師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鄭翔仁 講師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徐祥傑 講師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許琮明 講師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陳雅靖 小姐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蘇倍慶 先生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許怡苹 小姐
歐特明電子 吳錫慶 執行長
歐特明電子 葉弘裕 經理

(實習生)
臺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學系 許羽傑
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研究所 顏志城
逢甲大學通訊工程學系 倪主恩
中央大學大氣系 彭伊瑈

【第三集 亞太離岸風電中心預備,起!】

(實習單位)
海洋大學 許泰文 校長
海洋大學 冉繁華 副校長
海洋大學工學院 郭世榮 院長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 李孟洲 教授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 徐德華 助理教授
成功大學水利系 郭玉樹 教授
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林瑞珠 主任
韋能能源離岸風電部 馮宗緯 總經理
SGS環境安全衛生事業群 籃海文 工程師
SGS環境安全衛生事業群 鄭嘉翔 工程師
世紀離岸風電 林明弘 策略長
台灣諾斯克銲接檢驗公司 謝東辰 副理
宏華營造 陳宗邦 總經理
宏華營造 Hutchinson Milton Grey 船長
宏華營造 Williams Michael Scott 大副
宏華營造 藍家盛 操作員
東方風能 陳柏霖 執行長
東方風能管理部 陳怡茹 經理
東方風能船舶營運組 林雅婷 組長
臺灣風訓公司 蔡明格 總經理
臺灣風訓公司 夏文刀 培訓組長
臺灣風訓公司 Mandy 培訓教師
臺灣風訓公司 Wendy
(實習生)
海洋大學機械系 黃俊銘
成功大學水利系 林育仕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金秉憲
海洋大學機械系 林暐諺

# 國科會
#國家實驗研究院

恭喜《實習生的筆記本》入圍今年第59屆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 #國家實驗研究院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11/09/2024

恭喜《實習生的筆記本》入圍今年第59屆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

#國家實驗研究院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29/03/2024
29/03/2024

Address

Zhongshan District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21:45

Telephone

+88622702533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臺北。東臺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臺北。東臺:

Videos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