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 出版 Eagle Publishing

鷹 出版 Eagle Publishing 2021年 3月創立
品牌精神:在絕壁和雲層之上,開通想法的路。
鷹出版將聚焦在自然、科普、哲學等知識領域,以超克的視野,提供生活之慧眼與洞見。

 #討論植物對健康的效益➥除了運動之外,最容易發現激效作用的地方就是食物,不過這不是指只要攝取量適當,披薩或甜甜圈反而有益健康。不是的,可以找到激效物質的地方,其實是我們食用的植物。我們知道,植物和其他許多生物一樣,比較想活下去而不想被吃掉...
15/01/2025

#討論植物對健康的效益

➥除了運動之外,最容易發現激效作用的地方就是食物,不過這不是指只要攝取量適當,披薩或甜甜圈反而有益健康。不是的,可以找到激效物質的地方,其實是我們食用的植物。我們知道,植物和其他許多生物一樣,比較想活下去而不想被吃掉。但是它們碰到想吃它們的動物時沒辦法逃,所以這些植物如果想活下去,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戰鬥。有些植物的方法是長出具威嚇性的棘刺、堅硬的外殼或刺針。但是大多數植物都會使用化學武器攻擊對手,人類當然也包含在內。現在要進行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或許很容易,但石器時代的人類必須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才行。具有毒性的植物數量非常多。舉例來說,野生杏仁含有氰化物,這是我們所知毒性最強的一種化學物質。生腰果含有和毒藤相同的有毒物質(但腰果進入超市時毒性已被中和,不用擔心)。

這些植物即使對我們沒有毒性(而且我們經常食用),也經常對其他動物有毒性。想想看巧克力和其他可可製品,它們對狗和貓都有毒性。此外,我們吃的植物大多數還是有些戰鬥能力。就拿鳳梨來說,讀者們曾經在吃鳳梨後感覺嘴或舌頭刺刺的嗎?如果有,這確實是有原因的:鳳梨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這些酵素可以用來軟化肉類,但當我們自己就是肉類時可就不太舒服了。我們吃鳳梨時,它的酵素會分解嘴巴裡的蛋白質,開始消化我們。我們的體型很大,這一點點作用不會造成威脅,但對小動物而言這可是很厲害的武器。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辣椒。辣椒含有辣椒素(𝐜𝐚𝐩𝐬𝐚𝐢𝐜𝐢𝐧),就是我們吃辣椒時使嘴巴刺痛的物質。當哺乳類動物吃到辣椒時,種子被咬碎並釋出辣椒素。辣椒素會讓哺乳類動物短時間內不想再吃辣椒。另一方面,鳥類會把種子整個吞下去,沒什麼感覺,而將植物種子散播得又遠又廣。這樣的演化相當巧妙。

在討論植物對健康的效益時,我們經常忽略一件事:植物可不總是被動地希望被吃掉。我們有壓倒性的證據指出,在飲食中納入大量植物有益健康。但科學家還在討論為什麼如此。理由當然非常多,但激效作用也包含在內。舉例來說,多酚類化合物(𝐩𝐨𝐥𝐲𝐩𝐡𝐞𝐧𝐨𝐥𝐬)一直被視為植物有益健康的主要原因。

以往曾經認為這是因為多酚在某方面對人體有益,或許具有抗氧化功能;但事實是,許多種類的多酚對我們有少許毒性,因此產生激效作用。研究指出,人體對多酚產生的反應是活化𝐍𝐫𝐟 𝟐 基因,試圖中和、除去多酚。這個基因的功能是控制多種細胞防衛機制,在我們接觸放射線時也會活化。

相對於攝取毒素,我們可以把食用大量植物視為安全又優異的替代方案。那麼來個比起住進輻射公寓,相對安全又優異的替代方案如何?有個點子是登上高山。高海拔地帶的大氣比較稀薄,所以比較容易接觸太陽的紫外線和宇宙輻射。身為世界上最平坦的國家的白皮膚居民,在海拔五千公尺得到一輩子都好不了的曬傷的我可以證實這點。這對讀者而言或許已不足為奇,但高海拔地區居民儘管生活在輻射和惡劣環境中(也可能是因為如此),壽命仍比海平面的居民長,年齡相關疾病則較少。奧地利、瑞士、希臘和加州等地都有這樣的例子。

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氧氣濃度也比海平面低,這可能扮演了壓力源的角色,促進健康。至少,人類細胞接觸輻射和低氧濃度時, 其中一個反應是製造熱休克蛋白(𝐡𝐞𝐚𝐭 𝐬𝐡𝐨𝐜𝐤 𝐩𝐫𝐨𝐭𝐞𝐢𝐧)。顧名思義,這種蛋白質原本與高熱有關,但後來發現它是更普遍的細胞保護機制的一部分。我們先前已經知道,這說明激效作用通常有相當廣的影響範圍。對某個壓力源的反應往往也能提升我們承受其他壓力源的能力。

我們可以把熱休克蛋白視為可以幫助其他蛋白質的超級英雄。細胞受到某種壓力源傷害時,許多蛋白質會因而變形。但熱休克蛋白可以協助它們恢復形狀和功能,使它們不會變成細胞中的廢物。

有趣的是,熱休克其實不只發生在實驗動物身上。它是北歐蒸汽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幸運的是,蒸汽浴的故鄉—芬蘭,為我們餽贈以遠超乎超想像的大量蒸汽浴相關研究。在這些研究中,蒸汽浴通常與各種健康效益有關,例如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延長壽命等。熱休克蛋白可能在這些健康效益中佔有一席之地,但蒸汽浴還有其他效益,例如降低血壓等(不過談到蒸汽浴,有個小小的「但書」必須記住:男性如果想要小孩,不要在蒸汽室裡停留太久。基於相同的理由,也應該避免長時間泡熱水澡或把筆記型電腦放在大腿上)。

除了接觸高熱,北歐文化還有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冬季游泳。事實上,兩者通常會一起做,也就是泡冷水和蒸汽浴交互進行。在接觸低溫的效益這方面,目前資料沒有像蒸汽浴那麼多,但很容易想見,接觸低溫就長期而言對健康也有益處。首先,接觸低溫能活化「棕色脂肪」,這種脂肪的作用和一般脂肪相反,它能消耗能量,而不是儲存能量,藉此讓我們溫暖起來。有趣的是,許多長壽物種天生就會提升棕色脂肪組織的活動。無論有沒有證明,我認識的硬派冬季泳者都很相信這個效果。他們認為體力增加、生病次數減少而且身心健康普遍提升,都是游泳帶來的效果。

……
#動物體內的激效作用
════ 。════
❶月新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𝟐𝟒 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𝐉𝐞𝐥𝐥𝐲_𝐬𝐡 𝐀𝐠𝐞 𝐁𝐚𝐜𝐤𝐰𝐚𝐫𝐝: 𝐍𝐚𝐭𝐮𝐫𝐞’𝐬 𝐒𝐞𝐜𝐫𝐞𝐭𝐬 𝐭𝐨 𝐋𝐨𝐧𝐠𝐞𝐯𝐢𝐭𝐲
♞作者∣尼可拉斯.潘柏格 𝐍𝐢𝐜𝐤𝐥𝐚𝐬 𝐁𝐫𝐞𝐧𝐝𝐛𝐨𝐫𝐠

 #對人類有正面效益的壓力源大多是我們已經在演化下產生抵抗力的壓力源➥我們知道,雖然風經常是樹木最可怕的對手,但樹木也不能沒有它。風永不止息的攻擊,提升樹木的恢復能力,而且讓樹木長得更粗壯。少了風,樹木將變得瘦弱,最後因為本身的重量而倒下。...
13/01/2025

#對人類有正面效益的壓力源大多是我們已經在演化下產生抵抗力的壓力源

➥我們知道,雖然風經常是樹木最可怕的對手,但樹木也不能沒有它。風永不止息的攻擊,提升樹木的恢復能力,而且讓樹木長得更粗壯。少了風,樹木將變得瘦弱,最後因為本身的重量而倒下。

這種在逆境下活得更強健的生物現象稱為激效作用(𝐡𝐨𝐫𝐦𝐞𝐬𝐢𝐬)。在人類身上最相關的例子是運動。讀者或許認為跑步等活動本身就是它有益於健康的理由。但我們來想想跑步時身體實際發生的狀況。我們的心率和血壓都會大幅提高。每跑一步,肌肉和骨骼都會受壓和拉緊。此外,運動需要能量,因此新陳代謝會大幅加速,從而增加了自由基的產量。沒錯,運動會直接導致有害分子生成。不過就長期而言,運動能使我們更健康。因為這些打擊相當於一個訊息:我們必須更強健才行。諷刺的是,啟動這個過程的某些「信使」正是自由基。這表示抗氧化劑反而會干擾運動使我們更強壯和更健康的過程。運動是激效作用最著名的例子,但在生物界還有許多類似狀況。

最好的例子出自毒性元素砷的相關研究。砷有「眾毒之王」和「眾王之毒」的稱號,因為它容易取得、無味無臭,而且可以用來殺人,因此它一直是世界各地野心勃勃的皇室成員和精神病患最愛用的毒藥。糟糕的是,近年來,砷也成為世界某些地區的飲用水汙染物,所以研究人員進行研究,調查這種毒素對實驗動物會有什麼影響。研究人員給予秀麗隱桿線蟲高劑量的砷時,這種毒藥果然名不虛傳,線蟲立刻死亡。然而,如果這種線蟲只接觸固定低劑量時,牠們反而會活得特別久。在此同時,也更能抵抗熱壓力和其他有毒物質。為什麼?答案當然是激效作用。砷雖然有毒,但低劑量的砷反而成為不會致命的壓力源,進而提高這種線蟲的防衛能力。

我知道說「眾毒之王」或強力除草劑對某種生物有益聽起來很瘋狂。但生物學的世界就是這樣。刻意讓人類服用砷、除草劑或其他有害物質的臨床試驗當然不存在,但在真實世界中,人類身上其實也曾展現出這種激效作用。

有個例子是𝟏𝟗𝟖𝟎 年代發生在台灣的意外事故。當時台灣的經濟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巨幅成長中。身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首都台北也在進行前所未有的建設。在這股熱潮中,有一批鋼鐵受到放射性物質鈷𝟔𝟎 的汙染。這批鋼鐵後來被用於建造
一千七百多棟公寓,直到𝟏𝟗𝟗𝟎 年代才被發現,但為時已晚。根據估計,在這批輻射公寓被拆除之前,大約有一萬人在裡面居住。這些人每天接觸的放射線劑量遠超過正常水準。因為放射線會破壞𝐃𝐍𝐀,進而導致癌症,使這件事引起很大的疑慮。然而,當醫師檢視這些居民的病歷時感到大惑不解:這些居民比起相似的台灣民眾更少罹患各種癌症。其他地方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在美國,參與建造核子潛艇的造船工人死亡率比一般造船工人來得低。在美國一般人口中,居住在背景輻射較高地區的民眾,壽命反而高於平均。而在醫師中,經常接觸游離輻射的放射科醫師壽命也比其他醫師更長,罹癌風險也較低。

我必須先說清楚,我絕不建議刻意接觸放射線或攝取各種有毒物質。這將會浪費一些良好基因。我們不清楚多少劑量可能具有激效作用,但我們知道如果超過這個劑量會有哪些後果:痛苦和可怕的死亡。我們知道,激效作用的關鍵在於量:用慢跑來挑戰身體,比用不運動來挑戰它更健康。但我們也可能運動過量,這種時候就稱為過度訓練。同樣地,樹木被風吹拂時會生長得更強健。但如果風太大,就可能把樹木吹倒或吹斷。只有在壓力源造成的損傷不超過我們的自我修復能力時,我們才能因為壓力源而獲益。

此外,還必須記住,並非所有有害物質或壓力源都有激效功能。舉例來說,用頭撞牆壁不會變得更聰明,吸菸也不會提升肺功能。對人類有正面效益的壓力源大多是我們已經在演化下產生抵抗力的壓力源。

……
#壓力源讓生物更強健
════ 。════
❶月新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𝟐𝟒 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𝐉𝐞𝐥𝐥𝐲_𝐬𝐡 𝐀𝐠𝐞 𝐁𝐚𝐜𝐤𝐰𝐚𝐫𝐝: 𝐍𝐚𝐭𝐮𝐫𝐞’𝐬 𝐒𝐞𝐜𝐫𝐞𝐭𝐬 𝐭𝐨 𝐋𝐨𝐧𝐠𝐞𝐯𝐢𝐭𝐲
♞作者∣尼可拉斯.潘柏格 𝐍𝐢𝐜𝐤𝐥𝐚𝐬 𝐁𝐫𝐞𝐧𝐝𝐛𝐨𝐫𝐠

 #造成你我特徵的差異不是因為魔法, #而是蛋白質。➥社會科學解釋人類的差異時,通常會區分遺傳和環境,也就是先天和後天。換句話說,我們的特徵可能是與生俱來(由基因決定)的,也可能是學習而來(由經驗塑造)的。舉例來說,如果你在還是一個嬰兒的時...
10/01/2025

#造成你我特徵的差異不是因為魔法, #而是蛋白質。

➥社會科學解釋人類的差異時,通常會區分遺傳和環境,也就是先天和後天。換句話說,我們的特徵可能是與生俱來(由基因決定)的,也可能是學習而來(由經驗塑造)的。舉例來說,如果你在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被有紫色眼珠的保加利亞家族收養,你的眼珠顏色不會因此改變,但可能會說保加利亞語而不是國語。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眼珠顏色由基因決定,而他說的語言則由環境決定。

雖然這個明確的區別可以用來解釋幾種特徵,但這種區分有時會太過刻意。我們的特徵絕大多數會同時受到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影響。就以我們的個性而言,每個人一定都有些天生的傾向,例如脾氣有點差或比較害羞。但這些傾向後來可能會轉好(或轉壞),取決於我們接受的養育方式和生活環境。相同地,我們的健康和長壽也會同時受到遺傳和環境影響。如果想瞭解老化,並找出對抗老化的方法,我們就應該好好釐清這兩者的影響。

在研究遺傳與環境影響的方法中,最常見的就是雙胞胎研究。在這種研究方法中,科學家藉助了大自然的贈禮:擁有完全相同𝐃𝐍𝐀 的同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就像複製人一樣。我們知道一般來說,卵子受精之後,受精卵會發育成一個人。然而在早期細胞分裂過程中,有些受精卵可能會分裂成兩個。發生這種狀況時,受精卵就會發育成兩個人,而這兩人的基因藍圖完全相同。

相反地,異卵雙胞胎的𝐃𝐍𝐀 並不相同。異卵雙胞胎來自兩個不同的受精卵,分別由不同的精子受精。因此,異卵雙胞胎的相似程度跟一般手足一樣,只有一半的𝐃𝐍𝐀 相同。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之間的關鍵差異,可用來檢驗基因對各種特徵的重要程度。這兩種雙胞胎都在類似的環境中生長,但相似程度並不相等,因為同卵雙胞胎的𝐃𝐍𝐀 相似程度是異卵雙胞胎的兩倍。如果同卵雙胞胎的某個特定特徵比異卵雙胞胎更相近,就可以知道基因對這個特徵而言相當重要。

明尼蘇達雙胞胎研究是個有趣的雙胞胎研究案例。這項研究追蹤那些分別被不同家庭收養,因此分別長大的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研究人員原本推測,同卵雙胞胎被分別扶養時會產生很大的差異,但卻驚訝地發現兩人仍然相當相似。讀者如果見到這兩個雙胞胎,可能會猜想兩人一起長大,但其實兩人從未見過面。

席格爾(𝐍𝐚𝐧𝐜𝐲 𝐒𝐞𝐠𝐚𝐥)是進行這項研究的學者之一,她曾提到路易斯(𝐉𝐚𝐦𝐞𝐬 𝐋𝐞𝐰𝐢𝐬)和史普林格(𝐉𝐢𝐦 𝐒𝐩𝐫𝐢𝐧𝐠𝐞𝐫)這個例子。他們兩人𝟒𝟎 多歲時第一次見面,但在此之前,他們的人生相似得出奇:他們都固定到佛羅里達州的同一處海灘度假,他們都會咬指甲、開淺藍色雪佛蘭汽車,他們都有相似的頭痛症狀,而且都曾在警署和麥當勞打工。其中一人的兒子名叫詹姆斯.艾倫(𝐉𝐚𝐦𝐞𝐬 𝐀𝐥𝐚𝐧)。另一人的兒子也叫詹姆斯.艾倫,只是拼法不同(𝐉𝐚𝐦𝐞𝐬 𝐀𝐥𝐥𝐚𝐧)。他們的相似點多到離譜。兩人初次結婚的太太都叫琳達,後來都跟琳達離婚,又跟名叫貝蒂的女性結婚。

最後,其中一人跟貝蒂離婚,所以或許另一位貝蒂也應該開始擔心了。當然,太太的名字不會設定在基因裡,但這對兄弟證明了基因對我們的特徵影響有多大。那麼在壽命方面呢?雙胞胎與長壽的相關研究中,最著名的是一項針對𝟏𝟖𝟕𝟎到𝟏𝟗𝟎𝟎 年之間出生於丹麥的雙胞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長壽的遺傳性(𝐡𝐞𝐫𝐢𝐭𝐚𝐛𝐢𝐥𝐢𝐭𝐲) 在男性是𝟎.𝟐𝟔, 女性是𝟎.𝟐𝟑。其他相似研究的結果也相當接近:艾米希人(𝐀𝐦𝐢𝐬𝐡)是𝟎.𝟐𝟓,猶他州是𝟎.𝟏𝟓,瑞典則是𝟎.𝟑𝟑。實際數字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壽命的遺傳性通常相當低,比較接近𝟎,而不是接近𝟏。

遺傳性是個比較技術性的概念,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某個特徵的遺傳性是𝟏,就表示個體間的所有差異都是源自基因。舉例來說,如果身高的遺傳度是𝟏,而某個人比另一人高,代表身高差異完全源自兩人間的基因差異。如果身高的遺傳性是𝟎,代表差異完全源自環境。所以壽命的遺傳性是𝟎.𝟏𝟓~𝟎.𝟑𝟑,表示壽命差異大部分源自基因以外的其他因素。研究人員還在持續進行雙胞胎研究,但也開始採用新的研究設計來釐清基因和環境的影響。舉例來說,𝐆𝐨𝐨𝐠𝐥𝐞 旗下的加州生命公司𝐂𝐚𝐥𝐢𝐜𝐨 曾經和蒐集了一億多份家族族譜的𝐀𝐧𝐜𝐞𝐬𝐭𝐫𝐲.𝐜𝐨𝐦 合作進行研究。這些族譜包含不同家族的大量壽命資料,當然可以進行分析。這項研究的結果證實長壽的遺傳性相當低。也就是說,儘管我們的基因對許多特徵有很大的影響,但對我們能活多久影響不大。

事實上,𝐂𝐚𝐥𝐢𝐜𝐨 研究人員發現,基因的重要程度甚至可能低於雙胞胎研究的結果。他們發現結婚的伴侶(通常沒有血緣關係)在壽命上的相似程度大於異性手足。整體說來,一個家族的壽命和與家族成員結婚的人的壽命相關。如果讀者的岳母剛搬過來,而且一直活力十足,這或許是個好消息。配偶壽命相仿的原因可能是我們的結婚對象通常和自己相似。顯而易見地,我們不可能事先知道未來伴侶的壽命,但配偶在飲食和運動(或缺乏運動)的興趣可能和我們相同,而且經濟狀況和身體特徵也相仿。

這些細節的重點在於,配偶間的關聯讓我們覺得長壽受遺傳影響很大,但其實並非如此。研究者針對我們傾向與和自己相似的人結婚這點進行校正後,長壽的遺傳性大幅下降到𝟎.𝟏以下。換句話說,我們的壽命幾乎完全不受遺傳影響。如果讀者希望靠自己的行動決定自己能活多久,這應該是個好消息。許多人認為如果某樣事物是遺傳性的,它就是固定不變的。但讀者應該知道,基因不是魔法,也不是命運,只是蛋白質的配方。你和我的遺傳差異可能代表你製造的某種蛋白質多一點或少一點,或是你的這種蛋白質的形狀和我的略有不同。這些差異有時可能造成特徵的差異,但不是因為魔法,而是蛋白質。


#遺傳如何塑造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 。════
❶月新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𝟐𝟒 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𝐉𝐞𝐥𝐥𝐲_𝐬𝐡 𝐀𝐠𝐞 𝐁𝐚𝐜𝐤𝐰𝐚𝐫𝐝: 𝐍𝐚𝐭𝐮𝐫𝐞’𝐬 𝐒𝐞𝐜𝐫𝐞𝐭𝐬 𝐭𝐨 𝐋𝐨𝐧𝐠𝐞𝐯𝐢𝐭𝐲
♞作者∣尼可拉斯.潘柏格 𝐍𝐢𝐜𝐤𝐥𝐚𝐬 𝐁𝐫𝐞𝐧𝐝𝐛𝐨𝐫𝐠

 #腦部很小的夢遊者➥淡藍色的格陵蘭海面底下,有個龐大黑影正在滑行。這個六公尺長的龐然大物移動得優雅從容,最高速度每小時不到三公里。牠的拉丁文學名是𝐒𝐨𝐦𝐧𝐢𝐨𝐬𝐮𝐬 𝐦𝐢𝐜𝐫𝐨𝐜𝐞𝐩𝐡𝐚𝐥𝐮𝐬 ,字面意義是「腦部很小的夢遊者」。在中文裡,...
08/01/2025

#腦部很小的夢遊者

➥淡藍色的格陵蘭海面底下,有個龐大黑影正在滑行。這個六公尺長的龐然大物移動得優雅從容,最高速度每小時不到三公里。牠的拉丁文學名是𝐒𝐨𝐦𝐧𝐢𝐨𝐬𝐮𝐬 𝐦𝐢𝐜𝐫𝐨𝐜𝐞𝐩𝐡𝐚𝐥𝐮𝐬 ,字面意義是「腦部很小的夢遊者」。在中文裡,牠的名字是「小頭睡鯊」,似乎也好聽不了多少。如同拉丁文學名一樣,這種鯊魚速度不快,也不特別敏捷,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在牠的肚子裡發現海豹、馴鹿,甚至北極熊的殘骸。

我們的神祕同伴不慌不忙,因為牠的時間很多。美國建國時,牠的年齡已經超過史上所有人類。鐵達尼號沉沒時,牠𝟐𝟖𝟏 歲,現在牠已經𝟑𝟗𝟎 歲了。儘管如此,依據研究人員估計,牠還可以再活好幾年。這不表示這頭小頭睡鯊的身體完全沒有問題。牠的眼睛感染了發光寄生蟲,導致牠慢慢失明。此外,儘管這頭小頭睡鯊體型龐大,但和其他不可食魚類同樣有個天敵:冰島人。讀者應該知道, 小頭睡鯊體內含有大量有毒的氧化三甲胺(𝐭𝐫𝐢𝐦𝐞𝐭𝐡𝐲𝐥𝐚𝐦𝐢𝐧𝐞 𝐍-𝐨𝐱𝐢𝐝𝐞),食用後會導致頭暈。但是當然了,勇敢無畏的冰島人已經找到了食用方法。

小頭睡鯊正是那種可以佔據某個清單頂端的動物。而牠的確也是個第一名—牠的壽命非常長,是目前紀錄中活得最久的脊椎動物。牠是脊椎動物,所以可說是人類的遠房親戚。人類跟鯊魚看來或許不像,但基本解剖構造倒是能看得出相似之處,像是都有心臟、肝臟、腸系統、兩個腎臟和一個腦。當然,我們和這種龐大魚類在演化樹上還是有相當遠的距離。人類是哺乳類動物,這表示我們具有某些和小頭睡鯊不同的基本特徵。在生物學上,有個經驗法則是一種動物在演化上和人類越接近,研究這種動物就越能幫助我們瞭解自己。因此我們研究魚類的收穫大於研究昆蟲,但小於研究鳥類和爬蟲類,當然更小於人類的其他近親,也就是其他哺乳類。

奇怪的是,小頭睡鯊生活的區域和另一種長壽紀錄保持者相同,而且這種動物與人類近似得多。在格陵蘭周圍海域,如果運氣夠好,或許可以遇到身長十八公尺的弓頭鯨(𝐛𝐨𝐰𝐡𝐞𝐚𝐝 𝐰𝐡𝐚𝐥𝐞)。弓頭鯨的外觀特徵雖然也不像人類,但內部結構比小頭睡鯊接近人類得多。鯨類的腦部較大,即使以體型看來也是如此,心臟和人類一樣有四個腔室,還有肺臟等共同特徵。

人類曾經獵捕這種龐大的動物, 用牠的油脂點燈,還好現在牠們已經受到保護。只有阿拉斯加的因紐皮雅特人(𝐈𝐧̃𝐮𝐩𝐢𝐚𝐭)等原住民可以維持原本的謀生方式,繼續獵捕鯨類。因紐皮雅特人捕到鯨類後,偶爾會前往當地機關,繳交在鯨類體內發現的舊魚叉。這些魚叉是𝟏𝟗 世紀捕鯨失敗時留下的。科學家運用舊魚叉和分子方法,判定弓頭鯨的壽命超過兩百年,是哺乳類動物壽命最長的紀錄。

雖然有些生物的壽命比人類長得多,但老化過程完全不同。也就是說,某些生物老化的方式和人類完全不同。我們人類的老化程度呈指數增長。青春期後,我們的死亡風險大約每八年加倍一次。我們的生理狀況漸漸走下坡,使我們越來越衰弱。這是最常見的老化方式,也與我們經常接觸的大多數動物相同。不過這當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的老化模式。

有一類特異的動物只繁殖一次,繁殖完成後立即迅速老化,這種狀況稱為單次繁殖(𝐬𝐞𝐦𝐞𝐥𝐩𝐚𝐫𝐢𝐭𝐲)。讀者如果常看生態紀錄片,會知道太平洋鮭魚的生命循環就是如此。太平洋鮭魚在小溪流中產卵,讓小鮭魚在比較安全的環境下長大。接著小鮭魚游到海中生活,直到性成熟。到了某個時刻,太平洋鮭魚會準備繁衍下一代,糟糕的是,鮭魚只會在牠們自己孵化的溪流中產卵。因此辛苦的鮭魚們必須再游回內陸,逆流而上,進入山中,距離往往長達數百公里。所有魚類其實都有能力游到瀑布上游,這一直讓我非常驚奇。真是趟瘋狂的旅程。


#某些生物老化的方式和人類完全不同
════ 。════
❶月新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𝟐𝟒 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𝐉𝐞𝐥𝐥𝐲_𝐬𝐡 𝐀𝐠𝐞 𝐁𝐚𝐜𝐤𝐰𝐚𝐫𝐝: 𝐍𝐚𝐭𝐮𝐫𝐞’𝐬 𝐒𝐞𝐜𝐫𝐞𝐭𝐬 𝐭𝐨 𝐋𝐨𝐧𝐠𝐞𝐯𝐢𝐭𝐲
♞作者∣尼可拉斯.潘柏格 𝐍𝐢𝐜𝐤𝐥𝐚𝐬 𝐁𝐫𝐞𝐧𝐝𝐛𝐨𝐫𝐠

@追蹤者

 #為你打開一扇通向長壽奧祕的大門《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推薦文⏹︎ 青春在「基」、長壽有「因」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 ​ ​ ​​從古老神話中的「青春之泉」到現代科學前沿,人類對青春...
06/01/2025

#為你打開一扇通向長壽奧祕的大門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推薦文
⏹︎ 青春在「基」、長壽有「因」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 ​ ​ ​

從古老神話中的「青春之泉」到現代科學前沿,人類對青春永駐的渴望宛如滾滾長江,亙古不息。無論是探索傳說中的長生祕藥,還是挖掘基因深處的長壽密碼,這種對未知的探求,不僅是對生命熱愛的證明,更是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最佳寫照。

丹麥分子生物學家潘柏格的《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恰似一場橫跨時空、超越物種的探險,帶領我們在生命科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全書以知識為骨、故事為肉,將科學研究、自然奇蹟與人文思考融會貫通。

他以幽默詼諧的文筆娓娓道來,讓這場對長壽奧祕的探索如入迷津、引人入勝。用生動的筆觸帶我們踏入自然界的奇蹟領域,見識那些壽命超越人類壽命極限的生物。從年齡超過兩百年的弓頭鯨,到可活三百多年的小頭睡鯊,每一個物種的長壽祕訣,都像是一部精心編織的生命劇本,令人目瞪口呆。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中的核心亮點,無疑是燈塔水母。這種小如指甲的微型動物,竟擁有「返老還童」的能力:在遭遇環境壓力時,燈塔水母可以從成熟階段「回溯」到未成熟的水螅體階段,重新啟動生命週期。這種超凡能力彷彿童話中的魔法,卻真實存在於科學的世界。潘柏格用生動的形容它就像蝴蝶變回毛毛蟲一般,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裸鼴鼠的故事更是耐人尋味。這些生活在地下、其貌不揚的小型哺乳動物,不僅壽命長達三十年以上,還幾乎對癌症免疫。牠們的特殊抗老化機制,使裸鼴鼠成為研究長壽與健康的理想模式。而其他如歷經千年的潘多白楊樹、與金字塔同壽的刺果松,更展現了大自然在壽命這一課題上的無限潛能。我們在這些奇妙故事中,彷彿徜徉於一片生命的瑰麗花園,驚嘆連連。

接著,潘柏格帶領我們從自然界轉向人類,深入挖掘壽命的祕密。他以詳實的資料與科學研究,挑戰了「壽命取決於基因」的傳統觀念,指出生活方式和環境才可能是大多數人主導壽命長短的關鍵因素。其中,「藍區」(𝗕𝗹𝘂𝗲 𝗭𝗼𝗻𝗲𝘀)的研究成為重點。這些被譽為「長壽之鄉」的地區,涵蓋了日本的沖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以及義大利的薩丁尼亞等地。作者分析這些地區的共同特徵:簡單自然的飲食、積極的生活方式、緊密的家庭聯繫,以及對人生的強烈使命感。這些元素共同構築了一幅理想的生活藍圖,為我們的健康選擇提供了重要啟示。但現實並非童話,現代化的洪流正在威脅這些長壽文化的根基。沖繩這個曾經的「長壽之島」,如今卻因肥胖與速食文化的侵蝕,成為日本健康排名最落後的地區。這種現象不僅是對長壽研究的警醒,更是對整個現代社會的一記當頭棒喝。

潘柏格也把目光投向未來,描繪了一幅科技如何助力長壽的宏大畫卷。從基因編輯到抗老化藥物,他深入淺出介紹了尖端科技的進展,令人倍感振奮。特別是對裸鼴鼠抗癌基因與美國印第安納州伯恩鎮艾米希人基因突變的研究,揭示了基因科學對延緩衰老的巨大潛力,後者有些人因攜帶𝗣𝗔𝗜-𝟭基因的特殊變異,老化速度顯著減慢。這些發現讓人類抗老研究有了全新的突破方向,並展望未來可能透過科技方法模擬這些效果,使更多人受益。這些科學創新就像生命延續的希望之燈,為人類描繪出未來無限的可能。

然而,潘柏格並未一昧歌頌科技的力量。他坦誠道出老化研究面臨的挑戰與限制,例如基因與壽命的複雜聯繫尚待解碼,以及倫理與實驗需要長期審視的現實。他的平衡視角讓本書既充滿啟發,又不失現實感。

潘柏格以流暢的語言、風趣的敘述,讓科學不再晦澀難懂,而變成一場充滿驚喜的知識探險。無論你是對生命科學充滿熱情的愛好者,還是純粹的好奇者,《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都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向長壽奧祕的大門,啟發我們重新思考健康與壽命,提醒我們不僅是尋求延長生命的方式,還要珍視當下的每一天。

𝗣𝗵𝗼𝘁𝗼 𝗯𝘆 𝗦𝗵𝘂𝘁𝘁𝗲𝗿𝘀𝘁𝗼𝗰𝗸
圖片來源:𝗵𝘁𝘁𝗽𝘀://𝗿𝗲𝘂𝗿𝗹.𝗰𝗰/𝗡𝗻𝟴𝗮𝗸
════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著 ​
♞甘錫安/譯
★ 𝟮𝟬𝟮𝟱年𝟭月𝟮號上市
★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金石堂書店 三通路選書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會變老│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長壽│青春永駐│水母│生物│自然界│逆齡│

感謝蔡醫師分享^^😊鷹的一月好書────《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05/01/2025

感謝蔡醫師分享^^😊

鷹的一月好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Hormesis 是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人體活在太安逸的環境反倒不好,低劑量的刺激,能讓身體變強,應對更嚴重的問題。

一個比較反直覺且略有爭議的,就是低劑量輻射若恰巧在適當的範圍,甚至會減少癌症的發生。書中有提到,就是台灣的輻射鋼筋事件。

低劑量輻射讓身體一直處在修復 DNA 的需求中,所以當身體有錯誤的癌症 DNA 出現時,就自然會被積極修復掉。

國家安全也是一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最近的許多國安漏洞,能夠被看見,並主動積極的去修復,或許是好事。

只是我以前沒想到,運動也是一樣的機制,不管是肌力訓練或者長跑耐力訓練,讓人變強的原因都是如此。

書後面還會提到自噬作用,適度運動,可讓強度不夠的微觀肌纖維與組織受傷被回收,然後建造更新更強的。

書名: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鷹出版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 #水母會逆齡, #人類卻無法? #全通路今天正式上市喔❝ 人類變得衰老時會變得遲鈍。但有些物種是永生的,有些物種會假死,有些則會逆齡。而我們只會衰老,因此從我們的思想到細胞的所有一切,都只會變得更脆弱和缺乏彈性而已。...
02/01/2025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 #水母會逆齡, #人類卻無法?
#全通路今天正式上市喔

❝ 人類變得衰老時會變得遲鈍。但有些物種是永生的,有些物種會假死,有些則會逆齡。而我們只會衰老,因此從我們的思想到細胞的所有一切,都只會變得更脆弱和缺乏彈性而已。潘柏格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引導科學素人們瞭解衰老的科學,以及已知減緩衰老速度的方法(同時明智地揭穿了大量的偽科學)。所有內容都以有趣而吸引人的語氣寫成,讀起來格外令人樂觀。──── 羅伯特‧薩波斯基(𝙍𝙤𝙗𝙚𝙧𝙩 𝙎𝙖𝙥𝙤𝙡𝙨𝙠𝙮),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紐約時報》暢銷書《行為》作者 ❞


════ 。════
​★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金石堂書店 三通路選書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著 ​
♞甘錫安/譯
★ 𝟮𝟬𝟮𝟱年𝟭月𝟮號上市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會變老│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長壽│青春永駐│水母│生物│自然界│逆齡│

⫸鷹的2024年⫷
31/12/2024

⫸鷹的2024年⫷

▂▂▂從基因編輯到抗老化藥物,向大自然拜師學藝,深入挖掘壽命的祕密。▂▂▂​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為哥本哈根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生,也是該領域最有前途的研究人才。他在這部充滿活力、熱情洋溢的處女作中,揭示了永恆...
28/12/2024

▂▂▂從基因編輯到抗老化藥物,向大自然拜師學藝,深入挖掘壽命的祕密。▂▂▂

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為哥本哈根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生,也是該領域最有前途的研究人才。他在這部充滿活力、熱情洋溢的處女作中,揭示了永恆不朽是一種我們可以企及的能力。他是諾和諾德國際人才計畫的青年科學家,並獲得諾和諾德獎學金。𝟮𝟬𝟭𝟱年潘柏格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頂尖學生》,也合著了特維德(𝗟𝗮𝗿𝘀 𝗧𝘃𝗲𝗱𝗲)的暢銷書《超級趨勢》(𝗦𝘂𝗽𝗲𝗿𝘁𝗿𝗲𝗻𝗱𝘀)

作者圖源: 𝗵𝘁𝘁𝗽𝘀://𝘄𝘄𝘄.𝗻𝗶𝗰𝗸𝗹𝗮𝘀𝗯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𝗰𝗼𝗺/

════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 𝟮𝟬𝟮𝟱/𝟬𝟭/𝟬𝟮即將上市
#2025年一月三通路選書: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金石堂書店
#𝟭𝟮𝟮𝟳網路書店開始預購
#新書搶先報
════ 。════

 #挑戰人類壽命的生物極限  #極具科幻感的科普書!════ 一月.新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𝗝𝗲𝗹𝗹𝘆𝗳𝗶𝘀𝗵 𝗔𝗴𝗲 𝗕𝗮𝗰𝗸𝘄𝗮𝗿𝗱: 𝗡𝗮𝘁𝘂𝗿𝗲 𝗦𝗲𝗰...
25/12/2024

#挑戰人類壽命的生物極限
#極具科幻感的科普書!
════ 一月.新書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𝗝𝗲𝗹𝗹𝘆𝗳𝗶𝘀𝗵 𝗔𝗴𝗲 𝗕𝗮𝗰𝗸𝘄𝗮𝗿𝗱: 𝗡𝗮𝘁𝘂𝗿𝗲 𝗦𝗲𝗰𝗿𝗲𝘁’𝘀 𝘁𝗼 𝗟𝗼𝗻𝗴𝗲𝘃𝗶𝘁𝘆
♞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著 ​
♞ 𝟮𝟬𝟮𝟱/𝟬𝟭/𝟬𝟮上市 ★𝟮𝟬𝟮𝟰/𝟭𝟮/𝟮𝟳 網路書店開始預購
​ ​ ​ ╔════════════╗
🏆全球熱銷𝟮𝟱萬冊
★亞馬遜編輯最佳非文學選書 ​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圖書★
★《紐約時報》編輯精選、《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
★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榮獲水石科普類選書 ★
✨𝟮𝟬𝟮𝟱年𝟭月 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金石堂書店 三通路選書✨
​ ​ ​ ╚════════════╝
挑戰人類壽命的生物極限,
一本最具科幻感的科普書!

生老病死…偏偏大自然中有些動植物並不遵循這樣的定律
從基因編輯到抗老化藥物,向大自然拜師學藝,深入挖掘壽命的祕密。

【專文推薦】
▸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好評推薦】
▸魏耀揮| 前馬偕醫學院校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粒線體醫學暨自由基研究院院長
▸李偉文| 生態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新城| 陽明交通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
▸詹鼎正|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前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

【內容簡介】
老化可能是人類最懼怕的事情,但其實「延年益壽」的祕密早已在動植物身上現蹤。分子生物學家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在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中,對植物和動物如何解開永生的祕密,以及這些知識給所有人提供的啟示,做了清晰而迷人的科學深入探討。

醫學和技術的最新進展,擴大了我們對整個動物王國老化的理解,也更加促使我們對於青春之泉的追求。然而,儘管現代人類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但迄今為止,人們對長壽的理解仍僅限於我們這個物種。

但在作者這部充滿活力、熱情洋溢的處女作中,揭示了永恆不朽是一種我們可以企及的能力。透過自然世界和我們自己的故事,本書讓我們看見擁有我們不可思議壽命的生物,其背後蘊含的生理上天賦,儘管這些現在對我們而言是魔法,但人類的科學醫藥進展後,也有可能會成為現實:

•一條格陵蘭鯊魚在鐵達尼號沉沒時已經𝟮𝟴𝟲歲了,現在則是𝟯𝟵𝟬歲,比美國還要老。科學家預測牠還能再活𝟭𝟬𝟬年。
• 樹木和龍蝦不會像我們所知的那樣「老化」,它們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 已知某些形式的輻射對某些物種來說有延年益壽的效果,比如烏龜和裸鼴鼠。
• 有種水母只有指甲蓋大小,可以逆齡生長,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會衰老,並一再重複這個過程。
• 海拉細胞可以長生不死,那生物是不是有朝一日也有可能?

尼可拉斯・潘柏格將尖端研究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相結合,探索所有物種延長生命週期的祕訣。一路上,我們會遇到為了健康增壽而減重,禁食一年以上的人;減少端粒受損而編輯自己𝗗𝗡𝗔的女性;存活數千年的紅杉;擁有永保青春鑰匙的復活節島上的土壤。他也帶我們向將近四百歲的小頭睡鯊、五千歲的紅杉、會逆齡的水母、不死的細菌等長壽動植物拜師學藝。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是一封寫給大自然巨大力量的情書,講述了地球上許多動植物的不朽生命告訴我們的長壽秘密。進一步帶我們找尋長生不老的獨特祕方,破解人類的生命密碼,探討延長壽命或減緩老化的可能。

【本書關鍵字】
長壽、青春永駐、水母、生物、自然界、逆齡

【好評推薦】
▸古今中外,長生不老一直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雖然由於糧食供給的充足、醫藥研究的進步與公共衛生的改善,已經減低因為飢荒和傳染病造成的死亡,大幅延長人類的平均壽命,但是我們也因此遭受許多與老化相關疾病(糖尿病、心臟病、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癌症等)的威脅,影響生活的品質。

潘柏格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從過去到現在人們如何試圖瞭解造成老化的成因、影響衰老速度的因素、和物種之間的差異,以及對抗衰老的歷史與科學進展。討論如何藉由避免偏誤的實驗設計,破解許多一廂情願地宣稱為抗衰老策略或藥物(維他命或營養品)的功效,並引領讀者思考如何追求生理壽命和精神健康之間的平衡,活得長壽、健康又快樂。

透過此書可以讓讀者更加瞭解人們抗衰老的努力,悲觀者或許可以正確預測所將面臨的困難與挫折,但樂觀者將更有機會帶來進步與希望。——李新城陽明交通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

【各界讚譽】
▸ 人類變得衰老時會變得遲鈍。但有些物種是永生的,有些物種會假死,有些則會逆齡。而我們只會衰老,因此從我們的思想到細胞的所有一切,都只會變得更脆弱和缺乏彈性而已。潘柏格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引導科學素人們瞭解衰老的科學,以及已知減緩衰老速度的方法(同時明智地揭穿了大量的偽科學)。所有內容都以有趣而吸引人的語氣寫成,讀起來格外令人樂觀。——羅伯特‧薩波斯基(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紐約時報》暢銷書《行為》作者

▸ 老化具有生物學特徵(我們可以看到誰老了、誰年輕),而這種生物學特徵會導致疾病(阿茲海默症、癌症、心臟病或糖尿病等)。關於老化(老年科學)的有趣研究表明,老化是可以調節的。在一些例子中,老化可以延緩、預防甚至受到尊重。潘柏格的書講述了跨越歷史和科學的故事,從大自然到實驗室,討論了我們如何抵達現在,而未來會是什麼樣貌,以及我們會去到哪裡。尼克拉斯夠年輕,能夠掌握細節和關聯;但也夠成熟,能像真正的老年科學家一樣實踐智慧和管理期望。——巴齊萊(𝗡𝗶𝗿 𝗕𝗮𝗿𝘇𝗶𝗹𝗮𝗶)醫學博士,愛因斯坦醫學院老化研究所創辦人,《年齡晚點》一書的作者

▸ 透過長壽科學進行非常有趣的旅程。以清晰且引人入勝的方式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衰老,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一本很棒的書。——維爾伯格博士,《長壽密碼》一書作者、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研究員、長壽願景基金科學負責人、比荷盧聯盟奇點大學演講者(醫學與長壽的未來)

【作者介紹】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
為哥本哈根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生,也是該領域最有前途的研究人才。他是諾和諾德國際人才計畫的青年科學家,並獲得諾和諾德獎學金。𝟮𝟬𝟭𝟱年潘柏格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頂尖學生》,也合著了特維德(𝗟𝗮𝗿𝘀 𝗧𝘃𝗲𝗱𝗲)的暢銷書《超級趨勢》(𝗦𝘂𝗽𝗲𝗿𝘁𝗿𝗲𝗻𝗱𝘀)

════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𝗝𝗲𝗹𝗹𝘆𝗳𝗶𝘀𝗵 𝗔𝗴𝗲 𝗕𝗮𝗰𝗸𝘄𝗮𝗿𝗱: 𝗡𝗮𝘁𝘂𝗿𝗲 𝗦𝗲𝗰𝗿𝗲𝘁’𝘀 𝘁𝗼 𝗟𝗼𝗻𝗴𝗲𝘃𝗶𝘁𝘆
♞尼可拉斯•潘柏格(𝗡𝗶𝗰𝗸𝗹𝗮𝘀 𝗕𝗿𝗲𝗻𝗱𝗯𝗼𝗿𝗴)/著 ​
♞甘錫安/譯
★ 𝟮𝟬𝟮𝟱/𝟬𝟭/𝟬𝟮上市 ​ ★𝟮𝟬𝟮𝟰/𝟭𝟮/𝟮𝟳 網路書店開始預購 ★ 紙本與電子書均有出版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會變老│𝟮𝟰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長壽│青春永駐│水母│生物│自然界│逆齡│

══ 向大自然拜師學藝,深入挖掘壽命的祕密。══新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 #水母會逆齡, #人類卻無法?》2025年1月新書即將上市➥全球熱銷25萬冊➥亞馬遜編輯最佳非文學選書➥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圖書➥《紐約時報》編輯精選➥...
21/12/2024

══ 向大自然拜師學藝,深入挖掘壽命的祕密。══
新書《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 #水母會逆齡, #人類卻無法?》
2025年1月新書即將上市

➥全球熱銷25萬冊
➥亞馬遜編輯最佳非文學選書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圖書
➥《紐約時報》編輯精選
➥《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榮獲水石科普類選書

. 期待嗎? 我們好期待~
★ 2025年1月 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金石堂書店 三通路選書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24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Jellyfish Age Backward: Nature Secret’s to Longevity

♞ 2025/01/02即將上市

➥假設你這個有某種嚴峻處境的人—被某個拿著刀朝你過來的陌生人威脅。我們這位仁兄掏出一把槍並立刻擊發,讓攻擊者倒地。我們這位仁兄接著會怎麼做?他是否會做出結論,說「結束了,他喪失能力了,我安全了。」還是他會繼續開槍?如果他等了十一秒,然後進一...
19/12/2024

➥假設你這個有某種嚴峻處境的人—被某個拿著刀朝你過來的陌生人威脅。我們這位仁兄掏出一把槍並立刻擊發,讓攻擊者倒地。我們這位仁兄接著會怎麼做?他是否會做出結論,說「結束了,他喪失能力了,我安全了。」還是他會繼續開槍?如果他等了十一秒,然後進一步攻擊那個襲擊者呢?在最後這種情況下,他會因蓄意殺人遭到起訴—如果他第一次開槍後就停止,會被算作自衛;但他當時有十一秒的時間思考各種選項,這代表他的第二槍是在自由意志下做出的選擇,而且是預先策劃的。

考量一下這位仁兄的過往歷程。因為母親酗酒的關係,他甫出生就有胎兒酒精症候群。他母親在他五歲時遺棄他,導致他接二連三流落在多個會施加肢體暴力和性暴力的寄養家庭中。他十三歲時出現了酗酒問題,十五歲時無家可歸,還因打鬥有多處頭部損傷,靠著乞討和從事性工作維生。他被搶劫過好幾次,幾個月前還被一名陌生人捅過刀。一名外展精神醫療社工有次看到他,留意到他很可能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你覺得呢?

有人試著殺你,而你有十一秒鐘做出生死抉擇:從神經生物學來看,你為何在這段壓力非常的期間輕易做出一個糟糕的決定,其實是可以被充分理解的。但現在講的是我們這位仁兄,他有著胎兒時期的神經錯亂所產生的神經發育失調、反覆發生的幼年期創傷、肉體上的虐待、反覆發生的腦部損傷,並且近期還以一種類似的方式被人捅刀。他的過往經歷導致腦的這部分擴大了、另一部分萎縮了、這條路徑斷線了。因此,在那十一秒內,他會做出一個謹慎自律決定的機率有可能是零。如果你的人生給了你那樣一顆腦,你也會做出一樣的事。在這個脈絡下,「有十一秒得以蓄意行事」就是個笑話。儘管如此,相容論哲學家們(以及大部分的檢察官……以及法官……以及陪審團)並不認為這是個笑話。的確,人生是丟了一堆糟糕東西給他,但他過去明明有很多時間,能夠選擇不當那種回頭再給攻擊者腦袋補上一顆子彈的人。

哲學家李維替這種觀點做了一個很棒的歸納(但他自己並不同意這個歸納):

// 行為者取得一套主動的意向和價值時並沒有責任;他們反而是因為替自己的意向和價值負責任,才變得有責任。被操縱的行為者並不立即為行動負起責任,因為只有在他們有了充足的時間,來思考並體驗他們的新意向所帶來的效應後,他們才有資格擔當完全負起責任的行為者。時間的流逝(在正常條件下)提供人深思熟慮的機會,因此讓行為者變得能對自己這個人有責任。行為者在正常生活的運行中,變得對自己的意向和價值有了責任,就算這些意向和價值是由差勁的構成運氣所產生,也還是要負責。到了某個時間點以後,「構成運氣很差」就不能再拿來開脫,因為行為者有過時間來為它負責。//

的確,或許當下還沒有自由意志,但過去有了相關的自由意志。就如李維這段引言所暗示的,不論你擁有怎樣差勁的構成運氣,自由選擇自己成為哪種人的過程,通常還是會被表達為一個漸進且通常是逐漸成熟的過程。在一場與丹尼特的辯論中,不相容論者卡盧索把本書第三章的要點概括出來—硬塞到我們手上的生理狀態或環境,我們都無從控制。丹尼特的回應是:「那又怎樣?我認為你未能理解的是,自主性是種經由成長而達成的情況,的確人一開始徹底無從控制,但隨著人成熟、學習,他就開始越來越能夠控制自己的活動、選擇、思想和態度等等。」這是丹尼特所主張的「壞運和好運會隨時間過去而抵銷」所產出的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果:拜託,做事有條理一點好嗎。你已經有足夠的時間來負責任,來選擇要在馬拉松長跑中趕上每個人。

著名的哲學家、德州大學的肯恩(𝙍𝙤𝙗𝙚𝙧𝙩 𝙆𝙖𝙣𝙚)有個類似的看法:「在我看來,自由意志涉及的不僅僅是行動不受限,還關係到自我的形構。切合自由意志題旨的問題是以下這個:你是怎麼變成如今這樣的人? 」羅斯基斯和夏德倫寫道,「如果行為者的非意識抉擇,要歸因於作為行為者所表態的原則設定(換句話說,過往的自由意志行為),那麼便能合理認為,行為者就連對那些抉擇也可能有道德責任。」

並非這想法的所有版本都需要逐漸獲得過去式的自由意志。肯恩認為「選擇你要成為哪種人」發生在危機的瞬間,也就是主要岔路口,即他所謂的「自我形構行動」的時刻(而他提出一種可以讓這種情況發生的機制,我們會在第十章稍微談及)。相較之下,謝菲爾德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史潘斯(𝙎𝙚𝙖𝙣 𝙎𝙥𝙚𝙣𝙘𝙚)認為,那些「當時我曾有自由意志」的片刻,發生在生命處於最佳狀態的時候而不是危機時刻。

不論自由意志的過往性是個緩慢的成熟過程,還是發生在大吉大凶的瞬間,問題都很明顯。「過往」一度也是「當下」。如果一個神經元當下的功能深深嵌合在它神經連結的鄰近區域,深深嵌合在激素、腦部發育、基因等等的影響中,那麼,你就不能跳出來一週然後說,過去這週裡的功能並沒有深深嵌於其中。

這種想法的一個變體是,你現在或許沒有關於當下的自由意志,但你現在卻有關於「你未來會成為誰」的自由意志。哲學家彼得謝把這稱為第二級自由意志,寫到腦部是如何「替未來的自己培育並創造各種新類型的選項」。然而,他也提到,不是隨便哪個腦都可以有這樣的自由意志,比如老虎就沒辦法選擇成為一個素食者。「相較之下,人類因為已選擇成為他們如今身為的那個選擇者,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責任。」把這與丹尼特的追溯式看法結合,我們就有了某種近似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你過去將擁有自由意志」的想法—我曾經自由地選擇過。


#過往性
#命定
════ 。════
❶❷月新書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𝗗𝗲𝘁𝗲𝗿𝗺𝗶𝗻𝗲𝗱: 𝗔 𝗦𝗰𝗶𝗲𝗻𝗰𝗲 𝗼𝗳 𝗟𝗶𝗳𝗲 𝗪𝗶𝘁𝗵𝗼𝘂𝘁 𝗙𝗿𝗲𝗲 𝗪𝗶𝗹𝗹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出生在怎樣的家庭,你當然也無法控制你在哪個子宮待上九個影響深刻的月份。環境影響在還沒出生前老早就開始了。這些影響力的最大源頭就是母體內循環的東西,那會決定胎兒體內有什麼—各式各樣不同的激素、免疫因子、發炎分子、病原體、養...
17/12/2024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出生在怎樣的家庭,你當然也無法控制你在哪個子宮待上九個影響深刻的月份。環境影響在還沒出生前老早就開始了。這些影響力的最大源頭就是母體內循環的東西,那會決定胎兒體內有什麼—各式各樣不同的激素、免疫因子、發炎分子、病原體、養分、環境有害物質、非法藥物。這所有東西的量全都會去調節你成年時期的腦功能。毫不意外,整體主題與兒童期的主題相呼應。由於母親的壓力,你的胎兒腦會被媽媽的大量糖皮質素給淹沒,成年後的你就更容易受憂鬱和焦慮所害。你胎兒循環中的大量雄激素(來自媽媽;女性會分泌雄激素,雖然分泌程度不如男性),無論男女,會讓你更有可能在成年後更容易出現自發而反射式的攻擊性、差勁的情感控制力、低同理心、酗酒、犯罪甚至書寫潦草。母親飢餓的話會造成胎兒缺乏營養,就會增加他成年時期罹患思覺失調症外加各種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胎兒環境效應的影響?那又是一條路,決定在這個等待你到來的世界裡,你可能會多幸運或是多倒楣。

再往下一隻烏龜前進。如果你當初沒辦法選擇在哪個子宮裡發育你繼承自雙親、獨一無二的混合基因當然也沒得選。基因和決策關頭有很大的關係,而且其方式比一般所認為的還要有趣。我們從一個淺到不可思議的基因入門開始,藉以讓我們處在一個談起「基因和自由意志」就能理解事物的位置上。

首先,什麼是基因,它們是做什麼的?我們的身體充滿了幾千幾萬種不同類型的蛋白質,做著五花八門的眾多工作。有些是「細胞支架」蛋白質,把獨特的形狀賦予不同的細胞類別。有些是傳訊者—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激素以及免疫傳訊者都是蛋白質。蛋白質構成了酶,可以打造傳訊者,並在它們報廢時拆解它們;全身所有的傳訊者受體幾乎都是用蛋白質做的。

蛋白質的多才多藝來自何處?每一種蛋白質,都是從一段不同種類的胺基酸積木所構成的不同序列打造出來的;序列決定了蛋白質的形狀;形狀決定了功能。一個「基因」,就是標明了某一蛋白質序列/形狀/功能的那段𝘿𝙉𝘼。我們有將近兩萬個基因,每一個都指定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蛋白質。

一個基因如何「決定」何時開始構築它所指定生成的蛋白質,並決定要製造一個還是一萬個複本?這個問題當中,隱含著一個對基因的流行觀點,即基因是一切的全部,是「調節體內發生事情」的編碼。結果發現,基因其實什麼也沒決定,而是在那邊不知道自己要幹麼。說基因決定何時產生其相關蛋白質,就好像在說食譜決定什麼時候要烤它指定的蛋糕一樣。

基因反而是由環境打開和關閉的。這裡所謂的「環境」是什麼意思?

可以是單一細胞裡的環境—一個細胞快用完能量,就會產生一個傳訊者分子,活化那些編碼「提高能量產量蛋白質」的基因。環境可以涵蓋整個身體—分泌了一種激素,然後激素被循環系統帶到身體另一頭的目標細胞,在那裡與其專屬的受體結合;結果,特定基因就會被啟動或關閉。環境也可以是我們的每日慣例,也就是我們周遭世界正在發生的種種事件。

這些不同版本的環境彼此相互關聯。例如,活在一個充滿壓力的危險都市,會讓你腎上腺分泌的糖皮質素量長期提高,而那會活化杏仁核內神經元裡的幾種特定基因,讓那些細胞更容易興奮。

被環境啟動的不同傳訊者,是如何打開不同的基因?不是每一段𝘿𝙉𝘼 都組成了基因內的編碼;事實上,有好幾段長長的𝘿𝙉𝘼 並沒有編碼任何東西,但它們反而是活化鄰近基因的開關。現在來講個不尋常的事實—只有大約𝟱% 的𝘿𝙉𝘼 構成了基因。剩下的𝟵𝟱% 呢?是複雜到令人頭昏的開關,也是各種環境影響力調控各種獨特基因網路的手段。有些單一基因上有多種開關,也有多個基因被同一類開關所調控。換句話說,大部分的𝘿𝙉𝘼 都用於基因調控而不是基因本身。此外,𝘿𝙉𝘼 因演化而產生的變化,往往是在改變開關時會產生較為重大的影響,而不是在改變基因時。這種調控的重要性還可以從另一個地方衡量,那就是:器官越複雜,它的𝘿𝙉𝘼 投入基因調控的百分比就越高。

在這段入門中,我們曉得了什麼?基因會編碼生成辛勤工作的蛋白質,但基因不決定它們何時活化,那反而是受環境訊號所調控;𝘿𝙉𝘼 的演化是很不均等地偏向基因調控,而不那麼關乎基因本身。所以環境訊號啟動了某些基因,導致它生產了它編碼生成的那種蛋白質;新製造的蛋白質接著會做它們一如往常的事情。下一個關鍵點是,同樣的蛋白質在不同環境中有不同的運作方式。這樣的「基因/環境互動」在居住在單一環境中的物種身上比較不重要。但在那些居住於多種環境的物種—好比說我們這物種身上,它們就相當重要了。我們可以住在苔原、沙漠或雨林;在一個幾百萬人的巨大都會或在一個小型狩獵採集團體中;在資本主義社會或社會主義社會中,在多配偶文化或單配偶文化中。講到人類的話,問特定的一個基因是做什麼的,會顯得很愚蠢—該問「它在某一特定環境中做什麼」。

基因/環境的互動看起來可能會像什麼樣子?假設某人擁有和攻擊性有關的基因變體;根據環境差異,那有可能使他參與街頭鬥毆的可能性增加,或者使他用非常剽悍的方式下棋。或者說,一個跟冒風險有關的基因,會根據環境的不同,影響你會不會搶劫一間店,或者要不要賭一把成立新創公司。或者,一個跟成癮有關的基因,會根據環境的不同,產生一個在俱樂部喝太多蘇格蘭威士忌的波士頓上流人,或是一個走投無路偷錢買海洛因的人。

入門的最後一塊。大部分的基因有一種以上的特色,而人們經遺傳會從雙親取得自己獨有的變異。這樣的基因變異會編碼生成稍微不同版本的蛋白質,其中有些做起工作會比其他版本來得強。

那反過來的情況—有著一樣的基因變體、但活在不同環境裡的一大票人—又要怎麼說呢?


#回到子宮

#命定
════ 。════
❶❷月新書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𝗗𝗲𝘁𝗲𝗿𝗺𝗶𝗻𝗲𝗱: 𝗔 𝗦𝗰𝗶𝗲𝗻𝗰𝗲 𝗼𝗳 𝗟𝗶𝗳𝗲 𝗪𝗶𝘁𝗵𝗼𝘂𝘁 𝗙𝗿𝗲𝗲 𝗪𝗶𝗹𝗹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我們讓你坐在兩個按鈕前;而你必須按其中之一。關於按每個按鈕的結果,你只獲得模糊的資訊,除了被告知若你選錯按鈕,就會有成千上萬人死去。現在就給我選吧。沒有哪個自由意志的懷疑論者會堅持,有時你形成了你的意圖,傾身去按下適當的按鈕,然後突然間,...
15/12/2024

➥我們讓你坐在兩個按鈕前;而你必須按其中之一。關於按每個按鈕的結果,你只獲得模糊的資訊,除了被告知若你選錯按鈕,就會有成千上萬人死去。現在就給我選吧。沒有哪個自由意志的懷疑論者會堅持,有時你形成了你的意圖,傾身去按下適當的按鈕,然後突然間,構成你身體的分子以決定論的方式把你拋向另一邊,讓你按另一個按鈕。

我們來問那個意圖從哪裡來的第一版本:在那個意圖形成的幾秒至幾分鐘前流入你腦中(其中一些你甚至沒意識到)的哪些感官訊息,有助於形成那個意圖?

答案可以很明白—「我之所以形成按下那個按鈕的意圖,是因為我聽到了要我這麼做的嚴厲要求,並看到槍口對著我的臉。」但還可以更細膩一些。幾分之一秒內,你看到某人拿著一個物體的畫面;你必須決定那是一隻手機還是一把手槍。而你在那一秒內的決定,可能受到畫面中那人的性別、種族、年齡和表情所影響。我們都知道這個實驗的真實人生版,那會導致警察誤殺沒有武裝的人,也知道隱含其下造成那個錯誤的偏誤。一些「意圖受到看來無關的刺激所影響」的例子已被特別研究過。

有個領域關注感覺厭惡如何塑造行為和態度。在一項引用次數相當高的研究中,受試者評估自己對各種社會政治主題的意見並給予評分(例如「用𝟭~𝟭𝟬 的尺度來評分的話,你對於這段陳述的同意程度有多少?」)。實驗顯示,如果受試者坐在氣味噁心的房間裡(和氣味中性的房間相比),無論保守派或自由派人士對於男同性戀的平均友善度都會減低。你心想,當然啦—當人想吐的時候,對誰都不會那麼友善。然而,這個效應卻僅限於男同性戀,對女同性戀、長者或非裔美國人的友好程度則沒有改變。另一個研究證明,噁心的氣味讓受試者更無法接受同婚(以及性行為的其他政治化面向)。此外,光是想著某件噁心的事情(吃蛆),就足以讓保守派人士更不願與男同性戀肢體接觸。

接著,在一個歡樂的研究中,受試者要不被弄到不舒服(把他們的手放進冰水),要不就被弄到噁心(把他們套著薄手套的手放在嘔吐仿製物中)。接著,受試者得要針對懲罰違反清潔相關規範的行為給出建議(像是「約翰把某人的牙刷拿去刷公廁地板」,或是相當不落俗套的「約翰把某人推進爬滿蟑螂的大型垃圾箱」),或是針對懲罰與清潔無關的違反規範行為給出建議(像是「約翰用鑰匙刮了某人的車」)。結果顯示:被假嘔吐物弄到噁心後,受試者會更傾向於懲罰違反清潔的行為;被冰冰到不舒服的人則不會有這種傾向。

一個噁心的氣味或觸感,怎麼能夠改變不相關的道德評價呢?這個現象和一個叫做腦島(又稱島葉皮質)的腦區有關。它在哺乳類身上是由食物酸敗的氣味或味道所活化,會自動促發吐出食物和該物種可能特有的反胃方式。因此,腦島居中促成嗅覺和味覺的噁心感,以此保護本體、避免食物中毒,在演化上是相當有用的東西。

但多才多藝的人類腦島,也會對我們認為道德上噁心的刺激做出回應。哺乳動物腦島的「這食物壞了」功能,可能有一億年那麼古老。接著在幾萬年前,人類發明了道德以及「對違反道德規範的厭惡(譯注:此處的英文和「噁心」一樣,也是𝙙𝙞𝙨𝙜𝙪𝙨𝙩)」這類架構。由於那樣的時間實在太短,不夠發展出一個新的腦區來「進行」道德厭惡,道德厭惡轉而加在腦島的職責上;如前所述,演化不是發明而是修補,用手頭上現成的東西來(優雅或不優雅地)即興創作。我們的腦島不會去分辨噁心的氣味和噁心的行為,這就解釋了種種「道德厭惡會在口中留下臭味,讓你反胃,讓你想要吐」的比喻。你感覺到了某個噁心的東西,矮鵝……然後當那些人做了某件𝙓時,你在無意識間會有種「那很噁心且錯誤」的想法。一旦這樣啟動,腦島接著就會活化杏仁核,這個對畏懼和攻擊性來說很重要的腦區。
想當然地,感官厭惡現象有其反面—甜食(和鹹食相比)會讓受試者把自己評為更令人愉悅且更樂於助人的個體,並把臉孔和圖片都評定為更有吸引力。

若問受試者說,嘿,上週的問卷裡你不是覺得行為𝘼沒問題,現在怎麼你(在這間有臭味的房間裡)就覺得有問題?為什麼?他們不會解釋一個臭味是怎麼混淆了他們的腦島,並讓他們沒那麼道德相對主義,而是會宣稱說,有些不久前的見解促使他們(洋溢著虛假的自由意志以及虛假的有意識意圖)認定行為𝘼終究還是不𝙊𝙆。

可以在幾秒鐘到幾分鐘內形塑意圖的,不是只有感官上的噁心厭惡而已;美也同樣可以做到。幾千年來,智者們都宣告了外在的美如何反映了內在的善。雖然我們恐怕不能再公然宣稱如此,但「美就是善」的概念仍無意識地盛行;人們判定有吸引力的人比較誠實、睿智也比較能幹;比較有可能當選或受聘,薪水也比較高;比較不可能會被判有罪,判了也會得到比較短的刑期。媽呀,我們的腦就不能把美跟善區分開來嗎?特別不能。

在三個不同的研究中,腦掃描器裡的受試者交替給某個東西的美(好比說臉)或某個行為的善做出評分。這兩類評價都活化了同一個區域(眼窩額葉皮質﹝𝙤𝙧𝙗𝙞𝙩𝙤𝙛𝙧𝙤𝙣𝙩𝙖𝙡 𝙘𝙤𝙧𝙩𝙚𝙭,𝙊𝙁𝘾﹞);越是美或善,眼窩額葉皮質就越活化(而腦島就越不活化)。那就好像本來不相關的美感相關情感,跟法律天秤的大腦思考黏在一起似的。另一個研究也證明了這點—當將情感相關訊息輸送到額葉皮質的那部分前額葉皮質被暫時抑制時,道德判斷就不再被美學所染。

「很有趣呢,」有人跟受試者這麼說。「上星期,你把那人送去關無期徒刑。但剛剛,你看著做了同樣事情的那人,你卻投票送他進國會。怎麼會這樣?」而答案並非「殺人絕對是壞事,但我的天啊,那對眼睛就像一汪深邃又清澈的水潭」。抉擇背後的意圖是從哪來的?來自腦過去都沒足夠的時間來發展獨立的迴路,以分別評估道德和美。

接下來,想讓某人更有可能選擇去把手洗乾淨嗎?讓他們描述自己做過的某件不道德糟糕事吧。在那之後,和先描述某件做過的道德中立事情相比,他們去洗手或去拿洗手乳的可能性會更高。在指示下要去說某種謊的受試者,和那些在指示下要老實的受試者相比,會把清潔產品評分為自己更想要的用品(非清潔用品則不會)。其他研究則顯示不可思議的身體專一性,(透過語音郵件進行的)口頭說謊會增加想要漱口水的欲望,而(透過書寫電子郵件)出手欺騙會讓人更想要洗手乳。一項神經成像研究證明,當人透過語音郵件說謊而提高對漱口水的偏好時,所啟動的感覺皮質部位,跟用電子郵件欺騙而提高洗手乳吸引力時啟動的部位不同。神經元真的就是相信你的嘴或手髒了。

因此,在道德上感覺被汙染,會讓我們想要清潔。我不相信有靈魂可以讓那樣的道德汙點壓在上頭,但那樣的道德汙點確實壓在了你的額葉皮質上;在揭露了一項不道德行為後,受試者做起運用額葉功能的認知工作會比較沒效率……除非他們能在上述兩件事之間洗個手。率先報告這個普遍現象的科學家,頗為詩意地把它命名為「馬克白效應」,名稱來自馬克白夫人(𝙇𝙖𝙙𝙮 𝙈𝙖𝙘𝙗𝙚𝙩𝙝),她為了洗去想像中由謀殺造成的可恨血跡而洗手。

反映那一點的是,先誘發受試者的噁心感,然後如果他們接下來洗過手的話,他們批判起潔淨相關的違反規範時就不會那麼嚴苛。

我們的判斷、抉擇和意圖,也會由來自我們身體的感官資訊(也就是體內感受)所塑造。想想一個和「腦島混淆道德厭惡和內臟噁心感」有關的研究。如果你曾在波濤洶湧的船上飄盪,人還掛在欄杆上翻滾,那麼保證會有人悄悄靠過來,沾沾自喜地告訴你說自己感覺很舒服,因為他吃了點可以整胃的薑。而在研究中,受試者要判斷違反規範(像是太平間的工作人員在無人盯著的時候,觸碰了屍體的眼睛;或是,從全新的馬桶取水來喝)的程度;而事前服用薑,會減低不贊同的程度。這要如何詮釋呢?首先,多虧了你那奇怪的人類腦島,聽聞社會不容的摸眼球行徑,讓你的胃翻攪起來。其次,你的腦在決定你對那行為的感覺時,有部分是根據你的翻攪嚴重程度—而多虧了薑,胃沒那麼翻攪。所以,殯儀館的惡作劇似乎沒那麼糟。

關於體內感受特別有趣的部分,是與飢餓有關的研究結果。有個常被提及的研究主張,飢餓讓我們不那麼能原諒他人。具體來說,在超過一千次的判斷決定中都發現,離吃東西的時間越久,法官就越不可能會給受刑人假釋。其他研究也證明,飢餓會改變利社會的行為。「改變」—究竟是像法官那樣減少利社會性,還是增加呢?這要看情況。在經濟賽局中,飢餓對於「受試者聲稱自己(和實際作為的仁慈程度)接下來有多仁慈」的影響,或是對於「受試者只有一次或多次機會遵守或不守規矩」的影響,似乎會有所不同。但關鍵點在於,當讓人們解釋(好比說)自己為何剛剛很和善,但先前並不那麼和善時,他們不會提到血糖值。

換句話說,當我們坐在這裡,以假想中自由地做出選擇的意圖,來決定要按下哪個按鈕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受到我們的感官環境—糟糕的氣味、漂亮的臉龐、對一攤嘔吐物的感覺,咕咕作響的胃,快速跳動的心臟—所影響。這是否就證明自由意志是假的?才不呢—這些效應通常都挺輕微的,而且只出現在普通受試者身上,有相當多的人是例外。

而這只是瞭解意圖從何而來的第一步而已。


#從幾秒前到幾分鐘前
#命定
════ 。════
❶❷月新書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𝗗𝗲𝘁𝗲𝗿𝗺𝗶𝗻𝗲𝗱: 𝗔 𝗦𝗰𝗶𝗲𝗻𝗰𝗲 𝗼𝗳 𝗟𝗶𝗳𝗲 𝗪𝗶𝘁𝗵𝗼𝘂𝘁 𝗙𝗿𝗲𝗲 𝗪𝗶𝗹𝗹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就算我們沒有自由意志好了,那我們有沒有自由否意,也就是在「有了自由選擇做某件事的意識感的瞬間」和「行為本身出現」之間猛踩剎車的能力?利貝特從他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這樣。我們顯然有那種否決的能力。以小地方來說,你正要伸手去拿更多的𝙈&𝙈 巧...
13/12/2024

➥就算我們沒有自由意志好了,那我們有沒有自由否意,也就是在「有了自由選擇做某件事的意識感的瞬間」和「行為本身出現」之間猛踩剎車的能力?利貝特從他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這樣。我們顯然有那種否決的能力。以小地方來說,你正要伸手去拿更多的𝙈&𝙈 巧克力,但在那一刻之前停手了。以大處來說,你正要說出某些十分不妥且口無遮攔的話,但謝天謝地,在你的喉嚨熱身完畢準備讓你完蛋的同時,你制止了自己。

利貝特式研究的基本結果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研究,觀察否定行動能安插的地方。做或不做:一旦那個有意識的意圖感出現,受試者就有停止的選擇。現在做或等一下做:一旦有意識的意圖感出現,是立刻按按鈕,還是先數到十。強迫進行一個外部的否決:在一個人腦/電腦界面的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一套機器學習演算法來監測某受試者的準備電位,即時預測那人什麼時候要動作;有時候,電腦會示意受試者及時停止動作。

當然,一般來說,只要還沒到一個無法回頭的時間點,都還可以阻止自己的行動,而那個時間點大略對應到「會直接送指令給肌肉的那些神經元準備開火的那一刻」。因此,一個準備電位不會構成一個不可阻擋的抉擇,而不論受試者是確切地將要按下按鈕,或者有著否決的可能性,準備電位整體來說會看起來都一樣。

在神經生物學上,否定是怎麼運作的?腳踩剎車和「把就在運動輔助區上端的神經元活化」有關。利貝特可能在後來一次檢驗自由否意的研究中看出了這一點。研究中,一旦受試者有了那種有意識的意圖感,就要去否決那個行動;在那個時間點上,準備電位的尾端會失去力量而平息下來。

同時,其他研究探索了自由否意的有趣衍生物。設法中止賭博的連敗賭徒和沒打算這麼做的賭徒,兩者的神經生理狀態分別為何呢?當有酒精參與的時候,自由否意會發生什麼事呢?小孩和大人又有怎樣的對比?結果發現,在抑制一個行動的時候,孩子比起大人需要活化更多的額葉皮質,才能得到一樣的效果。

所以,這所有版本的「在幾分之一秒內否決一個行為」,對自由意志有什麼闡釋?當然,要看你是對誰說的。像這種的研究結果支持了一個關於「我們如何理當身為我們命運的舵手」的兩階段模型,從詹姆斯到許多當代相容論者都擁護這個模型。第一階段是關於「自由」的部分:你的腦會自發性地在可供選擇的可能性中選擇,來產生偏向某個行動的傾向。第二階段是關於「意志」的部分:你在此有意識地考量這種傾向,然後給它開綠燈,不然就以自由否意否決它。就如一名支持者所寫的:「自由意志的起源,是以有創造力且非決定論的方式產生可供選擇的多種可能性,讓意志獲取它們來做評估和挑選。」或者,用梅勒的話就是:「就算按下去的衝動是由無意識的腦活動所決定,要或不要遵行那些衝動,可能還是由參與者來決定。」因此,「我們的腦」產生了一個提議,而「我們」接著判斷那提議。這種二元論讓我們的思考倒退了幾個世紀。

另一種結論是,自由否意就跟自由意志一樣可疑,而且是出於同樣的理由。抑制一個行為和啟動一個行為相比,並不具有比較繁複的性質,而且腦的迴路甚至會交替使用自己的零件。舉例來說,腦做某件事情的方法,有時是活化神經元𝙓,但有些時候卻是抑制那些會抑制神經元𝙓 的神經元。把前者稱為「自由意志」卻把後者稱為「自由否意」,都同等地站不住腳。這會讓人想起第一章的挑戰,也就是要人找到一個不被任何其他神經元影響,或者不被任何更先前的生理事件所影響,就自己發起某個行動的神經元。而現在的挑戰則是要找到一個神經元,在避免一個行動發生上也有著同樣的自發能力。不論是自由意志神經元還是自由否意神經元都不存在。

審視了這些爭辯之後,我們可以做出什麼結論?對利貝特派的人來說,這些研究證明了,我們的腦在我們認為自由且有意識地執行了一個行為之前,就決定執行一個行為。但我認為,有鑑於從中而起的批評,我們能做出的結論就只剩下「在某些相當人為打造的情況中,某些腦功能的測量值能夠普通而準確地預示後續行為」。


#自由否意 #否決的力量
#命定
════ 。════
❶❷月新書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𝗗𝗲𝘁𝗲𝗿𝗺𝗶𝗻𝗲𝗱: 𝗔 𝗦𝗰𝗶𝗲𝗻𝗰𝗲 𝗼𝗳 𝗟𝗶𝗳𝗲 𝗪𝗶𝘁𝗵𝗼𝘂𝘁 𝗙𝗿𝗲𝗲 𝗪𝗶𝗹𝗹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 晚上,有兩個人站在一個小機場的機棚旁。其中一人穿著警察制服,另一人穿得像是平民。他們激烈地對話著,背景中一架小飛機正滑行到跑道。突然間,一台車停了下來,一個穿軍服的人走了出來。他和警官激烈地對話;軍人開始打電話;平民則朝他開槍,殺了他...
11/12/2024

// 晚上,有兩個人站在一個小機場的機棚旁。其中一人穿著警察制服,另一人穿得像是平民。他們激烈地對話著,背景中一架小飛機正滑行到跑道。突然間,一台車停了下來,一個穿軍服的人走了出來。他和警官激烈地對話;軍人開始打電話;平民則朝他開槍,殺了他。頃刻間,一台滿載著警察的車停了過來,在他們收走遺體的時候,警官立刻現身並跟他們說話。他們瞬間又開走了,帶走的不是開槍者而是遺體。警官和平民看著飛機起飛,然後一起走了。//

➥發生了什麼事?顯然發生了犯罪行為—從平民瞄準那人的動作看來,他顯然是故意對那人開槍。恐怖的行徑,又因他殘酷無情的神態更加恐怖—這是冷血的謀殺,惡毒的無情。然而令人費解的是,警官沒打算逮捕他。許多可能性浮現你的心頭,沒一個是好的。或許警官遭平民脅迫,要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許在場的這名警官十分貪腐,被某個販毒集團給控制了。又或者,這名警官其實是冒牌警官。我們無法確定,但很明顯的是,這個場景中有意圖強烈的腐敗和非法暴力,有示範極劣人品的警官和平民。這點毫無疑義。

在道德責任的相關問題中,意圖非常重要:那人當時是否有意那麼做?意圖到底是在何時形成的?他知不知道自己原本可以做出別的行為?他是否感受到一種自己擁有意圖的感覺?對哲學家、法學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來說,這些都是關鍵問題。事實上,跟自由意志爭論有關的研究,有很高比例都繞著意圖打轉,通常都在微觀地檢驗意圖在某一行為發生的幾秒前所起的作用。許多場研討會、許多彙編成數卷的叢書、許多人的整個研究生涯,全都花在那幾秒上;而從許多方面來說,如此聚焦在前面幾秒上,是支持相容論論點的核心要素;這是因為所有針對這主題進行的小心、仔細又聰明的實驗,總體來說都無法證明自由意志為假。

在審視過這些研究結果後,這一章的目的是要證明,儘管如此,這一切到頭來和「認定自由意志不存在」無關。這是因為,這類做法並不去問關鍵問題,因此錯過了𝟵𝟵% 的全貌;那個關鍵問題就是:其意圖一開始是從哪來的? 這實在太重要,因為我們將會看到,儘管我們的確三不五時看似能自由地做我們有意要做的事,但我們始終不能自由地蓄意產生意圖。

藉著沒問那個問題來維持對自由意志的信念,可說是無情而不道德的,而且就像認為「若要評估一部電影,只要看它最後三分鐘就可以了」一樣目光短淺。如果沒有更大的視角,瞭解意圖的特徵和結果也無濟於事。

我們從美國第九任總統哈里森(𝙒𝙞𝙡𝙡𝙞𝙖𝙢 𝙃𝙚𝙣𝙧𝙮 𝙃𝙖𝙧𝙧𝙞𝙨𝙤𝙣)開始談起,人們只記得他愚蠢地堅持要在𝟭𝟴𝟰𝟭 年𝟭 月的嚴冬中發表破紀錄的兩小時就職演說,還不穿戴大衣帽子;一個月後他因肺炎而死,是美國第一位死於任內的總統,也是任期最短的總統。

聽完這件事之後,現在我們在腦中想想哈里森。但在那之前,我們要把電極貼滿你的頭皮來取得腦電圖(𝙚𝙡𝙚𝙘𝙩𝙧𝙤𝙚𝙣𝙘𝙚𝙥𝙝𝙖𝙡𝙤𝙜𝙧𝙖𝙢,𝙀𝙀𝙂),來觀察你想著比爾(譯注:哈里森的別稱)時皮層所產生的神經元興奮狀態。現在,當我們還在為你記錄腦電圖的同時,不要想哈里森—想想別的什麼都好。不錯,做得好。現在不要想哈里森,但在心裡盤算著,再過一下下就要隨心所欲地去想他,並在你這麼做的瞬間按下按鈕。哦,還有,留意一下時鐘上的秒針,並留意你在什麼時候選擇去想哈里森。我們也會把記錄電極接到你手上,好精準偵測你開始按按鈕的時候;同時,當命令那些肌肉去按按鈕的神經元開始活化時,腦電圖就會偵測出來。而我們的發現如下:早在你以為是你先自由選擇開始按按鈕之前,那些神經元就已經活化了。

但因為這個研究的設計的非特異性,所以並不完美—我們可能只知道你的腦在做一般性的事情時裡面怎麼了,而不是在做特定事情時大腦裡面發生了什麼事。現在換成讓你在𝘼 和𝘽 之間做選擇。哈里森坐下來吃一些滿是傷寒桿菌的漢堡和薯條,並要人給他番茄醬。如果你認定他會把它發音成「𝙠𝙚𝙩𝙘𝙝-𝙪𝙥」,立刻用左手按這按鈕;如果是「𝙘𝙖𝙩𝙨-𝙪𝙥」的話,就用右手按另一個按鈕(譯注:𝙠𝙚𝙩𝙘𝙝𝙪𝙥 和𝙘𝙖𝙩𝙨𝙪𝙥 是「番茄醬」的不同拼法)。現在不要想他唸番茄醬的發音;只要去看時鐘,告訴我們你選擇要按哪個按鈕的那時刻。然後你會得到同樣的答案—不管哪隻手按按鈕,該為此負責的那些神經元在你有意識地形成選擇之前,就已經活化了。

我們來做一些比看腦波更花俏的事,因為腦電圖一次反映了幾千萬個神經元的活動,我們很難知道特定腦區域發生了什麼事。多虧𝙒𝙃𝙃 基金會(𝙒𝙃𝙃 𝙁𝙤𝙪𝙣𝙙𝙖𝙩𝙞𝙤𝙣,譯注:此為美國加州洛杉磯的赫特﹝𝙒𝙞𝙡𝙡𝙞𝙖𝙢 𝙃. 𝙃𝙪𝙧𝙩﹞基金會)的一筆補助金,我們得以購買一台神經成像系統,而且會在你進行同一項作業時,替你的腦部做功能性磁振造影(𝙛𝙪𝙣𝙘𝙩𝙞𝙤𝙣𝙖𝙡 𝙢𝙖𝙜𝙣𝙚𝙩𝙞𝙘 𝙧𝙚𝙨𝙤𝙣𝙖𝙣𝙘𝙚 𝙞𝙢𝙖𝙜𝙞𝙣𝙜,𝙛𝙈𝙍𝙄),這會讓我們知道同一時間個別腦區域的活動。其結果又一次清楚證明,在你認為你有意且自由地做出選擇之前,特定區域已經「決定了」要按哪個按鈕。事實上,是在長達十秒以前。

呃,把功能性磁振造影跟它造的影都忘了吧,畢竟那圖上每一畫素的訊號反應的是大約五十萬個神經元的活動。我們改成在你的頭上鑽洞,然後把電極貼到你的大腦上,用以監視個別神經元的活動;透過這個方法,我們同樣可以從你自認做了決定之前的神經元活動,來看出你會選𝙠𝙚𝙩𝙘𝙝-𝙪𝙥 還是𝙘𝙖𝙩𝙨-𝙪𝙥。


#命定
════ 。════
❶❷月新書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𝗗𝗲𝘁𝗲𝗿𝗺𝗶𝗻𝗲𝗱: 𝗔 𝗦𝗰𝗶𝗲𝗻𝗰𝗲 𝗼𝗳 𝗟𝗶𝗳𝗲 𝗪𝗶𝘁𝗵𝗼𝘂𝘁 𝗙𝗿𝗲𝗲 𝗪𝗶𝗹𝗹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本書第一個目標,是讓你相信自由意志並不存在,或者至少相信在真正要緊的關頭時,自由意志的份量比一般設想的要少很多。第二個目標,則是說明我為什麼認為這種想法錯了,而人們不再那樣思考的話,人生就會有所改善。某人展現出某樣行為。那行為可能美好而激...
09/12/2024

➥本書第一個目標,是讓你相信自由意志並不存在,或者至少相信在真正要緊的關頭時,自由意志的份量比一般設想的要少很多。第二個目標,則是說明我為什麼認為這種想法錯了,而人們不再那樣思考的話,人生就會有所改善。

某人展現出某樣行為。那行為可能美好而激勵人心,可能駭人聽聞,可能好壞見仁見智,也可能無足輕重。而我們會頻繁問同樣一個基本問題: #為何該行為會出現?

如果你相信烏龜可以浮在空中,那答案是它就發生了,除了那人就是決定要創造那個行為之外,沒有別的成因。近期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準確許多的答案,而我說的「近期」是指過去幾個世紀。答案是,行為發生是因為在那之前的某個東西使其發生。而那前面的那個情況為什麼會出現?因為在它之前的某個東西使它發生。它的前因一個接一個下去,到頭來不會找到浮在空中的烏龜或無來由的起因。或者就跟《真善美》(𝙏𝙝𝙚 𝙎𝙤𝙪𝙣𝙙 𝙤𝙛 𝙈𝙪𝙨𝙞𝙘)裡面瑪莉亞(𝙈𝙖𝙧𝙞𝙖)唱的一樣:「凡事必有緣由,始終未有例外。」(𝙉𝙤𝙩𝙝𝙞𝙣𝙜 𝙘𝙤𝙢𝙚𝙨 𝙛𝙧𝙤𝙢 𝙣𝙤𝙩𝙝𝙞𝙣𝙜, 𝙣𝙤𝙩𝙝𝙞𝙣𝙜 𝙚𝙫𝙚𝙧 𝙘𝙤𝙪𝙡𝙙)

在此重述一次;你會展現出某樣行為,亦即你的腦會產生某一行為,是因為在那一刻之前已決定的事;而造成那件事的,又是在那一刻之前已經決定的事,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向前追溯。本書的目標是說明那樣的決定論如何運作,探討你無從控制的生理和你無從控制的環境,如何在交互作用後讓你成為現在這樣的你。而當人們聲稱你的行為有他們稱作「自由意志」的無來由成因時,他們(𝙖)沒能認出或者不知道潛藏在表面下的已決定事物,以及/或者(𝙗)錯誤地作出結論,認為宇宙中那些確實以非決定論方式運作的高深精妙面向,可以解釋你的的性格、道德和行為。

你一旦使用「行為的每個面向都有決定性的先行成因」這概念,你觀察一個行為就能回答它為何發生:就如剛剛所說,是因為你腦中這部分或那部分的神經元前一秒的動作。而在那之前的幾秒至幾分鐘裡,那些神經元是被一個念頭、一段記憶、一股情感或是一個感官刺激給活化了。而在該行為發生的幾小時至幾天前,你的血液循環中的激素已經塑造了那些念頭、記憶和情感,並改變了你的腦對特定環境刺激的敏感度。而在那之前的幾個月到幾年前,經驗和環境改變了那些神經元的運作方式,導致其中一些神經元長出新連結並變得更容易興奮,同時又讓其他神經元出現相反的情況。

然後我們又從那往回直衝個幾十年,來辨識先前的諸多成因。要解釋那個行為為何出現,得要認清你有一個關鍵腦區到了青春期都還在形成中,並且是由社會化和文化適應塑造出來的。再往前回溯,還有童年經驗在塑造你的腦部構造,接著同樣的道理也能套用到你的胎兒環境上。再更往回溯,我們得要把你繼承的基因以及它們對行為的影響都當作因素。

但我們不是到此為止。那是因為打從你出生幾分鐘後如何被養育開始,文化就影響了你童年的一切,而那代表說,幾個世紀以來曾影響你祖先發明出何種文化的生態因素也造成了影響,形塑了你所屬物種的環境壓力也同樣有所影響。為什麼那個行為會出現?是因為生理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一路從前累積而來。


#命定
════ 。════
❶❷月新書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𝗗𝗲𝘁𝗲𝗿𝗺𝗶𝗻𝗲𝗱: 𝗔 𝗦𝗰𝗶𝗲𝗻𝗰𝗲 𝗼𝗳 𝗟𝗶𝗳𝗲 𝗪𝗶𝘁𝗵𝗼𝘂𝘁 𝗙𝗿𝗲𝗲 𝗪𝗶𝗹𝗹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即便你不贊同這個觀點也應必讀的書 ​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  #推薦文⏹︎就算你不接受本書論調,它仍然值得、甚至必須一讀​如果「命定」是真的,這本書能說服自由意志論者改變信念嗎?​如果你不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你應該...
07/12/2024

#即便你不贊同這個觀點也應必讀的書 ​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 #推薦文
⏹︎就算你不接受本書論調,它仍然值得、甚至必須一讀

如果「命定」是真的,這本書能說服自由意志論者改變信念嗎?

如果你不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你應該看這本書,因為它提供了拒絕自由意志存在的大量科學證據和強大又周全的論證;如果你是自由意志論的支持者,你也應該看這本書,因為它可能是最強大的對手,提出了最嚴酷的挑戰。特別是為自由意志論辯護的哲學家、法學家、科學家等等,恐怕都得把駁倒此書的論證當成起手式。

在這本書中,神經科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薩波斯基繼他的前作《行為》一書揭示人類的行為都是源自科學已揭露的生物事實──演化、基因、遺傳、生理化學作用、社會環境等等的決定(determination)之後,又繼續寫本書挑戰一個數百年來爭議不休的哲學爭議:自由意志與決定論。

決定論(determinism)是17世紀之後的現代科學成果(牛頓力學)帶來的觀點,主張這世界的一切運作都是被前因決定了,這樣一來,就沒有西方哲學傳統所相信的自由意志存在的餘地。「自由意志」的觀念源自基督教,上帝創造人類,並賦予人類能夠選擇要為善或為惡的能力,稱之為「自由意志」。當代民主制度的哲學思想源頭是自由主義,也預設了自由意志的存在,並在這個預設之下搭建了民主自由的政治與社會制度。自由意志存在的信念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根源。以科學證據爭論自由意志不存在,等於在刨西方文化的根──雖然這種挑戰在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很多次(我們耳熟能詳的哥白尼、牛頓、達爾文等等),西方文化也逐漸在科學挑戰之下轉變,難怪薩波斯基雄心勃勃地想當新一代的科學革命家,直攻哲學大本營,底氣十足地否定自由意志,直言不諱、甚至語帶挑釁地批評那些為自由意志論辯護的哲學家。

其實當代哲學已經退讓了,很多哲學家都接受了自然世界的決定論,但仍然堅持自由意志存在(依薩波斯基的說法是這類人佔了90%),這種立場被稱為「相容論」(compatibilism),但是薩波斯基仍然不留情,以大量、重磅的科學證據爭論如果我們接受了決定論,就不可能容許自由意志存在,這種立場稱作「不相容論」。薩波斯基不只以哲學家為對手,他的批判矛頭也指向同情自由意志論的科學家,特別是那些援引科學理論──好比混沌理論、複雜性理論、量子不確定理論,它們都是非決定論的科學理論──來挽救自由意志的科學主張,薩波斯基詳細地考慮他們的論點,認為在微觀層次的量子不確定性或機率性根本不可能影響到腦神經細胞的巨觀效應;此外,混沌和複雜性理論只是告訴我們確實某些自然現象是不可預測,但「不可預測」不等「未被決定」。可以說,薩波斯基幾乎把每一條可能用來辯護自由意志存在的路線都封死了。難道,我們真的只能被他說服嗎?

我自己並沒有被說服。在薩波斯基看來,我大概是那種頑固的自由意志支持者,而且是不值得正視的那一派:既主張自由意志存在,又主張這世界不是決定論的。本書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對薩波斯基發出的第一個反挑戰:薩波斯基其實沒有那麼相信他自己的論點,因此他才會寫這本書,希望它能為這個充滿相信自由意志的社會和文化帶來一點改變。

有人可能會說我這個挑戰是紮稻草人,因為薩波斯基主張,即使沒有自由意志,世界仍然會改變,他正是把這本書當成一個改變的原因。但注意,薩波斯基反覆強調改變源自上百萬年的演化、基因、內分泌、神經電位等等方式總合在一起,用薩波斯基自己的話來說「一秒鐘前至一百萬年前的諸多事件,會決定你的人生和你的愛是在冒著水泡的小河邊開展,還是在用烏黑煤煙悶死你的機器旁邊開展。」既然我們今天的生活和現有的信念(相信自由意志存在)是決定於上百萬年前(理論上應該回溯到世界誕生之初),那薩波斯基寫這本書又能改變此刻的什麼?當然,薩波斯基可以回應說:他寫這本書也是被決定了。他就是注定要寫這本書,不管它有沒有意義、功用、或能不能改變什麼,因為「你和其他機械都沒有意義」。但是,顯然薩波斯基的書中語調和口吻不是這樣的,他堅持「儘管我們要是缺了自由意志會有上述各式各樣的不利之處,但我認為,我們還是有必要面對這件事」。為什麼有必要?不管我們接不接受自由意志不存在,顯然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結果也不會有什麼差別。然而,薩波斯基的語調充滿期待,他其實認為寫這本書是有意義的,超越被決定的結果,而且有些讀者可能會被說服的(這預設了讀者有自由的思想)。看來他很難讓自己的科學思想和寫書行為保持一致。

關鍵就是信念和思想。薩波斯基沒有處理自由思想和信念如何形成的問題。我們的信念可能在自由的思想之下被形成或改變,歷史上有太多太多事證。如果人不能有自由思想,科學革命就不可能發生。但是,如果行為都是基因、環境和神經系統的決定,人們腦中的思想和信念理當也是。那麼根據薩波斯基的科學,人類應該也沒有自由思想才對?薩波斯基是否同意這一點?反之,如果我們接受人有自由思想,為什麼不能接受人也有自由意志?畢竟我們有可能在接受一個新思想之下,改變我們的行為,決定去實踐那個新思想──正如薩波斯基寫本書想要達成的目的──而這就是自由意志。

我不是說單單上述反問就足以反駁薩波斯基整本書的科學論證。其實我還有很多質疑和論證,也有很多概念需要釐清和分析,但它們無法在這篇短文中交代。然而,我必須坦白地說:如果我上述的質疑和論證有些力量,而且我所萌生的更多質疑和想法,都是來自薩波斯基這本書的刺激。這本書的意義重大,不是「沒有意義」。

@ Photo by Mohamed Nohassi on Unsplash
════ 。════
★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𝗗𝗲𝘁𝗲𝗿𝗺𝗶𝗻𝗲𝗱: 𝗔 𝗦𝗰𝗶𝗲𝗻𝗰𝗲 𝗼𝗳 𝗟𝗶𝗳𝗲 ​ 𝗪𝗶𝘁𝗵𝗼𝘂𝘁 𝗙𝗿𝗲𝗲 𝗪𝗶𝗹𝗹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 ★ 唐澄暐/譯
♞ 𝟮𝟬𝟮𝟰/𝟭𝟮/𝟬𝟰上市 ​ ★𝟭𝟭/𝟮𝟳 網路書店開始預購 ★ 紙本與電子書均有出版

════延伸閱讀════
★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 𝗕𝗘𝗛𝗔𝗩𝗘:𝗧𝗛𝗘 𝗕𝗜𝗢𝗟𝗢𝗚𝗬 𝗢𝗙 𝗛𝗨𝗠𝗔𝗡𝗦 𝗔𝗧 𝗢𝗨𝗥 𝗕𝗘𝗦𝗧 𝗔𝗡𝗗 𝗪𝗢𝗥𝗦𝗧
♞羅伯.薩波斯基 𝗥𝗼𝗯𝗲𝗿𝘁 𝗠. 𝗦𝗮𝗽𝗼𝗹𝘀𝗸𝘆 /著 ​ ★ 吳芠/譯

│ #命定│ #薩波斯基│ #神經生理學│ #自由意志│ #決定論│ #道德責任│ #法律│ #懲罰│
│ #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 #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神經生理學│ #動物行為│ #暴力│ #利他│ #從眾│ #他群│ #我群│ #服從│ #道德│ #自由意志│ #戰爭│ #和平│ #行為│ #薩波斯基│

Address

Xinbei
23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鷹 出版 Eagle Publishing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