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Magazine, No. 2, Aiguo W. Road , Zhongzheng Dist. , Taipei City 100, Taiwan (R. O. C. ) 愛國西路2號, Taipei.
(1)

台灣光華雜誌(Taiwan Panorama, ROC Taiwan),報導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故事,珍惜這塊土地的美好。 For subscription inquiries, please email: [email protected]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

🌕✨ 中秋月圓人團圓,你心中最喜歡的 #台灣味 是什麼?What’s your favorite  ? 🌕🇹🇼 #文末抽獎 中秋節最美的除了月亮,就是心願。《台灣光華》邀請你一起來中秋許願。韓國人把「泡菜文化」登上了世界文化遺產,🌍🇹🇼如果...
03/10/2025

🌕✨ 中秋月圓人團圓,你心中最喜歡的 #台灣味 是什麼?
What’s your favorite ? 🌕🇹🇼

#文末抽獎 中秋節最美的除了月亮,就是心願。
《台灣光華》邀請你一起來中秋許願。
韓國人把「泡菜文化」登上了世界文化遺產,
🌍🇹🇼如果台灣也能把一道食物、飲料送上國際舞台、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你會選什麼?
是風靡全球的珍珠奶茶?台灣茶?還是夜市小吃?
光小編將抽出4名,獎品:歐洲台灣文化年潮包+徽章
Step1️⃣ 按讚本篇貼文,
Step2️⃣歡迎在留言裡,想讓全世界都看見的 #台灣味。
例如:願台灣茶登上世界文化遺產!
即日起至10月20日止(台灣時間),限台灣本島及離島。
Moon full, hearts together—what’s your favorite ? 🌕🇹🇼
Step 1️⃣ Like this post
Step 2️⃣ Comment what you want the world to see
e.g., “May Taiwan tea be listed as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ll draw 4 winners: European Taiwan Cultural Year tote + pin.
Now–Oct 20, 2025 (Taiwan time). Taiwan only (main + outlying islands).

▍🦧 🦍  黑猩猩之母| #珍古德!RIP Dr. Jane Goodall 🕊️🌿 #在希望中相遇🐵 🌍一生守護靈長類的她,改寫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 謝謝您為世界種下希望種子 🌱願這份愛與行動的精神,持續在我們心中發芽。🩷謝謝您,Dr. ...
02/10/2025

▍🦧 🦍 黑猩猩之母| #珍古德!
RIP Dr. Jane Goodall 🕊️🌿

#在希望中相遇
🐵 🌍一生守護靈長類的她,改寫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 
謝謝您為世界種下希望種子 🌱
願這份愛與行動的精神,持續在我們心中發芽。
🩷謝謝您,Dr. Jane Goodall。🌱

Thank you for inspiring us to care, protect, and restore. 🌍💚

#台灣

   🦧 🦍黑猩猩之母| #珍古德!RIP Dr. Jane Goodall (1934–2025) 🕊️🎯「每一個人、每一天,都能做出改變。」2025年6月,才剛踏上台灣分享信念的她;10月1日,還在美國巡迴演講,分享守護自然的一生。直到...
02/10/2025

🦧 🦍黑猩猩之母| #珍古德!
RIP Dr. Jane Goodall (1934–2025) 🕊️
🎯「每一個人、每一天,都能做出改變。」

2025年6月,才剛踏上台灣分享信念的她;
10月1日,還在美國巡迴演講,分享守護自然的一生。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她都在用行動說話。
最後,她在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年91歲。

#在希望中相遇
🐵 「不要放棄,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
她把希望的種子種進我們心裡,
持續在我們心中發芽。

🩷謝謝您,Dr. Jane Goodall。🌱

RIP Dr. Jane Goodall (1934–2025) 🕊️
On Oct 1, 2025, the “mother of chimpanzees” passed peacefully at 91.
In June 2025, during her 18th visit to Taiwan, she delivered “Inspiring Hope Through Action,” praised Taiwan’s conservation progress, and met with the Tang Prize Foundation—a fitting return for the 2020 Tang Prize laureat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nk you for planting seeds of hope in Taiwan and around the world. We’ll keep them growing. 🌍🌱

📷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提供

#聯合國和平大使

02/10/2025

▍緊來哦!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誕開館!
🚆 Taiwan’s National Railway Museum now open!
園區有17公頃大,2015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全區保留。
醞釀10年,讓鐵道迷望眼欲穿,獻給所有國民的鐵道博物館,終於誕生!
有詳實考證後修復的初代莒光號,在當年可比現在的高鐵商務艙。
有1965年外銷泰國,從台北機廠製造的守車,繞了好大圈回到老家。
還有眾人引頸期待,在園區內跑來跑去的藍皮柴油客車。
更多精彩的,看更多👉https://reurl.cc/qYAW8q

🚆 Taiwan’s National Railway Museum now open!
Set inside the 17-hectare Taipei Railway Workshop—a national historic site (2015)—the NRM brings Taiwan’s rail heritage roaring back to life.
See restored Chu-Kuang (Juguang) Express cars, a 1965 guard’s van built here and later repatriated from Thailand, and even catch short rides on a blue diesel heritage train inside the park.

▍🇹🇼🤝🇯🇵  #台日友好,謝謝奈良先生!         💖 Taiwan–Japan friendship—thank you, Yosh*tomo Nara!🙀🎨日本知名藝術家  #奈良美智 在 X 上宣布:「我打算把捐款送到台灣花蓮...
01/10/2025

▍🇹🇼🤝🇯🇵 #台日友好,謝謝奈良先生!
💖 Taiwan–Japan friendship—thank you, Yosh*tomo Nara!
🙀🎨日本知名藝術家 #奈良美智 在 X 上宣布:「我打算把捐款送到台灣花蓮。」
🩷( 原文:台湾の花蓮に義援金を届けようと思っています。)

離花蓮市區約一小時車程的光復鄉,這次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受到重創。10/4-10/5,奈良美智將在日本福島縣音樂節「風とロック芋煮会」,舉辦「麥克筆刺青」活動──用麥克筆在手臂上作畫,成人每次 1,000 日圓(約台幣 208 元)、小孩 500 日圓(約台幣 104 元),所有收入將全數捐出,並優先幫助資源較難抵達的地區。
這份跨越海洋的心意,讓災後的台灣感受到滿滿的溫暖。💖
🫶 #花蓮加油,我們一起加油!

🇹🇼🤝🇯🇵 Taiwan–Japan friendship—thank you, Yosh*tomo Nara!
The artist announced on X that he’ll do “marker tattoos” at Fukushima’s Kaze to Rock Imonikai on Oct 4–5—¥1,000/adult, ¥500/child, with all proceeds donated to Hualien, prioritizing places hardest to reach. 💖

Hualien, stay strong—we’re with you.

#天佑光復🙏
#ありがとう

📸文總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現況|保持警覺👀🌱這一週以來,大家的心都和花蓮光復緊緊相連在一起。📍9/23 下午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自壩頂溢流崩塌,導致壩體潰決,地形劇變,最大崩塌深度達403公尺,規模驚人。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無人機空拍, ...
01/10/2025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現況|保持警覺👀
🌱這一週以來,大家的心都和花蓮光復緊緊相連在一起。

📍9/23 下午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自壩頂溢流崩塌,導致壩體潰決,
地形劇變,最大崩塌深度達403公尺,規模驚人。

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無人機空拍, ⚠️目前仍為紅色警戒。
提醒光復居民與前往的朋友務必提高警覺,安全第一。
讓我們一起守護花蓮,平安最重要。🌱

📷林務署花蓮分署提供

⚠️ Heads-up: The landslide-dammed lake on Hualien’s Matai’an Creek remains under a red alert.
If you’re heading to the area, please take extra care—safety first. Let’s look out for Hualien.

▍💓謝謝  #鏟子超人 們,但光復災區光熱血還不行🦸🏻🦸🏻‍♂️🦸🏾🙌Guangfu needs organized volunteers, not solo heroes. 人生地不熟,只靠熱血不能走,熱血去救災,一定要平安回來。 #留言...
30/09/2025

▍💓謝謝 #鏟子超人 們,但光復災區光熱血還不行🦸🏻🦸🏻‍♂️🦸🏾
🙌Guangfu needs organized volunteers, not solo heroes.
人生地不熟,只靠熱血不能走,
熱血去救災,一定要平安回來。
#留言處有即時資訊地圖

📍今天是災後的第八天,
💓現在光復鄉現在急需不同類型的志工,需要把資源集中,避免混亂。
⚠️進入災區請特別注意:淤積嚴重,團結才有力量。
👉 火車站前有慈濟志工等團體可媒合人力。
👉 需要小山貓、怪手、高壓清洗機等中大型機具,才能加快重建。
👉 堰塞湖若警報響起,你要知道往哪裡撤離。
👉 居民家非請勿入,清掃要先確認狀況。
👉 災區現場物資與醫療都有限,跟著有組織的團隊比單打獨鬥安全得多。

一起守護花蓮光復,平安最重要。🌱

One week on, Guangfu (Fata’an) still needs organized help. 🙏🛠️
👉 Check in at Guangfu Station (Tzu Chi coordination).
👉 Heavy gear helps: mini-excavators, backhoes, pressure washers.
👉 Safety: heed barrier-lake alerts, enter homes only if invited, and work with teams—medical & supplies are limited.

Live info map in comments. 🌿
#台灣加油 #一起守護花蓮 #​紀實攝影 #馬太鞍溪 #堰塞湖 #志工
#鏟子英雄 #義煮超人 #物資超人 #天佑光復


📷 感謝周建志提供

▍來去台鐵的老家「鐵道部園區」看一看隨著北門高架橋拆除後,與北門郵局正對的鐵道部園區乍然露臉。老建築裡好多精彩。有洋派的天花板泥塑,裡頭藏著鳳梨、葡萄等台灣元素。有藏在第三層樓的屋桁架,是老房子裡的祕密空間,老檜木糾結延伸,像電影場景一樣充...
30/09/2025

▍來去台鐵的老家「鐵道部園區」看一看
隨著北門高架橋拆除後,與北門郵局正對的鐵道部園區乍然露臉。
老建築裡好多精彩。
有洋派的天花板泥塑,裡頭藏著鳳梨、葡萄等台灣元素。
有藏在第三層樓的屋桁架,是老房子裡的祕密空間,老檜木糾結延伸,像電影場景一樣充滿張力。
還有最時髦的八角樓,放射狀的屋梁,當時居然作為男廁使用。
鐵道部園區曾經入鏡許多作品,李玟的〈DiDaDi〉、《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波麗士大人》、《宅變》......。你,也發現了嗎?
更多精彩的,看更多👉https://reurl.cc/bm8KQr

#台灣 #鐵道旅行 #台鐵 #台博 #鐵道部園區


🏛️ Taiwan’s Railway Department Park — across from Beimen Post Office—is a Japanese-era gem brought back to life.
Step inside for:
• Stucco ceilings mixing Western motifs with local crops like pineapples & grapes.
• A third-floor view of Alishan-cypress roof trusses—an engineer’s dream.
• The iconic Octagon Building with umbrella-like radial beams.
• Film buffs: scenes from Edward Yang’s “A Brighter Summer Day” (1991) and Leste Chen’s horror “The Heirloom” (2005) were shot here.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安心的小燕鷗育嬰房A safe nursery for Little Terns每年4~8月台灣會迎來一批批的嬌客  #小燕鷗 ❤️牠們是台灣的  #夏候鳥 ,每年夏天長途飛行來到台灣。小燕鷗們會在台灣  #找對象 、  #看房子 、 ...
29/09/2025

▍🥰安心的小燕鷗育嬰房
A safe nursery for Little Terns
每年4~8月台灣會迎來一批批的嬌客 #小燕鷗 ❤️
牠們是台灣的 #夏候鳥 ,每年夏天長途飛行來到台灣。
小燕鷗們會在台灣 #找對象 、 #看房子 、 #生寶寶 ,
然後親鳥帶著幼鳥熟悉這塊土地,教牠們飛行、捕食、禦敵等生存技巧,等到幼鳥羽翼漸豐,便一批批的飛回南方。
直到來年夏天,再度踏上旅程,回到台灣。
為不負這一年一次的相會,各界用心守護棲地,讓台灣成為小燕鷗安心可靠的育嬰房,等待明年再見👋💕

來看小燕鷗的可愛身影👉https://pse.is/85rl69
#台灣 #小燕鷗 #海鳥保育 #濕地 #生態


🥰 A safe nursery for Little Terns (Sternula albifrons)

From April–August, these summer visitors arrive in Taiwan to pair up, nest, and raise chicks. Parents teach flight, fishing, and predator awareness—then families head south, returning next summer.

Thanks to dedicated habitat protection, Taiwan is a reliable breeding haven.
👉 See the cuteness: https://pse.is/85rlaq


@宜蘭縣野鳥學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全台第一座大型礦物展登場!  ’s first large-scale minerals permanent gallery is open!💫 🌕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還記得阿姆斯壯1969年在月球上說的這句...
27/09/2025

▍✨全台第一座大型礦物展登場!
’s first large-scale minerals permanent gallery is open!
💫 🌕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還記得阿姆斯壯1969年在月球上說的這句話嗎?

📍 現在,你有機會親眼看見由阿波羅11號帶回的【月岩】!今年最震撼的礦物展,就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現場展出超過 1,700 件珍貴標本,入口還藏有 #驚喜彩蛋等你發現。

🌙無論你是礦物迷,還是熱愛自然的守護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寶物。
💫一起走進大地的奇幻寶庫,收穫滿滿正能量,來場知性的探索之旅吧!

▎大地瑰寶 𝖤𝖠𝖱𝖳𝖧'𝖲 𝖳𝖱𝖤𝖠𝖲𝖴𝖱𝖤𝖲 礦物常設展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球環境廳
#大地瑰寶 #礦物展 #台中景點 #科博館 #世界觀光日

✨ Taiwan’s first large-scale minerals permanent gallery is open!
See an Apollo 11 lunar sample up close at Taichung’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plus 1,700+ dazzling specimens (fluorescents, giant amethyst geodes, native gold, and more).
Don’t miss the surprise “easter egg” at the entrance.

📍 Earth’s Treasures, Earth Environment Hall, NMNS (Taichung)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台灣人真好!🤝 Support Hualien大家都想衝第一時間幫忙救災,但其實救災沒那麼簡單😱目前全台民眾紛紛湧入花蓮光復,自備手套、雨鞋投入清掃、煮飯志工等工作。📍光小編提醒:最好參加有組織的團隊, 比如長期有救災經驗的  #...
26/09/2025

▍🌟🇹🇼🤝台灣人真好!
🤝 Support Hualien
大家都想衝第一時間幫忙救災,但其實救災沒那麼簡單😱
目前全台民眾紛紛湧入花蓮光復,自備手套、雨鞋投入清掃、煮飯志工等工作。

📍光小編提醒:最好參加有組織的團隊, 比如長期有救災經驗的 #慈濟志工團,才更安全也更有效率。
🫡 大家熱血救災,要平安回家❗

🏥 同步訊息:花蓮慈濟醫院已進駐光復,全天候駐診延長至 10/5,持續提供醫療支援。
👉初步評估已有超過1,500戶居民需要協助。

🙌如果你有時間,歡迎報名加入清掃行列。
如果不便到場,也可以透過有公信力的「風災專案」捐款,一樣能伸出援手。
#台灣加油 #一起守護花蓮 #花蓮光復 #馬太鞍溪 #堰塞湖 #志工 #捐款

🇹🇼 Let’s help Hualien—safely and effectively.
👉 Join organized teams only: it’s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 Tzu Chi Hualien Hospital is in Guangfu, offering 24/7 care through Oct 5.
📌 Initial assessment: 1,500+ households need assistance.
🤝 Can’t be on-site? Donate via reputable disaster funds (e.g., Taiwan Foundation for Disaster Relief).

Address

No. 2, Aiguo W. Road , Zhongzheng Dist. , Taipei City 100, Taiwan (R. O. C. ) 愛國西路2號
Taipei
10051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30
Tuesday 09:00 - 17:30
Wednesday 09:00 - 17:30
Thursday 09:00 - 17:30
Friday 09:00 - 17:30

Telephone

+88623343275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

關於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