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橋社

阿橋社 阿橋社是個以藝術為經營主題和出版內容的出版社。出版的書有兩種:一個?

為什麼現代藝術區塊值得關注?_____ 尤其是在當代藝術的市場持續低迷之際……藝術市場探針系列文章,no. 202408文:詔藝閱讀摘要:全文5313字,閱讀時間長度約20分鐘以內,共5個小標。1. 文實不符的市場話術2. 現代藝術作品重回...
01/09/2024

為什麼現代藝術區塊值得關注?
_____ 尤其是在當代藝術的市場持續低迷之際……
藝術市場探針系列文章,no. 202408
文:詔藝
閱讀摘要:
全文5313字,閱讀時間長度約20分鐘以內,共5個小標。
1. 文實不符的市場話術
2. 現代藝術作品重回藏家視野
3. 「現代藝術區塊」的幾種定義
4. 現代與戰後市場區塊仍有待開發
5. 「現代藝術區塊」待開發的成因與原因
在當代藝術成為市場主流的近二十年間,除了比例甚低的藍籌明星外,現代藝術一直維持著小眾的熱度。但是,當代藝術區塊自2023年春拍,熱度已經開始明顯降溫,卻在年底Artprice發布的《2023藝術市場年度報告》(The Art Market in 2023)中,看到與實際狀況不甚相符的吹捧內容。於此同時,Artprice在其第二十七屆暨《2023年當代藝術市場年度報告》(The 2023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Report)中,進一步分析當代和超當代藝術市場(Contemporary and Ultra-Contemporary Art Market)。然閱讀完該文,讓人不禁困惑,為何該報告都已經到了這個時間點,竟然還在睜眼說瞎話。
《2023藝術市場年度報告》連結:https://www.artprice.com/artprice-reports/the-art-market-in-2023
1. 文實不符的市場話術
在《2023年當代藝術市場年度報告》中,其創辦人暨執行長埃爾曼(Thierry Ehrmann)在前言中表示:「當代藝術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且期待已久的調整階段。問題不再是傑夫‧昆斯、達米恩‧赫斯特或克里斯多福‧伍爾的作品是否重要——無疑,他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進一步要問的是,這些當代藝術家的價格,在全球市場上、在這個由古代、現代藝術史上的大師所領頭、以及已經飆高的新世代藝術家所創造的區間中,要放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原文:The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has entered an essential and long-awaited phase of adjustment. The question is no longer whether works by Jeff Koons, Damien Hirst or Christopher Wool are important – they have proved that beyond doubt – but rather how to readjust their prices to those commanded by the Old and Modern grand masters of Art History and to those fetched by the new generations of artists on the global art market.)
其內容包括歸納和預測,主要是以下三點:
(1). 自2000年以來,當代藝術市場實現了2200%以上的驚人增長。藝術品仍然是一種可靠的資產。
(2). 40歲以下的藝術家,即所謂的超當代藝術(ultra contemporary art),已經獲得了顯著的關注和成功。其中,NFT作為新興媒介,佔了超當代藝術市場的11%,代表數位藝術的影響力不斷上升。
(3). 主要拍賣行和投資者越來越認識到藝術品是避風港。因為金融衰退和全球衝突等危機,讓藝術市場展現了非凡的彈性。
但是以上對於市場趨勢的見解,對照今年現狀,無疑是一大諷刺。全球藝術市場至今已經衰退超過了12個月以上,尚未見到任何曙光。日前發表的《紐約時報》藝術專欄文章〈藝術市場急劇下滑–我們探討經濟放緩如何影響新一代藝術家〉(A Sharp Downturn in the Art Market–We explore how a slowdown is affecting a rising generation of artists.)(08.18.2024)也確認了市場這樣一個艱困的現況。 (可參閱:https://www.nytimes.com/2024/08/18/briefing/art-market-downturn.html
2. 現代藝術作品重回藏家視野
不過,就在當代和超當代藝術區塊因為近幾年過於商業化,引發大規模棄船效應之際,現代藝術區塊逐漸引起藏家的好奇。相對於過去,現代藝術區塊在二級市場上產生較高詢問度,甚至逐漸獲得一些重要藏家的青睞,且已有專家肯定此現象。金融暨藝術市場觀察家於塞爾(Cenk Üsel)在其近期(04.21.2024)發表的文章《超當代藝術市場是新當代嗎?》中提到:「例如,2023年,收藏家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出生藝術家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作品興趣大增,而對來自亞太地區的戰後和當代藝術家的興趣則減弱。」(原文:For instance, in 2023, interest in Impressionism & Modern Art surged among collectors of works by artists bor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whereas interest waned for Post-War & Contemporary artists from the Asia-Pacific region.)(引用自:https://www.linkedin.com/pulse/ultra-contemporary-art-market-new-contemporary-cenk-usel-gtr5e/)日前在蘇富比紐約現代夜間拍賣會上,利奧諾拉‧卡林頓 (Leonora Carrington, 1917-2011)的《達戈伯特的干擾》(Les Distractions de Dagobert),以破藝術家個人紀錄2,85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這是該類型作品中十分令市場震驚的紀錄。該作品被評論為「超現實主義史上最受推崇的作品之一,也是拉丁美洲藝術無與倫比的傑作」。該畫作的新主人,是阿根廷知名不動產開發商、布宜諾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藝術博物館(Museo de Arte Latinoamericano de Buenos Aires)創始人愛德華多‧科斯坦蒂尼(Eduardo F. Costantini)。此一拍賣成績,驗證了前述專家的觀察。(見圖表1)
事實上,收藏家們提高了對現代藝術區塊的興趣,並不僅止於拉美加勒比海地區的藝術家。就這一情況,我們可以透過看幾位過去不怎麼活耀,但幾年前開始翻揚的冷門藝術家的交易頻率和市場價格的逐步攀升來認證。如西班牙超現實畫家瓦羅(Remedios Varo, 1908 – 1963)(圖表2)、阿根廷裔義大利超現實畫家菲尼(Leonor Fini, 1907 – 1996)(圖表3)、堪稱法國版趙無極的馬芬(André Marfaing, 1925 – 1987)(圖表4)、法國女性繪畫先驅瓦拉東(Suzanne Valadon, 1865 – 1938)(圖表5)等人,都是非常具個人特色、品質卓越,但知名度有限的傑出藝術家;另外還有幾位,市價已經跌到再下去也沒有多少空間的,如巴黎街景之王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 1883 – 1955)(圖表6)、被稱為「蒙帕納斯王子」(Prince of Montparnasse)保加利亞藝術家帕斯金(Jules Pascin, 1885 – 1930)(圖表7)等,若能花心思挑選,就能用初出茅廬無名之輩的價格,收藏到美術課本級別重要人物的創作。
3. 「現代藝術區塊」的幾種定義
從實務面拍賣公司所收到的詢問度的提高,以及Artprice《2023藝術市場年度報告》中現代藝術區塊銷售的高佔比,我們可以看到「現代藝術」區塊存在相當大的潛力。但在解釋為何應該重視現代藝術的原因之前,有必要先釐清本文所指的「現代藝術」區塊。首先回到Artprice《2023藝術市場年度報告》中,看看它的分類方式和本系列前一篇後段中,對於「現代藝術」時期的分類方式上有哪些異同,以及它提供了些什麼樣的數據。
補充:本系列前一篇連結:〈都是貪婪的反嗜:讓2024年藝術市場遭逢幾十年來最災難性的衰退,其成因何在?〉__藝術市場探針系列文章,no. 202407。https://www.facebook.com/pontdartpublishing/posts/897579945719850
在該報告內文的第42頁(大綱顯示第38頁)起,第三章標題為「年度指標性藝術家與作品」(THE ARTISTS AND WORKS THAT MARKED THE YEAR),該章內的第一節標題為「不同創作時期的相對市場權重」(THE RELATIVE MARKET WEIGHT OF THE DIFFERENT CREATIVE PERIODS)之下區分為六大區塊:
古典大師(Old Masters,1760年以前出生)、
十九世紀藝術(19th Century,1760~1860年間出生)、
現代藝術(Modern Art,1860~1920年間出生)、
戰後藝術 (Post-War Art,1920~1945年間出生)、
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1945年以後出生),
以及數位收藏品(NFTs)
(NFTs註:品項中文翻譯方式繁多尚未統一,因並非本文討論重點,故先以「數位收藏品」稱之)。
關於「現代藝術」在學術上的定義和市場分類,說法眾多。例如本篇所提的報告內容是以藝術家「出生」年份來分類,和市場上(拍賣公司為主)的分類有些誤差。以報告中的「19世紀藝術」(1760年至1860年間「出生」的藝術家)為例,其定義和描述,往往和市場上拍品被歸類、銷售的位置不太相符(近年來為了銷售受眾,混搭藝術家的創新手法是其例外。最著名的案例是將達文西《救世主》(Salvator Mundi)放在「當代藝術夜拍」場次)。而報告中「19世紀藝術」區塊提及的秀拉、塞尚、梵谷、高更和馬內等,在實務上通常被置於「印象派與現代藝術」(Impressionists and Modern Art)的分類中。
另一種分法,學術上有以作品「創作完成」的年代來分類。例如以1860年至1970間所創作出來的作品,被分類為「現代藝術」,這和Artprice年度報告中對現代藝術分類的「起始」時間大致相符。不過,Artprice是將1860年至1920年間「出生」的藝術家和作品歸為「現代藝術」。此區塊包含了藝術教科書中的主要大師,如克林姆、畢卡索、康丁斯基、馬格利特、培根、羅斯科和莫迪尼亞尼等。
4. 現代與戰後市場區塊仍有待開發
依據該報告,「現代藝術」時期的作品佔了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價值的41%。若是進一步依國別的數據,這個區塊佔美國市場營業額的40%、英國39%、法國48%、德國46%,另外佔了香港約35%的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圖表8)而報告中所指稱的「戰後藝術」(Post-War Art,即指1920年至1945年間「出生」的藝術家),是繼現代藝術之後第二大交易量區塊,佔全球藝術品拍賣收入的四分之一。報告中所舉的指標性人物,包含美國波普藝術大師沃荷和英國的霍克尼等市場藍籌藝術家,佔據了這區塊中相當大的交易額度。
但是這裡的「戰後」二字,比較精確地說,是指「一戰後、二戰結束前出生」的藝術家,而不是二級市場普遍用來指涉的二戰後1940至1960年代間所「產出」的藝術作品。至於「當代藝術」類,實務中常以1945年至1970年出生作為分界。雖與報告中「當代藝術」約略的分類時間點不同(即1945年以後出生的藝術家),但無論如何,1945年至1970年年出生往後起算,也正好差不多是目前當代藝術的多數藝術家開始在藝壇展露頭角的年紀。
綜上,1870至1970年間的作品是本文有興趣探討的「現代藝術」區塊。但是,要扣除1917年前屬於市場上最高價的印象和後印象派時期被製作出的,不屬於常見的那些藝術家的作品。
無論從Artprice報告的區域分佈或全球銷售量加總的分佈圖表中,我們都可以發現,即使依照該文藝術家出生的年份的分類方式,現代和戰後藝術區塊都至少佔了60%以上(香港相對於西方和其他市場相較,此區塊加總最小,但也佔了將近60%)(圖表9),這說明了光憑藍籌藝術家銷售就可以讓該區塊長期維持足夠的銷售份額,因此若能重新挖掘出更多的優秀藝術家,此區塊的潛力依舊看好。故一次世界大戰後至1970年間出現的這些所謂前期與後期現代藝術作品,是本文認為可以進一步觀察的重點。(部分定義及數據來源,引用自:https://www.artprice.com/artprice-reports/the-art-market-in-2023/the-relative-market-weight-of-the-different-creative-periods)
然而這整個區塊(把現代前期、後期包含戰後一起討論)的交易熱度和媒體曝光度,僅集中在幾位藍籌明星上。除他們之外,相同時期還有數量龐大的藝術家,若以該區塊的藍籌與非藍籌藝術家比數而言,「已開發」的比例極低。對比市場上人數眾多、交易熱絡,而且討論度又高的當代藝術家群體(即便數量龐大的當代藝術家,也會像流星一般,紅沒多久就消逝殆盡),兩者至少在數量上相差許多。筆者深究這現象背後的理由,概略歸納出以下五點:
5. 「現代藝術區塊」待開發的成因與原因
(1). 缺乏長期經營的代理畫廊
現代藝術區塊才人輩出,但能出圈為源源不絕的新世代藏家所熟知的人數並不多,以整體比例而言更低(該時期藝術史提及的與市場上有良好成績表現的藝術家)。實務上僅有數十位藝術明星,在支撐著整個區塊偏高價的銷售。這些現代藝術家的時代距今早則已百年,近一點的也有五十年以上,但是與他們時代相近,當今還仍在市場上活躍的畫廊(亦即超過五十年以上,如Paula Cooper Gallery)非常稀缺,即使是1950至1960年代對市場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如Sonnabend Gallery等,也早已不復當年的氣勢。
畫廊基本上是商業組織,營利導向實屬正常現象。藝術家個性會變、收藏家的偏好會變、畫廊的經營策略要對應前兩者,也隨時都在變。絕大部分的畫廊都會依照各時期、當下有題材(如美術館舉辦大展、市場表現)、有話題性(媒體喜歡的有爆點、夠聳動、政治正確風潮下的創作者族群等)的藝術家去推廣,推出容易被收藏者買單的作品。因此在畫廊網站的展覽紀錄中,即使可以看到許多合作的藝術家名單,但這個名單其實會不斷變動。一旦銷售成績不佳,或是與畫廊的利益有衝突(例如藝術家個性難以管控因素),即使藝術家有再好的作品,也會在畫廊不為之行銷的情況下,逐漸被他們的客戶遺忘。
(2). 價格混亂造成銷售誘因不夠強烈
這個恐怕是現代藝術區塊的優秀藝術家最大罩門之一。在現代藝術家活耀的年代裡,藝術市場規模不如今日,即使是倫敦、紐約、巴黎的畫廊,客戶數量也和網路化之後的時代天差地遠。當時資訊落差很大,若是經紀的畫廊沒有嚴守銷售原則,為了成交,折扣因人、因時而異,作品銷售個幾年後,藏家間成本會有落差;加上藝術家換了畫廊或不再被代理,作品因不同原因流動過幾次後,或許藏家放個幾年甚至數十年,後來再加上全球匯兌間的波動,各地藏家彼此間收藏作品成本的落差就會越來越大。當利潤一直被壓縮,經紀人控制價格的能力也就大幅削弱,導致願意代理或銷售的畫廊變少,這些藝術家就會因為低曝光率而難以觸發購藏動機。
(3). 年代久遠,相關研究資訊不易取得
藝術家自身的各類資訊除了有後人或機構投注心力整理之外,由於早期資訊很多沒有上網,就算能找到,但散落於美術館官網或不甚知名畫廊的簡介裡,或一些個人部落格和零星報導中,大部分都是沒有整合也不具系統性的知識。當今日在搜尋時,若是缺少足夠豐富的學術評論和媒體報導曝光,藝術家便不容易累積聲望。畢竟藏家要收的作品,如果缺乏知名度、無法取得公領域裡的讚譽,得不到同儕的認同和讚美,都會大大影響收藏作品的「信心程度」(confidence level)。
即使這個區塊的藝術家,曾經有過他們的輝煌年代,若沒有再次被挖掘或舉辦大型展覽與討論,相關圖像數量會非常有限,當然就無法成為當今的藝術愛好者和藏家在臉書、Instagram等社群平台所討論的內容,這群人被遺忘的情況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4). 現代藝術區塊價格波動度低
在全球經濟尚未如今天蓬勃發展的時期,儘管也有市場炒作,但影響範圍有其侷限性,購藏作品的投資或投機目的也沒有那麼顯著。時至今日,藝術市場的規模已大上數十甚至百倍,其中想藉由藝術品投資牟利的人數也同比增加。但是,看看藝術家的名單,除了百年前印象派幾位領軍人物和現代藝術中有限的明星外,收藏家們常會「覺得」,現代藝術區塊的藝術家價格基本上好像都不太會動。因此,在這個區塊中,已經被遺忘或知名度不夠高的優秀藝術家,只要媒體還沒有大幅報導或大力推廣之前,他們往往是乏人問津的。
(5). 不同世代審美和偏好上的代溝
在社群媒體出現後,新舊世代的偏好和審美觀的更迭愈發快速。2006前,藝術市場中主要的交易份額為古典大師(Old Masters),到了當年度被當代藝術的交易金額超越之後,當代藝術直接和自由的表現方式成為市場的主要基調,也成為最受關注的類別(至少2010前大部分藝術市場相關的書籍和論述,多以1970年代後所製作出的作品,或提早到1945年二戰後藝術區塊,都概略地包括算入「當代藝術」市場)。在當代藝術區塊成為銷售熱點後,現代藝術區塊的藝術家除了少數「籌碼可控」的幾位,持續還有不斷發表的學術研究、出版討論以外,絕大多數這個區塊的藝術家都逐漸淡出媒體的興趣和話題圈而鮮少被提及。
整體來說,除了幾位明星藝術家的作品被當作投機性資產而短期內轉手的少數案例外,現代藝術區塊作品的價格較為穩定,波動度偏小,雖沒機會在短期內大幅獲利,但也難以在短期間內暴跌。許多藝術家作品總量大概已經確定,平均來說品質也算穩定,現代藝術家們有過輝煌的歷史,正等待你我共同重新挖掘。
#詔藝 #藝術市場 #藝術市場報告 #藝術市場話術 #超當代藝術 #現代藝術區塊 #超現實主義 #戰後藝術 #藍籌藝術家 #信心程度 # #藝術市場崩跌

下一本書,預定2024年11月10日上市。(終於……,但是還不能說作者是誰,免得本篇文章完全失焦,對啊,太大咖的作者。)但是,這不是這篇發文的重點。今天想要介紹的是一個狂妄份子(是一位畫家,也是本社《繪畫獨立》一書的武術指導)跟他對於繪畫所...
28/08/2024

下一本書,預定2024年11月10日上市。(終於……,但是還不能說作者是誰,免得本篇文章完全失焦,對啊,太大咖的作者。)
但是,這不是這篇發文的重點。
今天想要介紹的是一個狂妄份子(是一位畫家,也是本社《繪畫獨立》一書的武術指導)跟他對於繪畫所提出的「解決之道」。
所謂的解決之道是?
當我們在看著一幅畫作的時候,到底用的是哪些標準,或是可以使用哪些判斷原則來決定、來思考,來看待眼前這幅畫作的「價值」(不是價格)。其實,幫助我們做決定的條件,仔細的拆解開來,裡面藏了許多的自己知道跟自己不知道的「系統」。然後,裡面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些是需要加強或新增、學習的?哪些是不知不覺地就被外界給植入的?這裡說的解決之道就是一門實體集訓課!
這門課到底是要給誰上的?
如果你是喜歡逛藝博會的人!但是,發現自己喜歡的藝術品,可能一開始很多很多,後來卻變得越來越少,漸漸地對於那些以前原本會有興趣的,驚喜和喜好的感覺卻不斷地在消退,原本是為了新鮮感,後來卻變成尋尋覓覓只為了一件能夠讓你真的心動的作品。
去藝博會都在用「聽說」的嗎?
但是,不管你有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收藏,也可以在經濟實力還沒趕上之前,先培養好眼力與思考畫作好壞的能力。或者,至少可以避免一個狀況,就是逛藝博會時大多是用聽力而不是靠眼力,聽聽誰的知名度高,聽到誰的價格多高等等。如果你不想長此以往的囫圇吞棗、不明究理的話,或許應該認真考慮,這門課程將能帶給你的實際改變和收穫。
以下是課程基本資訊和報名連結。(PS. 本文真不是業配。BUT 小編也會去上課喔。)
***************************************
《藏家畫家都能收穫 讓你懂得判讀畫作好壞的課程!!》
八月底前享優惠價早鳥75折
◐ 階段一「入門課」(3小時):判讀一幅繪畫好壞的知識和工具!
◐ 階段二「會員課」(12小時):針對學員感興趣的畫家,教導如何判讀!
◐ 階段三「實戰課」(5小時):前往展覽現場實戰應用!
手刀報名: https://reurl.cc/dyGD1M
➤ 更多課程相關資訊請洽email: [email protected] 蔣先生
或是私訊PaintervVerse IG粉絲專頁
#藏家必修課 #繪畫獨立 #噴汀曼 #畫家宇宙 #繪畫學

推薦一個上班族也可以快速成為當代藝術達人的免費培訓課!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迎來一百多家國外與國內畫廊和數百位藝術家,在琳瑯滿目的藝術品中,該如何觀看?又該如何引導他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在此推出一個密集又速成的大眾導覽老師培訓班,專門給...
19/08/2024

推薦一個上班族也可以快速成為當代藝術達人的免費培訓課!
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迎來一百多家國外與國內畫廊和數百位藝術家,在琳瑯滿目的藝術品中,該如何觀看?又該如何引導他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在此推出一個密集又速成的大眾導覽老師培訓班,專門給沒有任何藝術背景,但是喜歡藝術也愛分享藝術的人,一個可以輕鬆完成培訓的藝術導覽課。
此次培訓班總共10小時,其中包含6小時室內課程 (上課時段都不是上班時間,因此上班族也非常歡迎來參加)。4小時在今年的藝博會會場內實地見習與練習 (2小時由講師現場解說,2小時見習其他專業老師的導覽方式)。而且,全勤的受訓人員,還可以領取3000元的訓練獎金。
至於,該如何參加這個課程呢?只要提供履歷和回覆應徵的題目,經過最後面試階段後,就有機會成為我們的培訓員,並且在明年的台北藝博會上大顯身手。
報名須知與方式請參考此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ApGQJmbQ2sto7kqS/
PS. 這個課開不開得成,真的令人冷汗直流!_____ 圖為2020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日本藝術家Kurumi Kotani的作品CAT (2020年作)
#藝術小白變達人 #台北藝博 #藝博會 #藝術產業 #藝博會導覽員 #藝術行政培訓 #藝術產業速修班 #快速掌握藝術產業 #秒懂畫廊世界的捷徑 #如何分享藝術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 雖然常常逛藝博會,但是每次到了會場之後,沒多久就會有點小迷路,在藝博會的大走道上,原地轉來轉去。已經看過的畫廊走過去好幾遍,卻在離開的時候檢查展場地圖,才發現還有好幾個區塊根本沒逛到,那麼剛才的三、四個小時到...
17/08/2024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
雖然常常逛藝博會,但是每次到了會場之後,沒多久就會有點小迷路,在藝博會的大走道上,原地轉來轉去。已經看過的畫廊走過去好幾遍,卻在離開的時候檢查展場地圖,才發現還有好幾個區塊根本沒逛到,那麼剛才的三、四個小時到底是花到哪裡去了?甚至自己還會想,咦,有沒有什麼該看沒看到的?
其實,藝博會也可以有方法看得很扎實!
我自己從2010年開始看台北藝博會,十多年過去了,從去年開始參與幾個大型藝博會的藏家導覽工作。純粹參觀和參與工作的過程中,漸漸了解到,只要掌握一些基礎知識,了解展會的結構,欣賞藝博會可以更有頭緒,也比較能夠看到符合自己期待與想要觀察的面向。
通過幾個小時的密集訓練,你也可以成為導覽員!今年10月24日星期四直到28日,是今年台北藝博會的展期。小編這次與畫廊協會合作,推出一套很精簡的藝博會導覽員培訓計畫,除了不用學費,全勤者還可以拿到獎勵金。並且,今年完成訓練之後,明年就有機會成為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導覽員。
適合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是一個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對於作品有高度的感受力,更重要的是喜愛與他人分享你對藝術的思考的話,歡迎來參加這次的培訓計畫。報名的方式在下方畫廊協會的原始貼文中。
此次培訓總共有6小時室內課程 (上課時段不是上班時間,因此上班族也非常歡迎來參加)。4小時都在展會內實地見習與練習 (2小時現場走位,2小時見習其他專業老師的導覽方式)。並且,只要提供履歷和回覆應徵的題目,就有機會進入最後的面試階段。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ApGQJmbQ2sto7kqS/
圖為2023年台北藝博會展覽開放時間之前,各家畫廊展位還在裝潢狀態中。
#台北藝博 #藝博會 #藝術產業 #藝博會導覽員 #藝術行政培訓 #藝術產業速修班 #快速掌握藝術產業 #秒懂畫廊世界的捷徑 #如何分享藝術

30/07/2024

都是貪婪的反嗜:讓2024年藝術市場遭逢幾十年來最災難性的衰退,其成因何在?

藝術市場探針系列文章,no. 202407

閱讀摘要:
全文4243字,閱讀時間長度約14分鐘以內,共7個小標。
1. 爆炸性成長的投機市場,升溫雖快降溫更快!
2. 掀開正向表述傳統下的真相
3. 全球型拍賣行二位數下降甚至打對折的成交額
4. 從裁員到停業的種種止血措施
5. 自頂峰上迅速滑落的藝術市場
6. 離譜的起始售價所造成的市場反嗜
7. 現代藝術史中被遺忘的一塊園地

文:詔藝
1. 投機引發的爆炸性成長,升溫雖快降溫更快!
過去一年,全球藝術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數十年來最大的風暴,其嚴峻程度甚至連十六年前金融海嘯的襲擊都無法與之相比擬。從結果來看,2008年次貸風暴所導致藝術市場的暴跌,在全球經濟觸底後快速V轉急速攀升,扣除2015至2016小幅下跌期間,藝術市場交易在2017年間兩季之內即顯著反彈,並經歷了前所未有大多頭十幾年。
然而新冠疫情之後的藝術市場,並不像十幾年前在金融海嘯過後,隨著經濟復甦而同步穩健回暖,僅在疫情結束後的報復性消費狂潮中,短暫的零星出現一些爆炸性投機案例,隨即冷卻,與全球股市眼下爆發性的成長背道而馳。
2. 掀開正向表述傳統下的真相
但是前述的反常情況,卻很難從今日各種媒體中明確見到,鮮少有篇幅述及市場負面資訊,有些報導甚至能挑出部分數據來佐證,積極樂觀看待各季、各年度的市場表現。造成如此隱蔽真實情況,報喜不報憂的詭異傳統,原因很可能來自一般藝術媒體主要收入來源,幾乎是靠各種藝術交易商、機構和單位,包括畫廊、藝博會、拍賣公司、部分美術館,甚至藝術家工作室等。因此,舉目所及的各式各樣報導,除了極少數自媒體外,一種所謂的「再怎麼慘也得正向表述」或許就是書寫藝術市場文字的常態傳統。終究,紙包不住火,全球藝市的不樂觀現實於2024年起陸續被披露。
例如,今年(2024)《典藏今藝術與投資》五月號中一篇源自Artprice的編譯專文〈全球藝術市場今年開市低迷〉(Global Art Market’s Slow Start To The Year),即使是這樣的標題,該篇內容主調性依舊嘗試維護市場樂觀景象,只不過,字裡行間卻出現許多難以掩蓋市場敗象的線索。
藝術市場的冷卻,可從無形的交易體感溫度低落和有數據支持的媒體報導中觀諸一二,包括:收藏家間討論熱度大大降低,藝術同好之間、社群媒體上貼文分享本地和國際藝術展覽的頻率,相對於過去十年已大幅縮水;國內頗受矚目的自媒體《藝視ART.MARKET》在其藝術溫度計報導中(04.10.2024),以Art Basel in Hong Kong為例,使用網路大數據爬梳結果,以2018年和2019年偏高,之後連續數年至今年為止,全部年度加起來都沒有超過2018年該年的討論度。
3. 全球型拍賣行的成交額二位數下降甚至打對折
在二級市場部分也顯見其端倪,首先開第一槍的是富藝斯。據ARTnews 2023年8月的報導,富藝斯表示其2023年上半年的全球銷售額(包括拍賣與私人銷售)為4.53億美元,與2022年上半年的7.46 億美元相比大幅下降39%;和2021上半年的5.43億美元相較,也下降37%。2023年上半年的「拍賣」銷售額則是佔了前述全球銷售額中的4.09億美元;這比前一年(2022)同期報告的5.9億美元減少了31%,該數字也低於2021年上半年的4.52億美元。私人銷售狀況更為嚴峻,降至僅有4,4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1.56億美元下降了72%。(ARTnews 08/08/2023的報導連結: https://www.artnews.com/art-news/news/phillips-sales-first-half-2023-drop-1234676701/)
今年倫敦拍賣週始於6月25日蘇富比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會,到6月28日於富藝斯拍賣結束。這次也是蘇富比裁員消息傳出後的首次拍賣,共推出52件拍品。儘管蘇富比仍達到93%的成交率,但和去年的拍賣成交額達1.903 億英鎊結果相較,其總銷售額低於預估價7,640萬英鎊至1.081億英鎊區間,僅獲7,180 萬英鎊(含佣金8,360 萬英鎊)。至於其競爭對手佳士得甚至決定今年不舉辦6月拍賣週的夜間拍賣會,凸顯出2023年春季後市場持續萎靡的現象。2023年12月,佳士得財報(當時為預估)顯示2022年至2023年銷售額將下降26.1%。最新報導則指出,佳士得2024年上半年的拍賣銷售額為2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7億美元下滑22%,已是連續第二年下滑。(經濟日報於2024年7月18日報導連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102051)
引用Artsy專欄報導評論甫於6月底結束的富藝斯倫敦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及日間拍賣,該報導稱:「其拍賣結果反映了倫敦夏季拍賣會持續的溫和結果趨勢(a continued trend of moderate results)」該文也提到,日前於6月25日在蘇富比現代及當代夜間藝術拍賣中銷售表現的結果,比去年同期拍賣低了55.86%。因此「整體而言,去年和今年的銷售業績都在預期之內,許多頂級拍品都偏向低價落槌(leaning toward the lower end)。」(Artsy報導連結:https://www.artsy.net/article/artsy-editorial-george-condo-painting-sells-128-million-london-auction-season-continues)
4. 從裁員到停業的種種止血措施
一級市場方面,據Artsy最近專題報導,紐約素富盛名、已成立約三十年的Mitchell-Innes & Nash畫廊即將關閉。在該畫廊之前,紐約已經有為數可觀、因經營問題相繼於新冠疫情後關閉的藝術機構和畫廊,包括雙週學院(Fortnight Institute)、Simone Subal畫廊和Helena Anrather畫廊等,都結束營業或更改為私人藝術顧問等其他經營方式(Artsy報導連結:https://www.artsy.net/article/artsy-editorial-mitchell-innes-nash-announces-closure-transition-new-business-model)。其中甚至包括巴塞爾藝博會等級的畫廊,如Cheim & Reid、Washburn畫廊和Betty Cuningham 畫廊都已關閉。事實上這些狀況從2023年下半年起即陸續浮現,且有越演越烈之趨勢(Artsy報導連結:https://www.artsy.net/article/artsy-editorial-downtown-new-york-galleries-react-changing-scene)。
再者,從拍賣公司的人力狀況也顯示出產業狀況嚴峻。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引述佳士得的一份聲明「佳士得不斷審視全球市場資源需求變化,以確保佳士得足以維持商業彈性和適應性,而這可能會影響公司營運作為」。佳士得也在聲明中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強調該公司尚未開始集體協商程序,而這通常是英國裁員前的法律義務,暗示了佳士得也將裁員的事實。目前佳士得尚未回覆外界後續的的詢問。(金融時報報導連結:https://www.ft.com/content/3d9b5daf-254b-477e-b18e-c9e33a3d299d)
蘇富比也不遑多讓,有報導傳出該拍賣行的倫敦辦事處將裁員約五十人,歐洲和紐約的其他辦事處也可能面臨裁員。且根據英國公司註冊處(Companies House)的數據,蘇富比英國業務的利潤在2021年至2022年間下降了24%,自3,450萬英鎊減少至2,620萬英鎊。(前述訊息被蘇富比發言人所否認,表示媒體訊息並不完整,相關報導連結:https://www.artforum.com.cn/news/15134)
5. 自頂峰迅速滑落的藝術市場
至於市場交易面,佳士得的2024年上半年財報公布後,執行長施俊安(Guillaume Cerutti)在7月16日記者會中表示:「雖然我們整體的拍賣銷售額下滑,但若要用一個關鍵字來形容我們上半年的成果,那就是韌性。在總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下,我們在所有其他衡量績效的重要指標上都持平或改善。」施俊安表示,佳士得上半年的成交率維持在87%,「這是非常高的數字……。同時,佳士得的落槌價對售前最低估價比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07%微升至111%,顯示藝術品市場在供應下滑之際仍需求強勁。」(報導連結: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half-year-sales-slip-for-the-second-year-in-a-row-at-christies-amid-challenging-environment-52dcfe1f)
然而市場狀況果真如此嗎?許多市場人士在引用相關報告時,常會以某個高端、特殊的拍場成交價,來證明市場的熱度。事實上,真正能顯示拍賣行業內的消費動能,還是以日間拍場的估價、單場拍品數、成交率,以及成交價位為主,而非極少數的特殊拍品來以偏概全。以前述佳士得執行長的說明為例,若僅視其表面文意並無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從細節或結構中去檢視:成交率能維持一定水平、落槌價稍微高出預估價,這兩個結果是否因為大部分估價都已經先調低許多?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地檢視,和以往拍場相較,此次拍品檔次和品質是否也在相同的水平?
至於藝術市場究竟是如何自疫情後期的高點重重跌落?而且,經過了約一年半的休養,卻絲毫未見起色?原因有許多,從作品粗製濫造到一二級市場胡亂造市,筆者已曾經於去年ART TAIPEI專題中論述,請參閱〈2023當代藝術市場現況及其展望〉(文章連結:https://2023.art-taipei.com/taipei/tw/editorial3/)。
6. 離譜的起始售價與市場反嗜
觀察這一年多的期間,市場上交易份額最大、修正最多的區塊大概是西方當代藝術。若再深究本質,筆者認為可歸咎的最重要原因,恐怕是市場中各供應方的普遍性貪婪,導致近年來當代藝術品起價過高。
首先要先特別說明,本文檢討、指稱的那些起價過高的作品,並非一般認定經過時間淬鍊過,流通量稀少的精品,而是其他千千萬萬被因應市場需求,所生產出來的普品,也就是很大部分送至日夜拍中,想利用拍賣市場進行「定錨效應」作價,或經畫廊大量抬高一級市場售價的那些作品。
自2017年起,藝術市場一直處於牛市氛圍,畫廊和拍賣公司為了業績,也順勢讓這股買氣延續至疫情結束。有不少受操作的「指標性」(指受媒體大肆渲染)藝術家作品在短時間內上拍,最後多以離譜高價甚至數十倍的價格售出。大量資金雄厚的炒作團體進入藝術市場購買作品,儘管經歷兩年的疫情,市場的炒作氣氛依然濃厚,導因於大部分作品都轉由線上展示(包含透過通訊軟體傳送作品清單、作品PDF檔給買方),賣方可藉著收藏家彼此之間難以實際交流,便能僅依靠賣方單邊形塑所謂的「市場競爭的緊張態勢」,即使作品價格被大幅調高,也因資訊不對稱的現實,讓收藏家買單。
這裡以美國約略在2016年至2018年間,一級市場和線上銷售狀況作為「緩衝期」(grace period)為例:一件剛有展覽機會的藝術家大尺幅作品(約長150、寬120公分左右),於非藍籌畫廊中銷售,價位約會在5,000至8,000美元之間;透過有點經驗的網路畫廊,或是線上藝術家個體戶自營,其售價會是畫廊的七、八折左右。但是在前述緩衝期過後,遇上2017年開始的藝術市場V型反轉,市場開始發燒,藝術家的初始售價隨著大幅調高。前述尺幅作品的起價經過此波反轉,大部分都調到15,000美元以上,甚至在中國新銳藝術家圈內,起價25,000美元者比比皆是(註:以人均所得而論,中國新銳藝術家起始價偏高、日本藝術家最低,是市場普遍公認的事實)。
這一波波被不合理往上抬的藝術品初始價,其實也壓縮了投機炒作的獲利空間,同時使得進入收藏的門檻越來越高。必須要承認,藝術品之於絕大部分的收藏群體來說是「nice to have」(有很棒,沒有也沒差),並非生活必需品,沒有跟隨通膨猛漲價的底氣。當市場中投機者過多時,價格很容易就遠高於應有價值,但畫廊和藝術家卻往往「缺乏自知之明」,依舊不斷調高價格。
尤其當許多資深藏家埋怨作品門檻越來越高時,大概就可以明瞭作品價格已經將買氣撐到了一個極限。累積了種種弊端,使得藝術品的銷售,當時雖在二級市場看似蓬勃,但是一級市場的銷售卻無以為繼(具體現象就是前述大量知名畫廊的倒閉潮)。這一連串惡因所種下的果,到了2023年春季開始反撲,即使全球各大主要股市在錢潮之下持續創新高,藝術圈內不論一二級市場卻難以抵擋不斷崩跌的態勢。
7. 現代藝術史中被遺忘的一塊園地
在以上種種不利的市場氛圍裡,有些仍然堅持收藏好作品立場的藏家們,將原先對於當代區塊的興趣轉向現代藝術區塊。在學術端,「現代藝術」(Modern Art)係指約在1860年代至1970年代這段時期內所創作的藝術品。不過,這段期間在藝術市場中則應排除印象派和後印象派,這兩類價值一直維持各時期市場高價位的區塊。因此,這裡進一步限縮在1917年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幾年間,至1970年代間所出現的這些藝術品。而這個區塊,正是在2006年至2008年間,當初價格最高的古典大師的交易總額,被當代藝術交易總額超過的交叉點後,一直被冷落的處女地。
這一個在過去僅有比例偏低的知名藝術家,如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和波普藝術明星群、霍普(Edward Hopper)、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等受關注的區塊,在近期冷冽的市場氛圍中,具高度風格化與特色的藝術家逐漸出線,憑藉其優異品質被少數眼光不凡的藏家挖掘和認同:今年5月16日蘇富比紐約夜間拍賣中,一件由英裔墨西哥籍超現實主義女性藝術家利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所創作的〈達格伯特的干擾〉 (Les Distractions de Dagobert, 1945),以破紀錄的2,849萬美元成交,遠高於估價1,200萬至1,800萬美元,打破她先前在蘇富比的326萬美元交易紀錄。
關於這位女性藝術家的故事和其市場狀況,以及其他國際藝術市場的當下發展和趨勢,筆者將會陸續提供更詳細的專文分享。
#當代藝術市場 #拍賣公司大裁員 #畫廊倒閉潮 #藝術市場敲警鐘 #藝術家起始價 #疫情後的藝術市場 # LeonoraCarrington #現代藝術市場藍海

阿橋社是個以藝術為經營主題和出版內容的出版社。出版的書有兩種:一個?

(徵才啟事)………..建議,先不要點職缺連結,先看到最後。_______目前已經截止收件了喔!這兩年,發文數量著實太少!原因,去年是因為外務太多 (課程與會議) 今年是因為太久沒有出書,又都是自製書。目前手中四本書,陸續進入最後階段。最快九...
01/07/2024

(徵才啟事)………..建議,先不要點職缺連結,先看到最後。_______目前已經截止收件了喔!
這兩年,發文數量著實太少!原因,去年是因為外務太多 (課程與會議) 今年是因為太久沒有出書,又都是自製書。目前手中四本書,陸續進入最後階段。最快九月將會有一本新書。不過這不是本篇發文重點啦,重點是來徵才!
簡單說:這是視盟的一個「研究」 & 「出版」案,期限大約八到十個月(即刻就要進行了),每月月薪36K,但是「不用到辦公室上班」!(疫情帶給我們的另一種資方可能會認為的遺毒)
職缺連結在此:藝文求才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https://www.ncafroc.org.tw/recruitment_detail.html?id=8a808285900e183c019054533e9b00de
進一步說明 (雖然職缺公告裡面都會有寫,不過以下才是這份工作的具體面貌)
工作內容
分二階段,也就是第一階段「研究」& 第二階段「出版」。整個案子就是將研究成果編寫和彙整,然後編輯作為出版品。研究計畫進行約三至五個月,編輯出版則為三至四個月;全案預計明年春天結束。因此這個職位,前期是計畫研究員,後期則轉身變為責任編輯。
研究主題
公共藝術與案例分析 (國內與國外),特別是針對近年台灣常見討論的社宅建案,探討其中公共藝術的案例。
工作型態
既然這是一個不用進辦公室的工作,因此,工作成果主要呈現在至少每雙周需要擬定工作計畫;每個月會有至少一次的進度與工作會議;此外這個研究助理主要面對的窗口有二,一個是視盟的秘書處同仁 (主要是繳交成果與紀錄);一個是小編我 (本研究與出版案主持人,交辦分階段工作目標與計劃做法)。
再三提醒
因為這個工作就是跟我個人密切聯繫與共同工作,至少每周都有不可免的信件、電話聯繫、實體或線上會議;加上前期研究案有許多檔案規範和書寫負擔,後期則有出版相關的工作 (從編輯到校對),這就得是一個有耐心又耐煩,對於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
適合的人選
如果自認 (自覺性要夠) 為是一個「不拘小節」、「細節不需太注重」、「文書工作很簡單」、「文章自認寫得很好 (喜愛大量花式/形容詞/最高級用詞 & 有當代藝術語言癌者)」,千萬不要來投履歷。
但是,如果你有書非虛構寫作的經驗,又具有資訊整合並且能夠轉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聽得懂別人說的話,並且能夠抓住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與寫出來」。那麼,這個工作你就有70%的機會了,也比較保證計劃期間不會被停職。
PS. 至於職缺中寫到的外文能力,主要是因為此計畫案的國外案例頗多,雖然現在網頁翻譯很方便,但是資訊的查核需要外文能力,因此才會有這個條件的要求。
最後補充 (應徵者須知)
成為這個計畫研究員得經過四道關卡。第一道關卡是檢視履歷,看看是否適合;適合者,(第二道) 視盟秘書處會提供一組與工作相關的問題,須於期限內回覆;(第三道) 從回覆內容再篩選出合適的應徵者進行「筆試」;(第四道) 最後才進到「面試」。由於這個計畫案都是遠端工作,對於大台北/桃園/基隆地區以外的求職者,屆時可以線上應試 (不論筆試還是面試)。
以上,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歡迎投遞履歷。
#視覺藝術聯盟 #公共藝術研究 #社宅公共藝術 #尋找細節控 #尋找讀者友善的書寫者 #與小編一起工作 #連檔案名稱與存放方式都規範的刁鑽工作 #藝術類別的兼職工作 #兼職也不見得好作啊

3月底從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離開時,一位住在香港的台灣籍藝術家帶我去吃一家口味頗重卻很美味的港式米線。之後在我搭飛機回台之前,他傳訊息問我兩個問題,因為我回到台北之後有幾個緊急的工作虎視眈眈地等待著,使我一直沒有辦法完整的思考和回覆。直到4月中...
29/04/2024

3月底從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離開時,一位住在香港的台灣籍藝術家帶我去吃一家口味頗重卻很美味的港式米線。之後在我搭飛機回台之前,他傳訊息問我兩個問題,因為我回到台北之後有幾個緊急的工作虎視眈眈地等待著,使我一直沒有辦法完整的思考和回覆。直到4月中,去了一趟藝術聲鮮節目談國際藝博會這件事情,讓我把藝術家的問題整理到了一起,兩邊問答的視角不一樣、焦點也有不同,我最後整理成前後兩組問答。
PODCAST上的題目是:1.(藏家買家部分)國際一級品牌展會到底為客戶藏家做了些什麼?2. 畫廊與藝術家可以如何努力,成為國際藝博會銷售的亮點?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vc9f4bg00sr01w94cp6axuk
藝術家問的問題是:1:台灣藝術家欠缺什麼,沒辦法進來這個藝博會,為什麼會沒有畫廊選我們去參加?2:是否有什麼方程式,(讓藝術家)用了之後可以變成國際藝術家?做什麼樣的事情可以成為國際藝術家?
以下我分別提供一些想法與節目內容的摘要,供大家參考。
照片的配圖是:離港前吃的港式米線 & 一張我在藝博會看到很不錯的大尺幅畫作 (來自美國的畫廊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帶來的藝術家 Maia Cruz Palileo)
1.(藏家買家部分)國際一級品牌展會到底為客戶藏家做了些什麼?
(雖然這是眼前的事後之師) 最開始的決定性因素:審核可以參展的畫廊標準!標準決定了:畫廊主的眼光,以及藏家進場可以看到的「作品水平」。展會的客戶有兩種,對於客戶的服務也個別有兩種:
對畫廊的服務:帶進場有足夠購買力的客戶(VIP CRM)、友好聯盟與城市策略(各種外館或藝術機構的聯盟,城市的行銷);對藏家的服務:VIP活動的規劃、預展時間和人潮管控,一個讓VIP遇見VIP的獨佔時空。
2. 畫廊與藝術家可以如何努力,成為國際藝博會銷售的亮點?
畫廊:參加之前,是否自己去看過至少三次。而且不只是主展場,衛星展外圍展也要看。
如果對一個城市的藝博展會生態不夠熟悉的話,直接去看不同場子,直接體會差異與分流的現實狀況。找出這個場子的銷售氣息,看看頂級市場與學術型態畫廊的分布,位置在哪裡?分別有誰來?展品:新銳的、(二手)明星的、(區域)大師的,放在哪裡賣,價位帶在哪裡?
有了上述經驗,回到根據地,好好地策劃展覽,好好的銷售,並且要有一條自己的經營軸線。至少持續路線三年以上。關注展會的招商訊息,從門檻較低的類別開始申請,即使有一天進去了,也不代表無後顧之憂。本地的展覽與策劃品質才是未來進入展會的資本。
對於藝術家來說,以其角度有兩個問題!見下方
問題1:台灣藝術家欠缺什麼,沒辦法進來這個藝博會,為什麼會沒有畫廊選我們去參加?
答覆1:「欠缺」也得是有意識的。最主要的是,創作的廣度!廣度這又分,知道在自己熟悉的創作技術、風格世界裡面有多少可能性(從看他人、前人的作品獲得),以及自己能擴展到多遠多寬的地方去!自己又有多少可能性!
至於(怎麼被)被畫廊看到,以及(被誰或怎樣才能被)帶去巴塞爾,這是兩個問題。前者是自己的宣傳工具與宣傳工作執行得如何?後者是,看上你的畫廊的等級,他們是屬於有能力進到巴塞爾的還是還不到這個等級的 (看畫廊的參展履歷就知道了)。
問題2:是否有什麼方程式,(讓藝術家)用了之後可以變成國際藝術家?做什麼樣的事情可以成為國際藝術家?
答覆2:沒有。如果硬要找出個路線,分成幾種,一個是先在社群媒體上累積和獲得極大關注數量的追隨者,後面會自然出現一系列的關係 (從畫廊到展覽到經紀人到買賣到藝博會)。一個是進入體制,也就是比賽投件、駐村。兩者不相牴觸。
至於提問者說的國際藝術家,其實沒有國際這回事,只有歐美認可這回事,因為第一世界等於國際,等於「世界」。任何國籍的藝術家,只有在英美法德等地的大城市被認識、被展出,才有機會累積到下一步,成為提問者所說的國際藝術家。
那麼,要如何成為國際藝術家,就會回到此問題的前半部回答,不斷的展覽與銷售與創作,三者不斷循環,像個龍捲風一樣,要有持續的力量讓藝術家旋轉向上。
#藝術聲鮮 #畫廊如何挑 #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亞洲當代藝術市場 #台灣藝術家的突圍方法 #收藏家的思考

徐小虎老師上周日(04/21)回來,今天來到南美館參加陳其寬展覽開幕。致詞的時候,小虎說陳其寬的作品要很近的看,會發現許多他的用意。她還說自己被囑咐只能講三分鐘,講到一半自覺是不是超過了。講了兩次,實際上影片的錄影時間,可以知道,總共是兩倍...
25/04/2024

徐小虎老師上周日(04/21)回來,今天來到南美館參加陳其寬展覽開幕。致詞的時候,小虎說陳其寬的作品要很近的看,會發現許多他的用意。她還說自己被囑咐只能講三分鐘,講到一半自覺是不是超過了。講了兩次,實際上影片的錄影時間,可以知道,總共是兩倍時間 (六分鐘,影片連結在下方,可以看看她怎麼說明陳其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tD9rMJazk
除此之外,南美館的這次陳其寬展覽,有許多非常難得的作品,從海外的藏家借展回來。PS. 小編特別特別驚訝,水松石山房的收藏,怎麼這麼精采啊!然後小虎跟我說,是我介紹陳其寬給他認識的啊!另外附加幾張個人覺得特別有意思的作品的局部。

我認為有一種當代藝術的作品形式,是把我們忽略的、看不見的種種,不論是力量或形式,「顯像」出來!偶然的偶然,認識傅琬婷,也進而接觸到她的作品,個人覺得可以算得上是前述的這一類型。她關注台灣長久以來美術教育裡的種種,不只從小開始,而且深刻到讓每...
12/03/2024

我認為有一種當代藝術的作品形式,是把我們忽略的、看不見的種種,不論是力量或形式,「顯像」出來!
偶然的偶然,認識傅琬婷,也進而接觸到她的作品,個人覺得可以算得上是前述的這一類型。她關注台灣長久以來美術教育裡的種種,不只從小開始,而且深刻到讓每個學習者,自身都不會知道、意識到自己身處在某種框架中。
三部影片之中,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一部,標題看似複雜,其實內容很直接、清晰,我自己的體會最多。
班級如何實現自主管理?|展覽« 一個無法獨立自主的班級 » |傅琬婷Fu wan-Ting|法國橫向藝廊 | «Une classe ne se tient pas sage toute seu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jbmvguNds
Covid-19法國封城,面對例外狀態,藝術家如何重新構思展覽的質變? |虛擬開幕 - 聯展 «消失的水» |傅琬婷|Château d’eau - Château d’art, Bourg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pbydcLSjI
藝術創作像工廠流水線?|社會矯正術的觀察藝術家|傅琬婷|何謂正常-用藝術看見社會規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9onY5ZRE&t=5s
#傅琬婷 #藝術很有事 #社會矯正術 #藝術教育 #繪畫訓練

《一個無法自主的班級》是六位藝術家在展覽中提出的問題,探討強制執行的紀律、權威以及受到強制性裝置和管理權力影響的身體。由藝術家兼策展人Étienne Meignant策劃,這二十件作品反思了2018年12月在法國Mantes-la-Jolie發生的....

任誰身處在太空中,也會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拍照!—— 一切從NASA登月的老照片談起文/郭潔渝本文頗長,計約四千字,共分3 PART,分別為:收藏NASA的老照片、讓太空人狂拍的太空照,以及太空人的相簿。有太空人的對話錄、攝影科技史的整理,以...
02/03/2024

任誰身處在太空中,也會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拍照!——

一切從NASA登月的老照片談起

文/郭潔渝


本文頗長,計約四千字,共分3 PART,分別為:收藏NASA的老照片、讓太空人狂拍的太空照,以及太空人的相簿。有太空人的對話錄、攝影科技史的整理,以及這類太空照的收藏與認識。


PART.1 收藏NASA的老照片


1968年/阿波羅八號任務/第四天/繞行「月球軌道四」/太空船上:


△安德斯: 你有彩色底片嗎?(笑)快給我一捲!

△洛威爾:C368(指柯達底片型號SO-368)可以嗎?

△安德斯:都可以,快點!

△洛威爾:從(艙口窗)這裡(拍)!

△安德斯:好,這樣清楚多了。

△洛威爾:我拍到了,這裡拍很清楚。

△安德斯:等等,我(把相機)調整成正確設定……冷靜一點、冷靜,洛威爾。

△洛威爾:我拍到了,拍得很美。(快門)1/250,光圈11。


這段「美景不等人」的對話場景(註一),正是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環境照片」——由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在月球上空所拍攝的第一張「地出」(Earthrise,或譯「地球上升」)的當下。


而這張照片,前陣子也出現在Artnet的「終極先鋒:NASA老照片」(The Final Frontier: Vintage NASA Photographs)線上拍賣活動,起標價為3,200美元。

所謂「NASA老照片」,通常泛指1960、70年代間,或更早之前,由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NASA)進行一系列太空任務時,所留下的影像;由於年代久遠,實體照片則可歸類為「陳年沖印」(Vintage print),也就是於拍攝的幾年內即沖、印在相紙上。


1950年代起,美國、蘇聯兩國延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軍備競賽」,進展到「太空競賽」,人類進入太空、登上月球等重大項目的成果影像,便成了兩大強國對其內部人民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展示自身強大的全球媒體戰。


於是,這些老照片當初被印製的用途,主要是給新聞媒體刊登、向大眾進行強力宣傳,例如登於《Life》雜誌封面,或是作為政治贈禮,也會給NASA的承包商、科學家紀念用,少部分給一般民眾。也因此,這些照片與傳統藝術市場上的攝影作品有所不同——它們是作為新聞攝影、見證歷史的紀錄性文獻而存在;它們絕大多數並非來自專業攝影師或影像工作者之手,而是由太空人在執行任務中所拍攝(註二)。


若要收藏NASA老照片,有一些特性值得注意:


一、版次:沒有版次標示,也不再印製;當時的實際印量不明,流通量會隨著時間減少。


二、沖印方式:大部分是「顯色彩印」(C-Print,chromogenic print)在柯達的光面紙基相紙(Kodak glossy fiber paper),色彩可能會變黃或褪色;又因當初並非被當作藝術品處理,這個現象可能更嚴重。


三、尺寸:大部分約8x10英吋(約20.32x25.4公分);少部分照片因科學用途或作為政治上的贈禮,會有較大尺寸。


四、柯達浮水印:有些照片的相紙背面,會有淡淡的「A Kodak Paper」浮水印;而大約在1972年阿波羅十七號登月任務(Apollo 17 mission)後,改為「This Paper Manufactured by Kodak」。


五、紫色「NASA標誌」:有些照片背面,印有紫色的NASA logo、發行資訊、照片檔案編號與簡介等。


六、紅色「NASA字樣」與編號:大部分位於相紙正面的左上角或其他角落,少部分為黑色、藍色或完全沒有任何字樣。


這些由NASA官方出品、具歷史意義的老照片,在此次artnet的線上拍賣,共有六十二張,主要由位於美國加州與法國巴黎的兩位私人藏家提供;然而照片並未全數賣出,僅成交三十張;百分之六十的拍品,成交價位於五千美元以下。


這次最高價的兩張照片,都大於常規尺寸。分別是:


第一張、以18,750美元(約台幣598,000元)賣出,被稱為「護目鏡照」的《阿波羅十一號,尼爾‧阿姆斯壯反射在伯茲·艾德林的護目鏡裡》(Vintage Oversize Photograph, Apollo 11, Neil Armstrong Reflected in Buzz Aldrin's Visor, July 1969, NASA Image -40-5903, 1969)。除了阿姆斯壯,護目鏡裡也可看見登月小艇老鷹號,與寧靜海的基地。


此外,這也是所有月表照片中,被複印最多次的一張。


第二張、以15,000美元(約台幣471,000元)賣出,《雙子星四號任務,愛德華‧懷特歷史性的太空漫步》(Vintage NASA Oversize Photograph, Gemini 4, Ed White's 1965 Historic Walk in Space, June 1965 NASA Image -65-30431, 1965)。這是當時最具衝擊性的代表照之一,紀錄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太空漫步」(EVA,Extravehicular Activity,即「艙外活動」)——指揮官詹姆斯‧麥克狄維特(James A. McDivitt)於太空艙內拍攝愛德華‧懷特(Edward White)在太空中修復因故障而無法關閉的艙門。此照片在當時只贈送給少數相關科學家,和來訪的政治人物。


不幸的是,在拍攝的兩年後,懷特喪生於例行性的發射台測試——在100%純氧的艙內,疑似因電線短路引發的大火,瞬間吞噬了他與另兩位太空人。


這起災難反映出,以1960年代的科技條件,把人送上太空的危險性;更不用說,太空人在完成任務、應付突發狀況外,還要拿起相機拍照了。


PART.2 讓太空人狂拍的太空照


一開始,NASA擔心「邊工作邊拍照」會使太空人分心,並不贊成他們帶著相機。不過在太空人的堅持下,於1961~63年間的水星任務中使用幾款相機後,決定簡單改裝哈蘇(Hasselblad)的中片幅500C相機——拆除蒙皮、塗黑機身以減少光線反射等帶上太空,作為「隨身機」(以現在的標準來看,重量、體積都不輕便),拍攝了前面提到的「太空漫步」系列。


這些「人類飄浮於無重力的太空中、僅以鍍金的『臍帶』(供氧管線)連接著『母體』(太空艙)」的照片登在1965年出刊的《Life》雜誌封面,並以16頁的彩色報導轟動世界,對當時正在進行越戰的美國而言,這正是彰顯國力最好的「大外宣」。


高品質的影像說服了NASA太空活動中攝影的必要性,也讓瑞典的哈蘇相機公司主動聯絡,為之後的任務共同開發專用相機——結構更緊湊、重量更輕,且可自動捲片的500EL。


比起過去的500C,攝影師要全手動操作相機、使用一卷只能拍攝12張照片的60x60mm底片,500EL使太空人「只需」對焦、設定光圈和快門速,也加大了各種旋鈕,讓太空人戴手套也方便操作;並配有片幅70x70mm、可拍約160張彩色或200張黑白照片的特規片匣。


這些改變似乎不大,攝影者仍接近全手動操作,但少了過片步驟、降低換片率,也就減少失誤的發生。


不過,太空人幾乎是「盲拍」——相機的觀景窗(reflex mirror viewfinder)被取消了,只有簡單的瞄準環(sighting ring)代替。畢竟穿戴著厚重太空衣和頭盔,是無法看觀景窗預覽畫面的。於是穿上全套裝備後,相機被固定在太空人的胸前;除了基本操作,他們也在受訓時熟悉了不同鏡頭焦段的景框範圍,常使用的鏡頭有蔡司的Planar 80mm f/2.8與Sonnar 250mmf/5.6。


此外,在1969年阿姆斯壯(Neil Alden Armstrong)踏上月球的阿波羅十一號與之後的登月任務,哈蘇又為月表活動的特殊性,把500EL改造成「數據相機」(data camera),改造內容如下:


1、機身內附刻著十字線條的玻璃網格片(Reseau plate),可供判斷物件和空間的距離與高度等。只要在月表上拍攝的照片,都會有十字網格線。


其實這種設計並非首創,但在太空或純氧的太空艙中使用,底片捲動產生的靜電,可能比在地表上更容易累積而產生火花,於是又加裝一片導電層來解決。


2、取消相機與鏡頭裡的機械潤滑劑。在真空中,潤滑劑可能會汽化而凝結在鏡片上,或引起火花。


3、機身外表塗裝為銀色,使相機內部溫度起伏降低,以應付陽光下攝氏82度與陰影裡零下106度的巨大溫差。


也就是說,這些NASA老照片,除了是人類航太科技發展的見證物,「太空攝影」本身也高度仰賴技術革新。


但在阿波羅十一號任務後,登月陰謀論逐漸流傳開來。有些人認為,人類根本沒登陸過月球、照片是在攝影棚裡擺拍的,是「騙局的證據」。甚至有人認為照片品質太好,不可能是真的——當初為了「把照片拍好」的努力成果,反倒成為攻擊的論點之一。


PART.3 太空人的相簿


無論NASA怎麼解釋,總是不信者恆不信。不過,當人類不再踏上月球的幾十年後,NASA於2015年,逐步將1960、70年代阿波羅任務的上萬張照片,以高解析度掃描,上傳到網路相簿flickr的「Project Apollo Archive」帳號。這些當年較少被官方用於行銷宣傳的幕後花絮與生活照,如今反而使網路上的輿論逐漸轉變。


與過去我們所熟悉的、代表人類重大成就或科學意義的精選照片不同的是,這些照片彷彿是整卷底片的印樣(contact print)般,一格不漏地呈現了太空人作為攝影師,在長途的登月之旅中,他們的目光是如何從一個景物移動到另一個、為哪些事物按下快門,用掉數量有限的底片。


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任務/第六天/進入地球轉移軌道/太空船上:


△艾德林:你看那個!

△柯林斯:美麗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

△阿姆斯壯:你在幹嘛,麥可(指柯林斯)?你在拍什麼?

△柯林斯:我也不知道,可能在浪費底片吧。


在相簿「Apollo 11 Magazine 36/N」裡,我們看晃動失焦的阿姆斯壯,與一旁的艾德林(Buzz Aldrin);跟隨著攝影者(可能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的視角,窗外太陽直射的光斑、地球在漆黑的太空裡。


也許是未經修圖,影像整體呈現銳利又柔和的階調,被旋渦狀雲層覆蓋的地球極冠,海面隱約閃現金色光芒。


數十張幾乎是連續畫面的照片裡,地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遠。攝影者似乎不願放棄觀看窗外的景象、不捨得將目光從你我所居住的星球移開,他持續按著快門。


而在「Apollo 17 Magazine 162/SS」與「Apollo 17 Magazine 163/TT」,呈現了三位太空人的生活:刷牙、刮鬍子、翻閱資料、進食、自拍,以及對鏡頭微笑。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發生在離地遙遠的太空中,被細膩的底片感光乳劑所留存。


若我們退出單本相簿、一次瀏覽全部照片,可看見當年被NASA拿來宣傳用、現今流通在拍賣市場的影像,與這些生活照交錯穿插——太空人作為科學事件的參與者、影像捕捉者,他們當初堅持帶著相機,代替不在現場的我們,拍攝他們觸目所及之物;偶而失焦、曝光不準與構圖隨意的生活照,則提醒了觀者:太空人作為前往異地的旅人,在航行路上會有的緊張或喜悅,與我們並無太多不同。無論去到多遙遠的地方、看見多壯麗的景色,仍想紀錄與自己一同前行的夥伴。


或許具有歷史價值、科學里程碑的照片,展示了一個時代中,人類在航太與攝影科技可到達的最高成就;但精美嚴謹的影像,畢竟離我們的生活經驗過於遙遠,以至於讓人懷疑其真實性。反而是那些看似不經意、生活的片刻、屬於人類共有情感經驗的照片,多年後讓不在場的觀者,以感性的方式,理解了事件的存在與意義。


註一:此段對話實際上更長,請見參考資料一。


註二:除了太空人的形象照、在地表演練、太空船發射等照片,由專業攝影師拍攝外,太空中的影像由太空人拍攝。


參考資料


1. 飛行日誌

阿波羅八號:

https://www.nasa.gov/history/afj/ap08fj/16day4_orbit4.html


阿波羅十一號:

https://www.nasa.gov/history/afj/ap11fj/21day6-tei.html


2. The Final Frontier: Vintage NASA Photographs 線上拍賣活動:

https://www.artnet.com/auction-houses/artnet-auctions/the-final-frontier-vintage-nasa-photographs-2/


3. NASA老照片的辨別方式:

https://www.space-collectibles.com/blog/space-collectible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4. 阿波羅任務中,太空人拍攝的平面攝影:

https://www.nasa.gov/history/astronaut-still-photography-during-apollo/


5. 「太空漫步」登上《life》雜誌封面,點擊下方目錄「Now look here, voyager」可觀看內頁報導:

https://oldlifemagazine.com/june-18-1965-life-magazine.html


6. 「Apollo 11 Magazine 36/N」相簿:

https://www.flickr.com/photos/projectapolloarchive/albums/72157659051355812/


7. 「Apollo 17 Magazine 162/SS」相簿:

https://www.flickr.com/photos/projectapolloarchive/albums/72157659052908231/


8. 「Apollo 17 Magazine 163/TT」相簿:

https://www.flickr.com/photos/projectapolloarchive/albums/72157658592613769/


書籍:

《登月大作戰:NASA動員6億人的行銷實錄》,行人文化實驗室,2017

《哈蘇相機下的登月任務》,啟明出版社,2018


#登月任務 #太空人艙外活動影像紀錄 #哈蘇相機 #盲拍的太空人 #五十年前的數位相機 #登月陰謀論 #護目鏡照

昨天晚上獨立出版聯盟的大哥大們很辛苦地把這次書展的報表結算出來了,非常感恩!然後,小編也100%確認了,那些不見的樣書,真的是被拿去結帳了。也應證了小編在最後一天在書展現場看到的一個狀態!真的有讀者,看到桌面上沒有書了(詳見本篇廢文的第二張...
29/02/2024

昨天晚上獨立出版聯盟的大哥大們很辛苦地把這次書展的報表結算出來了,非常感恩!然後,小編也100%確認了,那些不見的樣書,真的是被拿去結帳了。也應證了小編在最後一天在書展現場看到的一個狀態!
真的有讀者,看到桌面上沒有書了(詳見本篇廢文的第二張照片 ,就已經有樣書不見了),把我們攤位那條紅白條紋相間的美麗簾子,原本是垂到桌面底下,她(是的,一位身手矯健的小姐)拉開簾子,把身體鑽進去桌子底下 (而且她是背著背包鑽進去),想看看,我們到底桌子底下有沒有庫存 (當然只能讓她失望)!
很抱歉的是,我們從書展第一天開始,那個地方,就是空的。後來有多了一樣東西,是隔壁是路攤子的酒瓶,小編拿去把剩下的喝完放那裏的 (請參照照片,黃色方塊與箭頭處。當時沒拍下來那個熱情的奇景,有點扼腕)。
#書展奇人 #好熱血的讀者 #請不要拿樣書去結帳 #一種樣書百種讀者 #空蕩蕩的桌子底下 #只有酒鬼與懶鬼的獨立出版小社

紀錄2024年台北書展中,小出版社一種任性加懶惰賣書法!
23/02/2024

紀錄2024年台北書展中,小出版社一種任性加懶惰賣書法!

當一件作品有機器的參與時,比率到多少就不算是人類的創作?——AI生成技術下,藝術家的利基點與挑戰文/郭潔渝從2022年至去年八月,人們透過文字轉圖像的AI生成工具如Dell-E、Midjourney和Adobe Photoshop內建的Ad...
15/01/2024

當一件作品有機器的參與時,比率到多少就不算是人類的創作?——AI生成技術下,藝術家的利基點與挑戰
文/郭潔渝
從2022年至去年八月,人們透過文字轉圖像的AI生成工具如Dell-E、Midjourney和Adobe Photoshop內建的Adobe Firefly所生成的圖像已超過150億張,相當於1826年至1975年這150年間所產生的照片量。
似乎只要能連上網路,幾乎人人都可成為「詠唱師」(prompt engineers,又稱為AI提示工程師、生成式AI設計師、AI溝通師等),製作出看起來完成度很高的圖像;然而隨著時間過去,AI生成圖片已不再如熱潮當下充斥於社群媒體,但在藝術領域,仍持續被應用著,並廣泛被討論。
AI將如何重塑未來的藝術面貌?我們又該如何定義,什麼是人類創造的藝術?
藝評家Ben Davis在2023年底對「AI將如何重塑未來的藝術面貌」(主要關於圖像)做出一些預測,或許可讓我們對AI生成與藝術間的相互關係有更多想像。
首先,Ben Davis認為,「藝術」是關於事物被以特殊的形式所創造,而非尋常可見的狀態;所以AI越容易做到的形式與品質,越不會被認為是「藝術」。基於這個定義,身為藝術家可做的,應是AI仍難以達到的部分。也因此,他預估AI將以一些方式影響未來的藝術走向,例如:
1、作品整體是否具有意義?
Ben Davis參照中世紀畫家Albrecht Durer(1471-1528)的銅版畫〈Melancholy I〉(憂鬱I),用Midjourney生成了類似的圖像。雖然乍看有些神似,但畫面內的物件,例如:變形的動物頭骨、看來無法運轉的「星球儀」、背景的鐘,都禁不起仔細推敲含義;而原作〈Melancholy I〉,從人物外型到物件,皆隱含了基督教的部分世界觀,並指向作品核心。
由此推測,未來的藝術會朝向讓作品富含更多可供解讀的內容,使之與AI生成圖像做區別;或是當我們使用AI生成進行創作時,會需要更多的技巧,把控畫面內所有元素,讓作品有完整的意義。
2、觀眾可能會更注重細節,被訓練如何找出「非人為因此顯得不合理」的證據
比起過去,觀眾的眼睛可能會被訓練得更敏銳,也更主動去感受作品裡那些需要花費時間精力處理的細節。像是光源是否合理?不過AI工具持續在進步,曾經我們用以判定一張圖像是否為「照片」的方式——手部狀態的合理性,目前已不再適用。(編按:但根據我近期使用AI修圖工具「Topaz Photo AI」將照片放大與銳利化的經驗,手部仍經常扭曲,臉部則不容易出錯)
3、「藝術家本人」與受眾的關係,比以往更重要。因為還有那一段耗時耗力的過程,使我們還能維持「何以為人」?
公眾對藝術家作為一種角色的依戀,可能比他們對藝術品本身的品質更有興趣。尤其當AI可以將藝術家的特色元素抽出來,並快速製作出看來相去不遠的作品時,藝術家僅有的,便是自己是作品的真實創作者這件事了。
觀眾會想了解藝術家是如何工作,也會想看到創作過程中,更多關於「這個人」所獨有的鮮明特性。(編按:不過,首當其衝的電繪師,雖如同過去分享繪製過程影片、與粉絲建立互動,現在變得是用以自清,證明自己沒有倚靠AI)
4、對「舊」的形式產生往日情懷。那麼,實體或是不可逆才是真創作?
例如工業革命帶來的現代化生活,反而促使知識份子開始對手工製作、工藝品等感興趣,當中也包含了對過去的浪漫想像;因此AI的快速發展,可能使整個價值體系轉為推崇與緬懷那些AI出現前、無法無限生成、具有歷史的共同文化與物件,來回應或抵抗數位化之下的人性式微(digital dehumanization)。由此推測,古董可能因此價值提升。
不過,「壞處」也不會少,像是人們可能對影像的口味變得更加極端誇張化、難以辨別事物真實性、假訊息等;以及當我們上傳的影像一旦進入數據截取的範圍內,它就成為海量數據的一部分。
藝術家對AI生成公司的控告暫時失敗
近日,Midjourney被發現在未經許可的狀況下,將一萬六千名藝術家的作品放入資料庫,作為圖像生成訓練的素材;此前不久,Midjourney、Stability AI和DeviantArt才在一場著作權訴訟中暫時獲勝,美國地院法官駁回了三位原告藝術家對Midjourney和DeviantArt的索賠。
在美國,若想針對侵權提出訴訟,必須先對作品進行註冊。這起全球矚目的案件中,僅有部分有被註冊的作品是受著作權保護的,這是索賠失敗的原因之一。
不過最重要的,是法官William H. Orrick認為,三位藝術家無法指出,生成、輸出的圖像(Output Images)和受版權保護的原作間,有實質的視覺相似性;無法證明AI公司直接侵害了有註冊作品的著作權(direct copyright infringement),也無法確認,他們的作品是在AI被訓練的當下、或是在AI生成運作時被侵權。
自保方式——在作品裡「放毒」
也許,藝術家對AI生成的抵抗,不只因作品未經告知被作為他用,而是關於我們身為自己的獨特性,與隨之而生的創造物,在數據庫裡,被化約為可任意拼貼、改造與套用的元素和風格。我們真正在對抗的,是關於人、創作者的尊嚴被消失。
或許我們難以阻止自己製作的圖像變成訓練資料庫和生成來源,於是在作品裡「放毒」(data poisoning),已逐漸成為一種因應方式。「Nightshade」和「Glaze」是一種「過水工具」,讓藝術家在上傳圖片到網路上前,以人眼分辨不出的方法改變圖像裡的像素,當我們將這些「有毒」的圖像上傳,並被AI公司抓取後,它們就會「毒害」AI訓練系統,逐漸使其「指鹿為馬」、「種貓得狗」。
然而再多的權利捍衛,可能都抵擋不了科技革新帶來的風浪;每當新技術被發明,總免不了對它的懷疑與難以適應。
身為藝術家的意義為何?
回顧歷史,藝術變革經常與科技、資本和時代狀態脫離不了關係;不少風格轉向,在當時引起激烈正反辯論,也無法與同時代的人產生共鳴;但藝術家並不因此放棄走在前沿,成為那開創的先知先覺者。
面對AI這樣的新工具,我們會放棄累積自己的思想與技術、去走捷徑取得最終寶石嗎?藝術的真正價值,是否不只是作品本身,更包含了在線性時間下,藝術家是如何地總結了過去與現在的自己,與他如何從自身所經驗的,去看待人類社會,並對其作出反應?
或許真正重要的,是關於藝術家如何在似乎已無新路可走的情況下,再次將我們的既有認知拓展至新的領域;是關於人類如何在有限生命裡,透過重重試煉獲得的技藝,去接近無限與永恆的境地。
資料來源:
Ben Davis對「AI將如何重塑未來的藝術面貌」的十項預測
https://reurl.cc/qrkWqq
https://reurl.cc/G4e2Yy
AI 創造的影像數量已經相當於攝影師 150 年來拍攝的影像數量
https://reurl.cc/VN8boy
Midjourney未經許可將16000名藝術家作品加入訓練資料庫
https://reurl.cc/lgvKb9
美國地院法官駁回藝術家對AI生成公司的版權指控
https://reurl.cc/Z9XLdW
https://reurl.cc/A4dvW3
美國著作權局對「著作權」的簡易問答
https://reurl.cc/j3lExm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設計了「Nightshade 」和「Glaze」工具
https://reurl.cc/YVONRX
「Glaze」下載處:
https://glaze.cs.uchicago.edu/download.html

How will the effects of A.I.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art-making? Here is part 1 of Ben Davis's list ...

Address

大同區民樂街25號2樓
Taipei
103

Opening Hours

Monday 12:00 - 20:00
Tuesday 12:00 - 20:00
Wednesday 12:00 - 20:00
Thursday 09:00 - 14:00
Friday 12:00 - 20:00
Saturday 12:00 - 20: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阿橋社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阿橋社:

Share

Category

阿橋社(Pont D’Art)與我們作的事。

關於公司名

外文部分___Pont 是法文的「橋樑」之意,而Pont D’Art則是「藝術的橋樑」之意。

中文部分___保留了「橋」,「阿」則是取法文「藝術」(ART)的中文近似發音。

公司業務 (包含出版品方向)

Nearby media companies


Other Publishers in Taipei

Sho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