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2025
【 #前衛選讀.中國裡應外合的資訊戰攻擊】
近日台灣國會的國民黨團提案刪、凍多筆國家行政部會的預算: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數位部、陸委會、農業部、公視集團、中選會等,這可能更是預算案攻防的開頭而已,日後更無法預測國民黨的下限程度。而預算案的刪減與凍結,不僅嚴重影響台灣施政的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受到衝擊,更是削弱台灣社會的首部曲。
在這預算案攻防的期間,輿論發酵也注定社會關注的程度,目前在各大新聞下貌似湧現出許多網軍帳號,開始散步不利於預算通過的言論,更直指「詐騙是因數位部而變多」等怪異的言論延燒。
也許這是國民黨立委們在需要被罷免之前,需要做到掏空與內耗台灣的目標。(至於無法被罷免的不分區八席,實實在在成為國民黨側翼。)
★★★★★★★★★★★★★
《 #台灣人的民防必修課》韌性篇
🔥輿論戰的進攻對象與效果🔥
➊平常比較不關心政治的人
➋對於現實不滿的人
➌沒有資源的區域和對象
⚠️陰謀論的散播在輿論戰裡面十分重要。而陰謀論要產生效果,通常就是特定一群人在傳的時候;越多人討論,陰謀論反而越站不住腳。因此,我們必須要認知:只有特定一群人在傳陰謀論的時候,效果最好,威力最強,也是敵人最想要達到的狀態。以台灣的現況來說,「一群人」可以是一萬人,也可以是五十萬人左右,但通常不會超過一百萬人。
一、輿論戰的目標對象
⚠️一般來說,中國瞄準的族群是對政治冷感、討厭政治的人,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容易受到影響,而是較常關心政治或者是政治傾向鮮明的族群,對中國的觀感多數已定,不需要中國多費心思。根據台灣民主實驗室2024年3月的研究報告,中國對台灣的境外資訊操作越來越常用陰謀論,透過以「敘事」來建構「認知偏見」的操作模式,會讓議題或事件本身的事實更難被澄清,讓政治傾向對立的兩方越難「討論」,進而增加社會對話成本。例如,研究報告指出,對台灣民主現況不滿、對台灣選舉制度不信任的人,更容易接受如「台灣司法不公正」、「台灣政府縱容詐騙犯」、「台灣政府給國民爛疫苗毒雞蛋」、「執政黨貪腐嚴重」、「民進黨跟共產黨一樣台灣沒有言論自由」、「政府是最大假訊息來源」等內政敘事。這些敘事的趨勢跟疑美論相似,例如「美國只是利用台灣」、「美國挑釁中國利用台灣」、「美國肯定不會出兵協助台灣」等。
⚠️換句話說,越不滿意台灣民主現況的受訪者,越傾向同意疑美論相關的說法。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部分的目的並不是要說服目標族群改變立場,反而是要製造該族群內部分裂,讓同一政治傾向的支持者互相攻擊和對立,分裂彼此。
※圖片由ChatGPT 4o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