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奈回家》新書發表會
讓人熱血沸騰的書!
這是巴奈的生命故事
也是許多原住民族生活和歷史的縮影
🥸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的聲音,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在回家的路途上,接續往前走,為了文化的傳承,為了族群的尊嚴。
🧨 以〈流浪記〉聞名歌壇的巴奈,從自我認同的迷惘裡走上族群命運的反思與奮起。為了原住民族的「尊嚴」、為了要求「完整劃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
二○一七年起,巴奈與那布走上凱道,經過多次驅離,最後轉進二二八公園的角落,逐漸從焦點轉向邊陲。
她和那布在帳篷裡歷經四季寒暑,甚至曾經「睡在沒有屋頂的地方」,他們堅持了七年、超過二千六百個日子。
——————————————————
#專文推薦
李雪莉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資源環境學系副教授
馬世芳 作家、廣播人
#熱血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ABAO阿爆 排灣族創作歌手
安溥 歌手
李屏瑤 作家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
阿女烏 作家
苗博雅 臺北市議員
張培仁 中子創新/街聲創辦人
詹順貴 環境律師
楊雅喆 導演
蔣勳 作家
———————————————————
#新書發表會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MOkEam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中3館2樓拱廳
時間:2024年5月4日 下午14:00
🔸主講人:巴奈 X 馬世芳
🔸特邀恩嘉賓:蔣勳 x 馬躍·比吼 x 徐璐
✧盛夏前夕,蔣勳談醃漬與風乾的記憶✧
❝小時候,屋簷下總吊著母親做的風雞、風鴨、臘肉、香腸。用花椒鹽抹過,加了烈酒,吊在簷下,曬太陽,風吹。臘肉肥油,最後如透明水晶,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滴著油,透著風和日麗的氣味。
各個民族都有用鹽醃漬食物的漫長歷史,也都有用風和陽光炙曬,使食物乾透,不容易腐壞的方法。
我最喜歡的日本醃漬食品是味噌,種類繁多,各地紅的、白的味噌,用來塗抹燒烤,用來燉湯,都是豆製品,風味大大不同。
好的味噌湯,不濃烈,也不清淡,平實安靜,像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東京物語》,《晚春》、《早安》,每部都好,每次看,都還是熱淚盈眶。他的電影,尋常人家,總吃著秋刀魚、味噌湯。
許久沒有品嘗我喜愛的醃漬茗荷了。像嫩薑,如手指尖尖,胭脂紅,用鹽醋浸泡,早餐配飯,清爽乾淨,肉體和靈魂一起沉靜。❞
#五行九宮 | #母親的料理時代 | #蔣勳
2023 TIFA 林懷民 X 吳念真 對談講座
#世紀之夜就在今晚! #林懷民 X #吳念真 對談 ✶✶
為維護室內防疫安全及直播讀者權益,講座提問不提供舉手發問,請進入連結即可留言提問:https://reurl.cc/x1dRo1,並尊重講者意願選擇回應。
---------------------------
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文字影像紀錄《薪傳.薪傳》
全書收錄《#薪傳》創作靈感、編舞歷程、道具與音樂創作軌跡,也記錄舞者們淚水與汗水交織的不服輸精神。
燃燒靈魂的編舞家,和看不到前程的舞者,在混亂的時局裡,用青春的毅力與能量,演出「柴船渡黑水,唐山過臺灣」的史詩舞劇。
✺ 創辦人林懷民萬字序文〈吶喊與突圍〉(Special features: HWAI-MIN LIN's 'Roar and Breakthrough')
✺ 收錄十三位名人跨世代傳承【薪傳與我】
✺ 搭配六十五幀精美攝影照片,完整收藏紙上薪傳
✺ 購書連結請見留言處
#國家兩廳院NTCH|#雲門舞集|#綠光創藝|#時報出版
📽 #紀錄片預告 活動倒數5天!
詩人學者李有成來自馬來西亞一個名為斑茶的小漁村,來臺已逾五十年的他,待在臺灣的日子已遠遠超過他在馬來西亞的年少歲月。紀錄片《#他從漁村來》回溯李有成的青春記事、離散人生以及教研與創作並行的雙道軌跡。
——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張錦忠:
二○二○年那一年,以及接下來的近兩年,皆是大疫之年。病毒從阿爾法到奧密克浻不斷變種,人類應付不暇,疫苗一再追打,城港封封解解,那個不美麗的新世界終於來臨。李有成在疫情前出版的《迷路蝴蝶》卷已有多首應景詩,到了二○二○年春以後,更寫了不少回應疫情景況的詩作,收入《#今年的夏天似乎少了蟬聲》卷。其中書名同題詩〈今年的夏天似乎少了蟬聲〉已點出疫情歲月前後的差異。然而,蟬音失聲,不表示城中人安靜好眠,在「睡眼惺忪中,聽政客喋喋不休/沒有夢境」,「徹夜未眠」的不僅是公主或新冠病毒,更是詩人。疫情與時事重疊,或竟成為時事主題,於是詩集中篇數比「落葉時」還多的「疫情詩」,多為詩人有感於世事時局的紛擾,政客行事荒誕,「語言猥瑣」,乃寫詩抗議、諷刺、調侃的產物。〈鼠事〉、〈寒蟬〉、〈我走下和平東路〉、〈阿勃勒〉、〈吿白〉、〈蚊災〉都屬這類詩。寫詩雖然無法「為問題尋找解決之道」,但抗議、諷刺、調侃正是詩的社會作用,疫情時代詩人的本色。
——
他從漁村來──詩人學者 #李有成《今年的夏天似乎少了蟬聲》新書分享暨紀錄片首映
○ 時間|12/10 (六) 18:30~21:00
○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2F多功能空間
○ 講者|李有成、高嘉謙、熊婷惠、蕭以涵、單德興、張錦忠
○ 講座報名➤https://reurl.cc/kqEY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