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社群。敲敲門 【現代人不可不知的社群與科技新知】 以淺顯易懂、具親和力方式進行單元設計,每集輔以科技與社群行業發展上具代表性關鍵人物、趨勢及事件進行交流分享,讓聽眾也能成為科技與社群達人喔!

EP216|當學習不再被框架限制——自學力團隊用社群分享自主學習新可能 ft. 《自學力 製學例》浚齊 & 孜晏​在傳統教育體制之外,還有一群年輕人,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學習。他們不是學校體制內的學生,而是自學生,透過網路與社群連結資源、分享經...
14/02/2025

EP216|當學習不再被框架限制——自學力團隊用社群分享自主學習新可能 ft. 《自學力 製學例》浚齊 & 孜晏

在傳統教育體制之外,還有一群年輕人,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學習。他們不是學校體制內的學生,而是自學生,透過網路與社群連結資源、分享經驗,推動自主學習的可能性。

本週《科技社群敲敲門》,我們邀請到《自學力 製學例》團隊的浚齊與孜晏,分享他們如何透過社群媒體與數位平台,分享自學歷程,幫助更多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自學力團隊的成員來自不同縣市,卻透過社群網路凝聚在一起。他們的起心動念,來自對現行教育體制的觀察,發現許多學生希望有更多學習自主權,卻缺乏資源與方向。於是,他們選擇在社群上號召夥伴,分享自學經驗,開設網站、YouTube、Podcast、迷你刊物等,讓學生能夠獲取資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從自學者到推動者,自學力如何「製學例」?
推廣自主學習的過程,浚齊 & 孜晏談起,他們並不是想要告訴大家哪種學習方式最好。而是希望成為那些想踏出最後一步的人的助力,給予他們勇氣和陪伴。讓學生、家長、甚至社會大眾,理解「學習可以有更多可能」。自學力團隊的行動,不僅是一場自我實踐,也是一場挑戰,透過社群分享連結起不同的學習樣貌。


2/15(六)上午10:00,一起來聽聽這群年輕人如何用社群發揮影響力,打造「自學力」的新時代!

✒︎ 本集Guest|《自學力 製學例》團隊創辦人浚齊 & 孜晏
✒︎ 追蹤《自學力 製學例》:https://www.ability-of-self-studying.tw/

✒︎ 必聽劃重點
🎙「自學力」,如何「製學例」?
🎙為何選擇用社群推廣自主學習?
🎙自學生面臨的挑戰與自學的核心精神
🎙經營多平台分享學習資源的策略與挑戰
🎙自學如何創造影響?社群連結的改變故事


#科技社群敲敲門 #自主學習 #自學力 #製學例 #社群影響力 #數位學習 #教育創新

EP215|從金穗獎紀錄片到Podcast,用影像與聲音紀錄身障者的出口與無限可能 ft. 潘瑋杰導演​讀設計,卻選擇拍片;拿起攝影機,不會拍紀錄片,就去聽講座;怕講座上問問題丟臉,就跑去廁所堵導演。房間裡貼滿便條紙,全是紀錄片的畫面素材。...
07/02/2025

EP215|從金穗獎紀錄片到Podcast,用影像與聲音紀錄身障者的出口與無限可能 ft. 潘瑋杰導演

讀設計,卻選擇拍片;拿起攝影機,不會拍紀錄片,就去聽講座;怕講座上問問題丟臉,就跑去廁所堵導演。
房間裡貼滿便條紙,全是紀錄片的畫面素材。曾不被家人老師看好,卻憑努力拿下金穗獎,開設影像公司,一切只為記錄下那些一個個熱血又真誠的努力身影。

#他是潘瑋杰導演
本週《科技社群敲敲門》,邀請紀錄片導演 & Podcast 主持人 潘瑋杰,分享他如何透過影像與聲音,記錄身障者的故事,推動身障棒球運動,讓更多人理解障礙者的努力與價值。

潘導演的生命由三個元素串起——棒球、攝影機、麥克風。
⚾️棒球,是改變他生命的意義開始。從小因高燒導致左手萎縮。曾沒有自信的少年,因為站上棒球場,而開始找到人生熱情,也讓他投入推動身障棒球的發展,創辦 #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

🎥攝影機,是他記錄身障運動員努力的工具,以他最愛的棒球運動為題,《出口:夢想肢戰》成為了他拿下金穗獎的得獎紀錄片,記錄身障棒球選手如何突破身體與環境的限制。

🎤麥克風,則成為他講述故事的平台,透過《The Way Out 身障的出口》Podcast,讓身心障礙運動員、職人的經歷被世界聽見。

不論影像或聲音,潘瑋杰導演都在為身障者發聲。他的作品不僅紀錄身障者的故事,更推動身障棒球、運動平權,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出口」。他相信媒體的力量,能讓身障運動與平權議題被更多人關注,改變社會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

2/8(六)上午10:00,一起來聽潘導演熱血沸騰的人生故事🔥

✒︎ 本集Guest|紀錄片導演 & Podcast 主持人 潘瑋杰
✒︎ 必聽劃重點
🎙棒球、攝影機、麥克風組織而成的生命故事
🎙身障棒球的推廣契機與紀錄片拍攝歷程�
🎙為何從影像轉向 Podcast 記錄身障者故事?�
🎙身障職人訪談:最震撼的生命故事�
🎙社群媒體如何推動身障者運動平權?

#科技社群敲敲門 #潘瑋杰導演 #出口夢想肢戰 #身障運動平權 #紀錄片 #社會創新 #身心障礙 #身障棒球

EP213|讓眼睛說話:用眼動科技支持重度身障者,為夢想接力 ft. 目目非營利 Jenny & Rebecca​用眼睛打開和世界說話的窗!科技如何為重度身障者帶來全新可能性?科技系列再+1!本週超強組織來做客!歡迎 目目非營利 MUVE ...
24/01/2025

EP213|讓眼睛說話:用眼動科技支持重度身障者,為夢想接力 ft. 目目非營利 Jenny & Rebecca

用眼睛打開和世界說話的窗!科技如何為重度身障者帶來全新可能性?
科技系列再+1!本週超強組織來做客!歡迎 目目非營利 MUVE NPO ✨✨

#用眼動科技開啟生命的不同可能
「癱瘓的病人無法出聲表達需求,難道生命就只剩下病床上的天花板?」
目目非營利的誕生,是因為創辦人Jenny看見重度身障者與社會間的巨大鴻溝。
他們選擇以「眼動科技」作為橋梁,從最初回應單點需求的「眼動叫人鈴」系統,到一步步看見眼動打開的更多可能性,陸續開發眼動圖卡、眼動滑鼠......透過技術讓身障者能使用眼睛操控電腦、溝通工具,甚至學習技能或參與職場。目目相信,科技能為這群勇敢的生命帶來更大的舞台。

#能表達自己是非常珍貴的一件事
目目夥伴分享:許多重症孩童沒有口語能力,很多爸媽無從得知孩子有沒有認知?但學習眼動科技之後,他們才知道原來孩子認得自己,甚至能透過眼動裝置獨立拼湊句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喜歡和不喜歡什麼。那時他們才了解到,原來眼動科技真的搭建起了孩子與世界的橋樑。

目目非營利專注於推動科技融入公益,從成立之初便以「重度身障者」為核心服務對象,全台灣 3歲到99歲的重度身障者都可以接受不同方案的眼動公益課程。(曾經來過節目的 #陳景維 維維 就也是參與《身障青年夢想接力計畫》的學員之一!)他們也致力於培育專業的眼動老師,努力將眼動科技送到台灣各處需要的障礙者面前。

1/25(六)上午10點,一起來了解目目如何透過眼動科技搭建起身障者與世界的橋樑?



✒︎ 本集Guest|目目非營利夥伴 Jenny&Rebecca

✒︎ 看更多目目專案:https://muve.org.tw/projects
✒︎ 目目最近在舉辦線上影展喔!來看看【光是你的凝視,就穿透了心中那一道光|目目非營利 線上策展】:https://bit.ly/42kg86l

✒︎ 必聽劃重點
🎙癱瘓的病人,人生就只剩下天花板嗎?
🎙什麼是眼動科技?需要付很多費用嗎?
🎙我是身障者,我該如何使用眼動設備?
🎙身障青年夢想接力計畫
🎙來到目目,最感動的一刻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目目非營利 #眼動科技 #身心障礙 #重度身障 #罕見疾病 #公益科技 #社會創新 #眼動輔具

EP212|AI與紀錄片的交會:周家榮導演如何用科技復原記憶? ft. 周家榮導演​AI生成再進化!你聽過用AI做的紀錄片嗎?《科技社群敲敲門》本週邀請到紀錄片導演周家榮,導演擅長實際融入被攝者生活,以溫厚細膩的陪伴視角側寫主角日常,曾以拍...
17/01/2025

EP212|AI與紀錄片的交會:周家榮導演如何用科技復原記憶? ft. 周家榮導演

AI生成再進化!你聽過用AI做的紀錄片嗎?
《科技社群敲敲門》本週邀請到紀錄片導演周家榮,導演擅長實際融入被攝者生活,以溫厚細膩的陪伴視角側寫主角日常,曾以拍攝心智障礙者紀錄片《阿貴的異想世界》聞名。希望能以紀錄片帶出不同人的獨特。

這一次邀請到導演,源自於周導演與小黃老師合作的「生命故事書」專案。小黃老師將已逝父親的生命經歷整理成書,煩惱許多回憶存在過去、手中僅存幾張模糊的黑白照片,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重現」父親過往的英勇風采?便找上多年好友的周家榮導演,合作了一部用AI製成的紀錄片。

#就像拍攝機器從大變小
周家榮導演對AI生成技術本就有濃厚興趣,他說這就像一種新的創作方式。就像從以前拍紀錄片到現在,機器越變越小台,帶來過往大機器拍不到的特殊角度;就像當手機出現,讓人人都有機會拿起相機紀錄故事。

#你對世界有多好奇
導演分享,不論是以AI生成或以鏡頭捕捉,核心都是如何傳遞「情感」,拍紀錄片的核心是陪伴,你要愛上那位拍攝者;選擇紀錄什麼的核心是觸動,你喜歡、你想要......不論創作媒介為何,都起源於你對世界的好奇。

真摯的情感結合AI技術,從紀錄現場到重現回憶,探索影像的無限可能!

🎥 AI是影像的未來式?還是現在進行式?
1/18(六)早上10:00,一起見證AI與紀錄片的交會!

✒︎ 本集Guest|紀錄片導演 周家榮

✒︎ 必聽劃重點
🎙AI如何彌補影像遺憾與延續記憶
🎙從真實紀錄到AI創作的轉變
🎙「紀錄片」,真的「真實」嗎?
🎙AI是否改變紀錄片敘事方式?
🎙導演眼中的AI創作未來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人工智慧 #紀錄片 #影像 #影音創作

EP211|AI好閨蜜與企業顧問: 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ChatGPT 創新應用全解析!ft.執行長劉虔瑋、業務總監黃智弘​誰說AI冷冰冰?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讓AI成為你的心理諮詢好閨蜜!​大家說2023是AI元年,蒲公英創意商業研...
10/01/2025

EP211|AI好閨蜜與企業顧問: 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ChatGPT 創新應用全解析!ft.執行長劉虔瑋、業務總監黃智弘

誰說AI冷冰冰?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讓AI成為你的心理諮詢好閨蜜!

大家說2023是AI元年,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早早就看見AI商機。執行長劉虔瑋是做廣告起家,曾任電通集團創意總監,過往的廣告思維讓他早已習慣看見人們痛點,當AI出現,他們也在想:AI能幫人們解決什麼問題?

於是,精通心理學、心理諮商專業知識的「AI心理諮詢好閨蜜」登場。希望解決現代人有壓力卻無人傾訴的問題,除了提供24小時即時回應,也設定轉介機制,當用戶談及危險字詞時發警示訊息、也能提供合作的專業心理師資源給用戶。


業務總監黃智弘強調,他們推出多項AI服務,從AI心理諮詢好閨蜜到可以帶領禱告的AI牧師,但從來不是想取代真實人類,而是要協助人類提高效率。
比如他們看見台灣中小企業需要企業顧問協助,但是又無法負擔高額費用。便推出AI顧問,讓AI先協助提供常見問題回覆,希望能協助專業顧問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就能以較短的服務時間(價格)提供服務、也能讓企業負擔得起,達成雙贏局面。

AI究竟還有哪些應用?AI好閨蜜最初是因為和身障協會的合作而開發?!
1/11(六) 早上10:00一起來收聽: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ChatGPT 創新應用全解析!


✒︎ 本集Guest|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 執行長劉虔瑋、業務總監黃智弘

✒︎ 必聽劃重點
🎙AI懂情緒嗎?AI心理諮詢好閨蜜!
🎙餵好數據就成功?你的數據可信嗎?
🎙宗教也能結合AI!AI牧師帶你禱告
🎙解決中小企業痛點,AI企業顧問創造雙贏
🎙AI時代可能無限,最重要的是?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人工智慧

EP210|年度熱話題開箱!2024總集篇,收聽率Top1是...?​2025年第一集!科技社群敲敲門,帶你推開趨勢的大門🚪在科技與社群領域中,一起尋找社會創新的可能性⚡️​2024年飛快地結束,我們總共累積了:✨高於 9,000 次下載播...
03/01/2025

EP210|年度熱話題開箱!2024總集篇,收聽率Top1是...?

2025年第一集!科技社群敲敲門,帶你推開趨勢的大門🚪
在科技與社群領域中,一起尋找社會創新的可能性⚡️

2024年飛快地結束,我們總共累積了:
✨高於 9,000 次下載播放量
✨採訪超過60位來賓
✨製播52集節目

感謝一路上支持《科技社群敲敲門》的聽眾朋友
1/4(六),就讓我們一起來開箱 2024年的「年度熱話題」及「收聽率Top5」!

臺北廣播電台《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早上10:00,各大線上平台同步播出!



👂 線上聽「科技社群敲敲門」
|臺北廣播電台|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Tky
|Spotify|https://reurl.cc/MZ704W
|SoundOn|https://reurl.cc/WE4rRZ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jqd1Wm
|Firstory|https://reurl.cc/Q7pLRq
|KKBOX|https://reurl.cc/pmD1vx
|Google播客| https://reurl.cc/bz62Yy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社群 #社會創新 #公益 #公益創新

EP209|實境解謎 × 茶山文化:青年專長換旅再現南港故事 ft. 田間茶山團隊 煒庭、馨云、緒宇​Z世代的青年們花招百出,復興地方文化,還可以結合實境解謎!?咦?遠處好像飄來一陣茶香......這次我們邀請到南港一群充滿創意的青年——《...
27/12/2024

EP209|實境解謎 × 茶山文化:青年專長換旅再現南港故事 ft. 田間茶山團隊 煒庭、馨云、緒宇

Z世代的青年們花招百出,復興地方文化,還可以結合實境解謎!?
咦?遠處好像飄來一陣茶香......這次我們邀請到南港一群充滿創意的青年——《田間茶山》團隊!

在南港這個都市化的城市裡,其實隱藏著一座茶山,同樣歷史悠久,卻逐漸沒落。《田間茶山》團隊注意到許多記憶正在消失,希望能帶更多青年走入、認識茶山,可是:當歷史古蹟都消失了,人來了,又能看見什麼?

於是,團隊靈機一動,想到用 LINE BOT 製作實境解謎遊戲,將虛擬與現實串成線。帶青年在走讀過程中一邊解謎,把歷史照片都放進 LINE 官方帳號的互動遊戲中,參加者需要同步對照線上的解謎內容和真實的情境,還會穿插DIY體驗等,透過實境解謎理解茶山故事。

「為什麼我們不自己做?因為若總是自己做,『青年』就只有我們這一群。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進來,知道茶山的好,喜歡上茶山。」團員煒庭、馨云、緒宇分享,他們為了製作實境解謎遊戲,在茶山蹲點半年以上,深入了解當地困境。後續也推出 #青年專長換旅 計畫,讓青年以攝影、設計或文字等不同專長換旅,不只來到地方、也實際為地方做些事情。

12/28(六)10:00,跟著我們一起上山品茶!


✒︎ 本集Guest|田間茶山團隊 煒庭、馨云、緒宇

✒︎ 必聽劃重點
🎙說到茶還再只想到坪林?來南港看看吧
🎙蹲點半年的看見,地方的關鍵問題是?
🎙解方百百種,為何選擇「實境解謎」?
🎙超斜槓的團員組成,精煉出在地解方
🎙走進在地之後,留下來,還是帶更多人進來?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地方創生 #在地營造 #茶山 #南港

EP208|線上共創圖庫,跨國串聯設計師,賦能弱勢族群將創作變現! ft.點點善召集人 Mark​做公益,到底要怎麼樣實現「永續」?熱情有沒有燒完的一天?服務量能有限,當時間、資金、人力,甚至距離成為限制時,我們該如何突破這些瓶頸,擴大服務...
21/12/2024

EP208|線上共創圖庫,跨國串聯設計師,賦能弱勢族群將創作變現! ft.點點善召集人 Mark

做公益,到底要怎麼樣實現「永續」?
熱情有沒有燒完的一天?服務量能有限,當時間、資金、人力,甚至距離成為限制時,我們該如何突破這些瓶頸,擴大服務影響力?

今天我們邀請到成功開發公益×商業模式的 點點善 讓公益融入生活 團隊,請召集人Mark來與我們分享他們的解方!

點點善團隊由一群設計師組成,協助身心障礙族群做藝術輔療。在陪伴中他們看見學員的天賦,便開始嘗試將學員的作品應用在大型設計作品中。

「大家都說,一聽到『公益』就像包裹了一層糖衣,是不是隨便做,都會有人買單?」
點點善Mark分享,幾年前「社會設計」一詞剛開始流行。大眾還不習慣公益和商業結合,點點善剛開始嘗試開發商業模式時,很多人質疑他們是不是要消費弱勢族群、只想著賺錢。

好在,團隊堅持下來,也在近年開發了「cooseii數位圖像共創計畫」,透過線上平台串連設計師、協助轉化身心障礙者的創作素材為設計元素,再開放給企業購買。從中協助的設計師及創作者本人都可以獲得分潤。
�12/21(六)10:00 上線來收聽關於「點點善」的故事!


✒︎ 本集Guest|點點善 召集人Mark

✒︎ 必聽劃重點
🎙在孩子的作品中看見天賦,點點善的初心
🎙商業化之後,孩子的創作還在嗎?
🎙數位圖像計畫如何賦能創作者改變生活
🎙合作設計師如何透過數位平台參與共創?
🎙公益與商業,有可能達到雙贏嗎?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社群 #公益商業模式 #身心障礙者 #罕見疾病 #藝術輔療

EP207|做好事換好康!手機集點創造公益新模式,科技結合善意放大社會影響力 ft. 好一點公益平台 綠湧智匯總經理 張耀水(水哥)、平台營運部專案經理 楊庭瑄(Wana)​公益活動能不能變得簡單又有趣?善意是否可以透過科技被具體放大?讓你...
14/12/2024

EP207|做好事換好康!手機集點創造公益新模式,科技結合善意放大社會影響力 ft. 好一點公益平台 綠湧智匯總經理 張耀水(水哥)、平台營運部專案經理 楊庭瑄(Wana)

公益活動能不能變得簡單又有趣?善意是否可以透過科技被具體放大?
讓你的每一個行動,都讓世界「更好一點」!

本集節目邀請到 「好一點公益平台」綠湧智匯總經理 張耀水(水哥)與平台營運部專案經理 楊庭瑄(Wana),帶我們一起探索如何結合科技與社群行銷,讓人人都能輕鬆參與公益!

📱用服務開始永續消費:做好事「換好康」!
「好一點」透過台灣人最常使用的 LINE作為開端,讓用戶只要加入官方帳號,就能開始進行任務:不論是日常生活中的空盤行動、環保響應、志工任務、社群分享服務心得,都可以獲得「好一點」點數。用戶可以再將累積的點數至好一點電商平台兌換商品,除了將善舉轉換為實體回饋外,也支持合作的NPO組織推廣自家產品。

究竟好一點公益平台是如何兼顧用戶體驗與公益效果,在短短上線一個月內就累積到將近2,500位會員?平台如何善用LINE的分眾行銷,解決志工招募困難?未來還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科技創新將加入這個平台?

12/14(六)10:00 ​ 點擊收聽本集節目,了解科技與公益的全新可能!


✒︎ 本集Guest|好一點公益平台 綠湧智匯總經理 張耀水(水哥)、平台營運部專案經理 楊庭瑄(Wana)
✒︎ 加入好一點官方帳號,開始行動:(.tw)https://maac.io/32ejJ

✒︎ 必聽劃重點
🎙拿起好人卡,開始做好事換好康
🎙LINE集點如何為公益建立商業模式
🎙公益募款,別再出明信片、月曆!
🎙年輕人不愛做公益?當代視角怎麼說
🎙分眾行銷,也可以用在找志工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社群 #行銷 #數位行銷 #公益 #公益傳播 #志工 #服務 #志工服務

EP206|運用數據找到客製教養方案,科技結合教育讓孩子適性發展 ft. Keedle籽樂教育 共同創辦人育辰&子昕(布朗尼老師)​教育新創來啦!數位時代,「數據」要怎麼應用到教育中?照顧者到底該怎麼找到合適孩子的教育方式?​本集邀請到的「...
06/12/2024

EP206|運用數據找到客製教養方案,科技結合教育讓孩子適性發展 ft. Keedle籽樂教育 共同創辦人育辰&子昕(布朗尼老師)

教育新創來啦!數位時代,「數據」要怎麼應用到教育中?
照顧者到底該怎麼找到合適孩子的教育方式?

本集邀請到的「籽樂教育」是一個結合科技與教育的創新平台。透過精準的情緒與能力檢測,幫助家長與老師理解孩子的情緒行為,並根據數據提供更個性化的教養方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

籽樂教育的兩位創辦人育辰&子昕都是教師出身,由自己對於孩子的熱愛,從教育現場轉為出來創業。打破傳統的種種受限,透過科技的力量把資源傳遞到偏鄉、台灣各個地區。

透過平台上的工具,籽樂將傳統教室中手動填寫的量表轉換為線上測評,不論地區在城市或偏鄉,都能運用20分鐘快速完成測驗;結合全台數據資料庫,讓照顧者可以輕鬆查看孩子量表的歷史紀錄、對比同儕發展。並結合客製化教養建議及實作教學影片,讓家長和老師能夠輕鬆地幫助孩子進行情緒學習。

除了情緒學習,籽樂也結合了早療、特教、情緒專家的資源,期盼能幫助照顧者更簡單地找到每個孩子最適合的個別化教養方式。讓每個家長和教育者都能與孩子一同成長。


12/7(六) 上線來聽聽兩位創辦人的溫柔冒險故事!

✒︎ 本集Guest|籽樂教育共同創辦人育辰&子昕(布朗尼老師)

✒︎ 必聽劃重點
🎙籽樂教育!科學化找到每個小種籽的天賦
🎙情緒好抽象,如何科學化判斷?
🎙SEL 社會情緒學習為何重要?
🎙科技結合教育,數據化分析輔助教養
🎙籽樂教育如何整合教育系統與醫療資源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教育新創 #教育 #情緒教育 #適性發展 #教師 #情緒學習

EP205|新時代新職業!罕病重症病友成為科技集團AI顧問!ft. 虎智科技AI教育與諮詢顧問 巫昆誼 AI Magic Art ​AI神人邀請了好多回,「AI」到底要如何應用在工作中?今天邀請到來自虎智科技團隊的AI教育與諮詢顧問巫昆誼,...
29/11/2024

EP205|新時代新職業!罕病重症病友成為科技集團AI顧問!ft. 虎智科技AI教育與諮詢顧問 巫昆誼 AI Magic Art

AI神人邀請了好多回,「AI」到底要如何應用在工作中?
今天邀請到來自虎智科技團隊的AI教育與諮詢顧問巫昆誼,來與我們分享他是如何應用AI解鎖全新職涯?

昆誼是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病友,這種遺傳性的罕見疾病會使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萎縮、無力。
但昆誼並未因疾病而受到影響,昆誼的母親支持他學習一技之長,昆誼便努力鑽研資訊工程領域,一路取得長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

而隨著AI興起,昆誼也開始接觸這樣的新興工具。最初只是好奇想畫畫「美女圖」,就開始接觸AIGC創作,後來想著能不能創造被動收入,就創立粉絲專頁及Youtube頻道。也因此而被貴人盧老師挖掘,進而進入到虎智科技團隊,擔任AI教育與諮詢顧問。

現在昆誼在集團中以遠距教學方式,定期釋出AI相關的教學影片、也管理集團的AI學習社團平台,協助推廣更多AI使用方法。

昆誼也利用chatGPT打造重症病友在家可使用的緊急求救程式,並鼓勵更多障礙者接觸AI,打造事半功倍、甚至全新的職涯方向!

11/30(六) 上線來收聽昆誼的故事💻

✒︎ 本集Guest|虎智科技AI教育與諮詢顧問 巫昆誼
✒︎ 追蹤昆誼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

✒︎ 必聽劃重點
🎙昆誼的人生故事,罕見疾病不放棄
🎙不喜歡程式到攻讀碩、博士
🎙只是想畫「美女圖」,與AI的初相遇
🎙AI顧問,工作是什麼?
🎙AI崛起,對障礙者的幫助是?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資訊工程 #程式 #脊隨性肌肉萎縮症 #脊萎 #障礙者 #障礙青年

EP204|台灣第一位肢體障礙實況主,妃寶寶來啦!ft. 妃寶寶﹑ ​在疫情期間,觀看直播成為許多人新的休閒娛樂,長時間的陪伴及即時互動的特性,成為粉絲喜愛觀看直播的原因。「直播主」也成為近年來熱門的職業,今天來敲門的便可說是台灣第一位的肢...
22/11/2024

EP204|台灣第一位肢體障礙實況主,妃寶寶來啦!ft. 妃寶寶﹑

在疫情期間,觀看直播成為許多人新的休閒娛樂,長時間的陪伴及即時互動的特性,成為粉絲喜愛觀看直播的原因。「直播主」也成為近年來熱門的職業,今天來敲門的便可說是台灣第一位的肢體障礙實況主——妃寶寶!

妃寶寶在16歲時,因一場車禍導致癱瘓。這場意外讓原本開朗愛笑的她大受打擊,直到遇見直播平台Twitch:從分享遊戲、分享影片,到以VTutuber外型直播,透過直播與觀眾互動,讓她慢慢找回笑容。

「大家都問我是怎麼走出來,我其實覺得自己一直沒有走出來。可是現在透過直播跟觀眾互動,讓我覺得很開心。」

妃寶寶近期也推出「戶外台」,展示輪椅族外出遊玩的不便、參與「輪椅挑戰賽」等特殊活動等,更是透過觀眾的「抖內(donate」)」成行了人生第一次的日本自由行!

現在,每天妃寶寶都透過直播與大家互動,直播除了為他帶來人生轉變,更是帶給許多觀眾們每日的陪伴。

11/23(六) 讓我們一起聆聽妃寶寶開始直播的故事!

✒︎ 本集Guest|直播主 妃寶寶
✒︎ 追蹤妃寶寶 - Twitch平台:https://www.twitch.tv/dada6621

✒︎ 必聽劃重點
🎙台灣第一位肢體障礙直播主- 妃寶寶!
🎙16歲車禍,丟失了出門的勇氣
🎙意外開啟,妃寶寶的直播主之路
🎙輪椅障礙賽!觀眾抖內的第一次日本行
🎙直播酸民文化,妃寶寶怎麼看?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社群 #直播 #直播主 #障礙者 #障礙青年

EP203|群眾募資圓夢輪椅行台灣,直播邊走邊倡議!ft.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副秘書長劉于濟(小齊)​輪椅行臺灣,健檢無障礙:小齊的環島倡議計劃!來自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的副秘書長劉于濟(小齊),在2023年於嘖嘖募資上發起這項募資環島...
15/11/2024

EP203|群眾募資圓夢輪椅行台灣,直播邊走邊倡議!ft.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副秘書長劉于濟(小齊)

輪椅行臺灣,健檢無障礙:小齊的環島倡議計劃!
來自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的副秘書長劉于濟(小齊),在2023年於嘖嘖募資上發起這項募資環島行動。起因是家中孩子參與的自學團,發起了一項家長和孩子一同環島的行動。

小齊是一名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極重度度肢體障礙者。最初覺得環島距離自己很遙遠,大概不太可能參加,卻也還是希望能陪孩子一同解鎖這項成就。一次家長聚會時,意外發現自己使用的輪椅電池,竟是另位家長孩子爸爸製作,詢問之下發現可以借用備用電池,解決了第一項輪椅電力的煩惱。

而隨著「電池」的到來,彷彿為圓夢計畫打開了一道門縫。
小齊開始努力思考實行的可能性:煩惱要如何直播邊倡議?煩惱外宿需要借用輔具?煩惱全家人出遊的資金夠不夠?沒想到,這些煩惱也一項一項地各自迎來不同的貴人......

想聽小齊如何一步步完成輪椅環島圓夢計畫?
環島途中邊直播,輪椅開上產業道路的恐怖經歷😱?

11/16(六)早上10:00,上線來收聽!

✒︎ 本集Guest|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副秘書長 劉于濟
✒︎ 小齊的嘖嘖募資計畫(已結束):https://reurl.cc/KdKv6j

✒︎ 必聽劃重點
🎙環島行的起心動念,不可能到決定嘗試
🎙從「一顆電池」打開的夢想之門
🎙什麼是群眾募資?發起專案困難嗎?
🎙輪椅行結合倡議,全程直播竟遇到?!
🎙環島壯遊,帶給自己的成長與體悟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社群 #群眾募資 #嘖嘖募資 #障礙者 #倡議 #障礙青年 #環島

EP202|Ai 接棒,對動畫界的衝擊是福氣還是重擊? ft. Pet Pixels Studio 陳志信藝術總監​AI生成圖還在「下咒語」?別停留在AI初學班!​本集邀請到Pet Pixels Studio 藝術總監陳志信,他從記錄愛犬嘎...
08/11/2024

EP202|Ai 接棒,對動畫界的衝擊是福氣還是重擊? ft. Pet Pixels Studio 陳志信藝術總監

AI生成圖還在「下咒語」?
別停留在AI初學班!

本集邀請到Pet Pixels Studio 藝術總監陳志信,他從記錄愛犬嘎逼日常生活開始,打造了結合台灣懷舊風景的虛擬動物世界「企鵝村」。

他將年幼時期的生活記憶結合在AI創作中,畫出一幅幅生動作品,從在港口邊釣魚的悠閒風情,到在市場買豆花吃的溫馨日常。可愛圓潤的動物們一個個化身為企鵝村的居民,透過動畫,在眼前活靈活現!

總監的故事主打懷舊和真實,總勾起觀眾的共鳴。他運用過往在知名動畫公司擔任3D總監的經驗,做出自己的特別風格。

總監說,現在的AI工具瞬息萬變,他不當「咒術師」,一幅作品從不單使用一項AI工具。反而是在AI生圖以後,繼續透過「圖生圖」、「影生影」,或透過大量的photoshop修圖、後製,以確保圖片風格一致、細節也正確。

總監的作品也吸引業界付費委託,真正運用AI變現。志信總監也提醒大家:想運用AI工具賺錢,並不如想像中那樣簡單,有沒有做出個人風格才是重要。AI幾秒就能生成好幾張圖片,但資料庫是相同的,還是要經過自己修改,沒有白吃的午餐!

11/9(六)上線來進入志信總監的「企鵝村」AI世界!

✒︎ 本集Guest|Pet Pixels Studio 藝術總監陳志信

✒︎ 必聽劃重點
🎙志信總監的20年動畫製作經驗談
🎙帶領3D藝術團隊到創立一人公司
🎙AI 接棒,對動畫界的衝擊是福氣還是重擊
🎙結合台灣懷舊風情,打造AI動物世界
🎙生成式AI熱,我能用AI變現嗎?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EP201|下班後開始解鎖你的第二人生,podcast串連幫推NPO免費廣告 ft. 下班後開始解鎖  程俊憲所長​踏入社會以後,你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下班後開始解鎖》是由程俊憲(所長)與夥伴共同創立的自媒體品牌。他們運用各自專長開設不同...
01/11/2024

EP201|下班後開始解鎖你的第二人生,podcast串連幫推NPO免費廣告 ft. 下班後開始解鎖 程俊憲所長

踏入社會以後,你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
《下班後開始解鎖》是由程俊憲(所長)與夥伴共同創立的自媒體品牌。他們運用各自專長開設不同podcast,從親子、職場、人際談到個人IP,帶聽眾一起解鎖下班後的第二人生。

程俊憲所長原先就讀機械工程科系,年輕時被學長找去打零工當活動主持,意外發現自己有主持天賦,便決定投身自由業做活動主持人。也創立自己的文創品牌,教授聲音表達力等課程。

疫情時期,實體活動都無法舉辦,身為第一波大受影響的活動主持人,所長並未因此灰心,反而開始嘗試podcast這樣的新興媒體,也因此催生了《下班後開始解鎖》頻道。

「自媒體時代,我們更需要表達力!」
所長現在也在社區大學開課教podcast、表達力課程,他認為在這個人人都能做自媒體的時代,表達力更為重要。良好的表達力不僅可以減少自己後製的時間,也可以塑造個人魅力、讓節目更有趣。

目前所長已經在 #社大 指導將近百個節目,他也串連旗下學生節目,一起推出「公益我幫推」方案。透過幫NPO組織刊登 #免費的口播廣告 ,共同發揮好的聲音影響力。

你也想解鎖自己的第二人生嗎?
11/2(六) 上線一起來收聽,下班後開始解鎖!

✒︎ 本集Guest|下班後開始解鎖 程俊憲(所長)

✒︎ 必聽劃重點
🎙「廢文憲製作所」到「下班後開始解鎖」
🎙凝聚好友夥伴一起的podcast起點
🎙發現主持天賦,轉換跑道,決心創業
🎙為何在社大教表達力?教podcast
🎙公益我幫推,podcast串連幫推NPO免費廣告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社群 #自媒體 #新媒體 #主持 #表達力 #公益廣告

EP200|Cofacts 全民協作事實查核機器人!媒體識讀知多少? ft. Cofacts 創辦人 Billion&Johnson​🧐假消息滿天飛,當看到假消息的時候,如何區分是真是假?🧐當LINE群組出現不實訊息,你會去查證嗎?​Cof...
25/10/2024

EP200|Cofacts 全民協作事實查核機器人!媒體識讀知多少? ft. Cofacts 創辦人 Billion&Johnson

🧐假消息滿天飛,當看到假消息的時候,如何區分是真是假?
🧐當LINE群組出現不實訊息,你會去查證嗎?

Cofacts 全民協作事實查核機器人團隊是起源自g0v黑客松的協作專案,最初是 Billion 和 Johnson 在捷運上靈機一動的點子:看到家族群組長輩轉傳的不實消息,兩人思考起有什麼樣的解方,便開始了「真的假的」事實查核機器人專案。

#打擊假消息的重點是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採訪中Billion強調,他們打擊假消息的方式並不是「告訴你正確答案」,而是「提供給你更多的參考資料」。當民眾傳送給Cofacts機器人一則訊息,機器人會提供他人的回覆及其他參考資料,希望讓民眾能學會在看到消息時,能有獨立查證、思考的能力。

工程師Johnson也補充說明:Cofacts使用的協作系統就像是以前的Yahoo 知識家,針對一個訊息,每個人都可以上去填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覺得別人的回答不好,也可以再寫一個新的。這樣的協作系統在程式專案很常見,也讓他自然而然地應用到Cofacts專案當中。

除了「真的假的」機器人之外,Cofacts也辦理線下的媒體識讀講座。Billion提到,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思辨」的能力很重要,他們不希望民眾「完全相信」Cofacts,而是培養的是多看、多想,民眾應具有獨立思考,而不是一昧相信權威、相信特定一方傳遞的消息。才是數位時代應具備的公民媒體識讀素養!


聽起來很簡單,可是你能做到嗎?
10/26(六) 10:00,來聽聽Cofacts 如何打擊假消息!

✒︎ 本集Guest|Cofacts 創辦人 Billion&Johnson

✒︎ 必聽劃重點
🎙捷運上的靈機一動,真的假的!?
🎙黑客松發起專案,協作持續壯大
🎙假消息怎麼打,核心素養是什麼?
🎙「開源」「公民協作」怎麼做?
🎙跨國連線Cofacts!如何做到?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黑客松 #公民協作 #數位公民 #媒體素養 #媒體識讀 #假消息 #假訊息

EP199|林森北人站出來!在地人打造原生媒體品牌—— 林森北消息  ft.消息工作室創辦人 Nana​🤫說到「林森北路」你會想到什麼呢?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繁華的夜生活。那麼,在地人又是怎麼想的呢?​本集邀請到身為林森北人、同時也是自媒...
18/10/2024

EP199|林森北人站出來!在地人打造原生媒體品牌—— 林森北消息 ft.消息工作室創辦人 Nana

🤫說到「林森北路」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繁華的夜生活。那麼,在地人又是怎麼想的呢?

本集邀請到身為林森北人、同時也是自媒體品牌「林森北消息」消息工作室的創辦人 Nana!

Nana原先做著新聞編寫工作,喜歡寫東西的興趣,讓她時常隨筆在臉書上寫下家鄉日常紀錄。
她發現當下班時,說到自己要回「林森北路」,同事們總是回以擔心的疑問。她認為自己的家鄉並不像大眾傳統刻板印象那樣,又正好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Be a Doer!臺北市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就正式開始紀錄家鄉的故事。

#開始紀錄之後 #發現居民好像都動起來了
一開始Nana以日常提筆,她選擇以直白的「消息」為名,希望告訴大家林森北發生了什麼事。從追蹤神出鬼沒的好吃臭豆腐阿伯開始,開始有些網友也會上來「互動」,留言「現在阿伯到xx巷口了!」、「阿伯的營業時間好像是......」,Nana發現有好多居民跟著「動起來」了。更多的居民湧入留言區,連結起對家鄉的熱愛。

而在參與Doer計畫後,Nana學習如何更有脈絡地紀錄在地文化和歷史故事,實地訪談在地居民、撰寫報導,不只在地方開設實體據點,更是號招在地居民一同出版了實體雜誌。她說有據點以後,「網友們」都來「認親」了!那些串連不再只是停留在網路上,而是延伸到了現實中。

Nana說自己不敢說自己達成了什麼影響力,但是居民們的感情確實變得融洽了!她的據點樓上就是社會住宅,居民們從原本鮮少互動,到變成熟識熱絡,Nana也鼓勵居民們一起參與Doer計畫,後續也更是孵化如:「第二人生雞蛋糕」這樣由在地居民組成的更多行動出現。


林森北人站出來!在地人是如何一步步打造原生媒體品牌?
10/19(六)10:00,一起來聽!

✒︎ 本集Guest|林森北消息(消息工作室)創辦人Nana
(✨本集還有一些神秘來賓喔!)

✒︎ 必聽劃重點
🎙熱愛紀錄,社群提筆分享日常生活
🎙追逐臭豆腐阿伯帶來的連結漣漪
🎙借一百萬成立工作室,熱情會燒盡嗎?
🎙從自媒體走到實體據點、雜誌
🎙不論白天與黑夜,這都是我的家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林森北路 #林森北消息 #地方創生 #地方營造 #自媒體 #青年力量 #在地改變

EP198|在生命最後不留遺憾,APP社群打造癌友與家屬的回憶平台 ft.與你相癒 ​Design For Taiwan 的好朋友又來囉!這次我們邀請到的是在第八屆無限社會設計展中認識的團隊「與你相癒」。​他們運用一年的時間為社會問題尋找解...
11/10/2024

EP198|在生命最後不留遺憾,APP社群打造癌友與家屬的回憶平台 ft.與你相癒

Design For Taiwan 的好朋友又來囉!
這次我們邀請到的是在第八屆無限社會設計展中認識的團隊「與你相癒」。

他們運用一年的時間為社會問題尋找解方,在計畫中相識的幾位同學們,選擇了癌症議題。從其中一位夥伴Kt的經歷出發,Kt的姊姊罹患癌症過世,當時正面臨學測壓力的她,並不理解姊姊的病情。因拒絕了姊姊的散步邀約,而留下心裡的遺憾。

#沒有說出來的話很可能就沒有機會說了
「與你相癒」團隊的作品很細膩,核心著重於溝通與記憶。他們實際尋找癌症病友進行訪談,理解到患病的痛苦及他們的情感和物質需求。接受自己罹患癌症並不容易,後續的療程更是漫漫長路,許多癌友在療程中會因家人的不理解而產生衝突,最後為了避免衝突,彼此便不再溝通。

「如果當時的我能使用這款APP的話,我想我會想要記錄回憶吧。」
團隊在APP中不只放入了就診日曆提醒、健康紀錄等功能,也設計問題幫助癌友之間及家人,能夠在社群共筆互動,就像交換日記,一同記錄下自己的心情。也設計圖畫功能,讓使用者能透過不同媒介表達。更有累積點數的正向回饋,透過每日的心情紀錄,在虛擬商店兌換真實可使用的物資。

「與你相癒」團隊來自不同學校與年齡,他們是如何在這一年內逐步梳理議題、打造出這款APP的呢?未來又有什麼樣的規劃?

10/12(六)10:00,和團隊空中相會!

✒︎ 本集Guest|與你相癒團隊 蔡孟璇、黃俊融、Kt

✒︎ 必聽劃重點
🎙社會議題這麼多,如何選擇離別議題?
🎙親身經歷出發,「我曾留下遺憾」
🎙實際訪問,接觸癌友後的震撼彈
🎙一步步梳理問題,APP細膩建構社群
🎙用一個詞形容「與你相癒」它會是...?


#臺北廣播電台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 ​ #與你相癒 #癌症 #癌友 #癌症病友 #交流

Address

10452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Taipei
10452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科技。社群。敲敲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科技。社群。敲敲門:

Videos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