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馭博〔師大附中校園文學講座〕講座節錄——流淌鮮血的壕溝,負傷的大地之母——關於書名,那些背後的故事】
在附中的校園文學講座中,馭博不僅分析了書中主角的心理狀態,也提出對《夜晚的血都是黑的》書名的多種討論。
想知道作者大衛.迪奧普如何直視戰爭的殘酷與恐怖嗎?想知道關於書名的更多故事嗎?
一起來看看精采花絮!
------------
● #流淌鮮血的壕溝,負傷的大地之母——關於書名,那些背後的故事📜 ●
|影片內容的文字詳述看這裡↓|
在附中的校園講座,曹馭博特別提起《夜晚的血都是黑的》書中對於戰爭場景的描寫。馭博認為作者對於戰爭的感官描述是其獲獎的主要原因之一。
曹馭博也認為,《夜晚的血都是黑的》這個書名並非如部分讀者所想,與「黑人小說」有所關聯(他在X上見到的國外讀者討論)。他認為書名是想闡述:無論是哪個種族,在一戰這個大型的「生命絞肉機」中,全都不受待見。「流血最多的其實並不是人類,而是大地,是這個被戰火砍開的大地,並不是單純地只有指我們,而是這個世界正在流血。」曹馭博解釋,「人類挖出的壕溝,有如生育受難的母親,從中產下了披掛著黑血的我們,我認為這是英文版書名《夜晚的血都是黑的》的由來。」
------------
■《 #夜晚的血都是黑的 販售通路📋 》↓
〈 https://lihistatus.com/k90Gf 〉
■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共同推薦↓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mSzsg6EmGsNYegEB/ 〉
■ 作家專業書評|白樵 / 究極族裔的可能──大衛.迪奧普《夜晚的血都是黑的》↓
〈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7896 〉
--------------
#夜晚的血都是黑的 #大衛迪奧普 #校園文學講座 #潮浪文
▌【曹馭博〔師大附中校園文學講座〕講座節錄——純文學小說,不怕暴雷!故事中的「靈魂」與「解離」】
週二曹馭博於師大附中為同學帶來了《夜晚的血都是黑的》文學講座,
在講座中馭博深入剖析了小說的故事文本,我們特地將當天講座內容剪輯出精采片段,和大家分享。
這個週日下午三點,我們也將在現流冊店舉辦唯一一場新書分享會,同樣邀請馭博擔綱主講,歡迎大家把握機會,到場參加!
------------
● #純文學小說不怕暴雷 ,故事中的「靈魂」與「解離」📜 ●
|影片內容的文字詳述看這裡↓|
「戰爭」是隨著人類文明演進而產生的一種恐怖的衍生物,存於人類基因當中的爭鬥本性,在世界規模的大型戰役中展露無遺,並會對士兵造成極大的傷害——無論是心理上的,或是生理上的。而在《夜晚的血都是黑的》中,大衛.迪奧普也針對主角的思想與精神變化進行了十分細緻的描寫。
在和師大附中的同學們討論本作時,曹馭博提到了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名詞:「解離」。故事裡,主人翁阿爾法經歷摯友之死後,由於情緒、思想上的衝擊,開始出現極其殘忍的傷害他者行為。直到被長官送至戰地醫院後,他甚至對醫生之女圖謀不軌,而在動手的同時,他的意識其實已然開始逐漸「解離」。
曹馭博以另一部小說《記憶空白》為例,作品中的角色——鋼琴師,由於幼年的童年創傷,同樣也出現了「解離」的現象,對於經歷過深刻苦難的人來說,在「解離」的當下,他們其實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從戰場退下的老兵,時常會因為目睹袍澤之死,產生「想為對方活下去」的想法,當這些士兵想替人而活,或是想代他者而死的想法趨於極端之時,可能就會有如「靈
【林新惠〔游朝凱的多重宇宙〕講座節錄——Part 3|後設技巧🎇】
【林新惠〔游朝凱的多重宇宙〕講座節錄——Part 3|後設技巧🎇】
在上一部影片中,
林新惠為我們講解了游朝凱的亞裔書寫特點,
而今天要接著為大家帶來的則是講座節錄的第三部分——
● #故事中還有故事,關於後設技巧👓 ●
此系列的其他節錄也都能在潮浪粉專及Youtube觀看,歡迎有興趣或想複習的朋友們點擊觀看喔!
〈潮浪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vespress〉
●影片內容的文字詳述看這裡↓
關於「後設技巧」,林新惠認為或許能以簡單的一句話——「故事中的故事」來說明其定義。他以舞台劇《暗戀桃花源》來向讀者們闡釋,在觀賞《暗戀桃花源》時,會發現「戲劇中還有戲劇」:劇情講述兩個劇組,分別在籌劃《暗戀》及《桃花源》兩齣戲劇時,發生的種種衝突與事件。而這樣的劇本設計,能夠帶給閱聽眾一種「觀賞劇中劇」的特別體驗,這就是所謂的後設。
回到游朝凱的《三流超級英雄》,它身為游朝凱的第一部作品,其中就有不少短篇應用到後設的寫作技巧。如短篇〈我最後扮演我的日子〉,就是一個將後設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絕佳案例。故事當中,游朝凱將一個家庭內部的故事以劇本方式呈現,闡述這位沒有名字的主角在一齣名為《青春期》的戲劇中扮演「我」這個角色,而他主要的對手角色就是由另一位沒有名字的演員所飾演的「媽」。在劇中,「媽」會不斷地試圖對「我」展現「溫柔互動」,而「我」則會不停地嘗試閃躲,就如同一個真實的青春期少年,平時總對母親不苟言笑,表現出不理不睬的彆扭態度。
此短篇如果以第一人稱來敘述,可能就只會是一個平鋪直敘的普通情節描寫,但游朝凱巧妙運用了後設技巧,讓讀者在閱讀劇情時,得以獲得一種「後退
【林新惠〔游朝凱的多重宇宙〕講座節錄——Part 2|亞裔書寫🎇】
【林新惠〔游朝凱的多重宇宙〕講座節錄——Part 2|亞裔書寫🎇】
上週我們為大家帶來了林新惠關於游朝凱的介紹,
而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則是講座節錄的第二部分——
● #身分認同的掙扎,什麼是亞裔書寫?📜 ●
之後我們也會將系列的其它節錄: #後設技巧 及 #細說短篇 一起放上潮浪粉專及Youtube,歡迎有興趣或想複習的朋友們點擊觀看喔!
●影片內容的文字詳述看這裡↓
「亞裔」,英文為「Asian American」,泛指自亞洲地區遷移至美國的移民族群。美國在國際間以「文化大熔爐」著稱,亞裔在其中佔有不少的分量,但若與美國國內的另一個種族大族群——非裔相比,其實兩者之間有十分大的差異。
亞裔相較其他族群來說,內部的差異性較大。以美國的黑人社群為例,他們擁有共同的黑奴迫害史,並在長久追求平等的過程中砥礪出了堅韌無比的團結。但如果將視角轉至亞裔,其內部其實存在很多分歧,以國族來看,華裔、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形形色色的國家構成了「亞裔」這個大整體,這些國家的人們雖然在美國共同形成了「亞裔社群」,但他們過去的曾經歷的歷史卻是各不相同。
如當初中國人遷移至美國的社群,可能源自於十九世紀當初於西部拓荒時期從事苦力的華工,而日本人則可能是源自於二戰期間滯留於美國的日裔移民。這些大相逕庭的背景故事,形成了美國迥然有異的亞裔移民史,但也間接造成亞裔移民們不容易團結、凝聚在一起。
時間過去,隨著第一代的亞裔移民們逐漸衰老,如今的移民第二代要面對的,已不再只是過往的生存問題,而是飄忽不定的身分認同。一位生長在美國的亞裔子女,在家中,父母以中文作為主要溝通語言,但踏出家門,他們要面對的則
【林新惠〔游朝凱的多重宇宙〕講座節錄——Part 1|關於游朝凱🎇】
【林新惠〔#游朝凱的多重宇宙〕講座節錄——Part 1|關於游朝凱🎇】
上週日於春秋書店2F,
作家林新惠為讀者們帶來了「游朝凱的多重宇宙」導讀分享會,
帶領讀者們一同探究游朝凱的身世背景、寫作風格及敘事技巧,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講座節錄的第一部分——
● #關於游朝凱:一位理科腦作家🔬●
之後我們也會將系列的其它節錄: #亞裔書寫 、 #後設技巧 及 #細說短篇 一起放上潮浪粉專及Youtube,歡迎有興趣或想複習的朋友們點擊觀看喔!
●#影片內容的文字詳述看這裡↓
游朝凱,1976年出生,是一位臺裔美籍作家,雙親移民美國的他,是一位在美國本土出生長大的移民第二代。雖然游朝凱現在以劇作家及小說家兩個身分為世人所知,但其實他在大學時期可是一個純純的理組學生——分子生物學是他的專業主修,而創意寫作才是他的副修科目。
大學畢業後,游朝凱也並未直接成為作家或生物學家,而是先去攻讀法律博士,後來做了一會兒律師之後,才轉而開始創作電影、影集的劇本及撰寫小說。游朝凱其實並不算是一位快速、多產的作家,由於同時著手許多不同類型的文類,他的作品與作品之間通常間隔較長。他自己也曾在訪問中提到,光是一部作品《內景唐人街》的創作,就花了他七年的時間思考構築,最後才得以在2020年順利出版。
長篇小說《時光機器與消失的父親》、《內景唐人街》,以及短篇小說集《三流超級英雄》、《對不起,請,謝謝》是游朝凱目前完成的四部作品,四部著作主題各異,有《時光機器與消失的父親》的科幻,也有《內景唐人街》的寫實。且除小說之外,他還曾為影集《此時此地》、《西部世界》創作劇本,同時也有在紐約時報上撰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