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源地

光之源地 -認識自己並找回完整自己-

我們照顧身邊的人,亦該開始自我照顧。我? 歡迎直接加入我們LINE群組。
http://line.me/R/ti/g/G6OsQcWBd7。會更直接迅速的和大家互動唷

台南有許多很有自己味道的店家在來拜訪  #光之源地 之餘也可以走訪這個城市欣賞
22/05/2020

台南有許多很有自己味道的店家

在來拜訪 #光之源地 之餘

也可以走訪這個城市

欣賞

#台南 #咖啡 ...充滿人文歷史的台南,除了有古色古香的國華街、孔廟及赤崁樓等景點,老屋咖啡廳更是令許多台南控深深著迷,想一訪再訪的原因之一。這些咖啡廳除了餐點好吃之外,還有著

「妳的身體屬於自己,妳的心靈屬於妳自己,妳的情感屬於妳自己。永遠都要做自己,並無時無刻練習妳想成為的人。若妳對某件事感到不自在,那就別去做。保持最真的自我。」 節錄分享💃
04/05/2020

「妳的身體屬於自己,妳的心靈屬於妳自己,妳的情感屬於妳自己。永遠都要做自己,並無時無刻練習妳想成為的人。若妳對某件事感到不自在,那就別去做。保持最真的自我。」

節錄分享💃

昨天是38婦女節,但女權應該是每天都存在的價值。除了在三月8日發文紀念、跟著各家商號推出的行銷活動消費之外,每天都關注一下身邊的女孩們遇上的困境及突破吧。

2018年貼過這則@vogue 訪問
問她「想跟年輕女粉絲說什麼?」 的貼文,現在再分享給大家 Gaga的回答——⠀⠀⠀⠀⠀⠀⠀⠀⠀⠀⠀⠀ ⠀⠀⠀⠀⠀⠀⠀⠀⠀⠀⠀⠀
⠀⠀⠀⠀⠀⠀⠀⠀⠀⠀⠀⠀ ⠀⠀⠀⠀⠀⠀⠀⠀⠀⠀⠀⠀
「妳的身體屬於自己,妳的心靈屬於妳自己,妳的情感屬於妳自己。永遠都要做自己,並無時無刻練習妳想成為的人。若妳對某件事感到不自在,那就別去做。保持最真的自我。」 ⠀⠀⠀⠀⠀⠀⠀⠀⠀⠀⠀⠀⠀⠀⠀⠀⠀ ⠀⠀⠀⠀⠀⠀⠀⠀⠀⠀⠀⠀
⠀⠀⠀⠀⠀⠀⠀⠀⠀⠀⠀⠀
⠀⠀⠀⠀⠀⠀⠀⠀⠀⠀⠀⠀
#阿旭寫字公司 #寫字 #手寫

又即將迎來一個連假,大家想好怎麼度過了嗎?給你們的小建議~
29/04/2020

又即將迎來一個連假,大家想好怎麼度過了嗎?
給你們的小建議~

【蔡阿嘎長輩圖】認同請分享!

1~9選一個數字,把這個數字X3、+3、再X3,再把十位數跟個位數相加,最後的答案,就是你要去的縣市囉!

哈哈哈~出門記得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好社交距離喔!😆😆😆

► 看影片:https://youtu.be/Qxe1opGVQNI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4/23  #世界閱讀日📚在家找本書  和自己獨處
23/04/202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4/23 #世界閱讀日📚
在家找本書
和自己獨處

給每個愛書人的禮物:這篇文章整理我的閱讀旅途上接觸的私藏去處,有哪一些書評網站或部落格帶給我最多啟發,又有哪一些Youtube和Facebook粉專提供最多元的閱讀資訊。

無聊的生活可以不無聊任何細節皆可能挖掘出..有趣💃
17/04/2020

無聊的生活
可以不無聊

任何細節
皆可能挖掘出..有趣💃

上班好鬱悶,覺得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在這種百無聊賴的時候,我就會打開日本微型攝影師——田中達也 Tatsuya Tanaka 的 Instagram。

How's your Saturday?
11/04/2020

How's your Saturday?

前段日子,日本舉辦了「寺廟佈告欄大賞2018」,讓各寺廟的主持發揮所長,為世人寫下不同的名言,亦非常受日本人歡迎,廣泛流傳。以下是其中六句,希望能夠為大家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領悟。

更多時候只需要同理心陪伴多過於安慰
08/04/2020

更多時候

只需要
同理心
陪伴

多過於安慰

『讓大家說台語,就像呼吸一樣地自然。』
05/04/2020

『讓大家說台語,就像呼吸一樣地自然。』

憂心台語快速消失中,為了讓說台語變得自然,甚至成為認識台南府城的另一種文化特色,金曲歌王謝銘祐號召台南社大、正興國(街)、屎溝墘客廳及富樂夢基金會等團體,成立「來台南揣台語」推動小組,台南正興街14個店....

內心裡藏匿的「無聊」與「恐懼」💃是否也不斷拉扯你遠離軌道?
31/03/2020

內心裡
藏匿的
「無聊」與「恐懼」
💃
是否也不斷拉扯你遠離軌道?

那段精神的高峰期,跟現在的心神散亂相比,其中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多工」的嚴重程度。精神狀態極佳的時候,身心頻率較高,很容易就察覺到「多工」造成精神的巨大耗損,因此會排斥多工;然而當俗事纏身,不知不覺...

25/03/2020

一位母親,寫給身在巴黎的女兒:我們不需要彼此擔心。以祝福取代憂慮。有一天回頭看,這段時間,會是對我們的成長至關重大的時光...

【每個人能夠貢獻的部分,恰好就是他的主觀經驗】唐鳳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體悟到:「與眾不同是常態,與眾相同是錯覺。」即使看起來可能有重疊或相近,每個人其實都是走在獨一無二的生命軌道上💃敬佩 高頻的 能夠藉由夢達成心之所向但更欣賞著清楚認知自己是獨...
22/03/2020

【每個人能夠貢獻的部分,恰好就是他的主觀經驗】
唐鳳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體悟到:「與眾不同是常態,與眾相同是錯覺。」即使看起來可能有重疊或相近,每個人其實都是走在獨一無二的生命軌道上
💃敬佩 高頻的 能夠藉由夢達成心之所向
但更欣賞著
清楚認知自己是獨立個體
唐鳳分享他所喜歡的加拿大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 的一句話:「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

被美國期刊《外交政策》列為「2019年度全球百大思想家」,也是「全球首位跨性別部長」的唐鳳示,自己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體悟到:「與眾不同是常態,與眾相同是錯覺。」

20/03/2020
THANK YOU 💐
17/03/2020

THANK YOU 💐

學會從幾位防疫大將的氣場分辨海象海獺海豹(必須是萌萌的海豹寶寶)

#謝謝所有協助防疫的人員
(CC BY-NC 2.0)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楊牧,1984(摘錄)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寫在一封不容增刪的信裏我看到淚水的印子擴大如乾涸的湖泊濡沫死去的魚族在暗晦的角落留下些許枯骨和白刺,我彷彿也看到血在他成長的知識判斷裏濺開,像炮火中從困頓的孤堡...
14/03/2020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楊牧,1984(摘錄)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寫在一封不容增刪的信裏
我看到淚水的印子擴大如乾涸的湖泊
濡沫死去的魚族在暗晦的角落
留下些許枯骨和白刺,我彷彿也
看到血在他成長的知識判斷裏
濺開,像炮火中從困頓的孤堡
放出的軍鴿,繫著疲乏頑抗者
最渺茫的希望,衝開窒息的硝烟
鼓翼升到燒焦的黃楊樹梢
敏捷地迴轉,對準增防的營盤刺飛
卻在高速中撞上一顆無意的流彈
粉碎於交擊的喧囂,讓毛骨和鮮血
充塞永遠不再的空間
讓我們從容遺忘。我體會
他沙啞的聲調,他曾經
嚎啕入荒原
狂呼暴風雨
計算着自己的步伐,不是先知
他不是先知,是失去嚮導的使徒──
他單薄的胸膛鼓脹如風爐
一顆心在高溫裏熔化
透明,流動,虛無

#最新【著名詩人楊牧過世 曾被認為台灣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

詩人楊牧今天(13日)於台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壽80歲。

楊牧被譽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家,他在已逝的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博士(Nils Goran David Malmqvist)口中,被視為是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生於台灣花蓮。他中學時代起使用葉珊作為筆名,在《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等詩刊發表作品,在現代詩壇中開闢了一條抒情浪漫的道路。詩人學者焦桐曾說:「楊牧是台灣最勇於試煉文字、語法、也最卓然有成的巨匠。」
 
在東華大學,有楊牧文學研究中心,上頭描繪著的楊牧記錄了他豐厚的人生:自17歲發表〈水之湄〉一詩以來,創作從不停歇,詩、文等專著超過50種,屢獲國內外各項文學獎肯定,除了文學創作外,楊牧在比較文學、翻譯方面,亦有極高成就。
 
楊牧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進入愛荷華大學詩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後獲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72年,在他32歲的時候,改用楊牧作為新筆名,作品風格也有改變,他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加上了冷靜與含蓄,並且積極介入現實層面問題的探討,提出許多對台灣社會的觀察,展現濃厚的本土關懷。他在1976年,與中學同學,包括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等共同創辦洪範書店,洪範也是台灣純文學出版重鎮。
 
楊牧在1984年發表的著名長詩〈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被認是暗喻戒嚴時期的重要政治詩作,其後不斷在台港中各式抗議場合中,受到年輕人引用與改編。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楊牧,1984(摘錄)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寫在一封不容增刪的信裏
我看到淚水的印子擴大如乾涸的湖泊
濡沫死去的魚族在暗晦的角落
留下些許枯骨和白刺,我彷彿也
看到血在他成長的知識判斷裏
濺開,像炮火中從困頓的孤堡
放出的軍鴿,繫著疲乏頑抗者
最渺茫的希望,衝開窒息的硝烟
鼓翼升到燒焦的黃楊樹梢
敏捷地迴轉,對準增防的營盤刺飛
卻在高速中撞上一顆無意的流彈
粉碎於交擊的喧囂,讓毛骨和鮮血
充塞永遠不再的空間
讓我們從容遺忘。我體會
他沙啞的聲調,他曾經
嚎啕入荒原
狂呼暴風雨
計算着自己的步伐,不是先知
他不是先知,是失去嚮導的使徒──
他單薄的胸膛鼓脹如風爐
一顆心在高溫裏熔化
透明,流動,虛無

(文/報導者;圖片提供/目宿媒體)

#延伸閱讀
【更多詩人生平與手稿,請見楊牧數位主題館】http://yang-mu.blogspot.com/
【關於詩人的創作和人生歷程:《他們在島嶼寫作──朝向一首詩的完成》】https://youtu.be/PCVhuq6J-ZQ

#楊牧 #報導者

05/03/2020

【箴言talk to you】
 
接觸人群,才明白什麼是與人相處的溫暖,因此更深刻體會,在人群中不得共鳴的孤單。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 http://bit.ly/2VAQQyu
-
探索誠品人的 IG 生活 🔍 http://bit.ly/2ORr84R

很多時刻會很想問「愛自己」一點是如何的更愛自己一點而每一個質疑自己的時刻能夠更接受此刻自己也是一種愛自己了
19/02/2020

很多時刻
會很想問「愛自己」一點是如何的更愛自己一點

而每一個質疑自己的時刻
能夠更接受此刻自己
也是一種愛自己了

#真心愛自己,從接納真實的自己開始

當你深層的體會與接觸到~

自己真的不總是那麼勇敢,也會害怕,也會無力,也會脆弱。

自己也需要被容許、被諒解、被理解、被關注、被撫慰。

自己也不總是那麼有力量,也會疲累,孤單,覺得被排除,和覺得失落。

但不論自己感知、覺知到什麼,都願意深深的承認這樣的自己,也學習與這些面貌的自己認識、接觸與握手。

知道這都是自己的一部份,過去是隱藏著的,如今,終於親眼看見。

並且,讓你再更深一層的與自己和好、和解,更實實在在接納自己,成為完整的自我。

然後,可以安安穩穩的,對著自己的這些部分說:「歡迎你,回到我的生命」。 其實想告訴你,請再愛你自己多一些。

當你自責,當你愧疚,當你遺憾,當你懊悔,當你難以接受現在的處境與結果⋯我仍希望,你能再多愛自己一些。

即使,你做不到完美的理想,也做不到別人滿意的結果,更可能無法呈現出最佳的自己,但都要請你看見,你自己盡力的不讓自己做出更具傷害的行為。

你努力承擔,試著不影響其他人,只要求著自己。你受到了些傷害,卻極力的不去反擊,不去對他人造成傷害。

你給了其他人許多體諒與理解,也給了心疼,但所有的人你都給了,卻獨獨沒給自己;不僅沒給自己體諒,沒給自己理解,也沒給自己心疼。

我如此希望:當你可以對別人好,也能不忘記對自己好。

當你不斷試著去愛你身邊的人,也請試著,要更愛你自己多一些。

摘自《七天自我心理學~找回原本美好的你》

#回到自己的生命裡

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cat/all/key/蘇絢慧/adv_author/1

獨處的喜悅與美好💃『一種獨居處世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更是一種獨立人格的體現。』百科中這麼解釋獨處。因而,很顯然獨處與孤獨並不是一回事,喜歡獨處並不代表孤獨,只是更願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不強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22/01/2020

獨處的喜悅與美好
💃

『一種獨居處世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更是一種獨立人格的體現。』百科中這麼解釋獨處。
因而,很顯然獨處與孤獨並不是一回事,喜歡獨處並不代表孤獨,只是更願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不強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不用結識不喜歡的人,不用為別人做出犧牲......

Address

Tainan
704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光之源地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