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03/2025
【嘉義之音電台】寶島來開講
⛩️笨港口港口宮的港口媽🤴
📣介紹者:
笨港口港口宮總幹事 凌子楚
從反映了地理位置與民生產業的蚶子寮媽;到一年換一次紅綾,配戴顯眼紅彩球的紅綾媽;為了不與官府的鹿耳門大天后宮撞名,改稱港口宮,也才有了現在叫的港口媽。若看到媽祖頭頂彩球,多半都是從東石笨港口港口宮分靈出去的,從1684年以來,港口宮已經有超過一萬八千多尊分靈,六千多間神壇宮廟,持續傳承守護全台灣的人民。
「在過去的歷史裡,人類學沒有保留的東西,可以從廟宇的角度去看見產業發展與移民歷史的交合。」
整個雲嘉南平原其實是一個海陸交會的過程,水邊的媽祖婆、王爺公,到農業的代表伯公、大道公、帝爺公,先民從海口遷徙至內陸,政府為管制地方便設立城隍廟,代表皇帝的權力,這也是諸羅縣城隍爺戴官帽的原因。
「北港溪變道帶來嚴重傷亡,媽祖起駕要見天夜普,也是全台最早的普渡。」
古禮的中元普渡應該要在晚上,白天是退潮時間,下午過後才會漲潮倒流,當初的溪水改道也是同樣的方向與時間,所以保留夜普的習俗。見天就是露天,不搭棚子,因為有些好兄弟習慣自由自在了,看到帳篷反而會害怕、會迴避。正是因為有這些故事,不管從什麼點切入都能更深入的挖掘在地,人生也許滄海一粟,但我們也只是在延續前人們做過的事情,這些故事都因為這塊土地而變得更加美好。
#嘉義之音電台 👉FM91.3 #寶島來開講 【節目預告】 ദി ˉ͈̀꒳ˉ͈́ )✧寶島大來賓:@東石笨港口港口宮 總幹事凌子楚 從反映了地理位置與民生產業的蚶子寮媽;到一年換一次紅綾,配戴顯眼紅彩球的紅綾媽;為了不與官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