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Reji

日记 Reji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或是平淡如水,或是轰轰烈烈,都值得我们去记得。这些人和事,造就了每一个日常。
日记里记下的,也是如此。

20/12/2024

Tanjung Malim 咔嚓咔嚓的剪刀声 | 理发店

传统理发店对90后而言并不陌生,儿时理发的画面仍历历在目,自己做在这里剃头,隔壁的大叔可能正在刮胡子、挖耳朵…只要与脸部仪容相关的,传统理发店都能帮你搞定。
「我们现在这样的年纪,年轻人不喜欢我们剪了,现在都是做大人(年纪偏大)的生意罢了。」丹戎马林协成理发店东主陈贞容,从14、15岁开始学理发,如今已经两鬓斑白,拿起剪刀动作依然利索。原以为传统理发店的人流不多,但一天下来平均都有十几二十个客人。
延续传统理发店的服务,这里也有修面、清耳的服务,只是因时代改变买不到修鼻毛的器具,这才放弃修鼻毛服务。「有些东西现在真的买不到了,就好像这个磨刀的皮,现在也没有卖了。」东西推陈出新,许多老器具再也找不到,虽然新器具让他的工作更轻松,但有些器具只能成为回忆。
「以前流行头发长长盖过耳朵、流行刺猬头…那些我们都做过,但永远不变的经典发型还是陆军装和文装。」陈贞容做过各种流行发型,但这些风潮都会褪去,只有适合日常打理的发型才是不变的「潮流」。
即使有新兴理发店的出现,但对传统理发店并无太大影响。陈贞容自信地说,自己有固定的客户,有些客户从小剪到老,也有客户是从父亲剪到儿子。「他们什么时候来剪,有没有来,我都知道。」
陈贞容认为传统理发店自有自己的客户群,因主打「平、靓、正」,与新兴理发店提供不一样的服务,加上收费便宜,有其生存之道。「他们剪个头发就要几十块,我这里才15块,全套(理发+修面+清耳)才16块。」尤其现今只有传统理发店提供这些服务,喜欢这类服务的客户自然会寻上门。至于什么时候退休?陈贞容的想法与其他老手艺人一样——做不动了再打算。
#老行业 #童年回忆 #纪录片

“以前江鱼仔旺季的收获是很多的,以吨来计算,两三百公斤放在以前都不算什么。”早年东海岸未大量开发,甘马挽港口渔村一带的渔船只需开到临近的地方就能捕到大量的渔获。直至近年来渔获大量减少,需要开到 Cherating 一带才能找到鱼群。陈明才坦...
05/12/2024

“以前江鱼仔旺季的收获是很多的,以吨来计算,两三百公斤放在以前都不算什么。”早年东海岸未大量开发,甘马挽港口渔村一带的渔船只需开到临近的地方就能捕到大量的渔获。直至近年来渔获大量减少,需要开到 Cherating 一带才能找到鱼群。陈明才坦言,本地渔获越来越少,在当地海产店里看见的大多来自浮罗交怡、泰国或越南。

泉利号鱼廊是江鱼仔和咸鱼处理厂,创立至今已有超过100年。今年79岁的第三代传人陈明才,从小跟着父亲在厂里帮忙,14岁辍学入行,20岁开始独当一面,能独立完成烹煮、晒制到过筛、包装的工作。他还记得父亲的年代没有引擎,船只必须挂上船帆,划船出...
02/12/2024

泉利号鱼廊是江鱼仔和咸鱼处理厂,创立至今已有超过100年。今年79岁的第三代传人陈明才,从小跟着父亲在厂里帮忙,14岁辍学入行,20岁开始独当一面,能独立完成烹煮、晒制到过筛、包装的工作。
他还记得父亲的年代没有引擎,船只必须挂上船帆,划船出海才能捕鱼。“以前出海要看风向判断方向,如果没有风的话就要自己划回来。”直至他入行时,渔船才开始采用挂在船尾的舷外机,在有风的时候挂上船帆,让船走得更快一些。
甘马挽港口渔村是盛产海产的地方,当年这里的马来人大多是渔夫,而华人则是收购渔获的加工商。然而,随着世代的发展,村里原有的20家海产加工商也慢慢结束营业,如今仅剩下泉利号一家而已。
他庆幸孩子愿意接手,让家业能传承到第四代,但也了解这样繁琐的粗重活不是年轻人所向往的,有朝一日或许会跟其他加工商一样画上休止符。

29/11/2024

属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的晒鱼日子 | 江鱼仔
小小的江鱼仔是炒菜、熬汤时必不可缺的配料,这看似不起眼的“配角” 背后是一群人从早到晚挥洒汗水的才能获得的成品。
清晨6点多左右,负责捕鱼的渔民背着工具跃身上船出海去,直至11点多才回来。“他们回来的时间不定。运气好、天气好的话,可以捕到下午一两点;天气不好,没有鱼,可能十点多就回来了。” 泉利号鱼廊是专卖江鱼仔和咸鱼的工厂,主要江处理好的江鱼仔和咸鱼批发给关丹的海产店。
“鱼要新鲜,晒出来才会美。” ”泉利号鱼廊第三代传人陈明才说,江鱼仔必须每天现捕现煮,渔船收获后就必须立马回来,用热水烹煮后,摊在阳光下晒干。晒的时间长短全看天气,若是阴天则必须隔天再晒。然后按照鱼的大小过晒,最后才能包装、出货。
早年没有机器,需要用人手过筛,把晒干的江鱼仔放在过筛篮上使劲摇晃,把较小的江鱼仔和鱼头给晒出来。以往渔获较多,每次收成以吨计算,必须从下午2点连续晒到晚上8、9点才能完成。回想当时的情景,陈明才直言:“摇到腰都要断了!”
后来他在邦咯岛看到机器晒江鱼仔,便拍下照片请女婿帮忙制作,改良了几次,才有了现在让他们解放双手的过筛机器。如今只需把江鱼仔倒在上面,较小的鱼会从传动带上的小洞跌落,而较大的鱼则会顺着传动带送入篮子里。“较小的鱼和鱼头会一起跌落,所以之后还要再晒一次,但是真的轻松很多了。”
一辈子都在泉利号工作的陈明才感叹当地渔业的转变。“以前这里都是马来人捕鱼,华人收鱼处理,但现在渔船也是我们自己的了。”随着万物涨价,高昂的渔船修补费用让渔民吃不消,便要求泉利号买下渔船,而渔民则为其“打工”。若当天有收获的话,就以鱼的价值来算,当作向渔民买鱼,而没有收获的时候,就会给渔民发当日薪资,作为出海的辛苦费。
“现在的鱼也越来越少了,以前我们出海不会去远,大概5分钟左右的路程,现在要去到靠近Cherating那一带。”他透露,甘马挽港口渔村(Kampung Kuala Kemaman)以前就是鱼群栖息地,但附近建起港口后,鱼群就消失了。
目前,泉利号由儿子接手,而陈明才则负责对外批货的工作。“工作太多,他要忙里面,顾不到外面。”他坦言不确定有朝一日自己退下之后,泉利号还能撑多久。他明白传承几代的家业面对的是渔获减少、工作繁重、人手不足等各种现实问题,但心里是满满的不舍以及无能为力。
#纪录片 #老行业 #童年回忆 #渔业 #登嘉楼

27/11/2024

与面粉为伍多年,冼大志的父亲也懂得做饼。原本做豆沙饼和加央角只是纯粹好玩,后来做多了就开始请身边的朋友和顾客吃。没想到这类「小饼」备受顾客喜爱,因此也渐渐地成为冼家手工包档的其中一个招牌。
#老行业 #古早味 #童年回忆 #纪录片

冼大志在22岁的时候就回家帮父亲打下手,学做包,一做便是40年。他不清楚父亲的师承何处,只知道父亲以前是厨房里的「马王」(杂工),或许是从那里学回来的手艺。冼父早年在龙运铁山工作,当地因开采铁矿而聚集了很多人,因此冼父和另一名厨房学徒都必须...
22/11/2024

冼大志在22岁的时候就回家帮父亲打下手,学做包,一做便是40年。他不清楚父亲的师承何处,只知道父亲以前是厨房里的「马王」(杂工),或许是从那里学回来的手艺。
冼父早年在龙运铁山工作,当地因开采铁矿而聚集了很多人,因此冼父和另一名厨房学徒都必须合作炒一大桶豆沙,然后包豆沙包。后来因铁矿公司结束营业,冼父才决定搬来关丹,开始做起冼记手工包。
#马来西亚 #传承

「去到哪里有卖包,就一定会吃包。」做包数十年,吃包就是冼大志的「职业病」。出门时,几乎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看看其他人怎么做,才能知道自己的工夫深浅。「我爸爸也是这样。每次出去都会吃包,一人一半。」虽然传统上,许多手艺人都会谨守手艺不外传的原...
22/11/2024

「去到哪里有卖包,就一定会吃包。」做包数十年,吃包就是冼大志的「职业病」。出门时,几乎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看看其他人怎么做,才能知道自己的工夫深浅。「我爸爸也是这样。每次出去都会吃包,一人一半。」
虽然传统上,许多手艺人都会谨守手艺不外传的原则,仅传给家中孩子或是传男不传女。但冼大志是少数的例外,这些年来有不少人前来拜师学艺,他也不吝指教。这或许与他一直以来秉持着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学习精神,只有相互指教才能继续精进。
#马来西亚 #传承

16/11/2024

在关丹的某个工厂区里,隐藏着一家当地人熟悉的包店。与传统包店一样,这里没有其他主食,只有各种不同口味的包子,还有一些老板称之为「小饼」的豆沙饼、加央角的饼,当然也还有茶水。
「做包是体力活。」冼记手工包老板冼大志从清晨4点开工,截至上午11点,间中只有在等待醒发面粉的那一个小时里能忙里偷闲,到巴刹找朋友喝茶聊天。店里由冼大志夫妇负责,从做包、炒料到茶水等,全由两人一手包办。每天早上做包,晚上发酵面团,还需抽安排时间炒馅料,每一天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店里。
这里做的都是传统包点——豆沙包、牛油包、加央包、生肉包和叉烧包,还有豆沙饼和加央角。冼大志笑说,早年还有大包、菜包和咖喱鸡包,但如今人手不足,只能专注做几种口味。
雪白的包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要做出好吃的包并不容易,关键在于包皮。皮太厚,吃起来只有满嘴的面;皮太薄,又「破皮」的风险,要做好「皮薄馅厚」的包子靠的是经验与工夫。不过,为了让客户来到就能立马吃到热腾腾的包子,包子从做好就一直放在蒸笼里蒸,截至下午2、3点为止。他坦言,包皮蒸久了会过火或有多余的水分,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熟客大多来自工厂区,来喝茶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坐下就要马上吃。
「我们是海南人,人家会说去「厝墘」或去「海南佬」那里喝茶。」冼记手工包隐藏在工厂区,也没有招牌,地点并不好找。但冼大志认为没有招牌也没关系,毕竟多年来做的是熟客生意,提起「厝墘」或「海南佬」,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地方。直至近10年来因社交媒体发展,人们喜欢将美食放上网,这才慢慢迎来外地人。他笑说,生意确实好很多。
虽然迎来不少游客,但冼大志并没有搬到市区的打算。他直言自己已经62岁了,若是费力费钱搬到市区,等到回本时或许已经70岁。「说句不好听的,到时候也不懂还在不在。」他直言,若是现址发展起来或是穳够钱退休的话,可能会直接结束营业。「我们没有孩子,只有夫妻俩,没有后顾之忧。」

14/11/2024

麻风病患在希望之谷的生活与常人无异,除了不可外出,院民们可工作、上学、结婚、生子,可惜的是,基于当时法令里保护婴儿的机制,院民们在生下孩子后必须在6个月内安排亲友带走,不可将孩子留在院内抚养。「有些家人愿意帮忙抚养,就交给家人,但有些人的家人直接断绝联系,等了6个月也没人来带走孩子,这样就只能等他们(政府)安排人领养了。」
今年74岁的王妹庆幸自己的养母愿意帮忙带孩子,直至孩子长大后,麻风病患的强制隔离法令也废除了,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不过,这样的个案其实是少数,不少院民的孩子都被安排送走(被领养),终其一生无法再相见。
希望之谷故事馆馆长兼 Care & Share Society创办人陈彦妮曾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帮助院民们寻找孩子,但能寻回的寥寥无几,有的音信全无,有的则不希望平静的生活被打扰…因各种原因,让寻亲之路变得更艰难。
一场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除了落下终身残疾、毁容等问题,也有人从此与原生家庭失散,甚至是失去孩子。骨肉分离的滋味,夜深人静时的思念,苦寻不得的痛,只有院民们才知道当中酸楚与心痛楚。

「Papan就好像我们的王牌一样,大家做什么事都会说「我有papan的」。」希望之谷院民张爱珠说。「Papan」其实是院民们被送入希望之谷后的病例板,宛如院民在这里的「身份证」,只有住在希望之谷才能拥有「Papan」,搬离的患者就会失去「p...
09/11/2024

「Papan就好像我们的王牌一样,大家做什么事都会说「我有papan的」。」希望之谷院民张爱珠说。「Papan」其实是院民们被送入希望之谷后的病例板,宛如院民在这里的「身份证」,只有住在希望之谷才能拥有「Papan」,搬离的患者就会失去「papan」。
从英殖民时期开始,拥有希望之谷「Papan」的院民可获得政府的津贴和福利,包括免费的教育、医疗、住宿,甚至是伙食。张爱珠还记得,以前政府每星期会分批分发不同的蔬菜、鱼、肉和水果,每个月则可领11两米和3斤糖。「现在没有给伙食了,大家都是出去买,一天津贴30块钱。」
#马来西亚

在还未找到麻风病解药的那段时期,希望之谷里的病友成功需要留在这里进行治疗,不得随意外出。于是在希望之谷里形成另一个小世界,这里的衣食住行各个行业基本由院民承包。从除草工人、木匠、理发师、裁缝师,到警察、消防员、「医生仔」,希望之谷里的每一个...
06/11/2024

在还未找到麻风病解药的那段时期,希望之谷里的病友成功需要留在这里进行治疗,不得随意外出。于是在希望之谷里形成另一个小世界,这里的衣食住行各个行业基本由院民承包。
从除草工人、木匠、理发师、裁缝师,到警察、消防员、「医生仔」,希望之谷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生活而「打拼」。虽然政府每星期都会分派粮食,但生活上的柴米油盐远远超出那些,加上外人不得进入希望之谷,因而所有工作只能由患者来完成。
陈彦妮说,院民们对能成为打皇家工的一份子自豪不已,虽然当「医生仔」的薪资被戏称为咖啡钱(指薪资只够喝咖啡),但大家对自己的工作都相当尽责,并没有敷衍了事。
「这里打皇家工的薪水是136块,但是太多人申请,很难拿。加上我不是本地人,就找其他工作,比如种菜、洗屋子等。」来自印尼的杨顺华还记得,以往在农历新年前夕,他都会挨家挨户地询问院民们是否需要打扫服务,三人一起打扫,6块一天的工资,一人才分得2块钱。
1957年,麻疯病院医药总监的雷迪医生(Dr K.M. Reddy)鼓励院民在家种花和果树,除了是让院民增加额外收入,也想借花卉园艺作为外界接触希望之谷的媒介。从此,希望之谷成为大马首屈一指的花卉批发产地,打开了对外的大门。

31/10/2024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很漂亮,种了很多花,这个地方叫做希望之谷。」希望之谷故事馆馆长兼 Care & Share Society创办人陈彦妮希望,有朝一日,「希望之谷」能成为孩子们的睡前故事,成为有教育性又美好的地方。
双溪毛糯大的麻风病院有个美丽的名称——「希望之谷」。如果你现在走进这里,会发现这里的住户都很欢乐、友善,也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地方。然而,在若干年前,这个地方对这里的住户来说,却是绝望之地,因为住进这里的人,很可能再也回不到外面的世界。
麻风病的起源难以追溯,但本地的麻风病院建立于1926年,在1930年正式启用。当时基于《麻风病患法令》,强制所有病患隔离。患者会被强制逮捕,送到槟城木蔻山、雪兰莪文良港、柔佛淡杯等麻风病营进行治疗和隔离。
「相比其他麻风病营,这里就像是一个小世界,有完整的社区,完善的区域规划。」陈彦妮透露,在英殖民的完善规划下,这里有自己的戏院、娱乐、会馆组织,也有医院、法庭、邮政局、警察局、监狱等,与外界无异。唯一的差别就是不能自由出入希望之谷。
来自印尼的杨顺华(人称马来仔),10岁就随哥哥来马治病,在希望之谷住了60多年。他还记得,自己初来报道时,接送的车子并没有驶入院区,而是指了条路,让他和哥哥下车步行到那里,等待医护人员的协助。「那时候我才那么小,都是我妈妈安排的…幸好护士知道我不是这里人,也照样帮我们验血,还安排我们在这里读书。」
这里被英殖民命名为「Valley of Hope」,顾名思义是想让患者能有康复的希望。然而,这里对当时的患者而言其实就是「痛苦深渊」。内心充满着恐惧与不安,除了要面对未知的未来、社会的歧视,还要承受麻风和骨肉分离的痛楚,其中的苦楚难以一一道来。
这里的院民大多都是从年轻就进到希望之谷,一住就是一辈子。「我女儿有叫我去跟她一起住,但在这里住惯了,平时出去走走也放心。如果去外面住,会有自卑感,不懂怎么说(觉得)自己手脚不好……」即便已经痊愈,当初患病留下的痕迹,或是红斑,或是毁容、或是手脚不利索,都成为他们的枷锁。尤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闻「风」色变,患者允许与社会大众接触,就连要回家奔丧也不能搭德士或公共交通,只能偷偷搭罗里出去。
陈彦妮还记得,最初来到希望之谷时,这里虽然住着一群同病相怜的人,但院民的关系并不密切,甚至依旧活在「小世界」里。于是她创办 Care & Share,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版画、编织篮子、手工公仔等,鼓励院民参与,让他们从受助者成为助人者,重拾信心融入社会。「现在明显可以看到他们很开心、很欢乐,有些院民还会自荐要做些什么…」
「通过时代的推进,感觉到这里改写了,(希望之谷)好像磁铁那样,把老师、艺术家、律师、学者、医生、护士等都被吸引来这里参加导览。这里已经越来越被看见、被听到,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家长走进来。」希望之谷是世界第二大的麻风病院,也是发现第一宗氨苯口(Dapsone,麻风病特效药)抗药性案例的地方,对治疗麻风病有着巨大的贡献。早前,文化部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报备,目前已在暂定的申遗名单中,2026年1月就会呈上联合国申遗。「未来这个地方就会像槟城、马六甲那样成为古迹区域,会诞生各种展馆,甚至不同的导览路线,比如医药、会馆等…」一直默默守护希望之谷和院民的陈彦妮希望,即便有朝一日院民皆已离世,还能有一个地方,能让后代去倾听病患的故事,亲身走一趟这个历史留下的遗迹。

23/10/2024

咖啡是许多大马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 Kopi 还是 Kopi O,每天一杯是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就如吃饭睡觉那么平常。虽然医学研究指出,常喝咖啡会导致钙质流失,但对于一辈子与咖啡为伍的林成平来说,咖啡的益处远多于坏处。
#马来西亚 #传承

「晒豆」包含的步骤很多,从咖啡果从树上摘下后,需要切开在太阳底下晒上2个星期左右,直至豆子的水分完全蒸发为止。随后必须放到机器里搅拌,完成之后就过滤掉咖啡豆的外皮,随后再重复搅拌和过滤的步骤,尽可能去掉咖啡皮。人手选豆是最后一个步骤,把不过...
14/10/2024

「晒豆」包含的步骤很多,从咖啡果从树上摘下后,需要切开在太阳底下晒上2个星期左右,直至豆子的水分完全蒸发为止。随后必须放到机器里搅拌,完成之后就过滤掉咖啡豆的外皮,随后再重复搅拌和过滤的步骤,尽可能去掉咖啡皮。人手选豆是最后一个步骤,把不过关的豆子给淘汰,同时捡出豆子的皮,没有一双「金睛火眼」可不行。

传统上,晒豆也是制作海南咖啡的一部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工作交给专人来处理,而炒咖啡真的就只剩下炒的工作而已。

#传承 #马来西亚

裕发咖啡起源自咖啡批发,林成平的父亲从事咖啡批发工作,从到咖啡园收咖啡果,到晒豆、选豆等,然后批发给咖啡厂和炒豆师傅处理。直至后来他们家负责供货的炒豆师傅决定搬到其他地方,促使林成平的父亲向对方学习整套炒咖啡的方法。「师傅是海南人,所以我们...
10/10/2024

裕发咖啡起源自咖啡批发,林成平的父亲从事咖啡批发工作,从到咖啡园收咖啡果,到晒豆、选豆等,然后批发给咖啡厂和炒豆师傅处理。直至后来他们家负责供货的炒豆师傅决定搬到其他地方,促使林成平的父亲向对方学习整套炒咖啡的方法。

「师傅是海南人,所以我们炒的也是传统海南咖啡。」从父亲开始投身炒咖啡领域后,慢慢就放掉批发咖啡豆的生意,但因拥有这方面的知识,早年他们家也会自己晒咖啡、选豆子。

早年裕发由哥哥和父亲负责打理,林成平则在新加坡工作,后期因哥哥患病,无法再从事这类粗重的工作,他才回家接手家业。在年近50的年纪才开始学习炒咖啡,过程一点都不容易,他坦言:「一直失败。」所幸他并没有放弃,在坚持了好几个月后,终于出师。最终花了6年的时间,才彻底与咖啡豆「做朋友」。

10年前,裕发咖啡传承给女儿Catherine 和女婿吴金土,两人同样是自愿接手家业,继续用传统柴烧的方式去炒豆,希望能保留传统海南咖啡的那股炭香味。
#传承 #马来西亚

04/10/2024

烧柴炒咖啡 | 咖啡豆
在我们爷爷或是更早的那一代,南下到马来亚的华人总是会按照籍贯从事不同的行业,譬如沿讨海人是潮州人、淘锡米的是客家人,开咖啡店的是海南人… 时至今日,那些传承下来的老行业,大多仍然延续着这样的惯例做下去,而有些行业虽然由不同籍贯经营,却依旧遵循着传统的做法。

「我们做的的海南咖啡,就是炒的时候要加糖加牛油的那种。」丹绒士拔裕发咖啡是传承了70多年的老字号,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咖啡品牌。第二代传人林成平说,海南咖啡不难做,配方基本都一样,最大的差异在于手势。「就跟大炒是一样的原理,这家炒的火候很够,另一家就还可以…」

炒制一锅咖啡大约需要3-4小时,间中需要不断翻炒,确保所有豆子都均匀混合上糖和牛油。之后必须放到凉板上摊凉,随后直接磨粉、包装、进桶。这里用的是装饼干的铁桶,这不仅是上一代传承下来的做法,也是为了确保咖啡粉不会受潮。

「柴火是『活火』,这个叫生龙活虎!」从林成平的父亲开始,到现在由女婿吴金土接手,这里炒豆用的依旧是柴火。两人意见一致,认为柴火炒出来的豆子味道不同。对如今负责炒豆的女婿吴金土而言,煤气的火可控制大小,却少了一股「味道」。「少了那股炭烧味。」

一锅出炉的咖啡大约有40公斤,一般每日会炒2轮。「如果很多订单,也是炒3轮而已。3轮就要炒到下午去了。」吴金土坦言,手工炒制的量有限,无法达到太多。

无论是林成平或是吴金土,两人都是「半路出家」,之前有自己的工作,后来才回家接手裕发。林成平在年近50岁时才开始学习炒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学习了好多个月才成功出师。「学是几个月,但我花了6年时间来摸透它。」他坦言,学的只是一门技巧,但要真正了解咖啡的「性格」,驾驭整个做法,还是需要花时间慢慢去摸索。

「我们是自愿接手的。」谈起回家接手家业,夫妻俩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笑着说道。Cathrine从10几岁开始就在裕发帮忙,至今已有20多年,对这里的工作已经熟门熟路了,反倒是丈夫是在10年前才进入这一行。从修冷气转到炒咖啡,两个行业几乎八竿子打不着,询及学习的过程是否艰辛?他笑说:「每一行都有难处,没有哪一个比较难,只是要学而已。」

「没有分谁负责什么,谁有空就谁做。」林成平共有5个儿女,但只有Cathrine 与丈夫吴金土全职打理裕发,其余兄弟姐妹则会在工余时间前来帮忙。

以前的中秋月饼包装并不华丽,四块月饼叠在一起,用比较厚实的油纸包起来,再贴上印有店家招牌的贴纸即可。即便后来有些店家推出盒装月饼,却也不如用油纸包着的月饼卖得多。主要是两者的售价不同,在那个年代中秋能吃到月饼已经是很幸福的事,并不在意包装如...
30/09/2024

以前的中秋月饼包装并不华丽,四块月饼叠在一起,用比较厚实的油纸包起来,再贴上印有店家招牌的贴纸即可。即便后来有些店家推出盒装月饼,却也不如用油纸包着的月饼卖得多。主要是两者的售价不同,在那个年代中秋能吃到月饼已经是很幸福的事,并不在意包装如何。
有趣的是,那个年代竟然还可以用「分期付款」买月饼。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几块钱可能就是一个月的薪资,人们为了可以在中秋可以吃到月饼,每年从新年开始便向店家订购,每月付款一小部分,直至中秋前夕才一次付清余额。
#传承 #马来西亚

万挠品兴饭店源自品南饭店,在1898年(光绪24年)由李德创立。后因李德病故,儿子不得不放弃大学梦,南下接手饭店。自此品南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到第四代。来到第三代,品南一分为二,由兄弟俩李瑞坚和李瑞能分别经营品兴和品南。品南延续祖辈的传承,...
24/09/2024

万挠品兴饭店源自品南饭店,在1898年(光绪24年)由李德创立。后因李德病故,儿子不得不放弃大学梦,南下接手饭店。自此品南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到第四代。
来到第三代,品南一分为二,由兄弟俩李瑞坚和李瑞能分别经营品兴和品南。品南延续祖辈的传承,而品兴则只做广府菜而不做月饼,直至品南因屡次受到水灾影响而结业,回到品兴合二为一。
每年做的第一批月饼,我一定会拿给他们(家中长辈)试吃,让他们给点意见。」李瑞能在世时会为月饼把关,如今则改由李家长辈做品质管控。现任负责人李家聪和李家仪从小就在店里打转,对品兴的流程相当熟悉。眼见父亲年纪渐长,姐弟俩陆续辞去工作回家帮忙,目前已能独立打理品兴。「只要还在做品兴,就会继续做广府菜和品南月饼,坚守上一代的情怀。」

Address

1-2, Jalan 5/109f, Taman Danau Desa
Kuala Lumpur
581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日记 Reji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日记 Reji: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