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oryTeller

ZtoryTeller Gallery of stories and creative studio based in Hong Kong.

📣•GOOOOOD NEWS : SLOW SOUL MARKET EXTENDED 加開聖誕假期兩天🦥•慢靈魂市集 SLOW SOUL MARKET 上週末正式開始!感謝大家支持,ztoryhome和檔主們決定加開兩天( 25號及26號)...
24/12/2024

📣•GOOOOOD NEWS : SLOW SOUL MARKET EXTENDED 加開聖誕假期兩天🦥•

慢靈魂市集 SLOW SOUL MARKET 上週末正式開始!感謝大家支持,ztoryhome和檔主們決定加開兩天( 25號及26號)。在年末的最後一刻,不妨慢下腳步來到我們首個慢靈魂市集,這裡集合我們精選了多個慢工出細貨的香港品牌與創作單位:有香港製造的古着、媲美日本陶藝師技藝的香港手造陶瓷、本地人手編織的籐器燈飾、香港設計的帽子袋子、獲得國際設計大獎的紙香產品、香港獨立出版社精選書籍等等等……讓你的靈魂在這裏放鬆、慢下來,細味只能在 ztoryhome 找到的市集。

With the overwhelming response and festive spirit, we have decided to extend our market days, 25 to 26 Dec on this Christmas Holiday! Let’s put our Slow Soul Market to your Christmas holiday list. See you tomorrow and don’t miss out on the pop-up bar, movie night, and healing workshop this weekend.”

《SLOW SOUL MARKET》

Week 1|2024.12.20 - 2024.12.22
Week 2 Extend|2024.12.25 - 2024.12.29
Time|11:00 - 18:00 (Fri to Sat : 11:00 - 22:00)
Location|

Curated by .official

 :《窄路微塵》距離《窄路微塵》的上映,已經過去了兩年。這兩年時光可以很短,眨眼就過;也可以很長,長到足以讓我們忘記許多事情。《窄路微塵》的故事圍繞著疫情期間發生的故事。在生活如常以後,我們還記得那時所感受到的渺小嗎?《窄路微塵》不僅記錄了...
19/12/2024

:《窄路微塵》

距離《窄路微塵》的上映,已經過去了兩年。

這兩年時光可以很短,眨眼就過;也可以很長,長到足以讓我們忘記許多事情。

《窄路微塵》的故事圍繞著疫情期間發生的故事。在生活如常以後,我們還記得那時所感受到的渺小嗎?

《窄路微塵》不僅記錄了那段艱難日子的一個剪影,更留下了只有經歷過,才會明白的感悟——「我哋呢啲一粒塵都唔係嘅人,個天唔係成日睇到我地㗎,不過唔緊要呀,我地睇得到對方咪得咯。」

在冬至的晚上,未必每個人也能團圓,但我們會一直為大家提供一個空間,一場社區電影放映會,讓過去的記憶不被遺忘,讓我們可以從故事中回顧過去,讓微塵總可在夜裡遇著光。

《窄路微塵》

Date 日期: 21-12-2024 (SAT)
Time 放映時段: 19:30-21:30 (片長: 1 小時 55 分鐘)

Fee費用|$150 留位費 (全數可用於在 ztoryhome 購買食物時使用)
報名連結|https://www.ztoryteller.com/product/community-movie-screening-night/ (Link in Bio)

 :〈漫遊在老派約會的靈魂〉我曾經想過假如靈魂出走 ,她會做些甚麼?我是一個工作狂,那她潛移默化之間會跟着去工作嗎?同時我也是個旅人,她會代替我前往計劃中的墨西哥、冰島、瑞士還是不丹?我閉上眼睛,深呼吸,試著和自己的靈魂對話。我終於想到,她...
16/12/2024

:〈漫遊在老派約會的靈魂〉

我曾經想過假如靈魂出走 ,她會做些甚麼?

我是一個工作狂,那她潛移默化之間會跟着去工作嗎?

同時我也是個旅人,她會代替我前往計劃中的墨西哥、冰島、瑞士還是不丹?

我閉上眼睛,深呼吸,試著和自己的靈魂對話。我終於想到,她應該會赴上一場又一場的老派約會,有點像李維菁在〈老派約會之必要〉中講述最理想的愛情模樣。

「不要MSN敲我,不要臉書留言,禁止用What’s APP臨時問我等下是否有空。我們要散步,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

但我的靈魂的老派約會對象,並不局限於愛侶、更多的是那些我生命裏很重要的人。

我們可以相約在西環的叮叮車總站,隨意上一輛車,並肩而坐,乘着微風細看城市脈搏。

我們也可以相約在西九海旁,慢慢散步,慢慢聊天,一路走到黃昏,晚霞剛好會灑在故宮博物館的玻璃上。

或者現在正好聖誕節,讓我的靈魂嘗試執筆為你們寫下一張有一張聖誕咭,那些說不出口的思念和祝福,就用文字代替。

最後再慢慢回家,吃一頓飯。

在這個無論身處何地都講求方便快捷的年代,大家會用簡單幾個表情符號或者幾段錄音去代替文字和書信去表達情感,我們是否有停下來,面對面身邊的人聊天又或者漫步日常?

在急速發展的時代,慢慢來,是一種誠意,慢慢活着、緩緩相聚更是一種愜意。

剛好快要聖誕節,如果我們的靈魂在遊走,一天有 24小時、1440分鐘。希望我們有趣的靈魂慢慢從散步、吃飯、聊天之間相聚在城市裏。

Storyteller: .writing
Illustration by Mellow Yue Li

#主題投稿

【十二月主題徵稿】: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十二月號以靈魂「慢」遊記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你相信靈魂的存在嗎?如果祂存在,似乎常常被我們的身體所拘束,不得不陪我們一起度過繁複的日常生活。如果祂有機會可以偶爾逃出來,到處「慢」遊,祂會去到哪裡、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 截稿日期:2024年12月20日(星期四)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漫遊在老派約會的靈魂〉我曾經想過假如靈魂出走 ,她會做些甚麼?我是一個工作狂,那她潛移默化之間會跟着去工作嗎?同時我也是個旅人,她會代替我前往計劃中的墨西哥、冰島、瑞士還是不丹?我閉上眼睛,深呼吸,試著和自己的靈魂對話。我終於想到,她...
16/12/2024

:〈漫遊在老派約會的靈魂〉

我曾經想過假如靈魂出走 ,她會做些甚麼?

我是一個工作狂,那她潛移默化之間會跟着去工作嗎?

同時我也是個旅人,她會代替我前往計劃中的墨西哥、冰島、瑞士還是不丹?

我閉上眼睛,深呼吸,試著和自己的靈魂對話。我終於想到,她應該會赴上一場又一場的老派約會,有點像李維菁在〈老派約會之必要〉中講述最理想的愛情模樣。

「不要MSN敲我,不要臉書留言,禁止用What’s APP臨時問我等下是否有空。我們要散步,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

但我的靈魂的老派約會對象,並不局限於愛侶、更多的是那些我生命裏很重要的人。

我們可以相約在西環的叮叮車總站,隨意上一輛車,並肩而坐,乘着微風細看城市脈搏。

我們也可以相約在西九海旁,慢慢散步,慢慢聊天,一路走到黃昏,晚霞剛好會灑在故宮博物館的玻璃上。

或者現在正好聖誕節,讓我的靈魂嘗試執筆為你們寫下一張有一張聖誕咭,那些說不出口的思念和祝福,就用文字代替。

最後再慢慢回家,吃一頓飯。

在這個無論身處何地都講求方便快捷的年代,大家會用簡單幾個表情符號或者幾段錄音去代替文字和書信去表達情感,我們是否有停下來,面對面身邊的人聊天又或者漫步日常?

在急速發展的時代,慢慢來,是一種誠意,慢慢活着、緩緩相聚更是一種愜意。

剛好快要聖誕節,如果我們的靈魂在遊走,一天有 24小時、1440分鐘。希望我們有趣的靈魂慢慢從散步、吃飯、聊天之間相聚在城市裏。

Storyteller: .writing
Illustration by Mellow Yue Li

#主題投稿

【十二月主題徵稿】: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十二月號以靈魂「慢」遊記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你相信靈魂的存在嗎?如果祂存在,似乎常常被我們的身體所拘束,不得不陪我們一起度過繁複的日常生活。如果祂有機會可以偶爾逃出來,到處「慢」遊,祂會去到哪裡、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 截稿日期:2024年12月20日(星期四)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十二月主題】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最後,讓我們聊聊靈魂。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個人,你們剛剛開始相處,卻想聊甚歡,甚至覺得已經跟對方認識了很久很久的朋友嗎?我們說這叫「對到頻」。據說,世上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能量,它...
13/12/2024

【十二月主題】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最後,讓我們聊聊靈魂。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個人,你們剛剛開始相處,卻想聊甚歡,甚至覺得已經跟對方認識了很久很久的朋友嗎?

我們說這叫「對到頻」。

據說,世上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能量,它是無形無質的,我們無法用具體的感官捕獲,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似乎在說我們體內有某種Sensor,比身體任何具體的感官更先捕捉到世界的真相,透過毫無理由的喜歡或厭惡,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

這種無形無跡的Sensor,如果一定要用一個字去描繪,大概就是「靈魂」。

可是靈魂似乎總受我們的軀體所拘束,必須跟我們上班上學,過著繁複又累的日常生活。哪怕有時候面對一再湧來的問題、內心在尖叫的刻下,我們還是會面無表情、輕手熟路地解決一切。

但壓抑久了,這個sensor的感受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遲鈍,一切都顯得乏味起來。或者,我們都需要一段時間,讓靈魂可以離開我們的身體,去到祂想去的地方「慢」遊,儲蓄再次面對日常的力量。

那麼你呢,你身上有沒有與「靈魂」有關的故事?如果有的話,請寄給我們。讓我們一起在寒冷的冬日,讀著有溫度的「靈魂」故事。
�Theme artwork by陳海
Text by ztoryteller team

【十二月主題徵稿】: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十二月號以靈魂「慢」遊記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你相信靈魂的存在嗎?如果祂存在,似乎常常被我們的身體所拘束,不得不陪我們一起度過繁複的日常生活。如果祂有機會可以偶爾逃出來,到處「慢」遊,祂會去到哪裡、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 截稿日期:2024年12月20日(星期四)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十二月主題】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在今年年末的慢靈魂市集, 精心挑選了十個本地品牌與創作單位,我們相信優質的作品需要精雕细琢,展現手工與創新的獨特魅力。我們相信,慢靈魂市集不僅僅只是一個購物的地方,也是一個探索...
13/12/2024

【十二月主題】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在今年年末的慢靈魂市集, 精心挑選了十個本地品牌與創作單位,我們相信優質的作品需要精雕细琢,展現手工與創新的獨特魅力。

我們相信,慢靈魂市集不僅僅只是一個購物的地方,也是一個探索和分享的空間。因此,我們以邀請了九位創作人,以他們所出版的刊物去打造成特色書牆。

在城市急速的生活節奏中,我們仍然相信好好地說好一個故事的力量。故事中不只有創意,更蘊藏了創作者們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有趣靈魂。正是他們一直努力思索,如何為自己、為讀者創造專屬的靈魂食物,世界的色彩才變得豐盈起來。

我們會在 中陸續發佈更多在慢靈魂市集的音樂、電影、工作坊活動以及有趣的創作人故事,記得在年末留好日子,我們到時見!

Theme artwork by 陳海
Text by Ztoryteller Team

【十二月主題徵稿】: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十二月號以靈魂「慢」遊記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你相信靈魂的存在嗎?如果祂存在,似乎常常被我們的身體所拘束,不得不陪我們一起度過繁複的日常生活。如果祂有機會可以偶爾逃出來,到處「慢」遊,祂會去到哪裡、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 截稿日期:2024年12月20日(星期四)

▍插畫師陳海

陳海出生於香港,現居於美國新奧爾良,任職自由插畫師,作品涵括插畫,設計及動畫,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紐約客雜誌,華盛頓日報,澎博等等,並和客戶如apple,Spotify,Google合作進行創作。陳海的作品給人的感覺如冬日聖誕的聖誕,好想身處夢境之中。在夢幻而溫柔的色調之中,一切都似乎慢下來了,有足夠的時間、空間,讓我們可以靠著沉穩的樹,讓心緒隨風。這年已經快要結束,或者也是時候讓努力了一整年的我們停下來。不管明天天氣有多壞,就找個樹陰先避雨吧。不急著上路。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十二月主題】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Ztoryteller Team在討論十二月的主題時,我們聊到,如果十一月是準備休息,難道十二月就要是休息嗎?當然不!因為十二月是聖誕快來的日子,而我們相信,聖誕是充滿魔法的日...
13/12/2024

【十二月主題】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Ztoryteller Team在討論十二月的主題時,我們聊到,如果十一月是準備休息,難道十二月就要是休息嗎?當然不!

因為十二月是聖誕快來的日子,而我們相信,聖誕是充滿魔法的日子。

在今年的聖誕,我們將推出第一次市集,這也是我們2024的最後一場活動——SLOW SOUL MARKET 慢靈魂市集。這次,我們想一切都慢慢來,就像冬季的雪飄落時的樣子一樣,不疾不徐,慢慢跌落在行人的肩上。

而在急速的城市生活節奏中,「慢下來」本身似乎就已經是一場小小的魔法。既然是魔法,怎麼可以沒有咒語呢。這次我們為這場小小的魔法設計了一個咒語:𝐋𝐞𝐭 𝐢𝐭 𝐒𝐨𝐮𝐥 ! 𝐋𝐞𝐭 𝐢𝐭 𝐒𝐥𝐨𝐰 ! 𝐋𝐞𝐭 𝐢𝐭 𝐠𝐨 !

這次主題的組圖由出生於香港,現居於美國新奧爾良,任職自由插畫師陳海所畫。他的作品給人的感覺如冬日聖誕的聖誕,好想身處夢境之中。在夢幻而溫柔的色調之中,一切都似乎慢下來了,有足夠的時間、空間,讓我們可以靠著沉穩的樹,讓心緒隨風。這年已經快要結束,或者也是時候讓努力了一整年的我們停下來。不管明天天氣有多壞,就找個樹陰先避雨吧。不急著上路。

在年末即將到來的聖誕,誠邀你來到ztoryhome,一起在慢靈魂市集裡好好「慢」遊!

Theme artwork by 陳海
Text by Ztoryteller Team

【十二月主題徵稿】:靈魂「慢」遊記Slow Soul Travelog

十二月號以靈魂「慢」遊記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你相信靈魂的存在嗎?如果祂存在,似乎常常被我們的身體所拘束,不得不陪我們一起度過繁複的日常生活。如果祂有機會可以偶爾逃出來,到處「慢」遊,祂會去到哪裡、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 截稿日期:2024年12月20日(星期四)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WatchWithZtoryteller:《爸爸》導演翁子光、演員蘇文濤專訪由翁子光執導、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將於12月5日正式上畫。溫馨的戲名背後,故事内容卻是改編自2010年「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電影故事講述經營茶餐廳的阮永...
05/12/2024

WatchWithZtoryteller:《爸爸》導演翁子光、演員蘇文濤專訪

由翁子光執導、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將於12月5日正式上畫。溫馨的戲名背後,故事内容卻是改編自2010年「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電影故事講述經營茶餐廳的阮永年原本有著安穩而幸福的生活,但兒子卻不知何故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一夜之間家庭破碎。血緣的摰親奪走了生命的摯愛,身處其中的父親該如何自處?

「最簡單的故事、最複雜的情感。」

在看到這個「奇案」之初,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個想要弄清楚的,就是為什麼兒子要這樣做。但翁子光卻說,「有什麼奇的呢?這個故事很簡單,完全沒有寓意,就是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小孩殺了自己的媽媽和妹妹,接著爸爸怎麼樣生存下去呢?」翁子光沒有執著要透過電影得到一個真相,甚至沒有將爭議點放在檯面上,讓大家自行判斷對錯。

在這套電影裡,我們唯一見到的,就是一個中佬的無所適從,但那是源自於過去、兒子、還是他的生命?我們不得而知。翁子光說,「這是最簡單的故事,但有著最複雜的情感。」

在爸爸知道兒子殺了自己生命摯愛的那一晚,他的心裡面有沒有那種恨?翁子光說有。真實個案中的父親願意和他合作製作這套電影,「在我們溝通的時候,他很容易哭。他經常想知道兒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們有沒有可能完全理解一個人?起碼在《爸爸》的故事中,要完成這樣的理解是困難的。飾演兒子的蘇文濤說,「我永遠不會理解到他(兒子),他始終是一個病人,但我可以想象,他在做錯事後的愧疚感。」他又說,在病發那一刻,他不是故意,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只是無法堅持自己。

這種無法堅持,是可以被原諒的嗎?翁子光說這無關於原諒與否,而是無常。

「我們要敬畏生命的無常。有些事情就是沒有原因的,忽然在生命中發生。」他說,父親不是沒有恨,也不是原諒。「因為如果我們說原諒,那就永遠有虧欠在其中。爸爸其實是忘記了恨,也忘記了原諒,他是接受了生命的無常,他在自己的內在不斷尋找,尋找屬於自己生命的出路。」

這是爸爸面對生命所得出的答案。

他對於兒子的愛,也在這樣的答案下超越為人的限制,真正地抵達兒子的孤獨之中。在最後,兒子終於願意說那晚的事情時,爸爸卻說,不用了,等對你的病有幫助時,我們再聊。這一刻,父親將兒子的處境放得比自己記憶的創傷更加重要。恍似在說,即便我無法理解、不能接受,我還是願意愛你,因為沒有任何錯誤或罪惡可以剝奪我對你的愛,以及我對你生命和幸福的期望。

在訪問的結尾,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有個菩薩他曾經有深愛他的妻子,有日他突然悟道,出家成了和尚。妻子驚愕不解,但男子一去不復返,妻子只好每日入山,聽他講經傳道,聽完便獨自回家。如此一聽便是五十年,到生命行將就木之時,妻子終於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麼要出家。菩薩低頭思索,說,我們此生無法以夫妻之愛共渡,但我會一直在輪迴之河的盡頭等你、渡你,直到你超脫這輪迴之苦為止。

或許,愛不出自於對他人的理解。相反,是那些不理解的地方,才一直叩問我們,愛之何在。

Text by ZtoryTeller team
Photography by .movie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gallery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小窗口中靜謐而美麗的秩序:陳的〉「某天在工作室時,我發現從廁所氣窗可以俯瞰柴灣消防局一景,然而那個景象比想像中還要豐富。規律的訓練之外,消防員們打排球、刷洗消防車、指導校外學習,而這全都是在如此渺小場所裡發生的事情。」大部分一般攝影...
25/11/2024

:〈小窗口中靜謐而美麗的秩序:陳的〉

「某天在工作室時,我發現從廁所氣窗可以俯瞰柴灣消防局一景,然而那個景象比想像中還要豐富。規律的訓練之外,消防員們打排球、刷洗消防車、指導校外學習,而這全都是在如此渺小場所裡發生的事情。」

大部分一般攝影師鏡頭底下的消防員,不外乎是紀錄正與火場奮戰的新聞攝影,或是全副武裝、正襟危坐的肖像攝影。

這一部榮獲 2015 年「香港攝影集比賽」冠軍,並一舉登上國際舞台的攝影集,卻以充滿寓意的構圖與靜謐卻詼諧的氛圍,訴說著日復一日單調操練中的簡單與不簡單。

它便是由曾經獲得多項比賽榮譽的香港攝影師陳的所拍攝的《柴灣消防局》。

2013年中至2014年尾,陳的幾乎每天都會在工作室的小窗口拍攝大廈對面的柴灣消防局。透過小小氣窗所觀察到的微小世界裡, 消防員正在用心地經營每一天的日常。在他的鏡頭下,消防員或在噴水、清洗消防車、練習步操、打排球,有時也會見到小學生來參觀消防局。

這系列作品被刻意地裁剪成正矩形,畫面中的直線無一不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構圖簡單、畫面明亮而平靜,同時保持線條的美感,與消防員持節穩重、淡泊簡樸與嚴守紀律的秩序相互呼應,展現出平穩、簡約與精準的氣息。

原本陳的並沒想過何時公開這些作品,後來因業主加租,他無奈要搬離,離開那個細細觀察了十五個日月的氣窗。離開工作室後他重看照片,才萌生出版攝影集的念頭。 2015年,這系列的照片贏得香港攝影集比賽冠軍,首本《柴灣消防局》隨即在翌年面世,收錄40張單獨印製的照片。2017年,作品獲得日本出版社青睞,推出再版精裝版攝影集,同樣大獲好評。

今年是《柴灣消防局》出版十周年,陳的推出小尺寸的紀念版本,由他親手摺疊的封套模仿消防局的紅色拉閘,精美而盡現心思,裡面附有十幅印刷精美的《柴灣消防局》照片。

在這裡邀請你蒞臨ztoryhome 現場,一起感受十年前小小氣窗中,靜謐而美麗的消防員日常。

《柴灣消防局》十周年攝影展

日期:2024年11月23日至12月8日
時間:星期三至日 11am-6pm
地址: | 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18號
費用:免費入場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 🏃🏻‍💨

在將近年末的時間,你會怎樣準備即將到來的假期和休息呢?Ztoryteller將在本月刊登一系列於準備休息有關的故事、讀者投稿、書本選讀、人物訪問等等。讓我們一起好好準備休息。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gallery

 :〈慢下來的信〉在三個月前,開始和兩位筆友寫信,分享生活中瑣碎的事情。她在信中問我:「有沒有厭倦自己的生活。」我偶爾有這樣的感覺,但那並不是厭倦「生活」,而是因為沒能好好地「生活」。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忙,醒了就工作,工作了一整天就睡覺,那...
21/11/2024

:〈慢下來的信〉

在三個月前,開始和兩位筆友寫信,分享生活中瑣碎的事情。她在信中問我:「有沒有厭倦自己的生活。」我偶爾有這樣的感覺,但那並不是厭倦「生活」,而是因為沒能好好地「生活」。

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忙,醒了就工作,工作了一整天就睡覺,那些時間明明很長,回憶起來卻什麼也想不起,覺得某一些東西很輕很輕地流走了,我甚至完全沒有發現。

有時候像走在巨大的洪流裡,被推著推著就走起來,走著走著就跑起來,忘記了其實偶爾也可以停下來。

上個月有一段時間空白了,於是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開始寫信、散步拍照、看一些還沒看完的書、畫一些隨心的畫,有可以和自己連結的時間。

想起曾經寫信:「也許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個命題,需要用一輩子去解答。」

她回信:「好像從成為妳的筆友那刻起,我就是妳生命命題裡小小的一部分了。」

讓我感覺很溫暖。

這個世界和我們自身都在不斷地改變,但某些東西會像陽光下的粉塵一樣,假如不認真看就會錯過,但看見了的話,就會發現它一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為了好好生活,反而失去了「生活」,我一直追求的不就是要慢下來,才能看見的東西嗎?

如果沒有空白的這段時間,一定無法感受這樣的溫暖。即便無法改變目前的生活,但那些光一直都在,只要願意就會看見,就能感受到如同陽光般溫暖的光。

#主題投稿

Storyteller:三火
Illustration by _dagou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 🏃🏻‍💨

在將近年末的時間,你會怎樣準備即將到來的假期和休息呢?Ztoryteller將在本月刊登一系列於準備休息有關的故事、讀者投稿、書本選讀、人物訪問等等。讓我們一起好好準備休息。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gallery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十一月主題選書〉:"Ready to Rest"今個月的主題是Ready to Rest,Ztoryteller Team各自推薦了自己在準備休息時會去讀的幾本書,希望你也可以在空閒的時間找來看看,準備一場讓身心放鬆的休息時光。-《小...
20/11/2024

〈十一月主題選書〉:"Ready to Rest"

今個月的主題是Ready to Rest,Ztoryteller Team各自推薦了自己在準備休息時會去讀的幾本書,希望你也可以在空閒的時間找來看看,準備一場讓身心放鬆的休息時光。

-
《小森食光》
作者:五十嵐大介。譯者:黃廷玉,高寶出版。

《小森食光》表面看上去是一篇一篇獨立的情境,講述女主角市子如何用不同的食材做出不同的料理,自己釀酒、做麵包、做果醬、伍斯特醬、麵疙瘩等等,也會提一些關於農業、種植作物的方法 。然而,看似獨立的故事背後,其實講述了她幼年時經歷了母親的不告而別,但還是獨自一人奮力長大。後來前往都市後發現自己格格不入,遂回到曾經的故鄉,回歸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
《怎麼愛》
作者:一行禪師。譯者:吳茵茵,大塊文化。

〈初戀三摩地〉中,一行禪師談到自己的初戀,以自身經歷教人面對失去心愛的人,換言之,即是失戀。一行禪師說,出家人應該不會說這種故事,而人也普遍認為出家人不會愛上別人。但他解說,愛情既是人生萬象的一部份,就一定有相應對的真理。
他寫:「她是由『非她』的因素組成,而這些因素來自我的生命之流,在出生之前,前世已經遇過她了。」

-
《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
作者:安妮.海倫.彼得森。譯者:陳莉淋,高寶出版。

待辦清單上永遠有做不完的事、累到只能無意識地瀏覽社交媒體、覺得像是再也不可能快樂起來...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不要緊,這本書告訴你,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真相。社會讓我們跌跌撞撞,一再受傷。我們需要正視自己的倦怠,認真理解自己的生活、關係,告訴自己不該活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裡,並喚醒改變的可能 。

-
《草枕》
作者:夏目漱石。譯者:劉子倩,大牌出版。

〈草枕〉描寫一名畫師為了逃避現實生活,開始一段「非人情」之旅,並在途中邂逅了一名神祕的女子。「非人情」,意謂超越世俗人情與道德的美的境界。〈草枕〉藉畫師走進深山田野的旅途所見,抒發漱石大量對藝術觀、人生觀以及美學的思想獨白。 在遲暮的春色中,帶領不安迷茫的人心,感受廣闊天地之美以及全然孤獨的狂喜 。

-
《英雄的食材和神做法》
作者:拳王。湖南文藝出版社。

在英雄的廚房,有孤獨的冒菜、浪漫的魚湯、暖心的蹄花湯、醉酒的燒鵝... 作者以詼諧幽默的創作著稱,把生活編成故事、用美食治癒生活 。作者說,「我在每一個哭著醒來的午夜,一想到還可以下樓去吃一碗暖上心頭的蹄花湯,就會覺得生活沒那麼糟糕。」本書包含15個故事,配搭15道小菜的食譜,從詼諧幽默的文筆中透出生活的溫暖,描述著關於嚴肅料理、生活、愛情、信仰。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 🏃🏻‍💨

在將近年末的時間,你會怎樣準備即將到來的假期和休息呢?Ztoryteller將在本月刊登一系列於準備休息有關的故事、讀者投稿、書本選讀、人物訪問等等。讓我們一起好好準備休息。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gallery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楊秀卓《病有我(i)ll》他曾是一個工作刻板的上班族。自中學畢業後,他就於跨國公司任職會計。27歲那年,他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很喜歡繪畫,只是到五年級之後就停止了。重拾繪畫的楊秀卓很快展現出自己的藝術天份,也尋回生命的熱情。39歲那年,他重...
13/11/2024

:楊秀卓《病有我(i)ll》

他曾是一個工作刻板的上班族。

自中學畢業後,他就於跨國公司任職會計。27歲那年,他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很喜歡繪畫,只是到五年級之後就停止了。重拾繪畫的楊秀卓很快展現出自己的藝術天份,也尋回生命的熱情。

39歲那年,他重新進入校園,於港大修讀比較文學及美術史。

他是藝術家楊秀卓。

楊秀卓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廣被藝術圈所認識。他在早期的藝術作品中多以暴烈的風格去關懷「苦難」這個主題。他曾在訪問中說,「簡單說句,我一直以來的創作甚至人生經歷都是圍繞著人,人的苦難、出路、處境。社會的陰暗面令我有很大的反應。」

後來楊秀卓進入中學任教藝術,變為楊Sir。開始了教學生涯後,他便少了許多創作,他說自己的心血全部放在了學生身上,不單教他們畫畫,更常帶他們離開班房,從確切的生活中感受藝術。他自己在過程中也在反思,究竟藝術家是什麼?對他而言,藝術並不是高高在上、不可攀及的偉大,而應該貼近生活。實際地去做一個藝術教師,透過藝術教育下一代,對他而言更有意義。

睽違22年後,楊Sir為我們帶來他的新個展「病有我 (i)ll」。這次展覽開宗明義以情緒病為主題,因為他觀察到近年越來越多人有情緒病,精神病與其他疾病不一樣,它沒有明顯外露的病徵,一切都在內在之中折磨病患。

這種內蘊的病痛,楊Sir不以科學、知識的方式去闡析說明,而是讓觀者感受那一種的感覺。在主要的展覽區域,楊Sir昏暗燈光與黑白灰的視覺主調呈現情緒病中的情感力量。透過繪畫與一系列現成物組合的作品,讓情緒病可以以隱喻的形式與觀眾溝通。如當中就有一面牆,觀眾可以見到扭曲的人體在心臟處有不同的黑盒子,裡面裝著不同的物件。作品沒有解釋物件與人形之間的關係,而讓觀眾自行理解心中裝載之物與情緒病之間的關聯。

「病有我」以情緒病為題,作品中既有他想講述的故事,也有一些碎片性的理解。既有透過直白的視覺語言表達在情緒病中最直觀的痛苦,也有透過隱喻與符號讓觀眾可以越過語言的界線,從感受上共情情緒病人的感受。

精神病是本世紀最大的疫症,幾乎每一個人的身邊都總有親友受情緒病所困。展覽展期去到11月17日,一起到場,透過展覽與自己對話,想像情緒病患者的內心世界。

《病有我 (i)ll》
楊秀卓個展

展覽日期:2024.10.12-11.17
時間:11:00am - 7:00pm
主辦: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Storyteller:楊秀卓
Photos by .leehoiyee
Text by Ztoryteller Team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 🏃🏻‍💨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楊秀卓《病有我》他曾是一個工作刻板的上班族。自中學畢業後,他就於跨國公司任職會計。27歲那年,他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很喜歡繪畫,只是到五年級之後就停止了。重拾繪畫的楊秀卓很快展現出自己的藝術天份,也尋回生命的熱情。39歲那年,他重新進入校園...
13/11/2024

:楊秀卓《病有我》

他曾是一個工作刻板的上班族。

自中學畢業後,他就於跨國公司任職會計。27歲那年,他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很喜歡繪畫,只是到五年級之後就停止了。重拾繪畫的楊秀卓很快展現出自己的藝術天份,也尋回生命的熱情。

39歲那年,他重新進入校園,於港大修讀比較文學及美術史。

他是藝術家楊秀卓。

重捨藝術的他在八十年代就已廣被藝術圈所認識。楊秀卓在早期的藝術作品中多以暴烈的風格去關懷「苦難」這個主題。他曾在訪問中說,「簡單說句,我一直以來的創作甚至人生經歷都是圍繞著人,人的苦難、出路、處境。社會的陰暗面令我有很大的反應。」

後來楊秀卓進入中學任教藝術,變為楊Sir。開始了教學生涯後,他便少了許多創作,他說自己的心血全部放在了學生身上,不單教他們畫畫,更常帶他們離開班房,從確切的生活中感受藝術。他自己在過程中也在反思,究竟藝術家是什麼?對他而言,藝術並不是高高在上、不可攀及的偉大,而應該貼近生活。實際地去做一個藝術教師,透過藝術教育下一代,對他而言更有意義。

睽違22年後,楊Sir為我們帶來他的新個展「病有我 (i)ll」。這次展覽開宗明義以情緒病為主題,因為他觀察到近年越來越多人有情緒病,精神病與其他疾病不一樣,它沒有明顯外露的病徵,一切都在內在之中折磨病患。

這種內蘊的病痛,楊Sir不以科學、知識的方式去闡析說明,而是讓觀者感受那一種的感覺。在主要的展覽區域,楊Sir昏暗燈光與黑白灰的視覺主調呈現情緒病中的情感力量。透過繪畫與一系列現成物組合的作品,讓情緒病可以以隱喻的形式與觀眾溝通。如當中就有一面牆,觀眾可以見到扭曲的人體在心臟處有不同的黑盒子,裡面裝著不同的物件。作品沒有解釋物件與人形之間的關係,而讓觀眾自行理解心中裝載之物與情緒病之間的關聯。

「病有我」以情緒病為題,作品中既有他想講述的故事,也有一些碎片性的理解。既有透過直白的視覺語言表達在情緒病中最直觀的痛苦,也有透過隱喻與符號讓觀眾可以越過語言的界線,從感受上共情情緒病人的感受。

精神病是本世紀最大的疫症,幾乎每一個人的身邊都總有親友受情緒病所困。展覽展期去到11月17日,一起到場,透過展覽與自己對話,想像情緒病患者的內心世界。

《病有我 (i)ll》
楊秀卓個展

展覽日期:2024.10.12-11.17
時間:11:00am - 7:00pm
主辦: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 🏃🏻‍💨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那個價高者〉 「這些作品都沒有標價呢 ?」 「所以請自由定價,當然最後是價高者得。」 「不知道最高價會是多少呢 ?」 「正因為不知道才會有趣吧!」畫家笑着回應。形形色色的人走向他,打句招呼,拍張合照,匆匆忙忙就離開了。留下來的都是收藏...
07/11/2024

:〈那個價高者〉

「這些作品都沒有標價呢 ?」
「所以請自由定價,當然最後是價高者得。」
「不知道最高價會是多少呢 ?」
「正因為不知道才會有趣吧!」畫家笑着回應。形形色色的人走向他,打句招呼,拍張合照,匆匆忙忙就離開了。留下來的都是收藏家,他們暗地裏討論着該如何定價。在旁把一切看在眼內的畫家,高興至極,一想到那些收藏家苦惱的畫面,覺得人還真有趣。說好的自由定價,卻把自己囚在自由裏頭。

一位衣着樸素的人獨自看着一幅畫好久的時間,連畫家也能從人群中注意到這人。兩人四目交投後,他緩緩地走向畫家,介紹自己是一名小餐館的老闆並問道:「不好意思,你畫的都是虛構的風景嗎?」
「對的,我不畫真實的東西。」
「那真奇怪了,這一張不是虛構的吧。」
「當然是虛構的。」
「真奇怪,因為明明有這個地方的,簡直是一模一樣!」
「可能是你記錯了。」
「真奇怪...」畫家心想着這段對話根本永無止境,便禮貌地對餐館老闆說自己有要事要先離開了。離別時餐館老闆告訴畫家務必到訪自己的餐館,畫家見他如此堅持,也不好意思拒絕,便答應兩天後會抽空到訪。

事隔兩天後,畫家赴約到了餐館。那是一間在斜路的小餐館,位置算不上偏僻,從城市坐 20 分鐘計程車就能抵達。小餐館有三層之高,想必最高的那一層便是主人家的窩居,而餐館老闆早已在門口等待着畫家 「先帶你看一些東西吧,是關於我那天說的那一幅畫。」
「真神秘,沒有照片嗎 ?」
「不是這個問題啦,而是想讓你親身看到!」
「我還以為自己是來吃東西呢 ?」餐館老闆把畫家帶到小餐館的三樓,不出畫家所料這裏正是他的住所。與樓下清幽的感覺不同,這裏擺放了大量餐館的貨物,十分擁擠,唯獨窗口的一道光,吸引了他的視線。

「要看看嗎 ?」

畫家走到窗口前,靜靜地看着窗外的景色,陽光連帶眼前的景色一同映入他的瞳孔裏。像當日餐館老闆一樣,他一個人看了好久的時間。

「一點也不像呢!」畫家指向窗外,先描述了山的形狀和高樓的排列與他的畫截然不同。然而為什麼這風景讓他莫名地聯想起自己的作品呢?也許正是這個疑問,讓畫家停在窗邊凝視良久。儘管視覺上它們迥異,但情感上卻不可思議地相通起來。這些景象或許喚起了他小時候在擁擠小房間盯著窗外作畫的記憶,而這幅畫,也許也正是他試圖在作品中傳達的感覺。
「但記憶和感覺這種東西真的很有趣,感覺我好像曾經在這裏畫那幅畫一樣。」
「對吧!我就說是一樣,很有趣吧!」
「我也沒有說錯,你看那山的形狀和高樓的排列真的太醜了...」
「可是我覺得很漂亮呢。」
「感覺的確是很漂亮。」
「話說那一幅畫現在出價是多少呢 ?」
「不知道呢,你要出價看看嗎?」
「不可能的,我想只能出價一頓飯給你吧。」畫家聽到後久違地放聲大笑起來,說讓他考慮幾天,說不定沒有其他人在出價。就像他的藝術品感動他人一樣,刻下的景色也感動了他許久平靜的內心。

後來,畫家把那一幅畫寄到小餐館。儘管有很多的出價者,但在他的心中,早有那個價高者。

Storyteller: Asia+ 亞藝無疆藝術節
Illustration by Yip Wong
Text by ZtoryTeller .official

【「亞藝無疆」藝術節 Asia+ Festival 2024】
純粹藝術拍賣會
Post Capitalistic Auction
時間:16.11.2024 (星期六 SAT) 至 17.11.2024 (星期日 SUN)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Theatre, Hong Kong City Hall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Tickets available at URBTIX Now

#純粹藝術拍賣會 #王靜怡 #鍾亦琪
#亞藝無疆藝術節 #亞藝無疆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在遠離城市的宿場中好好休息住在二百年老的宿場中,所謂的「鎖匙」是一條木。這已經是這一年第二次來這個宿,上次來是二月,那次住在一對老人的家,也是二百年老傳統房子。從他們口中才知道,古代日本人往來東京和京都,其中一個方法是途經這裡,走一條五...
05/11/2024

:在遠離城市的宿場中好好休息

住在二百年老的宿場中,所謂的「鎖匙」是一條木。這已經是這一年第二次來這個宿,上次來是二月,那次住在一對老人的家,也是二百年老傳統房子。

從他們口中才知道,古代日本人往來東京和京都,其中一個方法是途經這裡,走一條五百多公里長的山中古道,而神奇的是今天依然有不少人徒步由東京去京都,中間停住在這些山中宿場。

另一條更出名是沿海的,但古時走那條路要就船期,所以有些人喜歡走山路。

老婆婆的上一代本來是賣柴木的,後來這裡轉做旅館,她和丈夫便接手了。我問她,你喜歡住在這裡嗎?她說:「不喜歡,這種老屋很冷,太陽曬不進來。」我繼續問到,那你為什麼不搬走?她說:「是家啊。」

這一年間我們也住過很多由年輕人復修老屋,改建而成的家,基本上都是從繁華的東京搬往鄉郊的年輕夫婦,今晚住的那間也是。他們都厭倦了大城市的生活,極力尋找生活中另一種可能性。他們都說最初從大城市搬進來有很多不習慣,但慢慢在鄉野間找到了另一種步伐,感覺像實現了夢想一樣。

這些年輕人都有相近的執著。例如他們都是一天只接一組客人、都想保留一戶有故事的老房子、都煮素。所以這種故事一點都不罕有,但他們這樣做都讓我覺得,他們不被社會主流的資本主義所裹挾。生命取態之中有這種底蘊,幾乎是種抵抗。

雖然知道力量微少,但身體力行活出對保育、人的連結、文化、傳統、環境的想法,也讓我想到專注的美和重要性。

我們走這條由東京開始到京都的路,路上總共有六十九個宿場,平日沒有留意,不知道那些以為相距甚遠的歷史痕跡其實隨處可見。生活上對這些的保留讓我直觀地感受到一種對歷史的重視。

生活中不止歷史,亦有文化。

碰巧,這次一到埗便是他們的書節,整個區,幾百間書店,加上不在這區的出版社、書店等等,全部出來擺檔...大街小巷都很熱鬧,而且書攤之間有炒麵的檔,很多燒肉的檔,很多不同食物,想起我們在太平山街擺張櫈出來都唔得 :’( ��我們走到其中一間大型書店中,裡邊還有關於香港的專題display >.< 很仔細很詳盡,而那部份旁邊就是「台灣書的美好世界」。

阿康說:「看見這麼多人在看書,很感動。」又說「好開心,會在這裡見到百年老店的老闆。」我以為他說的是矢口書店。他說,「我意思是Sharon,我心目中的百年老店老闆。」

Storyteller : 貓珊
Photography by Wong Yun Hong

【十一月主題徵稿📝】:「Ready to Rest」 🏃🏻‍💨🛏️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最後,Ztoryteller Team聊到,休息這件事,可以有多難?原來真的不簡單。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做超過3.5萬個決定,大部分的決定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的。決定我們...
02/11/2024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最後,Ztoryteller Team聊到,休息這件事,可以有多難?

原來真的不簡單。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做超過3.5萬個決定,大部分的決定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的。決定我們生活的,往往是過往的習慣。然而,我們生活在充滿「長期倦怠的文化」的現代中。不僅在社會風氣上強調努力、競爭、成就,讓我們對「停下來休息」有罪惡感;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很少接觸正確的休息方法,雖然想著要「好好休息」,但對何謂好好休息卻沒有概念。

其實休息並不是什麼都不做。醫學博士Saundra Dalton-Smith就提到,「休息指的是恢復,即恢復我們耗損的部分;恢復我們在生活中從事不同活動時所消耗的部分。」

這是一種對身心靈的保養,是一種能力,更需要我們去練習。

【十一月主題徵稿】:Ready to Rest

十一月號以Ready to Rest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在繁忙的生活中,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過呢?你平時有讓自己休息的習慣嗎?你會怎樣休息呢?你會放空什麼都不想,還是和朋友簡單一聚聊聊近況?期待收到你與休息有關的小故事。

獲選作品將於Ztoryteller刊出,期待各位的來稿✉️✨

📅 截稿日期: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你有沒有覺得,週末的時間過得特別快,好像一眨眼,就又到了要上班上學的週一呢?那或者是因為你沒有為週末的休息做準備。一周內每日的工作量不應該是均等的,因為我們的精力會隨著連日的工作而損耗。星期一、二是精...
02/11/2024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你有沒有覺得,週末的時間過得特別快,好像一眨眼,就又到了要上班上學的週一呢?那或者是因為你沒有為週末的休息做準備。

一周內每日的工作量不應該是均等的,因為我們的精力會隨著連日的工作而損耗。星期一、二是精力一周內精力最充沛的一天,一些比較艱難的任務最好放在這兩天內執行,不僅效率比較高,體感上也比較沒那麼累。星期三則應該開始為週末的休息時間準備,除了完成週一週二任務的收尾以外,亦可以開始安排星期四五兩天的工作計劃,確保工作日內可以完成手頭上的任務,週末就可以不被工作打擾,專心休息。週四完成工作後,就可以好好計劃一下週末想做的事情,這不僅可以讓人充滿期待地迎接週末,更重要的,是從這時就開始準備休息的心態。

透過好好準備「休息」,告訴自己的心,自己是有餘裕的,這樣不止可以讓自己得到更全面、更完整的休息時間,更可以讓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生活,面對更大的挑戰。

【十一月主題徵稿】:Ready to Rest

十一月號以Ready to Rest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在繁忙的生活中,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過呢?你平時有讓自己休息的習慣嗎?你會怎樣休息呢?你會放空什麼都不想,還是和朋友簡單一聚聊聊近況?期待收到你與休息有關的小故事。

獲選作品將於Ztoryteller刊出,期待各位的來稿✉️✨

📅 截稿日期: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Ztoryteller Team在討論十一月的主題時,說到十一月是完全沒有公眾假期的月份,但十二月就有令人期待的聖誕假期等著我們。從這個概念延伸,我們想到十一月或是一個讓人「準備休息」的月份。「休息」...
02/11/2024

【十一月主題】Ready to Rest

Ztoryteller Team在討論十一月的主題時,說到十一月是完全沒有公眾假期的月份,但十二月就有令人期待的聖誕假期等著我們。從這個概念延伸,我們想到十一月或是一個讓人「準備休息」的月份。

「休息」都要準備?是的,休息不只需要準備,更需要學習適當的方法。

例如由台灣心理學博士蔡宇哲推介「333休息法」。這個方法分3個時段進行:第一個「3」,是每日安排30分鐘休息時間作Me Time,可以用於睡一個午覺、散步等任何可以放鬆的活動;第二個「3」,是每週安排3小時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可以放鬆心身的休閒活動,例如看電影、逛街、運動等;第三個「3」,就是每三個月安排一次旅行,可以是短途幾日的快閃之旅,或者長途歐遊之旅,讓自己抽離一下熟悉的日常生活,體驗不同的文化既環境。

透過刻意的休息,脫離繃緊的日常,重捨對生活的熱情。

【十一月主題徵稿】:Ready to Rest

十一月號以Ready to Rest為主題,現正徵集稿件,歡迎各位投稿📝

在繁忙的生活中,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過呢?你平時有讓自己休息的習慣嗎?你會怎樣休息呢?你會放空什麼都不想,還是和朋友簡單一聚聊聊近況?期待收到你與休息有關的小故事。

獲選作品將於Ztoryteller刊出,期待各位的來稿✉️✨

📅 截稿日期: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About ZtoryTeller

ZtoryTeller 是一個故事藝術平台,於線上曾發佈過千個原創故事,同時也是獨立創意工作室,連結世界各地超過四百位創作人說故事,籌劃製作各種藝術企劃,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近年積極透過出版書籍和策劃展覽從線上到線下推廣故事藝術。

📩 For advertising or any e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 Submit your artwork / story : https://www.ztoryteller.com/submit-a-story/

🚪Visit us : 

𝐰𝐰𝐰.𝐙𝐭𝐨𝐫𝐲𝐓𝐞𝐥𝐥𝐞𝐫.𝐜𝐨𝐦

Address

G/F, 118 Queen’s Road West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ZtoryTeller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ZtoryTeller:

Videos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