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廣播 City Broadcasting Channel (CBC)

城市廣播 City Broadcasting Channel (CBC)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城市廣播 | City Broadcasting Channel (CBC) o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tudents' Union

城市廣播(CBC)為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中央組織之一,是校內唯一一個獨立校園電視媒體。城市廣播致力透過多媒體傳播媒介,將本會內外的訊息帶給會員並確保其知情權、以輿論監察本會內外及社會的事務、提升本會會員對學生會事務之認識並促進文化及思想交流。

CBC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five CityU SU Central Units and is the only independent campus broadcasting channel in CityU. CBC, as a multimedia channel, endeavours to deliver both on and off union information to students, ensuring their right of acknowledgement. This also enable

s students to monitor CityU and Union affairs, also things happening in the society. We also hope to raise our members' understanding of Union's daily operations so as to establish bonding and facilitat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exchange.

【幹事會選舉|「映霞」獲足夠票數初步當選 反對票數創下歷史新高】今(19日),幹事會選舉的點票程序在大選委員會的監察下完成,首席及常務副校長室學務長鍾樹鴻教授以及學生發展處亦有派校方代表出席監察是次點票程序。候選內閣「映霞」一共獲得139張...
19/02/2025

【幹事會選舉|「映霞」獲足夠票數初步當選 反對票數創下歷史新高】

今(19日),幹事會選舉的點票程序在大選委員會的監察下完成,首席及常務副校長室學務長鍾樹鴻教授以及學生發展處亦有派校方代表出席監察是次點票程序。候選內閣「映霞」一共獲得139張信任票,68張不信任票,如24小時內無人投訴,選舉結果將會在大選委員會的公佈下生效,「映霞」便會正式當選第四十屆幹事會。是次選舉為幹事會「斷莊」一年後,再度有候選內閣成功獲得委任。

第三十九屆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署理會長梁子晉對於選舉結果表示,反對票數創下歷史新高,證明基本會員對於幹事會仍然有一定的期望。他希望新上任的內閣能夠更加鞭策自己以爭取基本會員的支持。同時,他亦感謝候任內閣願意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依然挺身而出承擔學生事務。他指出,投票率低迷反映城大學生對學生會的向心力越趨下降,期望來年幹事會能夠舉辦更多活動、聚焦校政,以改善現況並提高會員對學生會事務的參與。

詳細選舉結果如下所示:
基本會員人數:1782
投票人數:217
投票率:12.18%
信任票數:139
不信任票數:68
棄權票數:10

16/01/2025

【校園即時 | 校方擬收回 CMC 展覽場地 學生以作品表達關注】

今(16日)早上約九時,部分學生以塗鴉藝術及標語表達對校方擬收回場地的關注。同時,創意媒體學院院長及相關人士也到場視察。據悉,城大計劃收回位於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CMC)三樓的濤聲藝廊(Singing Waves Gallery)及九樓的 M9001 室,其中九樓可能會改作課室用途。此舉引發創意媒體學院學生對未來展覽空間不足的憂慮。

濤聲藝廊和 M9001 室一直是城大學生舉辦展覽的重要場所。過去,創意媒體學院的「Playful Media Showcase」和「SCM Annual」以及建築學系的畢業展覽等活動均在這些場地舉行。這些展覽不僅是學生展示作品的平台,也是與公眾交流、吸引業界注意的途徑。

學生指出校方收回場地將影響學生發展,且缺乏充分溝通

有學生表示,校方的決定忽視了展覽場地對創意媒體及建築學學生的重要性。一位創意媒體學生指出,學校一直缺乏足夠的展覽空間,如今再收回這兩個場地,將導致作品缺乏展示的平台,對學習和未來發展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建築系學生則表示,適當的展示空間對於作品呈現至關重要,這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非常重要。

目前,學生對校方的計劃表示極大關注,並呼籲校方考慮他們的需求。他們希望學校在做出收回場地的決定之前,能與學生進行更多溝通,並探索其他方案以滿足教學和展覽的雙重需求。

校方尚未對此事作出正式回應,學生則表示將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並期望校方能聆聽學生的聲音,制定更周全的安排。

【校園新聞|城大撤學生會會長當然校董席位 議員指本科生代表需「愛國愛港」】由於本港多間大學不再承認其學生會,城大校董會於今年3月通過改組方案,廢除學生會會長在校董會的當然席位,改為本科生選出代表,再由校董會委任。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6日...
16/01/2025

【校園新聞|城大撤學生會會長當然校董席位 議員指本科生代表需「愛國愛港」】

由於本港多間大學不再承認其學生會,城大校董會於今年3月通過改組方案,廢除學生會會長在校董會的當然席位,改為本科生選出代表,再由校董會委任。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6日)討論修訂《香港城市大學條例》的法案,有議員指現時城大學生會缺乏代表性,並關注如何選出「愛國愛港」的學生代表,及若當選學生有案底或違反學校操守,校董會是否有權利考慮拒絕委任當選學生代表。學生會則回應指校董會修例方案欠缺公眾諮詢,及違背學生自治精神。

校方:資源上未能做到仔細審查 校董會擁最終委任權

議員陸瀚民指學生代表需要「愛校」,但同時詢問校方會否有機制確保候選代表「愛國愛港」。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回應指,希望選舉秉持大學精神,容納不同聲音。至於是否有機制確保學生選出的代表「愛國愛港」,黃指資源上未能做到仔細審查,但認為校董會會做到以學校利益為優先。

議員林振昇則關注校方如何運用最終委任權,例如處理有案底或違反學校操守的獲選人。林亦擔心,若學生代表有民意基礎,但校方拒絕委任會引起爭議。黃嘉純回應指應該尊重選舉結果,除非出現獲選人背景、出發點不利大學等特殊原因,校董會將運用最終委任權「守門口」。黃又補充,過去研究生代表多次由學生選出,未曾出現選出代表但不獲校董會委任的情況。

學生會:欠缺公眾諮詢及違背學生自治

校董會指近年學生會缺乏代表性 ,未能持續選出達到投票門檻的學生會主席,並指8間資助大學中亦有類似修訂。校方表示現時有向不同範疇的學生領袖舉行7場諮詢會作解說,22%支持維持現狀,41%贊成修訂建議,其餘37%未表明立場。

學生會回應指校方未有考慮各持分者意見,僅向少數校方學生代表進行諮詢,未向全體本科生進行公眾諮詢,並不能反映本科生的意見。學生會同時指校方取代方案細節不明,亦可以通過選舉條例篩選候選人,或拒絕委任當選學生代表,未能充分彰顯學生自治精神與確保學生權益,並表示校方提出的改革,代表城大民主以及學生參與校政的倒退。

學生會最後表示,當選學生會會長背後擁有學生會資源去協助處理校政不同的議題,並以學生會內閣整體的力量處理校董會事務。相比以個人身份出任的本科生學生校董,更能有效處理校董會職務以及反映學生聲音。

【文化專題|大坑西邨菲林圖輯回顧】大坑西邨以往為城大學生在南山邨聚會後,前往石硤尾地鐵站的捷徑。每當城大同學在經過其中,難免感歎建築物衰落,亦會關注邨內多處掛出的抗爭橫額。大廈走廊掛着一塊巨型「悲」字的白布,地下晾起一排寫着「慘」字的白恤衫...
02/11/2024

【文化專題|大坑西邨菲林圖輯回顧】

大坑西邨以往為城大學生在南山邨聚會後,前往石硤尾地鐵站的捷徑。每當城大同學在經過其中,難免感歎建築物衰落,亦會關注邨內多處掛出的抗爭橫額。大廈走廊掛着一塊巨型「悲」字的白布,地下晾起一排寫着「慘」字的白恤衫,將邨民悲慘心聲帶及經過邨內的途人。未搬遷的居民在邨內掛起橫額抗爭,不惜將家園變成示威的地方,只為訴說對安置方案的不忿。

居民指平民屋宇違安置承諾 至今和解不果

大坑西邨為香港唯一尚存私營公屋,由平民屋宇以業主身分營運。平民屋宇提出清拆,以興建資助房屋出售,政府則以必須妥善安置大坑西邨原有居民為前題批准。去年六月,平民屋宇向居民提出兩個安置方案:領取租金津貼,五年後如合資產審查,可回遷大坑西邨;或領取一次性津貼,永久遷出。

原定今年 3 月 15 日為租戶搬遷限期,惟居民在遷出及重置的過程中,認為平民屋宇違反當初對居民的承諾,包括「妥善安置」、「不作資產審查」等,又拒絕與居民甚至深水埗區議會協商,手法專橫和恃強凌弱,令年邁基層居民須面對晚年喪失家園的困苦。部份居民不滿安置方案,要求「一屋換一屋」妥善安置,抗爭至今仍然和解不果。

本台推出菲林圖輯回顧同時亦將推出影片,記錄大坑西邨居民在三月抗爭的過程,以及其中跟訪居民榮哥的片段。

【校園新聞|3M橋進行翻新 時光隧道有入無出】校園發展處昨日(14日)向全體學生發電郵指,3M橋將於2024年10月17日晚上11時至2025年3月進行翻新工程,期間時光隧道部分行人通道將會暫時關閉,並會實行臨時人流疏導措施。屆時同學仍然能...
15/10/2024

【校園新聞|3M橋進行翻新 時光隧道有入無出】

校園發展處昨日(14日)向全體學生發電郵指,3M橋將於2024年10月17日晚上11時至2025年3月進行翻新工程,期間時光隧道部分行人通道將會暫時關閉,並會實行臨時人流疏導措施。屆時同學仍然能經時光隧道由又一城進入楊建文學術樓AC1,唯離開時需經過四不像返回又一城。

3M橋為校園內人流最高的道路,為避免擠塞,前往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BOC或劉嗚煒學術樓AC3的同學可選擇經由達之路其他入口進入校園。

【校園新聞|城大博士生校園潑精液水案判罰款 受害人公開信稱非常失望和憤怒】城大博士生來常偉,今年六月在AC2電梯向一名女子潑混有精液的液體,本周被判罰款5000元。受害人日前(27日)透過「向私密部位潑灑不明液體關注組」回應,指事件對她造成...
29/09/2024

【校園新聞|城大博士生校園潑精液水案判罰款 受害人公開信稱非常失望和憤怒】

城大博士生來常偉,今年六月在AC2電梯向一名女子潑混有精液的液體,本周被判罰款5000元。受害人日前(27日)透過「向私密部位潑灑不明液體關注組」回應,指事件對她造成極大創傷,對判罰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形容是「輕描淡寫的處理」,促律政司就刑罰上訴。

受害人公開信:處罰輕描淡寫 沒作真正懲罰

關注組發布據稱是受害人撰寫的公開信。受害人稱,她獨自來港求學和生活的女生,一直相信學校是能夠獲得保護和安全的地方,本案打破了她對校園的安全感,當她連校園都感到不安、恐懼,惶論社會其他地方,所以她很長時間不敢出門,擔心再有同樣事情發生,並形容事件是「可怕的遭遇」。

她指出,事件對她而言「非常痛苦和恥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與精力來恢復、治癒創傷。而被潑灑的液體和部位都十分敏感,她由報案、辦案一再講述過程要一次又一次「揭開傷疤」,當中一直有「無法言喻的羞辱感」、「潑灑本身讓我感到恐懼和噁心,我也在諸多被詢問、被各種眼光的審視中感覺到一次又一次被衝破了自尊」。

受害人進一步表示,她希望事件能得到合理解決,而承受巨大恥辱、壓力,最後看到判決結果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形容5000元的罰款對其所歷痛苦和傷害「簡直是一種輕描淡寫的處罰」,認為判決不僅沒真正考慮她作為受害人的權益和需求,更重要的是沒有對犯罪行為作出真正懲罰。(受害人公開信全文見留言)

關注組:恐令公眾誤以為只需罰款了事

「向私密部位潑灑不明液體關注組」在判刑後向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發公開信,表示對判刑的關注及失望,指該案顯示的性暴力行為令人髮指,亦對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關注組表示今年發生多宗類似案件,如判罰過輕缺乏必要的阻嚇作用,恐怕會向公眾傳遞錯誤訊息,誤以為街頭性暴力屬微不足道只需罰款了事,促請律政司考慮提出上訴。

【校園新聞|一名城大教授於九龍塘站跳軌 證實不治】昨日(25日)中午12時37分,一名男子於港鐵東鐵綫九龍塘站跳軌,被開往金鐘方向的列車撞倒,救援人員趕至現場,當場證實不治。據悉死者為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李衍樺教授,受心理疾病困擾,...
26/08/2024

【校園新聞|一名城大教授於九龍塘站跳軌 證實不治】

昨日(25日)中午12時37分,一名男子於港鐵東鐵綫九龍塘站跳軌,被開往金鐘方向的列車撞倒,救援人員趕至現場,當場證實不治。據悉死者為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李衍樺教授,受心理疾病困擾,正接受治療。警方於現場檢獲遺書,死因有待驗屍確認。

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亦有對此事作出回應,形容李教授是一位非常負責任並充滿愛心的老師,在建築工程領域的研究具有影響力並獲得國際認可。學系最後表示,相信他會永遠長留在每一位同學心中,願李教授安息。

學生發展處心理輔導服務(Student Development Services, Counselling Service)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9:00am-12:45pm; 14:00pm-17:30pm

24小時支援熱線:5117 7807
地址:城市大學 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 (BOC) 6/F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生命熱線:2382 0000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社會福利署:2343 2255
明愛向晴軒:18288
人生熱線:8100 8012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WhatsApp 熱線6218 1084(提供英語及粵語專業輔導服務)
生命熱線:青少年生命專線 2382 0777

【校園新聞|新選科系統癱瘓 城大宣布延遲網上選課】新選科系統於首日運作癱瘓,同學均反映未能登入系統,並表示系統癱瘓對時間安排上造成極大困擾。教務處及資訊系統服務處今(26日)向全體學生發電郵致歉,指由於選科系統出現技術問題,2024-202...
26/08/2024

【校園新聞|新選科系統癱瘓 城大宣布延遲網上選課】

新選科系統於首日運作癱瘓,同學均反映未能登入系統,並表示系統癱瘓對時間安排上造成極大困擾。教務處及資訊系統服務處今(26日)向全體學生發電郵致歉,指由於選科系統出現技術問題,2024-2025上學期的首日選科將延遲至明天(27日),同時選課時間保持不變。

學生會亦隨即就新選科系統癱瘓一事去信學校,建議校方考慮恢復使用舊有選科系統,並加強選科系統的維護工程,以避免類似故障再次發生。

新選科系統於2023-2024夏季學期首次使用,惟當時沒有出現任何重大故障,今(26日)為大部分同學首次使用。

【校園新聞|迎新活動順利舉行 組織安排有待改善】學生會日前(8月14日至17日)於長沙灣俊薈會址舉辦「木人巷」迎新活動招生日,向新生介紹各屬會並招募基本會員。新生須先到六樓櫃檯繳交會費,然後前往五樓的學科屬會和八樓的興趣學會報名。木人巷為學...
22/08/2024

【校園新聞|迎新活動順利舉行 組織安排有待改善】

學生會日前(8月14日至17日)於長沙灣俊薈會址舉辦「木人巷」迎新活動招生日,向新生介紹各屬會並招募基本會員。新生須先到六樓櫃檯繳交會費,然後前往五樓的學科屬會和八樓的興趣學會報名。

木人巷為學生會每年其中一個重要活動之一,以往學生會均會於新生註冊期間在城大校園內招生,是次木人巷為學生會遷出校園後的第二次實體活動。署理學生會會長兼評議會主席梁子晉在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本次流程參考了上屆臨時行政委員會的模式,並感謝各屬會的支持,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場地安排及宣傳仍需加強

與上年相同,學科屬會和興趣學會在不同樓層招募新生。有學科屬會反映,五樓空間狹窄,導致氣氛壓抑,部分會員甚至形容該區如「監倉」,他們希望安排能更優化,以促進屬會與新生之間的互動。根據學生會的迎新資訊,五樓有十九個學科屬會共用,而八樓則有十一個興趣學會,後者的空間優勢可帶來更多互動機會。興趣學會指出,木人巷的人流未達預期,認為宣傳需要改進,以吸引更多新生前來。

受近期迎新營性騷擾事件影響,新生對迎新活動的參與度較上年減少,整體報名情況下降約10%。有新生在家長陪同下前來木人巷,其中一位家長鄭先生表示會鼓勵女兒參加迎新活動,但同時亦提醒她須時刻保持警覺。

署理會長承認安排須改進 望增強整體參與度

梁子晉認為五樓的安排有待改善,缺乏空間難以活躍氣氛,他期望明年能為學科屬會提供更大的空間。此外,他亦承認學生會人手不足,今年臨時行政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較去年減少,然而籌備工作主要依賴屬會的資源,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同學參與學生會事務。

致 城市廣播的各位讀者:第三十九屆臨時城市廣播於二零二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上仼,會於今日(二零二四年八月十四日)起正式運作,直至新一屆城市廣播產生為止。在當前學界前景黯淡的環境下,時代及局勢急速變化,本台在任期內會履行校園傳媒之責任,跟進校園動...
14/08/2024

致 城市廣播的各位讀者:

第三十九屆臨時城市廣播於二零二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上仼,會於今日(二零二四年八月十四日)起正式運作,直至新一屆城市廣播產生為止。

在當前學界前景黯淡的環境下,時代及局勢急速變化,本台在任期內會履行校園傳媒之責任,跟進校園動態,同時監察學生會各組織,並透過多媒體平台發放最新資訊予基本會員。此外,本台亦會製作不同專題影片,推廣本土文化藝術,盼記錄這城市悠久深厚的文化根基。

城市廣播仝人感謝各位讀者過去一直支持本台。

第三十九屆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臨時城市廣播
二零二四年八月十四日

Address

83 Tat Chee Avenue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城市廣播 City Broadcasting Channel (CBC)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城市廣播 City Broadcasting Channel (CBC):

Videos

Share

Category

我們的故事 Our Story

城市廣播(CBC)為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中央組織之一,是校內唯一一個獨立校園電視媒體。城市廣播致力透過多媒體傳播媒介,將本會內外的訊息帶給會員並確保其知情權、以輿論監察本會內外及社會的事務、提升本會會員對學生會事務之認識並促進文化及思想交流。 CBC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five CityU SU Central Units. As the only independent campus broadcasting channel in CityU, CBC transmit both on and off union information to students, ensure their right of acknowledgement through multimedia, be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both on and off union and the society affairs through public opinions,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any affairs of the Union to the members of the Un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ex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