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2024
【倘若中央堅持不採取具刺激性的政策 今年港股高位將停滯不前】
當中國公佈第二季GDP增長只有4.7%,自然令不少投資者對上週三中全會所帶來的利好消息的希望破滅了。不過三中全會在上周閉幕,卻沒有為市場帶來任何具刺激性的政策,反而公告的重點卻放在全球的危機及創新機會等議題上。
事實上,第二季GDP表現差於預期的主要原因,乃由於房地產表現強差人意,唯一亮點是製造業及出口表現較為理想,當中最突出的一定是電動車業對GDP帶來的貢獻。不過,現時投資者最關注的是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無論是特朗普重新執政,抑或是可能性極小的拜登連任,又或者是民主黨最後改由其他人代替拜登參選而最後戲劇性勝出選舉,最終美國對中國的立場無疑是不友善。且以現時的情況分析,特朗普勝出總統大選的機會極高,而他亦已表明立場,將會大幅增加中國進口貨的關稅。故此,若然中國只是靠出口業去推動GDP增長,明年可能會因為美國的關稅政策而受到打擊。
因此,振興零售市場及房地產行業絕對是市場最關心的問題。健康的內需及建造業興旺,才能減少海外因素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然而,三中全會缺乏刺激政策,引發了投資者對中國的內需及房地產市場可能陷入長期低迷的擔憂,同時今年中國GDP「保五」之機會亦會因而下降。
事實上,要解決內地房地產的問題並不容易,因為要消化庫存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可是當內地房地產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拾增長動力時,將會影響內地就業,同時亦會影響地方政府的收入。由於現時地方政府的債務處於一個頗高的水平,要解決地方財政問題,地方政府才有能力推動刺激經濟的政策,由此可見內地的經濟問題,絕對是一環扣一環,必須中央協助才能解決。
故此,當三中全會對經濟政策的著墨較市場預期為少,投資者不得不擔心未來兩年中國的GDP增幅,到底會放緩至哪個水平,更何況是對內地企業的盈利前景的擔憂。這種憂慮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上周五恒指顯著下跌,若然中央短期內真的無法出台刺激經濟政策,恒指極有可能已達今年的最高位。當中國公佈第二季GDP增長只有4.7%,自然令不少投資者對上週三中全會所帶來的利好消息的希望破滅了。不過三中全會在上周閉幕,卻沒有為市場帶來任何具刺激性的政策,反而公告的重點卻放在全球的危機及創新機會等議題上。
事實上,第二季GDP表現差於預期的主要原因,乃由於房地產表現強差人意,唯一亮點是製造業及出口表現較為理想,當中最突出的一定是電動車業對GDP帶來的貢獻。不過,現時投資者最關注的是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無論是特朗普重新執政,抑或是可能性極小的拜登連任,又或者是民主黨最後改由其他人代替拜登參選而最後戲劇性勝出選舉,最終美國對中國的立場無疑是不友善。且以現時的情況分析,特朗普勝出總統大選的機會極高,而他亦已表明立場,將會大幅增加中國進口貨的關稅。故此,若然中國只是靠出口業去推動GDP增長,明年可能會因為美國的關稅政策而受到打擊。
因此,振興零售市場及房地產行業絕對是市場最關心的問題。健康的內需及建造業興旺,才能減少海外因素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然而,三中全會缺乏刺激政策,引發了投資者對中國的內需及房地產市場可能陷入長期低迷的擔憂,同時今年中國GDP「保五」之機會亦會因而下降。
事實上,要解決內地房地產的問題並不容易,因為要消化庫存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可是當內地房地產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拾增長動力時,將會影響內地就業,同時亦會影響地方政府的收入。由於現時地方政府的債務處於一個頗高的水平,要解決地方財政問題,地方政府才有能力推動刺激經濟的政策,由此可見內地的經濟問題,絕對是一環扣一環,必須中央協助才能解決。
故此,當三中全會對經濟政策的著墨較市場預期為少,投資者不得不擔心未來兩年中國的GDP增幅,到底會放緩至哪個水平,更何況是對內地企業的盈利前景的擔憂。這種憂慮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上周五恒指顯著下跌,若然中央短期內真的無法出台刺激經濟政策,恒指極有可能已達今年的最高位。
《The Standard》專欄連結:https://www.thestandard.com.hk/section-news/section/5/264616/That%27s-it-for-HK-highs-in-stocks-this-year-if-China-sticks-to-no-stimulus-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