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 Mill MILK

MM - Mill MILK 一個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台。

香港地生,香港地活。

欄目:700萬種生活|試一次|旅遊止癮|Pantry有嘢斟|美味道來 | 牌子嘢

14/03/2025

電影《歲月神偷》的攝製團隊說過,如果不是找到永利街的舊唐樓,就要考慮到馬來西亞取景,李安拍攝40年代背景的《色.戒》亦到檳城取景,而很多到過檳城的香港人,都會覺得檳城似以前的香港,究竟這種印象是怎樣而來?MM福利部這次輪到Sam和攝影師阿煜抽中一人一萬元去馬來西亞的檳城,今集跟著Sam出發一起在檳城尋找舊年代。

檳城「過海」

今次的檳城之旅,Sam跟攝影師煜主要在喬治市(Georgetown)活動,喬治市位於檳島東北方,是大馬第3大城市。它是一個以華人為主、具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其中一個令香港人覺得與檳城相似的原因是檳城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於是熟悉的風景一一出現,好像殖民地建築、1905年出現到1961年停止運作的電車、英國人怕熱於是在全島最高的升旗山建造渡假村避暑;為了往來山頂而用纜車做交通工具,還有碼頭旁邊的舊鐘樓,但最令人覺得相似的地方是,來往島上喬治市與大陸北海的渡海小輪,還有一個海港分隔兩邊的地理。

喬治市為位於檳島,而一般檳城人認為檳島才算是「檳城」的範圍,雖然地理上隔海對岸的威省內陸都是檳城的一部份,但據出版過多本老檳城著作的作家杜忠全指出,檳城人都有「喬治市中心思維」,老一輩的檳城人連嫁女到對面海都不太願意,覺得只要離開喬治市的範圍就已經算偏遠,更何況是要過海。

「好似香港的人都覺得香港島是地位高一點。」檳城古蹟信託會委員Clement笑道。「以前一開始全部都在喬治市那邊發展的,英國殖民地都在檳島上開始,所以我們的背景,可以說跟香港很相似,好的學校、好吃的餐廳,全部都在檳島那邊,北海這邊就是工業區的定位,所以為何這樣多檳城人說『過海很麻煩』。」不過其實只要是車程超過15分鐘檳城人都已經覺得遠。Clement補充因為北海的房租比較便宜,所以很多人都會每日過海來往島上喬治市與大陸北海。

一條街一個國家

Sam跟阿煜剛到埗檳城的時候,載他們的司機聽到他們要去的酒店就直說「你們中招了!(你們酒店的位置)好像一條小巷,晚上又沒甚麼人,但就有很多人在附近喝酒。」原來因為Sam他們選的那間酒店,在一條叫「愛情巷」的小巷旁邊,追溯以前英殖年代,這條小巷靠近岸邊,據說是有很多水手和軍人尋歡作樂的紅燈區,到現在這些舊樓改建成為旅館和酒吧,晚上龍蛇混雜很多人喝酒,感覺背景及演變都跟以前灣仔駱克道紅燈區相似。

「你們酒店外面那條街,一條路有四個宗教,信甚麼都有。」Clement笑道,馬來西亞的人口大概有3,400萬,他們一般劃分自己有三大族群,分別是馬來西亞人(~58.1%)、華人(~22.4%)和印度人(~6.5%),剩下的就是並他民族,而近年隨著越來越多外勞,馬來西亞人會將他們都當成一個新族群,因為種族多元所以連帶宗教多元廟宇都很多。

「其實這是英國殖民地政府的政策,因為他要分而治之,就是將不同的人分開來管理,怕混雜在一起的時候就打架。殖民政府用甚麼辦法呢,說『這塊地我送給你,你可以在這裡建一個觀音廟』,所以聚居的地方中心就是廟,然後他們在廣東省或福建省來的人就在廟旁邊建屋。」Clement補充道,新街(Campbell Street)多廣東人聚集,汕頭街(Lebuh Kimberley)多潮州人聚集,小印度(Lebuh Pasar)多印度人聚集,姓氏橋那邊就全都是福建人。

舊樓新出路

Sam跟攝影師煜住的酒店是是沿用了7間19世紀舊樓打通而成,他們稱這種上居下舖的樓叫Shop House店屋,其實就是我們香港人很熟悉的騎樓,為甚麼騎樓都會出現在檳城,我們就問了專門研究過店屋的建築歷史學者Charles黎雋維。

「其實挺有趣的,一個派別就是覺得這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南洋地區開始,然後再傳回香港、大陸,另一個派別就覺得由廣州開始,再加上那些地方是南方,經常下雨的地方就會流行騎樓建築。其實是華人之間的貿易網絡導致有這些文化上大家都會傳來傳去,英殖政府又很認同的騎樓,令人們在城市內更方便容易買東西。」

在香港舊樓難以保存,60年以上的而越來越少拆得就拆,但喬治市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過百年的舊樓在檳城隨處可見,法定古蹟建築超過3,000間,為甚麼檳城會保留到舊的東西呢?

「其實這裡發展慢很多,這裡又不是像吉隆坡首都,以前有一個時期我們經濟都不太好很多舊屋賣不出,之後我們就申請了世界文化遺產保留更多舊的東西,所以現在我們是靠著甚麼呢,就是旅遊,所以舊建築是一條新出路。」Clement道。

如果大家都想去檳城或者其他馬來西亞城市(例如:吉隆坡,亞庇(沙巴) ,斗湖, 古晉)睇睇的話,3月16日前AirAsia全部航班無論機票,定係想加購座位同朋友一齊坐,通通都有8折優惠。 連假期出發都有平機票!

預訂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3月16日
出發日期: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立即購票:https://air.asia/J5LT8

策劃:梁中勝
攝影:許先煜
剪接:陳港怡
編審:黃碧珊
監製:王秋婷

被騙了,妙妙以為第二張嘅海綿寶寶係公仔嚟,點知…(´゚д゚`)另類煙嘅造型各式各樣,當中尤其電子煙會用卡通可愛嘅造型去包裝,吸引人買。唔好睇另類煙好似電子產品、文具或者玩具咁,其實佢同傳統捲煙都係一樣咁毒,仲會釋放獨有嘅有毒物質!近年更加有...
11/03/2025

被騙了,妙妙以為第二張嘅海綿寶寶係公仔嚟,點知…(´゚д゚`)

另類煙嘅造型各式各樣,當中尤其電子煙會用卡通可愛嘅造型去包裝,吸引人買。唔好睇另類煙好似電子產品、文具或者玩具咁,其實佢同傳統捲煙都係一樣咁毒,仲會釋放獨有嘅有毒物質!近年更加有混合毒品使用嘅「太空油」 電子煙出現喺校園,乍見之下更難區分(´゚д゚`)

香港喺2022年已經禁賣另類煙(即指電子煙、加熱煙、草本煙),嚟緊將會進一步禁止管有。大家覺得呢啲造型花巧嘅另類煙,喺吸引現有嘅食煙嘅人轉用?定係唔食傳統煙仔嘅青少年呢?

   #700萬種生活 //有沒有想像中過輪椅人士在日常生活上會遇到甚麼問題?假如輪椅在街上突然「死火」,他們又能怎樣做?這時就可以靠一班輪椅伯伯組隊救援!他們不但會上門維修,也會每月固定到屯門、元朗、天水圍的球場替其他輪椅人士維修。然而是...
11/03/2025

#700萬種生活 //

有沒有想像中過輪椅人士在日常生活上會遇到甚麼問題?假如輪椅在街上突然「死火」,他們又能怎樣做?這時就可以靠一班輪椅伯伯組隊救援!他們不但會上門維修,也會每月固定到屯門、元朗、天水圍的球場替其他輪椅人士維修。然而是甚麼原因令一班輪椅人士會組織起一隊外展義工隊呢?今集《700萬種生活》,我們跟這班輪椅義工一起工作,看看他們的心路歷程。

策劃:麥景朗
攝影:張志孟 許先煜 潘志恆 楊建邦
剪接:陸紹泓
監製:陳慧敏
編審:黃碧珊
鳴謝:迎風群傲社

   #美味道來 大圍,這個新中帶舊的社區,大家對它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新落成的商場和住宅,但其實在大圍區內還有很多餐廳,值得大家發掘一下的。今集《美味道來》,就帶大家遊走大圍區3間餐廳,有咖啡店老闆每天帶西摩狗上班,很受街坊歡迎,更會自備食...
10/03/2025

#美味道來

大圍,這個新中帶舊的社區,大家對它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新落成的商場和住宅,但其實在大圍區內還有很多餐廳,值得大家發掘一下的。

今集《美味道來》,就帶大家遊走大圍區3間餐廳,有咖啡店老闆每天帶西摩狗上班,很受街坊歡迎,更會自備食物來餵牠;有因為開了一間糖水店,而搬來大圍與店長貓為樂的甜品店老闆;有餐廳太子女決心在大圍開日式居酒屋,遇到飲食界低潮,就一邊做全職賺多份收入,晚上就回居酒屋工作堅持經營。

大圍友,一起留言說一下,你有甚麼私心推介?

策劃:黃允鍶 Natalie
攝影:張志孟、陳文正、潘志恆
剪接:黃灝嵐
編審:黃碧珊
監製:陳靜雅

07/03/2025


想公司免費請你去旅行?但係又想遠離公司老細同事,學 Flavia Wong 黃可盈 自己旅行自己話事,實現Work-Fly Balance?

立即轉用渣打出糧戶口!出糧之外,仲可以幫你出埋高息同現金回贈,甚至出埋機票︰
• 出糧戶口迎新優惠高達 12,000 里及 HK$300 現金回贈或合共高達 HK$1,500 現金回贈
• 月月出糧再賺高達 1,000 里*
• 同時開立「高息馬拉松活期存款」戶口,尊享高達 4% 活期存款年利率,兼賺額外 HK$300 現金回贈
• 限時開戶狂賞大抽獎,送出 8,888 份旅遊禮遇 ,有機會獲得 HK$2,500 Trip.com 電子旅遊禮券

立即用 SC Mobile 簡單 3 步開戶,就可以賺息又賺里,旅行自己話哂事啦﹗
https://scb-hk.onelink.me/MatI/v8xg6d4h
渣打出糧戶口, 點止出糧咁簡單﹗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
外匯買賣涉及風險。
* 需符合「亞洲萬里通」出糧戶口之條款及細則

    「我這樣是為你好而已」、「你這樣就是不愛我了」,情緒勒索的說話我們很容易聽到,但又很難拒絕,更難處理的是有時我們被人勒索完都不知道,在公司裡因為面對上司用權力勒索怎處理好?哪些人又特別容易情緒勒索別人或者被勒索?今集《Pantry有...
07/03/2025



「我這樣是為你好而已」、「你這樣就是不愛我了」,情緒勒索的說話我們很容易聽到,但又很難拒絕,更難處理的是有時我們被人勒索完都不知道,在公司裡因為面對上司用權力勒索怎處理好?哪些人又特別容易情緒勒索別人或者被勒索?今集《Pantry有嘢斟》我們請來組織心理學家Mills,教你認出哪些人是你生活上的情緒綁匪。

策劃:梁中勝
主持:陳靜雅 Chucky、林京賢、黃允鍶 Natalie、梁中勝 Sam
嘉賓:組織心理學家 黃仲遠Mills
攝影:張志孟、小輝、陳文正、潘志恆
剪接:鄧詠瑤
編審:黃碧珊
監製:陳靜雅

   #700萬種生活 居港32年的日本攝影師久米美由紀Miyuki Kume,興趣是收集香港製造的產品。多年與舊物打交道,自然訓練了獨到的眼光,能在看似擺滿垃圾的地攤中,找到她鍾情的香港製造產品。別以為她現在對香港工業產品好似很了解,其實...
06/03/2025

#700萬種生活

居港32年的日本攝影師久米美由紀Miyuki Kume,興趣是收集香港製造的產品。多年與舊物打交道,自然訓練了獨到的眼光,能在看似擺滿垃圾的地攤中,找到她鍾情的香港製造產品。

別以為她現在對香港工業產品好似很了解,其實1993年跟家人來香港生活前,只由喜歡的攝影師作品,認知有香港這個地方。本來三年後就要回日本,但因為想親身經歷97年香港回歸而不捨得離開。而且當年日本女性要發展事業已經不易,要打入男人天下的攝影行業更難,所以與其回日本重新開始,她選擇了機會比較多的香港,決定留下誰知轉眼便幾十年。不過在香港更難適應的竟是工作壓力,只顧著做事開心的時間都沒有了,所以自己去找喜歡的舊雜貨。起初不是一心要收藏,只是一個異鄉打拼的女人買東西減壓,就這樣開始了收藏之路。

現在博物館關於香港工業史的展覽品,她都收藏了很多。她的家就是一個私人博物館,最喜歡收藏的就是暖水壺,多達300個。她還會到香港製造工場叩門,記錄廠商與匠人做口述歷史。不久將來可能要回日本照顧年老的母親,所以2024年她完成了一個心願﹐她整理了藏品和資料,出版了《香港百貨》一書,想讓日本人知道,曾經香港製造了這麼多好東西。

策劃:鄭汝翹 Karen
攝影:張志孟、黃灝嵐、陸羽
剪接:黃灝嵐
編審:黃碧珊
監製:陳慧敏

   #牌子嘢 每逢冬天想喝暖飲時,一定會想起Pokka Sapporo的罐裝粟米湯,從便利店暖櫃拿出來,握在手就像握著個暖包,陪伴不少人捱過寒冷的日子。原來這款湯已經有45年歷史,除了是業界首創加入真粟米粒湯外,其創辦人還是發明世上第一部...
05/03/2025

#牌子嘢

每逢冬天想喝暖飲時,一定會想起Pokka Sapporo的罐裝粟米湯,從便利店暖櫃拿出來,握在手就像握著個暖包,陪伴不少人捱過寒冷的日子。原來這款湯已經有45年歷史,除了是業界首創加入真粟米粒湯外,其創辦人還是發明世上第一部冷熱兩用自動販賣機的人。直至2022年,Pokka Sapporo粟米湯仍然佔據著日本即飲罐頭湯九成市場,成為日本人的國民零食。

大家又有沒有發現,每次飲這罐粟米湯,總是會剩下一些粟米?原來官方有教正確的飲用方法,今集《牌子嘢》,MM同事將會實試官方飲法,看看是否能喝完所有粟米,一滴也不剩!

策劃:陳雯懿 Manyi
旁白:林京賢
攝影:許先煜
剪接:黎正怡
編審:黃碧珊
監製:陳靜雅 Chucky、麥景朗

煙草商製造加味煙,喺煙仔加多種添味劑,令煙仔更容易入口,令人更難戒甩。所以加味煙只係糖衣毒藥! 加味煙又以薄荷煙最能夠吸引人嘗試第一口煙。事實上,薄荷醇唔單止用嚟添加清涼口感嘅調味劑咁簡單!有研究指,超過9成以上嘅煙草產品都有添加薄荷醇!薄...
04/03/2025

煙草商製造加味煙,喺煙仔加多種添味劑,令煙仔更容易入口,令人更難戒甩。所以加味煙只係糖衣毒藥!

加味煙又以薄荷煙最能夠吸引人嘗試第一口煙。事實上,薄荷醇唔單止用嚟添加清涼口感嘅調味劑咁簡單!有研究指,超過9成以上嘅煙草產品都有添加薄荷醇!薄荷醇會同尼古丁產生化學作用,令大腦更容易受到尼古丁控制!

包括歐盟、英國、加拿大在内,全球超過40個國家或地區已經禁止所有口味嘅加味煙。大家覺得香港可以成為下個禁止煙草商喺煙草產品中加入調味嘅地方嗎?

參考資料:
政府統計處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79號報告書
Menthol: putting the pieces together (Lee, Y. O., & Glantz, S. A., 2011)

   #700萬種生活 一聽到廣東歌就如上了電一樣,在舞台上隨節拍搖擺跳躍,眼前這位特別喜愛播放廣東歌的外國DJ叫Pete(DJ Fabsabs)。Pete在香港土生土長,雖然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英國人,中小學都念國際學校、在外國人圈子長大...
04/03/2025

#700萬種生活

一聽到廣東歌就如上了電一樣,在舞台上隨節拍搖擺跳躍,眼前這位特別喜愛播放廣東歌的外國DJ叫Pete(DJ Fabsabs)。Pete在香港土生土長,雖然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英國人,中小學都念國際學校、在外國人圈子長大的他,身邊朋友母語都是說英文為主,他卻自學廣東話。看港產片、背字典、抄寫歌詞,Pete因為迷上廣東歌,而對廣東話更有興趣,「我很喜歡香港的音樂,尤其是廣東歌,我在香港會辦Canton Disco,全晚只播放中文歌和廣東歌。」

「我小時候放學常去打籃球,當時很多人是說廣東話,那時候因為無法溝通而很沮喪,然後跟同學吃東西時開始用廣東話點餐,慢慢逐點學起來。以前國際學校允許我們說國語和英文,但不可以說廣東話,因為80、90年代的時候仍然很『殖民心態』,覺得英文才是最頂尖,外國人是不適合說廣東話的。」Pete坦言在香港出生和長大,但無法順利跟本地人溝通、對社會發生的事不明所以的感覺很差勁,所以決心學好這語言,「亦因為當年會去一些混血兒同學家打牌,他們家人打麻雀會講廣東話,因為我想贏,所以給我動力要學好,哈哈。」

年輕時Pete試過去了中文大學報讀課程學廣東話,但感覺只是理論,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我覺得開始有效率地學廣東話,是我買了很多VCD,看回以前的電影,像是張國榮、周潤發那些,我亦常看黑社會和古惑仔系列。又去了通利琴行買歌詞自己抄寫練習,查字典找字詞意思,還有問朋友廣東話的發音。」
中學畢業後Pete到愛丁堡升讀大學,然後在倫敦生活了兩年,因為家人朋友都在香港,他最後選擇回到這裡發展。他正職是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内容營銷專員,副業就是做DJ打碟。「廣告公司的同事全是香港人,那時代K Lunch很便宜,我們常去唱K,如果我不唱廣東歌會很悶,所以開始學廣東歌,然後又找回很多兒時聽過覺得很動聽的,開始很感興趣。」自小喜歡音樂的Pete,14歲時除了聽英文歌,也開始接觸廣東歌,那年代我們喜歡的Beyond、王菲、LMF,也成為他的偶像。

大學時在Pete當過凌晨的電台DJ,Jazz、Funk、Punk、雷鬼等各式各樣曲風都有接觸,回港後經朋友介紹,到了酒吧當兼職DJ,「我認識到Evan DJ Stonedog,他有一間Club叫Volume,問我有沒有興趣在那裡打碟,起初我甚麼都不懂,都是自學亂打的。」後來越玩越熟手,變成了穩定的副業,起初他都是跟潮流播放電子音樂、Dance Music和主流英文歌,但見越來越多香港人參與,某天佢忽發奇想:點解唔試吓打廣東歌?「當時剛買了Sammi新碟,心思思就播了首《信者得愛》,誰料大家一聽到前奏已瘋狂了,大喊:嘩!好正呀!」那天晚上Pete見現場反應好,持續打了2至3小時廣東歌,酒吧經理卻生氣了,叫他轉打回英文歌,「他說廣東歌很MK 很噁心。那時有些客人問我,可不可以播《煞科》,所以當經理在時我就播英文歌,發現他去了廁所,我就立刻播廣東歌,他一出來時我就立即轉回英文,很搞笑!」

2015年,Pete認識到當醫生的DJ Jayme,他在2010年代成立,主打播放廣東歌派對的Cantomania,他結婚時邀請Pete做DJ播放廣東歌,就是那場結婚派對點起他的熱情,此後開始固定辦不同的廣東歌派對。「有些歌你不知道反應如何,像《Don Don Donki》、跑Online主題曲等,唱《黑玻璃》要搖衣服是我看到外國人在IG做的,很驚訝外國人認識這些本地文化,所以我們都要夠貼地。」

Pete深入研究不同年代的廣東歌,連本地獨立歌手樂隊和不同電影的Sound Track都很熟悉。隨著廣東歌派對越來越多,他感覺廣東歌儲庫很快就不夠用,所以花了疫情兩年時間儲廣東歌,除了在iTunes買歌聽,也常到信和黑膠碟店尋寶及做資料搜集,「我覺得買黑膠的目標,就是那些歌曲是不容易找到的。如果認識那些唱片公司就最好,若有額外資料,例如誰打鼓,誰是結他手,也可以幫你研究一下。有時候想找一些樣本製作電子音樂,我會找一些不太出名的,創作出來的東西會特別一點。」

「英文歌你看Britney Spears歌詞如“Oh baby Hit me baby”,是很直接的。廣東歌難填歌詞之餘,有些詞有多重含義,意境微妙神秘,不會很直接了當地表達,無論演繹情感、意義或是身份都很深層次的,特別是林夕或黃偉文填的詞。」Pete覺得廣東歌的魅力,是能從中感受到的歷史、文化和身份都很獨一無二,「例如《海闊天空》要翻譯《海闊天空》做英文,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翻譯,廣東話就是很多東西難以翻譯。」

「Canton Disco」其實是香港DJ之父Andrew Bull,於1985創立的廣東道夜店Disco派對,主要播放歐美流行曲,當年被稱為「廣東道的傳奇」,很多明星都常去捧場。而Pete和其他DJ朋友一起辦的「Canto Disco派對」,則為它賦予了新的定義。而Peter亦由以前間中在Cantomania客串,變成現在的核心班底,間中會跟同樣推動廣東歌派對的DJ一起辦不同活動,推動和延續這股廣東歌Disco風潮。「曾經有年長的人走來問我,這不是以前那家Canton Disco,只播英文歌嗎?我說不好意思令你誤會了,我們的Canton Disco是指只播廣東歌。他們都驚訝,但感覺新奇有趣,而且玩得很開心。」跟Pete一起打碟的DJ兼鼓手Stephane回憶道。

「我們有一個形容詞叫Expat(外籍人士),意思是指一些外國人在香港工作,他們很多住在漂亮的地方,每個月有五萬元津貼,工作在中環,下班就去蘭桂坊玩。如果你沒有連結音樂等本地文化,或廣東話文化,其實只能留在小圈子中,不會知道社會面對的事情和挑戰。」Pete坦言自己生活方式跟地道香港人不盡相同,所以音樂是一個方法和渠道,讓他真正認識香港人,「同時也認識自己多一點,摸索到我有甚麼香港身份。」

策劃:Phoebe 王秋婷
攝影:林亦 伍永健
剪接:林亦
監製:林京賢

   #飛去試一次 最近北海道出現了新的除雪體驗團,有遊客花逾萬元嘗試除雪工作。對我們來說很有新鮮感的積雪,其實對當地人生活造成不少影響。他們每天都要花時間清理家門前的積雪,而即使可以外出了,也要靠大型剷車處理公路上的積雪,否則有車也用不了...
03/03/2025

#飛去試一次

最近北海道出現了新的除雪體驗團,有遊客花逾萬元嘗試除雪工作。對我們來說很有新鮮感的積雪,其實對當地人生活造成不少影響。他們每天都要花時間清理家門前的積雪,而即使可以外出了,也要靠大型剷車處理公路上的積雪,否則有車也用不了。

而一直努力維持北海道日常運作的人,就是一班每晚凌晨出動的除雪師傅。而今集《飛去試一次》,就跟這班可能是當地最不怕寒冷的叔叔,試一次除雪。

策劃:麥景朗
攝影:王嘉豪 麥景朗
剪接:鄧藹彤
翻譯:情熱北海道
監製:鄭汝翹
協力:情熱日本合同会社
鳴謝:株式会社 スノーテックSnow tech

28/02/2025

37歲的Bryan,小時候被診斷有輕度自閉症傾向。
媽媽說,Bryan小時候不像有問題,很好笑容。跟爸爸去踢波、去海灘,很帥氣。大概一兩歲時,已覺得他不黏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玩,明顯他一路長大,越來越安靜。」

據香港自閉症聯盟,在2023年的統計,香港大概有19萬至23萬個有自閉症症狀的人士,約佔總人口的 2.5至3%。但在2000年或以前,香港是沒有確診自閉譜系的可信,及有效度檢測工具的,政府也沒有給他們太多資源,全球第一個「世界自閉症關懷日」,都在2008年才出現。在那個年代 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那時候他們收到一份關於自閉症的報告,然後被轉介去戴麟趾康復中心做言語治療。二,三十年前,他們還花每小時500元,請言語治療幫他治療。爸爸:「在1988年出生的年代,平均100個小朋友中便有一個有這個問題,即是我們中獎了。」

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有些會情緒不穩,很容易發脾氣,甚至有自殘傾向。還好Bryan都安安靜靜的,就是說話怕跟陌生人眼神接觸。或者很難表達自己。他在炮台山的循道衛理中學唸到中五,畢業後在薄扶林技能訓練中心,讀了酒店餐飲業管理課程,去過辦公室工作,又做過速遞員,又去過(堅尼地道)雍仁會館實習。第一份工作做了兩星期左右便被辭退。Bryan爸爸:「因為他跟別人溝通有問題,你集中不到的時候,你根本是很難學習要做甚麼。」後來他在社工介紹下,來了麥當勞。現在他要用炸爐炸食物,製作漢堡飽,幾乎八成的工序他都懂得做。而海富中心的麥當勞,繁忙度有世界級紀錄排名,繁忙時間一小時可出餐1,200個。Bryan由2008年起在此工作17年,都游刃有餘。麥當勞每朝6時營業,他們3時40分便開始準備工作。不過為了怕遲到,想做頭幾個走入舖頭的人,Bryan3點15分以前,便一定回到等開門。他在這裡的強項是炒薯條。他指著薯條爐上的薯條廣告牌說:「要炒到像這樣,薯條要直,放入薯條格不要東歪西倒才行。」

爸爸曾是個商人,中港兩地走。媽媽是個家庭主婦。機緣巧合之下爸爸提早退休,留家陪伴家人,一年去一次全家大旅行,補回過去忙工作失去的時間。爸爸曾經懷疑,在麥當勞工作辛苦,也不知有沒有前途;擔心Bryan不知做不做得來,工作初期還不時跑來偷看他工作。但媽媽覺得,Bryan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便不要隨便改動它。即使兩老曾想讓Bryan到離家更近的分店工作,他也不願意,便由他了。Bryan的房間擺放著幾個5年、10年、15年的服務獎。他說:「希望可以做到30、35年等等。」爸爸:「認同很重要。他每年都很期待頒獎的日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是希望他能找到一個生存空間,活得開心,便足夠。

Bryan每星期放一天假,和家人吃完Brunch後會一個人搭港鐵散步。其實有自閉傾向的朋友,除了有點固執,便是不擅長表達想法,難理解別人的情緒變化及感受。雖然想與人溝通, 但總是不得要領。他最想是可以多認識朋友,放假可以一起逛街、看電影。「子健是好的同事,好朋友。我不敢主動約Jacky,我怕他會忙碌。我想有朋友一起,逛街喝東西,一起看電影。」不過,他也很懂肯定自己多年來的努力,他說:「我給自己10分。」

策劃:陳慧敏
攝影:麥志豪 許先煜 張志孟
剪接:梁芷澄
監製:王秋婷

   #700萬種生活 37歲的Bryan,小時候被診斷有輕度自閉症傾向。媽媽說,Bryan小時候不像有問題,很好笑容。跟爸爸去踢波、去海灘,很帥氣。大概一兩歲時,已覺得他不黏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玩,明顯他一路長大,越來越安靜。」據...
28/02/2025

#700萬種生活

37歲的Bryan,小時候被診斷有輕度自閉症傾向。
媽媽說,Bryan小時候不像有問題,很好笑容。跟爸爸去踢波、去海灘,很帥氣。大概一兩歲時,已覺得他不黏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玩,明顯他一路長大,越來越安靜。」

據香港自閉症聯盟,在2023年的統計,香港大概有19萬至23萬個有自閉症症狀的人士,約佔總人口的 2.5至3%。但在2000年或以前,香港是沒有確診自閉譜系的可信,及有效度檢測工具的,政府也沒有給他們太多資源,全球第一個「世界自閉症關懷日」,都在2008年才出現。在那個年代 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那時候他們收到一份關於自閉症的報告,然後被轉介去戴麟趾康復中心做言語治療。二,三十年前,他們還花每小時500元,請言語治療幫他治療。爸爸:「在1988年出生的年代,平均100個小朋友中便有一個有這個問題,即是我們中獎了。」

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有些會情緒不穩,很容易發脾氣,甚至有自殘傾向。還好Bryan都安安靜靜的,就是說話怕跟陌生人眼神接觸。或者很難表達自己。他在炮台山的循道衛理中學唸到中五,畢業後在薄扶林技能訓練中心,讀了酒店餐飲業管理課程,去過辦公室工作,又做過速遞員,又去過(堅尼地道)雍仁會館實習。第一份工作做了兩星期左右便被辭退。Bryan爸爸:「因為他跟別人溝通有問題,你集中不到的時候,你根本是很難學習要做甚麼。」後來他在社工介紹下,來了麥當勞。現在他要用炸爐炸食物,製作漢堡飽,幾乎八成的工序他都懂得做。而海富中心的麥當勞,繁忙度有世界級紀錄排名,繁忙時間一小時可出餐1,200個。Bryan由2008年起在此工作17年,都游刃有餘。麥當勞每朝6時營業,他們3時40分便開始準備工作。不過為了怕遲到,想做頭幾個走入舖頭的人,Bryan3點15分以前,便一定回到等開門。他在這裡的強項是炒薯條。他指著薯條爐上的薯條廣告牌說:「要炒到像這樣,薯條要直,放入薯條格不要東歪西倒才行。」

爸爸曾是個商人,中港兩地走。媽媽是個家庭主婦。機緣巧合之下爸爸提早退休,留家陪伴家人,一年去一次全家大旅行,補回過去忙工作失去的時間。爸爸曾經懷疑,在麥當勞工作辛苦,也不知有沒有前途;擔心Bryan不知做不做得來,工作初期還不時跑來偷看他工作。但媽媽覺得,Bryan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便不要隨便改動它。即使兩老曾想讓Bryan到離家更近的分店工作,他也不願意,便由他了。Bryan的房間擺放著幾個5年、10年、15年的服務獎。他說:「希望可以做到30、35年等等。」爸爸:「認同很重要。他每年都很期待頒獎的日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是希望他能找到一個生存空間,活得開心,便足夠。

Bryan每星期放一天假,和家人吃完Brunch後會一個人搭港鐵散步。其實有自閉傾向的朋友,除了有點固執,便是不擅長表達想法,難理解別人的情緒變化及感受。雖然想與人溝通, 但總是不得要領。他最想是可以多認識朋友,放假可以一起逛街、看電影。「子健是好的同事,好朋友。我不敢主動約Jacky,我怕他會忙碌。我想有朋友一起,逛街喝東西,一起看電影。」不過,他也很懂肯定自己多年來的努力,他說:「我給自己10分。」

策劃:陳慧敏
攝影:麥志豪 許先煜 張志孟
剪接:梁芷澄
監製:王秋婷

你有冇見過post入面嘅經典廣告、Leo錢甖或者係紅簿仔呢? 大家屋企又有冇啲同滙豐有關嘅用品?無論係以前滙豐嘅錢甖,定係宜家嘅提款咭,乜都得!為慶祝滙豐踏入160年,只要喺Ig分享你同滙豐有關嘅物品,就有機會贏到$16000獎賞金!只要你...
27/02/2025

你有冇見過post入面嘅經典廣告、Leo錢甖或者係紅簿仔呢?

大家屋企又有冇啲同滙豐有關嘅用品?無論係以前滙豐嘅錢甖,定係宜家嘅提款咭,乜都得!為慶祝滙豐踏入160年,只要喺Ig分享你同滙豐有關嘅物品,就有機會贏到$16000獎賞金!只要你做齊以下呢2步:
1. 喺IG Story分享一件同滙豐有關嘅物件,寫低你同佢嘅回憶,tag 同3位朋友

2. 喺@hsbc_hk 2月27日遊戲post下留言:「160年,期待更多精彩故事」

活動由即日起到3月12號,活動中有10位幸運兒可以贏得$16,000獎賞金,以及100位幸運兒贏得160週年珍藏版八達通!

💡詳情請參考條款及細則:https://grp.hsbc/2025160Acampaign_RagmanGame_IGTC

#滙豐 #滙豐香港160週年 #滙豐香港盛演世界160週年 #滙見新可能

   #700萬種生活 有四個中大學生,在校園裡面開了一間800平方呎的藝術咖啡廳,大家怎麼想? 他們四人在迎新營及寄宿時認識,參加了一個校內創業計劃的冠軍得主。獎品就是,可以免租在富爾敦樓,飯堂聚集之地,得到一個800呎的舖位經營咖啡店。...
27/02/2025

#700萬種生活

有四個中大學生,在校園裡面開了一間800平方呎的藝術咖啡廳,大家怎麼想?
他們四人在迎新營及寄宿時認識,參加了一個校內創業計劃的冠軍得主。獎品就是,可以免租在富爾敦樓,飯堂聚集之地,得到一個800呎的舖位經營咖啡店。為期兩年。

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的Winston,負責做咖啡師及設計餐廳器材擺位;唸工商管理的Flora,負責製作甜品及財政; 唸Fine Arts的Elizabeth,在這裡製作甜品及店舖的藝術策展人;還有唸計算機科學的Timmy,也是負責製作咖啡及財政。

現在要開一間800呎咖啡店,最少都要準備70至90萬元資金,假設預留三個月租金加上期約30萬,裝修費20至30萬,還要20至30萬營運資金。對畢業生而言是天文數字。
幸福來得太突然,雖然免租,但四人都湊了十多萬元,親手把丟空的地舖大翻新。如窗簾是Elizabeth逐片百家布縫起來的,每一張桌子都是他們親手組裝的,Timmy不時換電掣時被電到。Flora和Winston更加為了做好咖啡室,延遲了一年畢業。Winston更跑去上專業的咖啡課,考了咖啡師牌,花一萬元買了一部咖啡機,在宿舍及家裡,頻頻練習沖咖啡及拉花。店裡好些特色咖啡,是他們四人創作,外面喝不到的。Flora:「首次見到這裡裝修完,感覺像別人收樓的感覺。 」

其實,中文大學裡的學生餐廳近四十間,是全港大專院校裡最多的。然而一間餐廳,除了讓學生填飽肚子,可能有更多意義。如Winston跟Timmy想起已結業,在醫學樓的Canteen,Winston:「我們通宵工作後,便在這裡食早餐。 」Timmy:「這裡的員工記得我們,我們都想自己的咖啡廳,可以做到這感覺。記得客人喝甚麼,他點餐前,已經沖好他慣喝的咖啡。感覺有種連結在。 」店裡的畫作,門口的雕塑,都是Elizabeth跟Fine Arts系同學的作品,她希望把咖啡廳變成展覽廳,讓同學可以在畢業展以外的時間,都有機會及空間,展示自己的作品。不過開業近半年,太忙了,而且要努力做到收支平衡都要花點時間。等生意平穩有餘裕,將會再策劃展覽。情人節那夜,他們更跟Jazz Soc合作,辦了爵士樂之夜。讓校內外的音樂人,都聚在一起Jam歌。因為爵士樂本就起源於餐廳酒吧,學校的餐廳8點便關門了,根本不夠時間辦活動。有了這裡,給爵士樂愛好者一個好的空間,放膽展現才藝,跟朋友Jam歌。

他們的營業時間約為早上11時至晚上5時半,營業時間不長,但沒有午市熱食,只賣窩夫、布甸及咖啡都很難維持。於是,他們邀請了最強幫手,Flora媽媽來幫忙製作午市熟食。媽媽能跟女兒一起開店,看到同學對她廚藝的讚美,都很開心。早上同學仍要上課,但媽媽為了做好一點,朝早8時便回來準備,落場後為隔天備料,又做到8點,讓Flora後悔及心疼:「我會否不該拉了她下水,太辛苦了。 」但媽媽反而說:「要多試一會,你沒可能一試便上手,我覺得她比我,更加堅強及努力。 」

策劃:陳慧敏
攝影:張志孟 許先煜 陸羽 小輝
剪接:陳港怡
監製:梁中勝
編審:黃碧珊

   #旅遊止癮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踏出家門,往往是為了抵達某個目的地。然而,這一過程中卻隱藏著一場城市規劃者與行人之間的無形角力,我們邀請了導視設計師、英國城市規劃師與園景設計師,並透過跟街坊實地測試,比較使用Google地圖與當地居民熟...
26/02/2025

#旅遊止癮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踏出家門,往往是為了抵達某個目的地。然而,這一過程中卻隱藏著一場城市規劃者與行人之間的無形角力,我們邀請了導視設計師、英國城市規劃師與園景設計師,並透過跟街坊實地測試,比較使用Google地圖與當地居民熟知的捷徑所需的時間,揭示了城市設計如何影響我們的行走路徑。今集《旅遊止癮》帶大家看看我們的行走方向,如何在有意或者無意之間受到影響。

人行出來的路與鋪給人行的路

欲望小徑 Desire Paths,是由英國學者Robert Macfarlane提出的概念,形容當城市缺乏行人需要的道路時,行人便會用腳投票自創一條非官方設計,但居民覺得有需要的路徑,這種小路就叫「欲望小徑」,在reddit上還會有很多人討論一些不合邏輯或者不知為何有人走過去的欲望小徑
甚至有些欲望小徑是多人走到連Google地圖都會顯示。

在荔枝角公園,Sam發現了一條明顯的欲望小徑,通往貨櫃碼頭的方向。依照原本的的規劃可能要繞一個大圈才能走到碼頭位置,但這條路是由附近工人自發走出來再口耳相傳的小徑,卻變成最多打工仔所走的路。許多時候,城市規劃者在設計時過於注重車輛的流動性,卻忽視了行人的需求,導致行人不得不尋找自己的路徑。

在寶琳慧安商場對出,曾經有條類似的欲望小徑本身都是一個花圃,但太多人貪方便直接穿過花圃來往慧安商場和寶琳街市,後來公園曾經加裝過鐵絲網但都阻止不到行人,最終成功爭取官方承認變成一條正式的路,而有街坊受到這件事啟發就展開社區研究,收集了將軍澳區大概30條欲望小徑,Sam就跟兩位街坊實試一下,在Google地圖走和熟路的街坊走,最後發現街坊所行走的捷徑不但風景更宜人與適合行走,而且還比Sam他們快了6分鐘的時間由寶琳其中一個大型屋苑康盛花園走到寶琳地鐵站出發。

商場的水牌設計

在越加繁複的商場中許多人常常會迷失方向呢?麥靜文(Selina)Wayfinding設計師指商場希望顧客能夠停留更久,消費更多。因此,商場的導視系統設計會令人盡量深入商場,從而引導顧客探索更多的商店,但其實商場的設計往往不希望顧客僅僅是進來使用廁所或享受冷氣,Selina指出水牌上出現的資訊就等於空間重點,「怎樣決定放甚麼在路牌上要先想最主要的,人要找甚麼其實他們要找的東西不多,路牌應該要說出空間的重點,商場就是廁所、戲院、超市可能一個公園是噴水池、是最地標性的建築。」然後再在一個需要作出決定的地方放置水牌,「例如我需要做決定乘升降機,我需要做決定乘扶手電梯,我需要做決定我要走出去,因為可能他錯過這個分岔口他就會找不到。」Selina再補充指一些空間的設計,例如一個供人相約等候的位置,就設置一個藝術品,「只是讓人能夠容易說出口『我們在那裡等』,這個是不是跟你溝通的東西,其實是的。」

行人往往會根據周圍的環境和其他行人的行為來決定自己的路徑。這種現象在商場和公共空間中尤為明顯,設計師的意圖和行人的需求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平衡。設計師希望引導行人走向特定的路徑,而行人則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習慣選擇最直接的路徑。

默默引導你行走的東西

「高手的設計師會讓行人在不知不覺中遵循他們的設計方向而行走。」香港園境師學會副會長陳彥璘道。「在室內的地方是比較清楚的,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會用牆或者門口切割這些空間,所以在戶外的空間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可以用植物切割空間。」欄杆最重要的功用其實是去引導人在正確的位置過馬路,欄杆完結的時候譬如巴士站有人要上車下車其實一定有缺口的時候,就很容易會令人反而會在這些位置找自己的方式去過馬路,除了欄杆之外,花槽或者路壆其實都有類似的作用。」

好像踏下去都沒甚麼所謂的草地,還是有一點高低差,覺得不可以亂跨進去的花槽,再開始覺得和現場有些突兀的鐵馬或者是圍欄甚至是高牆,都是設計師想用溫和還是強硬的語氣,告訴行人可以走進去還是不可以走進去,跟行人作出空間的劃分。行走的方向於如何在規劃與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策劃:梁中勝
主持:梁中勝(Sam)、黃允鍶(Natalie)
攝影:張志孟 、小輝、潘志恆
剪接:陳港怡
監製:陳靜雅

    最近有一個很熱門的實境愛情節目,很多時候男男女女聊天覺得悶的時候,就會問,其實你對我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有些人在第一次見面,就會猜對方大概是怎樣的人,究竟這種第一眼就透過對人的第一印象去判斷一個人又是否準確呢?今集就由組織心理學家解...
24/02/2025



最近有一個很熱門的實境愛情節目,很多時候男男女女聊天覺得悶的時候,就會問,其實你對我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有些人在第一次見面,就會猜對方大概是怎樣的人,究竟這種第一眼就透過對人的第一印象去判斷一個人又是否準確呢?

今集就由組織心理學家解說何謂First Impression(第一印象),還有如何逆轉人們對你的負面印象。

策劃:黃允鍶 Natalie
主持:陳靜雅 Chucky 黃允鍶 Natalie 梁中勝 Sam 鄭汝翹 Karen
嘉賓:組織心理學家黃仲遠Mills、人力資源顧問 Clement
攝影:張志孟、潘志恆、小輝
剪接:梁芷澄
編審:黃碧珊
監製:梁中勝

    「社恐」,近年經常聽到的網絡潮語,這個字未流行前,「毒L」、「摺」、「Kam」,就是大眾對不善社交、喜歡獨處的人的稱呼。社恐全名是社交恐懼,亦即是指社交焦慮,在社交場合中,因為擔心被人審視,而容易感到不安,有機會出現口吃、手震和心跳...
23/02/2025



「社恐」,近年經常聽到的網絡潮語,這個字未流行前,「毒L」、「摺」、「Kam」,就是大眾對不善社交、喜歡獨處的人的稱呼。

社恐全名是社交恐懼,亦即是指社交焦慮,在社交場合中,因為擔心被人審視,而容易感到不安,有機會出現口吃、手震和心跳加快等問題,嚴重者更加會想逃離。臨床心理學者梁重皿(Ming)指,社交焦慮是一件很平常而且常見之事,大部份人都經歷過,只是大家的強弱及持續程度會有所不同。輕則是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自在,進一步的就是影響日常生活,例如搭小巴不敢叫「有落」。而這種社交焦慮的感覺要維持六個月或以上,並嚴重影響生活,才有機會被診斷為患有社交焦慮症,需要進一步接受治療。

社交恐懼並非現代獨有現象,早在古希臘時期,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已觀察到,有些人因害羞和膽小,害怕被人嘲笑而不敢出門。著名作家張愛玲都是一個社恐之人,表明她只要不用社交,就感到生命充滿喜悅。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天生內向,受性格影響所致,但實際上,內向和外向僅代表在哪類場合較易獲得精力。內向者(I人)也可以具備成熟的社交技巧,不一定有社交焦慮困擾,而外向者(E人)即使外向活潑,也可能因為不擅長社交而有社恐。

若想初步了解自身是否有社交焦慮,可透過網路上的自我評估測驗來分析焦慮程度。而今集《Weekly-pedia》,我們就找來一批自認有社交恐懼的MM同事進行做測試,並記錄他們在社交場合的實際情況,探討社恐者的內心世界。又請來流行文化學者黃鈺螢(Sonia),分析社交恐懼症從何時開始變成一種潮流標籤。

社交焦慮測試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ADULTS (LSAS):
https://nationalsocialanxietycenter.com/liebowitz-sa-scale/?fbclid=IwY2xjawIJly9leHRuA2FlbQIxMAABHQtgeoJ02BmN_XvgU6L8comf1V42SB4v5-ZGV1GJmJ08OnX83CFc9oTsdg_aem_WWes_5hKoxQ0Z2RDmV5eKQ

策劃:陳雯懿 Manyi
攝影:潘志恆 張志孟 陳文正
剪接:黎正怡
監製:王秋婷 Phoebe

Address

柴灣嘉業街12號百樂門大廈3樓
Chai Wan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MM - Mill MILK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MM - Mill MILK:

Videos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