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Digest

World Digest 我們是世界文摘
試圖給所有讀者足量的國際新聞,增加你我的國際觀 世界文摘
(6)

由於對政府  #農業政策 的不滿,作為善於  #抗議 的民族, #法國  #農民 自本(1)月28日開始,陸續以牽引機、乾草堆等農用器具佔領了部分都市的重要聯外公路,首都巴黎也受到波及。即使法國政府這幾日已釋出讓步善意,農夫們仍不打算撤離,...
28/01/2024

由於對政府 #農業政策 的不滿,作為善於 #抗議 的民族, #法國 #農民 自本(1)月28日開始,陸續以牽引機、乾草堆等農用器具佔領了部分都市的重要聯外公路,首都巴黎也受到波及。即使法國政府這幾日已釋出讓步善意,農夫們仍不打算撤離,而這也鼓舞了其他國家的農民上街,並完全暴露出歐洲農業現正面臨的問題。

【削燃油補貼引農夫「牽引機圍城」 法農業政策改革曝歐盟農業困境】
(Photo : AFP/ rFi)
長期以來,雖然烏克蘭一直以全歐洲最大規模的糧食產區為人所知,法國卻是「歐盟內」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只是因為務農人口減少、人口老化,以及農地大規模縮減等內部問題,加上外國糧食傾銷、歐盟綠能政策強迫農業進行永續轉型等外部刺激,以及俄烏戰爭帶動能源價格高漲、物價通貨膨脹,本就競爭力不強的農業受到了大量的挑戰,處發了此次大規模抗議。

法國的務農者數量在1950年代曾一度有250萬人,現在因為年輕人不願務農而僅剩不到50萬,而其中約20萬,相當於40%的農夫還將於2026年前屆齡退休,除此之外,2010年至2020年間法國的農地更是縮減了21%,進一步打擊法國農業。

而這次抗議的導火線,則是法國政府因應新的歐盟綠能政策打算減少對農業用柴油的補貼,加上為了因應仍在發酵的通貨膨脹,施壓超市與零售業者壓低食品價格等措施,才一口氣引爆了農夫累積已久的不滿。

不只如此,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盟暫時放寬了烏克蘭糧食進口,這導致大量低價農作物湧入歐盟市場,直接將周邊幾個歐盟國的農產品價格向下拉,農地面積較小的國內農夫難以跟傾銷品競爭,原本就因為通貨膨脹而變得更困難的生計持續惡化,並在波蘭、羅馬尼亞等烏克蘭鄰國引發了第一波的農夫抗議。

這不只衝擊這些原本強力支持烏克蘭的國家的對烏關係,還導致反歐盟的極右派勢力獲得加強,由此可見,這次大規模的抗議並不只是法國一國的問題,還是整個歐洲農業困境的縮影。

除了傾銷問題外,歐盟為了讓農業能夠朝綠色轉型的計畫也同樣受到工會的批評,認為這影響了歐盟成員國的農業競爭力。

歐盟在過去幾年撥出了550億歐元的預算在改革1962年開始實施的《共同農業政策》(CAP),只是這些錢有超過70%都變成直接給予農夫的「顯性補貼」(explicit subsidies),也就是等於直接發錢給農夫以安撫他們情緒,實際上用於技術轉型、實際扶助的經費可說是少之又少,而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定額的補助能購買的東西卻又變相縮水,等於是歐盟政策竹籃打水一場空。

作為獲取補助的交換,農夫還需劃出至少4%的農地用於非生產用途,並以輪作方式進行耕作,同時減少肥料使用、完全禁用殺蟲劑等,最近受到抗議的農用柴油補貼削減,也是轉型計畫的一環,這些措施都大幅增加了耕作成本,讓原本獲利就不太豐碩的農業更顯拮据。

來自法國東北部佛日山脈(Vosges)的畜牧農巴赫(Yohann Barbe)指出,總統馬克宏2017年在朗吉斯國際市場(Rungis International Market)就農業進行了十分精采的演說,然而內容卻從未兌現,不只如此,隨著時間流逝,農夫反而變得更加脆弱,這也是為什麼要上街抗議的原因。

法國的抗議自農夫較多的南方省分開始延燒,最後蔓延至全國,緊接著甚至還「啟發」了德國、荷蘭等地的農夫與畜牧農,歐洲各地開始出現更多零星的抗議行動。

法國農業經營者工會全國聯合會(FNSEA)主席魯索(Arnaud Rousseau)及青年農民協會(JA)領導人加約特(Arnaud Gaillot)更進一步指出,一些法國鄰國的農夫也正在與其聯繫,如果相關問題未獲得有效解決,未來將不排除串聯進行更大規模的全歐性質罷工。

延伸閱讀:
France24
https://www.france24.com/en/france/20240127-french-farmers-vow-to-continue-protests-despite-government-concessions
https://www.france24.com/en/france/20240126-french-farmers-block-highway-paris-protest-pressure-attal-government
https://www.france24.com/en/europe/20240123-why-french-farmers-are-up-in-arms-fuel-hikes-green-regulation-eu-directives
https://www.france24.com/en/europe/20240123-eu-agriculture-ministers-set-to-meet-amid-farmer-protests-in-france-and-germany
https://www.france24.com/en/business/20240124-france-farming-crisis-in-numbers

法廣
https://www.rfi.fr/en/france/20240126-french-farmers-block-roads-around-paris-to-protest-low-food-prices
https://www.rfi.fr/en/france/20240122-france-postpones-agriculture-reform-in-face-of-growing-anger-from-farmers
https://www.rfi.fr/en/france/20240125-angry-farmers-close-in-on-paris-as-government-meets-to-offer-solutions
https://www.rfi.fr/en/france/20240124-why-are-french-farmers-angry-and-who-will-reap-the-rewards

路透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french-farmers-block-highways-around-paris-protest-reach-capital-2024-01-26/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8095097

【一場大選暴國內所有缺陷 舞弊、貪污縈繞不去的剛果】(Photo: AFP/ Getty Images/ The Washington Post)在跨年當天, #中非 國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宣布了  #總統大選 的結果,在投票率僅43%...
01/01/2024

【一場大選暴國內所有缺陷 舞弊、貪污縈繞不去的剛果】
(Photo: AFP/ Getty Images/ The Washington Post)
在跨年當天, #中非 國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宣布了 #總統大選 的結果,在投票率僅43%的情況下,現任總統 #齊塞克迪(Félix Tshisekedi)成功連任,取得再執政5年的機會;然而, #選舉舞弊、政 #府貪污 的疑慮仍舊籠罩全國,除在野黨呼籲對選舉結果不予承認,國內也爆發大量反對聲浪,這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請點擊圖片以閱讀詳細內容)

在深受  #貧富差距 持續拉大、 #通貨膨脹 惡化所苦的當下, #南美洲 第二大經濟體  #阿根廷 在昨(19)日迎來  #總統大選,最後由  #極右派 候選人  #米萊(Javier Milei)打敗執政黨祖國聯盟(UP)的經濟部長馬沙(...
20/11/2023

在深受 #貧富差距 持續拉大、 #通貨膨脹 惡化所苦的當下, #南美洲 第二大經濟體 #阿根廷 在昨(19)日迎來 #總統大選,最後由 #極右派 候選人 #米萊(Javier Milei)打敗執政黨祖國聯盟(UP)的經濟部長馬沙(Sergio Massa),自行宣布當選,阿根廷政局將因此迎來完全不同的方向。經濟困境將因為換人做而迎刃而解嗎?

【阿根廷大選落幕 極右派候選人上台將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Photo : EPA/ The Guardian)
阿根廷是南美洲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經濟體,受益於較高的教育水平與豐富的自然資源,曾一度是開發中國家中的經濟翹楚,GDP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度高於日本、奧地利與澳洲等國,在2002年至2011年間經濟成長率是製一度高達一年9%,可說是經濟表現極佳。

然而好景不常,2018年後阿根廷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連年增長,並在今(2023)年突破140%,除超過40%的家庭收入則跌入貧窮線以下,即使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貸款下,政府舉債也逐漸日不敷出而必須多次違約,撙節措施則引發人民的嚴重不滿,重挫對執政黨的信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改善經濟、清算政府肥貓及「打破」系統作為號召的米萊異軍突起,雖然在初選一度輸給馬莎,截至截稿為止,在已開出超過94%選票中取得超過55%的得票率,率先宣布當選,阿根廷政壇似乎無法避免走向更保守、更極端的未來。

米萊將自己稱為「無政府資本主義者」(Anacharo capitalist),主張透過一系列激進的經濟改革來挽救阿根廷衰退中的經濟。這包括厲行撙節並削減14%政府開支、廢除阿根廷中央銀行並作廢國家貨幣披索(Peso),另改以美元作為交易貨幣,及切斷與阿根廷最大的兩個貿易夥伴,巴西與中國的貿易。

米萊自詡為堅決的反共者,他在選舉期間曾用尖銳的言論批評中國及金磚五國(BRICs),同時宣稱自己的政府不會「跟任何共產主義者訂定協議」;新政府的外交部長熱門人選蒙迪諾(Diana Mondino)更表示,米萊將會中止過去政府的一些「黑箱」,這當中可能包括中阿之間18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

而在社會議題上,米萊反墮胎、提倡取消學校內的性教育,並主張應鬆綁槍枝法案,甚至允許進行人體器官買賣等,他同時也是氣候變遷的懷疑論者,還公開批評教宗是共產黨人與「左派賤人」(lefty son of a bitch),種種言論讓他被冠上「瘋子」(El Loco)的暱稱,媒體則將其稱為川普與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融合。

而事實上,米萊也確實受到了這兩人的歡迎。川普對其表達了恭賀之意,表示以他為榮且相信他會「讓阿根廷再次偉大」,波索納洛也給出了類似的賀詞。

另一方面,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則直言,大選結果從整個拉丁美洲的角度看來是「可悲的」,阿根廷選民在野蠻與希望之間選擇了前者;在選舉期間屢次因為社會主義立場成為米萊攻擊目標的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則仍給出了中立、支持發言。

長期研究右翼民粹主義的阿根廷歷史學家、新社會研究學院歷史系主任芬雪絲汀(Federico Finchelstein)指出,即使米萊的眾多政策看似讓人皺眉,事實就是馬莎所屬的祖國聯盟早已無力處理嚴重通貨膨脹問題,而選民在兩個爛選擇中進行挑選時,比起糟糕的現況,可能更傾向於選擇瘋子。

然而,即使米萊宣稱阿根廷已沒有時間進行漸進式改革,因此他一上任就要全力推行自己的政見,從實際面看來,其所屬政黨「自由前進」(La Libertad Avanza)在國會中的席次並不高,下院257席中僅有38席,而上院72席中也只有8席,如要推動任何激進的改革,可能都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支持。

《路透社》認為,國會內極度零碎的勢力分布,將迫使任何一方在提出任何新政策之前,都需要透過妥協取得其他團體支持,而各地方政府也多半支持信奉傳統「裴隆主義」(Peronismo)的祖國聯盟或其他保守聯盟,米萊在中央與地方關係上沒有任何的支持者。

威爾遜中心拉美計劃負責人戈登(Benjamin Gedan)表示,立場上的分歧將增加社會動盪的可能性。現在雖然阿根廷人似乎充滿了希望,不過這個希望不穩且渺茫,一旦新總統無法迅速解決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這份耐心都不會持續下去。

延伸閱讀:
路透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mericas/argentina-readies-vote-likely-presidential-election-thriller-2023-11-19/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mericas/argentina-knife-edge-presidential-election-offers-clashing-visions-future-2023-11-17/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mericas/argentinas-javier-milei-radical-who-could-blow-up-political-status-quo-2023-11-16/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mericas/argentina-pollsters-read-tea-leaves-with-presidential-election-wide-open-2023-11-10/

Foreign Policy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3/11/18/argentina-election-milei-economy-social-media-young-voters/

Bloomberg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0-05/argentina-peso-tumbles-as-dollarization-rush-amps-up-before-vote?sref=gAQr8Hwd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nov/19/argentina-presidential-election-javier-milei-sergio-massa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oct/23/sergio-massa-wins-first-round-argentina-presidential-election-over-javier-milei

今日美國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world/2023/11/20/javier-milei-far-right-libertarian-is-argentinas-new-president/71651862007/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67439899

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3/11/19/world/argentina-vote-milei-massa-nov-19/index.html

〔專題-50年未見的大規模以巴衝突〕 #伊斯蘭 抵抗運動  #哈瑪斯 7日發起對  #以色列 的突襲,截至截稿為止以方已有超過1000人傷亡,這對哈瑪斯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成果,然而,在以色列對哈瑪斯正式宣戰並開始反擊、雙方的盟友介入後,這正逐...
09/10/2023

〔專題-50年未見的大規模以巴衝突〕
#伊斯蘭 抵抗運動 #哈瑪斯 7日發起對 #以色列 的突襲,截至截稿為止以方已有超過1000人傷亡,這對哈瑪斯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成果,然而,在以色列對哈瑪斯正式宣戰並開始反擊、雙方的盟友介入後,這正逐漸升級為地區性的全面戰爭。

(請點擊圖片以閱讀內容)

【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大勝? 以方反擊將重創巴勒斯坦】
(Photo: Reuters、AP)
伊斯蘭抵抗運動哈瑪斯(Hammas)在7日突然對以色列發起代號為「阿克薩洪流」(Operation Al-Aqsa Flood)的大型攻勢,截至截稿為止,史無前例地造成以方超過1000人傷亡,可說是取得大勝,不過隨著以色列開始反擊,巴勒斯坦也開始承受軍事實力差距的後果。

延伸閱讀: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longform/2023/10/9/israel-hamas-war-in-maps-and-charts-live-tracker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10/9/israel-hamas-conflict-list-of-key-events-day-3-after-surprise-attack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10/8/us-to-hike-military-aid-send-military-ships-and-aircraft-closer-to-israel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10/8/no-place-for-gaza-residents-to-flee-after-israel-declares-war-bombs-homes
https://www.aljazeera.com/gallery/2023/10/8/intense-battles-as-israel-declares-state-of-war

路透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israel-palestinian-war-what-you-need-know-right-now-2023-10-09/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how-israel-was-duped-hamas-planned-devastating-assault-2023-10-08/

以色列時報
https://www.timesofisrael.com/liveblog-october-9-2023/

美聯社
https://apnews.com/article/israel-palestinians-gaza-hamas-demonstrations-d5f00f49f9b967c3148a39c8b7ffec08

BBC
https://www.bbc.com/news/live/world-middle-east-67050350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67049196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67050612

France 24
https://www.france24.com/en/middle-east/20231008-could-hamas-s-attack-on-israel-pose-a-threat-for-the-region-and-saudi-israeli-normalisation

今日美國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world/2023/10/09/warplanes-warships-pentagon-israel-hamas/71113691007/

華盛頓郵報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3/10/09/israel-hamas-war-gaza-violence/

〔每周要聞〕 #斯洛伐克 今(1)日舉行大選,左翼  #民粹主義 政黨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SSD)獲得最多選票但未取得絕對多數,將主導與其他政黨共同組閣,然而, #親俄、 #反歐盟、 #反移民、 #反同婚 的黨魁  #費科(Robe...
01/10/2023

〔每周要聞〕
#斯洛伐克 今(1)日舉行大選,左翼 #民粹主義 政黨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SSD)獲得最多選票但未取得絕對多數,將主導與其他政黨共同組閣,然而, #親俄、 #反歐盟、 #反移民、 #反同婚 的黨魁 #費科(Robert Fico)會將斯洛伐克帶往何方呢?

【斯洛伐克選舉變天 歐盟、北約內部親俄聯盟成形?】
(Photo: Reuters)
中歐國家斯洛伐克今日大選,出乎外界意料的是,親歐盟、支持烏克蘭,同時贊成推動LGBTQ及環境保護政策的「進步斯洛伐克黨」(PS)並未取得最大黨地位,而是由親俄的左翼民粹主義政黨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SSD)獲得最多選票,這可能將衝擊歐盟和北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烏克蘭的態度。

斯洛伐克雖由全民直選的總統擔任國家領導人,行政權卻屬於須由總統所任命、通常由議會最大黨黨魁出任的總理。

根據選舉結果,SMER-SSD獲得了近25%的選票,出乎出口民調的預料之外,PS僅取得17%,方向-社會民主黨黨魁費科將主導組閣,然而由於席次不足,仍需尋求其他政治盟友共同組閣,BBC分析指出,最後政府甚至可能由多達10個政黨組成,無論是自由派或極右派皆有可能入閣。

事實上,這也不是費科第一次出任總理。

他在1999年自民主左派黨(SDL)出走後成立了SMER-SSD,並於2006年與極右派政黨斯洛伐克民族黨(SNS)組成聯盟,2012年他在大選中取得大勝,獲得高達44.4%的選票,成為獨立以來第一個獲得絕對多數席次而可以獨立組閣的政黨,自此三度擔任總理一職,不過2018年因政壇醜聞而被迫下台。

他反對對俄制裁,主張停止對烏克蘭進行軍援,且抱持懷疑歐盟、反移民、反LGBTQ的保守立場,甚至批評與之政治立場完全相反的進步斯洛伐克黨是「自由派法西斯」(liberal fascist)

在此之前的斯洛伐克政府一直是烏克蘭穩健的盟友,不只提供大量地對空飛彈及直升機,還移交整隊淘汰的米格29機隊,烏克蘭若失去斯洛伐克的支持,將削弱其軍事行動能力。

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DGAP)斯洛伐克分析師Milan Nič指出,看到選舉結果最開心的應該是俄國,因為這代表著歐盟與北約內部的「漏洞」不再只有匈牙利。

匈牙利總理奧爾班(Orbán Viktor)自1998年以來已五度擔任匈牙利總理,2010年二度就任總理後,對外與歐美關係疏離,反與中國、俄國與白俄羅斯的關係日益緊密,並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歐洲國家,對內則修憲限縮憲法法院權力並修法強迫多名大法官提前退休,同時提出反移民、反同婚,以及約束媒體報導的相關政策。

另一方面,奧爾班政府也修法壓迫勞工,2018年通過的新勞工法大幅延長雇主要求勞工加班的時數,甚至允許拖欠勞工薪資達3年,因而被外界譏為「奴隸法」,引發工會的反彈。

由於奧爾班大開民主倒車的行徑,歐洲議會於2022年通過決議,認定奧爾班政府嚴重違反歐盟主張的民主自由價值,匈牙利已是一個「選舉與威權主義的混合政府」,並將其從民主國家名單中除名,自此匈牙利在歐洲與北約的立場日益尷尬,不過仍公開反對支援烏克蘭等政策。

分析認為,斯洛伐克與匈牙利在地理位置上是鄰國,現在又具備同樣親俄、疑歐的立場,未來兩國將有可能組成親俄的同盟,從內部動搖兩個組織的對外立場,無論是歐盟或北約,在兩國的聯手掣肘下,將很難推動統一對外的相關政策,進而讓過去的對手得利。

延伸閱讀:
路透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slovak-party-ps-says-it-will-still-try-form-coalition-after-fico-win-2023-10-01/

德國之聲
https://www.dw.com/en/slovakia-elections-populist-fico-grabs-victory/a-66968108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6972984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oct/01/slovakia-election-pro-moscow-former-pm-on-course-to-win-with-almost-all-votes-counted

財經時報
https://www.ft.com/content/9de49e7a-d830-4d5d-8615-2c00ba6f8552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10/1/pro-russia-party-claims-victory-in-slovakia-election

〔每周要聞 - 伊朗少女阿米尼 逝世一周年〕週六(16日)是  #庫德族 裔少女  #阿米尼 被  #伊朗  #道德警察 帶入警局後,因為未知原因喪生的週年,該事件引燃伊朗國內對政府不滿的聲浪,大批民眾持續抗議至今。一名伊朗婦女指出,伊朗男...
19/09/2023

〔每周要聞 - 伊朗少女阿米尼 逝世一周年〕
週六(16日)是 #庫德族 裔少女 #阿米尼 被 #伊朗 #道德警察 帶入警局後,因為未知原因喪生的週年,該事件引燃伊朗國內對政府不滿的聲浪,大批民眾持續抗議至今。一名伊朗婦女指出,伊朗男性在這波浪潮下首次與女性站在同一立場上,並給予尊重與支持,這無疑是女性的「 #新時代革命」。

【阿米尼逝世一周年 面對鎮壓仍不停歇的「伊朗女性新時代革命」】
(Photo: Reuters/ BBC)
去(2022)年9月16日,一名伊朗少女阿米尼(Mahsa Amini)因「錯誤穿戴頭巾」被政府的「道德警察」拘捕後,於警察局因不明原因離世,雖然政府堅稱是心臟病導致死亡,由於遺體身上有明顯的外傷,外界懷疑是因為警方施暴所致,這引發民間強烈的反彈,最後演變為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

如今事件已過去一年,因阿米尼的家族打算在阿米尼下葬處替其祈禱,父親阿莫賈德(Amjad Amini)於週日(17)在自家門外遭到政府拘捕,而首都德黑蘭等地則隨處可見武裝人員,足見政府對一周年紀念活動的擔憂。

據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統計,自政府開始大力打擊反政府運動後,已有上百人因遭判刑處決、上街被攻擊而喪生,更多因此負傷或遭捕下獄,被捕者可能多達2.2萬人,而在週年這天,伊朗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其中又以年輕人、學生和阿米尼所屬的庫德族人居多。

示威群眾邊高舉阿米尼肖像邊大聲喊出「女性、生命與自由」的口號,呼籲群眾絕對不要忘記政府的暴行,並持續支持改革行動。

為防止抗議擴散,政府立刻以催淚瓦斯等手段驅散群眾,除將抗議怪罪於美國等國外勢力的唆使外,也盡可能淡化國內媒體的報導,即使地方媒體與社群軟體上清晰可見,官方的媒體不只對相關活動鮮少著墨,更完全沒有提到鎮壓行動。

一名匿名抗議者在接受BBC訪問時則指出,大部分的人已停止在光天日下進行反政府示威,而是在家人、朋友的關心之下轉向晚上活動。

這名抗議者是當地的大學生,在參與抗議活動大概兩個月後,因為當局以「向神宣戰」為由處決了其中一名抗議者,在擔心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學生們改成在晚間出動,並在政府機關建築物外貼上與「自由」相關的海報,同時還會播放當局不喜歡的音樂。

對於另一些女學生來說,故意在騎車時不穿戴頭巾或是參與街頭塗鴉就已經是對制度的無聲抗議,而在三月至六月間,在伊朗宗教氣氛最濃厚、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出生的城市馬什哈德(Mashhad),學生透過進行不同等級的遊行來測試當局容忍的極限。

抗議的方式是號召支持、愛好自由的伊朗人共同上街共舞,三次活動中,前兩次僅受到輕微的警告,而儘管第三次被當局用暴力驅散,相較於去年10月的大規模流血鎮壓,這已經算上是輕微。

另一方面,政府單位則持續對咖啡廳、餐廳等公眾會前往的營業場所施壓,試圖透過公權力讓這些店鋪強迫女性遵守國家規定的服儀規範,有多間商店也因此關門,並導致部分公民不服從及支持自由的集會必須轉入地下,不過即使如此,受到壓迫的女性仍堅持自己所相信的價值,並持續參加此類活動。

也因為如此,在阿米尼逝世一周年的這周,全球各地自動的發起了紀念活動,甚至前往伊朗駐當地的大使館示威。

一名伊朗婦女則表示,阿米尼之死以及後續的示威喚起了伊朗國內對政府政策不滿的情緒,這也是伊朗歷史上首次男性願意與女性站在同一陣線上,對其表達尊重並支持他們的主張,這無疑是一場由女性所發起的新時代革命。

延伸閱讀:
國際特赦組織
https://www.amnesty.org/en/latest/news/2023/09/iran-one-year-after-uprising-international-community-must-combat-impunity-for-brutal-crackdown/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2/dec/08/iran-executes-man-23-mohsen-shekari-allegedly-stabbing-pro-regime-officer
https://www.theguardian.com/global-development/2023/sep/18/we-never-stopped-protesting-irans-youth-take-freedom-fight-underground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66834156

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3/09/16/middleeast/mahsa-amini-father-detained-anniversary-intl/index.html

Euronews
https://www.euronews.com/2023/09/17/activists-in-europe-mark-the-anniversary-of-mahsa-aminis-death-in-police-custody-in-iran

〔每周要聞〕 #中非 國家  #加彭 上周  #總統大選 後爆發  #軍事政變,獲連任的總統  #阿里·邦戈(Ali Bongo Ondimba)被軟禁,這也是2020年後第8個爆發軍事政變的非洲國家。然而,即使軍隊宣布其目的是要終止總統家...
04/09/2023

〔每周要聞〕
#中非 國家 #加彭 上周 #總統大選 後爆發 #軍事政變,獲連任的總統 #阿里·邦戈(Ali Bongo Ondimba)被軟禁,這也是2020年後第8個爆發軍事政變的非洲國家。然而,即使軍隊宣布其目的是要終止總統家族「 #邦戈黨」(Bongo Clan)持續把持政壇,有消息指出這只是邦戈家族的內部「 #宮鬥」,實際上的改革之風仍未吹起,加彭人民可能要失望了。

(請點擊圖片以查看內文)
延伸閱讀: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9/2/gabon-coup-leader-no-rush-to-elections-and-the-same-mistakes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8/30/a-coup-in-gabon-who-what-and-why

France 24
https://www.france24.com/en/africa/20230902-gabon-s-military-rulers-reopen-country-s-borders-effective-immediately

彭博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9-02/gabon-coup-leaves-france-s-africa-strategy-in-tatters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66693997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sep/02/gabon-reopens-borders-three-days-after-military-coup

SKY news
https://news.sky.com/story/what-is-happening-in-gabon-and-who-is-ali-bongo-12950617

〔環保專題〕 #健康飲食 席捲全球,你是不是會用  #酪梨 代替每日的澱粉,或是來一杯  #巴西莓 的果汁或沙拉碗來補充營養呢?小心,你可能正成為「生態破壞巴西莓」或是「毒梟酪梨」的幫兇。(請點擊圖片以查看內文)【全球健康風潮下的「生態破壞...
28/08/2023

〔環保專題〕
#健康飲食 席捲全球,你是不是會用 #酪梨 代替每日的澱粉,或是來一杯 #巴西莓 的果汁或沙拉碗來補充營養呢?小心,你可能正成為「生態破壞巴西莓」或是「毒梟酪梨」的幫兇。

(請點擊圖片以查看內文)

【全球健康風潮下的「生態破壞巴西莓」及「毒梟酪梨」】
現代人注重健康,從有機飲食到植物奶、酪梨及巴西莓,「超級食物」風潮席捲了全球的餐桌,然而,在看似環保、健康的光鮮外表之下,可能潛藏在隱性的生態破壞甚至是犯罪產業鏈。

延伸閱讀: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gallery/2023/8/28/acai-berry-craze-boosts-incomes-in-the-brazilian-amazon-but-at-a-cost
Mongabay
https://news.mongabay.com/2023/06/avocados-the-green-gold-that-wipes-western-mexicos-forests-from-the-map/

〔每周要聞〕 #厄瓜多  #反毒 的候選人  #維拉維森修 在參加完造勢活動後於會場外遭槍殺,且之前曾收到地方販毒幫派的  #死亡威脅,以往犯罪率低、社會福利好,讓鄰國稱羨的國家,正逐漸淪為毒品戰爭的受害者。【反毒總統候選人遭槍殺 逐漸崩壞...
14/08/2023

〔每周要聞〕
#厄瓜多 #反毒 的候選人 #維拉維森修 在參加完造勢活動後於會場外遭槍殺,且之前曾收到地方販毒幫派的 #死亡威脅,以往犯罪率低、社會福利好,讓鄰國稱羨的國家,正逐漸淪為毒品戰爭的受害者。

【反毒總統候選人遭槍殺 逐漸崩壞的「南美治安聖地」厄瓜多】
(Photo: Reuters/ The Guardian)
以反毒為號召的厄瓜多2023年總統大選參選人維拉維森修 ( Fernando Villavicencio)9日遭槍擊身亡,雖然其所屬政黨「運動建造」 (Movimiento Construye)很快宣布由其副手龔薩雷茲(Andrea Gonzalez)繼續競選,厄國這幾年持續惡化的販毒犯罪問題,開始面臨更嚴格的檢視。

59歲的維拉維森修曾任國民議會議員,在此之前曾是一名記者且長期關注毒品問題,9日他在首都基多舉行造勢活動並坦言自己是「用生命在捍衛民主」,這很不幸地成為了他的「死亡旗幟」,幾秒後他走出會場就直接遭槍手朝頭部連開三槍而當場喪生。警方僅表示兇手為哥倫比亞人,不過外界懷疑與販毒有關。

事實上,厄瓜多雖然夾在全球最大古柯鹼產國哥倫比亞與秘魯中間,長期以來與鄰國不同,其犯罪率並沒有特別高,甚至還能算是少數治安良好的國家,過去的民調顯示,民眾半夜走在路上並不會感到不安心。

這並不代表厄瓜多完全與毒品貿易無關。過去厄瓜多主要是作為哥倫比亞與秘魯古柯鹼出口至歐洲、北美等地的中轉站,然而根據聯合國2023年的報告,隨著全球古柯鹼的需求在近年大幅成長,毒梟的「業務」也「蒸蒸日上」,並導致厄瓜多連帶受害。

大部分的毒品會從厄瓜多西南部,同時也是全南美最繁忙的港口瓜亞基爾(Guayaquil)出口,藏在隱藏夾層與裝載香蕉、原木或是可可的箱子中銷售至歐洲、北美等地,據當地政府統計,僅有20%能在檢查中被查獲。

自2018年開始,古柯鹼的產量上升讓販毒勢力開始慢慢入侵管控法規薄弱的厄瓜多,而由於販毒集團爭搶地盤,與毒品有關的暴力事件開始攀升,謀殺率翻了近4倍,且開始傳出幫派威脅政治人物,甚至是直接殺害警察、市長並將其遺體故意吊在橋樑等公開區域「示警」的犯罪事件。

當地的街頭幫派,如蒂格羅內斯(Los Tiguerones)及國內最大的科內羅斯(Los Choneros)則開始與墨西哥毒梟,像是惡名昭彰的錫那羅亞販毒集團 (Sinaloa Cartel),以及阿爾巴尼亞犯罪集團合作販毒。

雖然一開始大部分暴力事件都發生在監獄,不過隨著暫時被拘留及被判入獄人數增加,政府很快就失去對監獄的掌控,大量檯面下的非法交易開始在監獄蔓延。犯人開始在監獄內交易床位、服務並收受保護費,有錢甚至還能買到自己監獄區的鑰匙,關押犯人的監獄反而因此成為毒販的大本營。

維拉維森修遇害後,為了將曾對其發起死亡威脅的柯內羅斯首腦領導人馬西亞斯(Adolfo Macías)移往守備更嚴密的監獄,政府甚至需要調集超過4000名軍警對監獄進行攻堅,還起出了大量武器裝備。

毒品貿易的猖獗也讓以往讓鄰國稱羨、因發現石油而能大量挹注資金在教育、醫療及其他社會福利上的厄瓜多,變成治安惡化且貧富差距擴大的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飆升的失業率則助長了此一趨勢,經濟惡化讓年輕人開始加入犯罪集團,陷入惡性循環。

這也讓曾經風靡一時的總統拉索(Guillermo Lasso)支持度盪至低點,且在因貪腐指控而面臨彈劾時,他宣布解散國會重新進行選舉,這才出現了這個月必須進行總統大選的狀況。

維拉維森修的死亡標誌著厄瓜多社會秩序的進一步惡化,且正如同其深受毒品所害的其他鄰國一樣,政府暫且無力處理國內嚴重的販毒問題,而即使拉索大張旗鼓表示已延請美國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其實大部分國民心裡都明白怎麼一回事,而這樣的狀況短時間內不會改善,民眾仍活在恐懼當中。

延伸閱讀:
紐約時報
https://www.nytimes.com/2023/07/12/world/americas/ecuador-drug-cartels.html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66490857.amp
https://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66489199

衛報
https://amp.theguardian.com/world/2023/aug/13/im-not-afraid-ecuadors-assassinated-presidential-candidate-who-fought-the-cartels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aug/12/andrea-gonzalez-picked-to-replace-ecuadors-assassinated-presidential-candidate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8/13/ecuador-gang-boss-who-threatened-villavicencio-moved-to-high-security-jail
https://www.aljazeera.com/amp/news/2023/8/10/what-does-the-assassination-of-a-presidential-candidate-mean-for-ecuador

〔每周要聞〕西非國家  #尼日 在7月底爆發  #軍事政變 並拘禁了民選總統,除了慣例的聯合國、美國、法國的譴責外,鄰近的西非各國幾乎是立刻祭出經濟制裁,經濟共同體   還威脅要軍事干涉。這場牽涉  #美俄角力  #反恐戰爭 與  #反殖民...
06/08/2023

〔每周要聞〕
西非國家 #尼日 在7月底爆發 #軍事政變 並拘禁了民選總統,除了慣例的聯合國、美國、法國的譴責外,鄰近的西非各國幾乎是立刻祭出經濟制裁,經濟共同體 還威脅要軍事干涉。這場牽涉 #美俄角力 #反恐戰爭 與 #反殖民 的政變,會怎麼落幕呢?

【西非經濟共同體威脅武裝干涉 尼日軍事政變如何落幕?】
(Photo: EPA/ The Guardian)
西非國家尼日上(7)月26日爆發軍事政變,總統巴祖姆(Mohamed Bazoum)及其家人被拘禁,此舉立即受到國際譴責,由奈及利亞、迦納等西非國家共同組成的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甚至發出通牒,警告尼日軍方若不恢復民主政府,可能會進行軍事干涉。

事實上,這已經是尼日在1960年宣布獨立後,第5次成功的軍事政變,也是繼2020年與2021年馬利兩度軍事政變、2022年布吉納法索爆發兩次政變後,第三個因政變導致民選政府被推翻的薩赫勒地區(Sahel)國家。

諷刺的是,政變還是由安置在總統辦公室外,負責保護總統的總統警衛隊所發動,後續成立「捍衛家園國家會議」(CNSP)的軍政府暫時獲得了軍方支持,改由衛隊指揮官齊阿尼(音譯,Abdourahmane Tchiani)將軍擔任首腦。

面對外界的抨擊,政變團體發言人指出,政變是為了終結這個讓國家社會秩序持續惡化,及政治治理手段低劣的政府,不過有消息指出,齊阿尼是因為聽說自己將失去指揮官一職才搶先下手,除此之外,政府逐漸失去對衛隊控制也是原因之一。

然而,由於巴祖姆是獨立後首任透過民主選舉交接政權的領導人,加上他其實在國內、國外都享有一定聲譽,政變發生後,已有大批支持者醞釀走上街頭抗議軍政府的統治,這無疑將迫使CNSP加大壓制的力道。

政變發生後,雖然聯合國及美國、法國各國毫不意外的率先予以譴責,呼籲政變立刻停止並讓巴祖姆復位,行動最快的卻是周邊的其他西非國家。

區域性經濟組織西非經濟貨幣聯盟(UEMOA)幾乎是在政變消息確定後的第一時間,就對新政府祭出了制裁措施,並同時凍結了國家資產。政變的4天後,ECOWAS更直接發出通牒,表示若在7天內不讓巴祖姆重返辦公室執政,將會考慮派出聯軍,直接動武強迫推翻軍政府。

而或許是因為同是透過軍事政變上台感到「惺惺相惜」,馬利與布吉納法索的軍政府反向警告指出,若對尼日動武,將視同對兩國宣戰。除此之外,除了塞內加爾與象牙海岸等國已表達出兵意願,部分國家,如阿爾及利亞,則反對出兵,擔心讓地區秩序進一步惡化。

另一方面,尼日的政變也進一步牽動這一區複雜的局勢,這包括了反法反殖民的情緒、激進伊斯蘭主義的反恐策略,以及美俄的政治角力,這也是為什麼軍政府在收到ECOWAS可能軍事干涉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向傭兵組織瓦格納(Wagner Group)接洽的原因之一。

2020年後爆發軍事政變的馬利、布吉納法索及這次的尼日都曾是法國殖民地。與英國不同,法國在去殖民化之後仍與該地有著密切聯繫,像是許多西非國家仍使用與歐盟掛鉤的「西非法郎」(CFA Franc),同時也在當地駐有軍隊,除執行反恐任務外,有時候還會支持不受民間歡迎的挺法領導人。

現階段,外界仍在密切關注ECOWAS是否會冒著與另外兩個軍政府作戰的危險,兌現軍事干涉的承諾。

英國皇家戰略研究所顧問研究員梅力(Paul Melly)在接受France 24訪問時指出,由於ECOWAS已實施經濟與貿易制裁,這對無出海口、仰賴鄰國奈及利亞與貝南來進行貿易的尼日來說傷害巨大,再加上奈及利亞已切斷其電力供應,軍事干涉似乎根本經沒有必要。

而除了軍事干涉,先鋒領航集團(Vanguard)也提出另外兩個可能性,這包括延長通牒時間,以及政變者退讓,承諾漸進式回歸民主統治等。

延伸閱讀:
泛非電視台
https://allafrica.com/stories/202308060022.html

France24
https://www.france24.com/en/africa/20230806-%F0%9F%94%B4-live-pressure-mounts-on-niger-coup-leaders-as-ecowas-deadline-approaches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66406137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66339528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66405253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aug/06/nigers-coup-adds-to-chaos-in-the-sahel-but-it-may-also-offer-some-hope

〔每周要聞〕 #巴黎奧運 將在明(2024)年舉行,計畫以全新的做法將開幕式辦在室外的塞納河畔,讓所有大眾都可以一同參與。然而,這卻苦了已在河畔存在超過400年的  #舊書街,巴黎的傳統文化可能會成為「新點子」下,維安作業的犧牲品。【當維安...
30/07/2023

〔每周要聞〕
#巴黎奧運 將在明(2024)年舉行,計畫以全新的做法將開幕式辦在室外的塞納河畔,讓所有大眾都可以一同參與。然而,這卻苦了已在河畔存在超過400年的 #舊書街,巴黎的傳統文化可能會成為「新點子」下,維安作業的犧牲品。

【當維安碰上傳統文化 巴黎奧運下舊書街何去何從】
(Photo: Reuters)
如果對文學、舊歷史、舊文化感興趣的遊客,去巴黎旅遊時一定會造訪塞納河畔綿延數公里的舊書街(Les bouquinistes),然而隨著巴黎奧運的到來,配合當地政府的規劃,這種獨特的景觀可能將被迫遷移至他處,引發外界關注。

〖舊書街的發展〗
塞納河畔的舊書街大部分都是露天的小攤位,最早以前甚至連攤位都沒有,攤商利用可移動的手推車、簡單構成的支架,甚至是身上衣服大量的口袋來販售一些簡單的文章與書籍。

16世紀開始有攤商群聚以來,雖然曾有多個國王試圖頒布禁令禁止在塞納河兩岸擺攤,在19世紀中葉負責巴黎都市規劃的奧斯曼男爵(Georges-Eugène Haussmann)最後一次試圖拆除此區後,攤商終於獲得了在這邊展示、販售書籍的許可。

小書攤的店主不需要向市政府支付租金,只需要一周開張至少4天,以「展現書商專業性」即可。大部分販售的商品是二手書、雜誌,甚至是藝術品等,有些攤商還會銷售獨立小品文與小飾品。

在塞納河畔的書攤超過500間,在兩岸綿延達3公里。右岸自瑪莉橋(Pont Marie)至羅浮宮碼頭(Quai du Louvre)、左岸自圖爾內勒濱河路(Quai de la Tournelle)至伏爾泰濱河路(Quai Voltaire),成為全歐洲最大規模的露天開放書籍市場,景象獨樹一格,因此在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為「無形文化財」。

〖巴黎奧運的計畫〗
2024年奧運預計在巴黎舉辦,根據當局預估,至少60萬名觀光客將因此造訪巴黎。而巴黎今年提出獨樹一幟的規劃:開幕典禮將跳脫過往辦在室內體育場的形式,直接在塞納河兩岸露天舉行,並讓運動員和代表從河道進場,同時讓公眾可以免費一同參與。

而為了確保活動場地的安全,主會場塞納河畔將劃定維安區,並派出多達3.5萬名警員和軍隊維持秩序,而用鐵絲、木條等各式手工方式固定在塞納河兩岸欄杆上的這些舊書攤,就成了計畫中的不確定因素,因此面臨拆遷的命運,受影響攤位多達570攤,占總面積60%。

當局指出,並非強制要求這些攤商拆遷且須自行負擔所有費用,根據本(7)月稍早與書攤店主會面的結果,政府將負擔所有拆除費用,而後續再次移動所造成的任何修繕費用也會由當局負擔,並將要求攤商遷移的行為定調為「所有奧運都會有的翻新作業」。

另一方面,需要移動的距離也不是很遠,政府另外在塞納河邊劃定了一塊「書攤村」供攤商使用,且一旦奧林匹克於8月11日結束,他們就可以搬回去,不過這種提案被攤商批為不現實。

〖書攤的反應〗
其中一名在他百年書攤販售書籍超過10年的店主阿畢德(音譯,Albert Abid)指出,這些攤位的歷史都已經十分悠久,完全沒辦法承受這類大規模的拆遷作業,且對於大部分店主來說,也很難在精神上承受需要移動自己攤位這件事。

巴黎書商協會會長加萊(音譯,Jerome Callais)附和了此一說法,表示他估算這類「翻新」約將花費150萬歐元,而遷移至鄰近巴士底廣場「書攤村」的提案更是糟到不行,就他所知根本沒有任何攤商願意過去。

加萊批評,觀光客來巴黎時造訪舊書街,跟去參觀巴黎鐵塔、聖母院是一樣的道理,這些地點都是巴黎的一部分,然而當局卻只打算在展示巴黎的盛會上把舊書街藏起來,就像被禁止參加一場代表巴黎的派對一樣。

一名接受媒體訪問的旅客表示,他支持書攤的立場,因為這就是「巴黎經驗」的一部分,如果你想真正體驗巴黎,當然需要看到這些舊書攤,完全沒辦法理解為什麼當局想要移除這塊區域。

延伸閱讀:
德國之聲
https://www.dw.com/en/paris-olympics-seine-booksellers-furious-over-order-to-move/a-66385781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sport/2023/jul/29/paris-booksellers-angry-at-plans-to-hide-their-stalls-during-olympics

路透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threaten-erase-symbol-paris-say-riverside-booksellers-2023-07-29/

〔每周要聞〕 #柬埔寨 於今日舉行  #大選,透過持續打壓反對派、迫害政治對手等手段,執政的  #人民黨 毫無懸念的拿下全部125席,首相  #洪森 得以延續其超過40年的執政生涯。外界傳言,他可能很快就會將大位「交棒」給自己的兒子。【虛假...
23/07/2023

〔每周要聞〕
#柬埔寨 於今日舉行 #大選,透過持續打壓反對派、迫害政治對手等手段,執政的 #人民黨 毫無懸念的拿下全部125席,首相 #洪森 得以延續其超過40年的執政生涯。外界傳言,他可能很快就會將大位「交棒」給自己的兒子。

【虛假的大選 】
(Photo: BBC/ EPA)
柬埔寨今(23)日舉行大選,不出外界所料,由現任首相洪森為首的柬埔寨人民黨「再次」以雪崩般的姿態贏得整個國會所有的125席而得以繼續執政,外界認為,除了透過明顯的作票行為取得繼續執政機會外,這也是洪森打算將政權繼續交棒給兒子的布局。

現年70歲的洪森曾是惡名昭彰的赤柬(紅色高棉)游擊隊一員,不過在1977年投向赤柬的宿敵越南,並在1979年透過越南人民軍的力量推翻赤柬政府,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雖然他一開始僅任共和國革命委員會副主席,僅僅數年的時間就升任總理與外交部長,成為當時全球最年輕的政府首腦時只有33歲。

1991年柬埔寨人民黨開始推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引入多黨制民主並保障公民一切人權,甚至在2年後在聯合國偕同下舉行了全國大選,與保王政黨奉辛比克黨共組聯合政府,柬埔寨似乎就要成功轉型成民主國家。

然而好景不常,1997年洪森發動政變驅逐了長期不和的奉辛比克黨主席拉那烈親王(Norodom Ranariddh),建立個人一黨專政的獨裁政府,並持續執政至今。

2013年柬埔寨雖然仍舉行大選,反對派的柬埔寨救國黨一度取得近半數的55席,隨後即遭人民黨控制的最高法院勒令解散,這讓人民黨在2018年得以取得全部125席,遭國際社會質疑選舉的公信力及合法性,不過仍獲得中國、白俄羅斯、烏克蘭及寮國、泰國、菲律賓等國的承認。

在今年大選中,執政黨故技重施,於5月以「文件不符要求」為由,禁止最大反對黨「燭光黨」參與本月大選,政壇中因此再無其它能競逐政權的政黨,而即使燭光黨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將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異議,大概也很難逆轉大選結果。

為了嚇阻反對勢力,今年燭光黨成員及其支持者已多次遭到蒙面人的襲擊,前任最大反對黨救國黨的主席根索卡(Kem Sokha)則被判處居家軟禁27年,以避免他再次出馬參選,國內最受柬埔寨民眾歡迎的獨立媒體也在2月被取締而關閉。

分析指出,隨著掌權的時間越長,洪森也變得更為獨裁,他除了用各種手段壓迫反對黨,也會針對推動民主的機構,今年雖然除了人民黨以外有多達17個其他的政黨參與,大部分皆無法對人民黨構成威脅,或是根本就是衛星政黨。

據BBC報導,洪森在2021年曾提及可能會將政權交給自己的兒子,時任柬埔寨軍隊指揮官的洪瑪奈(Hun Manet),不過一直到本周四(19日)洪森曾給出進一步的暗示,透露洪瑪奈可能會在3至4周內「接任」首相之位。

對於持續執政的洪森政府,有些柬埔寨人民也很無奈。

柬埔寨是全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在人民黨的執政下經濟持續疲弱,部分支持反對黨的選民雖然試圖透過拒絕投票來抗議,在選舉委員會「拒絕投票即違法」的恐嚇,以及無孔不入的意象探詢之下,很多人仍只能含淚投給人民黨。

另一些選民雖寄望美國西點軍校畢業也擁有英國博士學歷的洪瑪奈可能會替政局帶來一絲改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資深東南亞研究員庫蘭提克(Joshua Kurlantzick)認為,柬埔寨政治圈的許多有力人士仍沒有完全支持這個「傳位」的決定,另一方面,由於洪瑪奈仍很年輕,也不排除洪森「垂簾聽政」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路透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cambodia-holds-lopsided-election-ahead-historic-transfer-power-2023-07-22/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66264726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65478798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66231548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jul/23/cambodia-strongman-hun-sen-set-to-claim-landslide-election-victory-after-banning-opposition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jul/21/cambodia-hun-sen-certain-election-victory-hand-power-son-hun-manet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7/23/cambodia-votes-in-one-sided-election-with-pm-hun-sen-win-expected

德國之聲
https://www.dw.com/en/cambodias-hun-sen-sets-stage-for-sons-succession/a-66309307

人權觀察
https://www.hrw.org/news/2023/07/19/cambodia-harassment-arrests-opposition-activists

國際特赦組織
https://www.amnesty.org.uk/press-releases/cambodia-dramatic-escalation-human-rights-repression-threatens-elections

〔每周要聞〕 #泰國 兩個月前舉行的  #眾議院大選,由年輕世代大力支持的  #前進黨 獲勝,黨魁  #皮塔 將有機會組閣。然而,由於軍方執政期間通過的新憲法安插多達250人的保守派參議員,現在新總理人選面臨難產,前進黨將需要在現在已構築的...
16/07/2023

〔每周要聞〕
#泰國 兩個月前舉行的 #眾議院大選,由年輕世代大力支持的 #前進黨 獲勝,黨魁 #皮塔 將有機會組閣。然而,由於軍方執政期間通過的新憲法安插多達250人的保守派參議員,現在新總理人選面臨難產,前進黨將需要在現在已構築的8黨執政聯盟外尋找更多的戰友,不然泰國政局可能會因為總理位置空懸再度陷入混亂。

【當選當無法組閣 泰國新世代政黨受制保守派】
(Photo: Reuters)
泰國於5月14日舉行的眾議院大選爆冷門,本來民調預估政變流亡國外的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Chinnawat)之幼女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會取得最多選票,最後卻由年輕人支持的前進黨黨魁皮塔(Pita Limjaroenrat)獲得勝利。然而,無論誰當選,一開始外界所預估的問題終究還是發生了,那就是軍方不願意這麼輕而易舉放棄手上握有的權力。

根據軍方於2017年擬定的新憲法,泰國議會分為參眾兩院,總理雖並不一定要是議員,其任命仍須獲得兩院批准通過再由國王任命後,才能逕行組閣。

然而,由於全民直選的僅有500席的眾議員,另外250席的參議員,除了6席直接由軍方重要人士擔任,剩餘244席中,194席由軍方背景的「國家和平秩序委員會」(NCPO)選任,剩下50席雖是由10個職業工會與社會團體中挑選,還是NCPO有決定權,因此基本上參議院可說是完全由軍方掌握。

眾院大選中,皮塔所屬的前進黨拿下152席,在與貝東塔的為泰黨聯手後,再獲得141席的支持,最後加上一些反對軍方執政的在野黨,總共取得312票支持,這離組閣門檻的375席還有一小段距離,因此,除非他獲得軍方控制的參議院支持,不然就是要另外找到更多政黨結盟。

事實上,軍方指派的參議院中也有寥寥13人在決定總理人選的國會投票中支持他,不過即使如此,數量仍遠遠不夠。在國會議員投票的直播中,雖然完全不意外參議院的投票結果,民眾仍對投下反對票的參議員報以噓聲,而對力排眾議支持皮塔的參議員及其他眾議員則獲得了歡呼和掌聲。

皮塔指出,他接受這樣的結果,也感謝忠實反映民眾聲音投給他的參議員,不過他能理解為什麼大部分參議員無法或不願意投給他,也絕不會在此放棄。他甚至表示,雖然前進黨獲得最多的選票,他對於讓第二大黨為泰黨負責組閣也沒有任何意見,對此,為泰黨的黨魁差蘭(Chonlanan Srikaew)表示,為泰黨會支持皮塔擔任總理一職。

而除了議會外,保守的泰國憲法法庭已收到兩起針對皮塔的訴狀,其中一個與他持有一個不復存在的媒體公司股份有關,另一個則指控前進黨針對惡名昭彰〈冒犯君主罪〉(Lèse-majesté)的改革法案,是意圖「顛覆泰國政治秩序」,其他指控甚至包含「故意挑起內戰」。

〈冒犯君主罪〉在泰國行之有年,軍方執政期間厲行該法,人民常為販售帶有諷刺意味的月曆、穿著與皇后相似等極為輕微的舉動而入獄,不過更多的時候這條罪名是作為箝制政治言論的工具使用,皮塔曾多次表示這是泰國已過時的法規,並將修法作為政見。

泰國烏汶大學(Ubon Ratchathani University)政治學院院長Titipol Phakdeewanich指出,軍政府的領導人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在漫長的執政生涯中,成功將泰國皇室、保守政治菁英及工商業巨頭利益三者綑綁在一起,讓三者持續互相支持,維持現行的政治生態;因冒犯君主罪流亡海外的政治學者Pavin Chachavalpongpun則認為,軍方指派的參議員,就是這一個利益結構的代表。

根據泰國憲法,國會將持續投票,直到成功確定總理人選為止,下一次投票的日程設在下周,現已有8個政黨加入的聯合執政聯盟只剩下一點時間繼續爭取其他派系支持,而如果總理人選一直懸而未決,這幾年讓泰國社會陷入持續動盪的反軍方示威可能會再起,衝擊好不容易稍微穩定的社會秩序。

延伸閱讀:
路透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thailands-pita-open-coalition-ally-leading-government-if-he-fails-pm-bid-2023-07-15/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jul/13/winning-thailand-candidate-for-pm-blocked-from-power-pita-limjaroenrat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66172289

獨立報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sia/southeast-asia/thailand-election-pm-pita-limjaroenrat-b2375861.html

France24
https://www.france24.com/en/asia-pacific/20230715-prayuth-chan-ocha-pita-limjaroenrat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7/13/thailand-parliament-begins-voting-for-new-prime-minister

CNBC News
https://www.cnbc.com/2023/07/14/thailand-elections-royalists-foil-pita-limjaroenrat-heres-what-happens-now.html

曾代表  #俄軍 在  #烏克蘭 作戰的  #傭兵組織  #瓦格納集團 昨日掉轉槍口越過俄烏邊界,佔領俄國南部方面軍總部後繼續向北挺進,宣稱不惜打進莫斯科也要讓政府撤換現任國防部長紹伊古,這無比離奇、親人轉仇人的劇情到底是怎麼回事?【瓦格納...
24/06/2023

曾代表 #俄軍 在 #烏克蘭 作戰的 #傭兵組織 #瓦格納集團 昨日掉轉槍口越過俄烏邊界,佔領俄國南部方面軍總部後繼續向北挺進,宣稱不惜打進莫斯科也要讓政府撤換現任國防部長紹伊古,這無比離奇、親人轉仇人的劇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瓦格納從烏克蘭撤軍「清君側」 掉轉槍口劍指莫斯科】
(Photo: Reuters/ BBC)
與俄軍一同在烏克蘭作戰的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在昨(23)日突然宣布要對俄國國防部發起「正義行軍」,隨即掉轉槍口回到俄國境內,並攻佔了南部大城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現在正在朝莫斯科前進,並與俄軍進行了數次交火。事發突然,受到全球密切的關注。

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昨日在Telegram上發表影片聲明,指控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處處掣肘其軍事行動,不只不提供足量彈藥,還發射導彈攻擊駐地導致瓦格納士兵傷亡,為此,他將動員2.5萬人回國懲罰讓士兵白白送命的俄軍高層,且不介意直接打進莫斯科。

普里格津將自己定調為「真正的愛國者」,發動的也不是軍事政變或叛變,而是「正義行軍」(march of justice),以此呼籲俄軍不與抵抗,一同移除「政府內的邪惡集團」,並特別點名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表示他發起烏克蘭戰爭只是為了讓自己晉升元帥。

他表示,除了這些首犯以外,總統與其他政府機構、軍警人員都會繼續運作,一時之間竟有一些古時「清君側」的味道。

越過俄烏邊境後,瓦格納一槍未開就占領了羅斯托夫州和南部聯邦管區的首府頓河畔羅斯托夫,該市是俄軍對烏作戰的南方集團軍總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截至截稿為止,已有部分武裝挺進至北方沃羅涅日州首府佛羅尼斯(Voronezh)及利佩茨克州的首府利佩茨克(Lipetskaya),中間有與俄軍進行交火。

頓河畔羅斯托夫當地居民告訴BBC,市中心被武裝人員包圍,外界聯繫也已中斷,而當居民詢問武裝人員隸屬的單位時,對方只回答自己是好人。而雖然有大量非俄軍武裝人員與軍事車輛在市內移動,整體狀況還算和平,就像平常一樣沒什麼變化。

現階段,雖然有反駁普里格津就俄軍朝瓦格納人員發射導彈的說法,並呼籲其成員不要聽從普里格津命令而停止抵抗,俄國已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首都莫斯科與北方大城聖彼得堡宣布執行「反恐行動」,增加城內的檢查哨、派出裝甲車巡邏外,還進一步封鎖了從南方通往首都的聯外道路,部分公路上已可看到俄軍車隊。

俄國政府目前將瓦格納行為定調為叛亂,總統普丁直指普里格津背刺俄軍,並再次宣稱這是「新納粹對俄國本土的攻擊」,與發動烏克蘭戰爭的理由如出一轍。聯邦安全局(FSB)也已正式啟動針對他的犯罪調查,稱將對其祭出最嚴厲的罰則。

有趣的是,儘管俄國政府表示普丁現在如往常一樣在克里姆林宮辦公,卻有人在提供即時航班飛行狀況的網站Flightradar24上注意到普丁的「末日飛機」Il-96-300PU在莫斯科時間下午2時16分從莫斯科起飛,隨後在西北方城市特維爾(Tver)處從雷達上消失。

雖然無從得知普丁是否在那班飛機上,特維爾再往西北方前進有一個瓦爾代湖(Lake Valdai),普丁時常會待在那邊的一處私人別墅內,若普丁真的出逃,確實可能暫居該處。

長久以來,普里格津被視為俄國總統普丁的堅定支持者,時常替俄國在介入對外衝突,其中又以近期與烏克蘭的戰爭最為人所知。然而,隨著在烏克蘭的戰爭拖長,俄國國防軍的兵源不足讓瓦格納逐漸取得更多的戰略調度資源,矛盾也就逐漸暴露出來,衝突激化在所難免。

普里格津立場激進,認為俄國如果要打贏烏克蘭的戰爭就需要進入全面動員狀態,除應實施戒嚴、擴大徵兵外,還要全面封閉國境,同時還批評高層掌握蘇聯解體後的大量財富卻不積極為俄國的利益而戰,他因為這些言論獲得許多俄國國內鷹派的支持,享有很高的政治聲量。

雖然來勢洶洶,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認為,普里格津可能很難真的達成其強迫俄國政府撤換軍方高層的目的,因為克里姆林宮其實不支持他的做法。

除了烏克蘭軍隊正在大肆慶祝外,美國、英國與鄰近俄國的波蘭等國都在密切關注態勢的發展,俄國當局則除了調動部隊反制外,也持續對普里格津喊話,一張流出的照片顯示國防部副部長葉夫庫羅夫(Yunus-Bek Yevkurov)可能已前往頓河畔羅斯托夫與其會面。

延伸閱讀:
基輔獨立報
https://kyivindependent.com/prigozhin-claims-all-military-objects-in-rostov-under-wagner-control/

BBC
https://www.bbc.com/news/live/world-europe-66006142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6005256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liveblog/2023/6/24/russia-ukraine-live-news-russia-accuses-wagner-chief-of-mutiny
https://www.aljazeera.com/features/2023/6/19/can-wagners-founder-break-out-as-a-politician

德國之聲
https://www.dw.com/en/live-updates-putin-threatens-punishment-for-wagner-mutiny/a-66018647

Euronews
https://www.euronews.com/2023/06/24/moscow-on-alert-as-kremlin-accuses-wagner-boss-of-mutiny

美國之聲
https://www.voanews.com/a/putin-wagner-group-action-is-treason-promises-harsh-punishment-/7151122.html

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3/06/23/europe/russia-mod-wagner-yevgeny-prigozhin-intl/index.html

 #加拿大 的  #野火 已經延燒6周,產生的大批煙塵在季風幫助下,覆蓋了包括  #紐約 在內的美國東岸地區, #空氣品質 指標在部分地區突破了400,遠超300的有害門檻,政府已建議居民儘量避免出門,如需出門應配戴  #口罩,不過即使如此...
09/06/2023

#加拿大 的 #野火 已經延燒6周,產生的大批煙塵在季風幫助下,覆蓋了包括 #紐約 在內的美國東岸地區, #空氣品質 指標在部分地區突破了400,遠超300的有害門檻,政府已建議居民儘量避免出門,如需出門應配戴 #口罩,不過即使如此,野火的肆虐似乎仍看不到盡頭。

【加拿大史無前例嚴重野火災情 紐約如陷沙塵暴】
(Photo: AP/ FT// Reuters/ dailymail)
美國東岸的居民這幾天起床面對的是如同中國沙塵暴一般、漫天黃沙的景象,這並不是因為沙塵暴的影響在橫跨太平洋後依然猛烈,而是因為加拿大已經肆虐6周的野火帶來漫天濃煙,讓整個區域籠罩在嚴重的空氣汙染中,美國受影響各州政府已建議居民儘量待在室內,如需出門應配戴N95口罩。

事實上,5月到10月雖然是加拿大的野火季節,乾季一開始就發生這麼大規模野火災害的案例卻很少見。在過去的6周內,已有多達330萬公頃的土地被野火破壞,超過12萬人被迫逃離家園。起火點位於魁北克省內,據信可能是在極度乾燥的天氣下,因閃電直擊地面引發的火災。

現階段,加拿大已宣布進入「國家準備第五級」(national preparedness level 5),這意味著國家將投入全部可能的資源來處理野火問題,除此之外,大英國協的其他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與南非也已派出消防員協助,美國也派出了超600名消防員、支援人員,並提供大量滅火裝備。

由於大規模擴散的煙塵,美國國家氣象局已對幾乎整個大西洋沿岸發出空氣品質警報,甚至連南部的堪薩斯州都受到影響,部分地區的空氣品質指標已直逼400,遠超「有害」(hazardous)的300門檻,當局已建議除非必要不應出門,若一定要出門則須配戴口罩以保護呼吸道。

專門銷售家庭裝飾品與建材的美國零售商家得寶(Home Depot)中的空氣濾淨裝置、口罩皆被搶購一空,店家甚至必須重新將疫情高峰過後下架的面部遮蔽物等物品上架,由於供不應求,紐約州已於周四開始發放免費的N95口罩,初步準備了100萬個。

從網路上的照片可以看出,紐約整個籠罩在有如好萊塢的「墨西哥濾鏡」中,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黃色,不只知名的城市天際線變得模糊,空氣中也瀰漫著燒焦木頭的氣味,而除了棒球比賽與足球賽等室外比賽外,大批航班也因為空氣能見度下降而被迫取消。

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拉姆西(Bryan Ramsey)指出,由於火勢正擴散到因氣候乾燥而變成乾柴的森林區,未來幾日內空氣狀況可能很難出現變化,野火可能還會持續數周、數月的時間,不過若風向改變,西岸地區的空氣品質就有機會改善。

加拿大魁北克省作為野火的「第一案發現場」,不只已有超過150處起火點,這也是該省有史以來災情最嚴重的野火季,況且這還只是這次野火季節的開端,而這次野火之所以這麼嚴重,毫無疑問的與氣候變遷有關,因為氣候變遷正讓北美地區變得更乾、更熱。

森林、河流密布的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利頓(Lytton)地區氣溫在上個月一度飆升至攝氏49.6度,創下加拿大歷史新高,這甚至讓該村跟加州著名的死亡谷(Death Valley)並列北美地區最高溫地區;野火延燒的艾伯塔省(Alberta)、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及曼尼托巴省(Manitoba),在野火發生前也正面臨反常而嚴重的旱災。

除此之外,炎熱而乾燥的氣候會讓野火的主因之一:閃電,變得更為頻繁。雖然自然與人工造成的火災在加拿大比例為一半一半,高達85%的野火災害仍是由閃電所引起的火災造成,而因為天乾物燥,火災一旦發生就會迅速延燒,很難有效控制。

聯合國去年發布的報告警告,氣候變遷會製造讓野火更容易發生的環境,在2090年前野火發生的頻率將會上升57%,而在許多傳統上不會受到野火影響過大的地區也需要開始思考,要是未來會受到影響該怎麼處理。

諷刺的是,6月7日其實是加拿大的「空氣清淨日」,只是在野火狀況難以改善的情況下,今年北美的空氣,可能都將難以獲得清淨。

延伸閱讀:
CBS News
https://www.cbsnews.com/news/how-did-the-wildfires-in-canada-start-cause-nova-scotia-quebec/

Sky news
https://news.sky.com/story/flights-delayed-and-millions-told-to-stay-indoors-as-smoke-from-canadian-wildfires-engulfs-us-east-coast-12898586

BBC
https://www.bbc.com/news/live/world-us-canada-65835239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65843485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65828469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jun/07/canadas-wildfires-new-climate-reality-experts-officials-say

【停火仍持續交戰 非洲聯盟:蘇丹內戰狀況已失控】(Photo: Reuters/ AlJazeera)4月15日,由於蘇丹軍政府內部兩大派系不和,好不容易統一的國家再次陷入了戰火當中,而隨著停火持續破裂,全國已經陷入嚴重的人道危機中,據聯合...
04/05/2023

【停火仍持續交戰 非洲聯盟:蘇丹內戰狀況已失控】
(Photo: Reuters/ AlJazeera)
4月15日,由於蘇丹軍政府內部兩大派系不和,好不容易統一的國家再次陷入了戰火當中,而隨著停火持續破裂,全國已經陷入嚴重的人道危機中,據聯合國統計,已有超過10萬國民被迫逃離家園,國內則有超過33萬人流離失所。

〖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
二戰結束後,蘇丹自英國獨立後的民主轉型並不順利,直到獨裁總統巴席爾(Omar al-Bashir)於1989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總理馬赫迪(Sadiq al-Mahdi)上台前,蘇丹已經發生過兩次內戰,第二次蘇丹內戰甚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平民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喪生人數多達190萬人。

巴席爾上台後,取消總理一職,並解散議會及所有政黨,同時兼任國家元首及軍隊指揮官,並連任總統多達6次,在這期間,他一度稍微穩定國內局勢。不過2018年爆發大規模要求政府推動經濟改革的示威後,2019年蘇丹再次發生政變,巴席爾遭其副手、副總統兼國防部長奧夫(Ahmed Awad Ibn Auf)逮捕,過度軍事委員會組成的軍政府暫時掌握實權。

政變4個月後,在民間的呼聲之下,軍政府同意與示威者合作共組文官政府,蘇丹主權委員會隨後成立,民眾提出RSF接受蘇丹武裝部隊整併、軍方交出佔據的工業、農業資產,以及追究自2003年以降軍方及盟友犯下的各類戰爭罪刑等要求。

然而,軍方雖然一開始同意與文人共治,日後卻趁改組時大幅增加軍方成員並直接掌握了實權,同時還出兵鎮壓示威民眾,造成多人傷亡,2021年該委員會因軍方再度發動政變而解散,為期39個月的民選政府過渡計畫正式破產。

而一度共處權力核心的布爾漢與達加洛,之所以會「反目」,其實也是巴席爾當初扶持民兵部隊時刻意為之,目的在於讓兩者互相制衡,因此在軍方再次掌握實權後,兩大巨頭的衝突已不可避免。

〖現況如何?〗
現階段交戰中的,其中一方是支持前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主席、蘇丹政府實際掌權者布爾漢將軍(Gen. Abdel Fattah al-Burhan)的蘇丹武裝部隊,另一方則是前蘇丹主權委員會成員、曾為軍閥的達加洛將軍(Gen. Mohamed Hamdan Dagalo)民兵部隊「快速支援部隊」(RSF)。

15日RSF襲擊了全國各地蘇丹武裝部隊的據點,雙方的衝突全面爆發,俄國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的武裝介入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的軍事援助,讓整個內戰變成大國的角力場,局勢更加複雜,各國紛紛宣布撤僑,而調停措施僅能促成極為短暫的停火,衝突在停火期間仍在繼續。

在首都喀土木(Khartoum),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已逐漸告罄,電力也難以維繫,即使聯合國成功將援助物資運抵最近的港口蘇丹港,也因為暴力事件頻傳而難以將物資送至需要的人手上,因為如果脫離受保護的區域,難保物資不被亂民搶走。

除此之外,蘇丹本就是極度需要外界人道救援的國家,即使在內戰發生前就已經有多達1600萬人需要人道救助,內戰讓人道危機進一步惡化;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多間醫療院所也遭到攻擊並導致多名醫療人員及病患喪生,其他幸免於難的則遭軍方徵用為軍事基地,工作人員甚至遭軍方驅逐。

包括非洲聯盟在內的各方組織持續雙方停火,不過現況已經失控,短期內要達成和平仍然極為困難。

延伸閱讀:
泛非新聞
https://allafrica.com/view/group/main/main/id/00085589.html

半島電視台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4/18/what-is-happening-in-sudan-a-simple-guide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5/4/why-do-sudans-ceasefires-keep-failing

BBC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65448691

衛報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apr/27/sudan-conflict-why-is-there-fighting-what-is-at-stake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apr/15/heavy-gunfire-amid-military-clash-causes-panic-in-capital-of-sudan

Sky news
https://news.sky.com/story/inside-war-torn-sudan-where-people-are-trapped-in-prison-of-urban-warfare-12871994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World Digest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World Digest:

Videos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ontact The Business
  • Video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