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經濟學人 Daily x The Economist

  • Home
  • 每日一經濟學人 Daily x The Economist

每日一經濟學人 Daily x The Economist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每日一經濟學人 Daily x The Economist, News & Media Website, .

🌟 每日一經濟學人社群及Podcast 回來了! 🌟親愛的朋友們,好久不見。時隔一年,我們帶著滿滿的心意與堅持,再次和大家見面。還記得最初開啟「每日一經濟學人」的初心嗎?那是一份對知識的熱情,也是一份想與大家一起關心世界的心情。雖然生活依舊...
29/09/2025

🌟 每日一經濟學人社群及Podcast 回來了! 🌟

親愛的朋友們,好久不見。
時隔一年,我們帶著滿滿的心意與堅持,再次和大家見面。

還記得最初開啟「每日一經濟學人」的初心嗎?那是一份對知識的熱情,也是一份想與大家一起關心世界的心情。雖然生活依舊忙碌、工作依然繁瑣,但我們始終惦記著這群喜歡閱讀《經濟學人》雜誌、渴望理解國際大小事的您們:)

這一年裡,我們沒有忘記彼此的約定。
因此,我們開始將透過 AI 科技,把每週《經濟學人》的重點內容轉換成 Podcast 與影音檔案,陪伴大家在通勤、運動、休息時,輕鬆吸收國際新聞與深度觀點。

📌 更新頻率
社群貼文:每個週末持續與大家分享《經濟學人》的每週精華內容。
Podcast:每週至少兩集,不定期依照重要議題增加。

希望能成為你週末放鬆又充實的知識補給。

我們相信,知識的力量能讓彼此更有勇氣去理解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而這段旅程,需要你們的陪伴與支持。🙏

✨ 無論你是曾經天天收聽的老朋友,還是剛認識我們的新朋友,誠摯邀請你再次追蹤我們,一起重新踏上這條知識探索的旅程。

🎧 Apple Podcast 節目連結:https://bit.ly/4njUxT8

💖 支持用心的內容、支持認真的團隊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願意給予鼓勵,您的贊助將是我們持續前行的最大動力:
👉 https://bit.ly/3WbHx5Y

謝謝每一位陪伴過我們的人,因為有你們,這份堅持才更有意義。讓我們一起,繼續閱讀、思考、分享,並在這個世界找到屬於我們的聲音。🌍💬

#每日一經濟學人 #知識的力量 #一起閱讀世界

📊 本週世界大事 - 商業篇Photograph: Getty Images💵 H-1B簽證費用大漲?美國總統川普提議將 H-1B 簽證費用從現行約 2,500 美元暴漲至 10 萬美元!😱H-1B 簽證是科技大廠聘用外國畢業生的重要管道,...
28/09/2025

📊 本週世界大事 - 商業篇

Photograph: Getty Images

💵 H-1B簽證費用大漲?
美國總統川普提議將 H-1B 簽證費用從現行約 2,500 美元暴漲至 10 萬美元!😱
H-1B 簽證是科技大廠聘用外國畢業生的重要管道,其中 印度籍申請人佔75%。
亞馬遜、微軟等公司甚至提醒持簽員工「暫時別離境」,以免回不來。白宮隨後澄清,新規不會影響現有簽證。川普則稱該計畫損害美國勞工。

🤖 AI世界中心:Nvidia × OpenAI
Nvidia 宣布計畫投資 高達1,000億美元於 OpenAI,用於數據中心擴充,將購買 500萬顆 GPU,推升算力至 10GW,堪稱「史上最大 AI 基礎建設」。
同時,Nvidia 還砸 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OpenAI 也揭露 Stargate 計畫:與甲骨文、軟銀合作,在美國增設 5座新數據中心,將總投資推升至 4,000億美元,年底前有望達到 5,000億美元/10GW 的完整規模,比預期更快。🚀

📈 股市反應

Nvidia × OpenAI 的消息帶動市場走揚。

記憶體大廠 美光 (Micron) 公布最新財報,營收年增 46%,令投資人振奮。

阿里巴巴 在香港股價創4年新高,宣布與Nvidia合作、加碼 AI 基礎建設,並擴張至 巴西、法國、荷蘭。

香港 恒生科技指數 2025年漲幅達 40%,遠超美國 NASDAQ 綜合指數的 17%。

🍏 蘋果雖落後AI競賽,但專注核心產品奏效!新一代 iPhone Air 發售後需求強勁,股價回升,全年轉為正報酬。

📱 TikTok美國業務重組
川普主導的協議逐步成形:

美國投資人將收購 TikTok美國業務的多數股權。

甲骨文 (Oracle) 將監管演算法與數據安全。
同時,Oracle CEO Safra Catz 宣布卸任,由雲端部門主管 Clay Magouyrk 與應用/AI 負責人 Mike Sicilia 共同接任。

💊 輝瑞進軍減重藥市場
輝瑞宣布將以 最高73億美元收購 Metsera,進軍潛力龐大的減肥藥市場。這是迄今傳統藥廠對減重新創的最大收購案。💡

🚗 保時捷電動車計畫受挫
保時捷因電動車量產延遲、再度發布獲利警告,股價重挫。母公司大眾集團估計,今年營業利益將因此減少 51億歐元(約60億美元)。
原訂純電的SUV系列,將改為提供 汽油款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 風電計畫暫獲喘息
川普政府下令暫停的新英格蘭近海風電計畫「Revolution Wind」,被法院裁定暫緩執行。這對開發商 Orsted 是一大救援,該公司近期不得不折價增資以補充資金。川普則在聯合國演說中稱再生能源是個「笑話」。🙃

🍺 美國啤酒王者易位
📣 Michelob Ultra 正式成為美國最暢銷啤酒!

生產商:安海斯-布希 (Anheuser-Busch)

擊敗前冠軍:墨西哥品牌 Modelo Especial(由 Constellation Brands 釀造),該品牌已蟬聯兩年第一。

Constellation 今年初就承認,核心客群西語裔消費者(貢獻其收入一半)銷售下滑。

✅ 以上就是本週全球商業焦點整理!
👉 你覺得哪一則最影響未來?
💬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看法!

🌍 本週世界大事 - 政治篇Photograph: Getty Images📌 川普再登聯合國大會美國總統川普自去年11月連任後,首次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他猛烈抨擊聯合國在解決衝突上的紀錄,並自誇比聯合國更有效地促成和平協議,甚至放話:「...
27/09/2025

🌍 本週世界大事 - 政治篇

Photograph: Getty Images

📌 川普再登聯合國大會
美國總統川普自去年11月連任後,首次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他猛烈抨擊聯合國在解決衝突上的紀錄,並自誇比聯合國更有效地促成和平協議,甚至放話:「你們的國家正在走向地獄。」🔥
川普同時批評澳洲、英國、加拿大與法國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指責這是「獎勵恐怖分子」。以色列則警告此舉只會助長哈瑪斯。

🤝 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後,川普竟表示烏克蘭能收復被俄羅斯佔領的所有領土——與他先前偏向接受俄方主張的立場大相徑庭。不過他強調,烏克蘭應依靠「歐盟支持」,而不是美國。

✈️ 俄羅斯 vs 北約
北約秘書長呂特表示,聯盟對俄羅斯的最新挑釁做出了妥善回應。3架俄軍米格-31戰機侵入愛沙尼亞領空12分鐘,北約戰機緊急升空應對。近期俄國無人機也侵犯波蘭與羅馬尼亞領空。北約承諾將依照國際法自衛,而波蘭外長則直言:若俄羅斯飛機被擊落,就別再「抱怨」。💥

🛫 歐洲機場遭干擾
丹麥哥本哈根機場因連續無人機目擊事件被迫關閉,總理弗雷德里克森直言不排除俄羅斯涉案。隨後四座地方機場及奧斯陸機場也傳出無人機入侵。此前,歐洲多地機場(含希斯洛)才因勒索軟體攻擊導致大亂。

🚔 摩爾多瓦政治風暴
摩爾多瓦警方逮捕74人,指控他們試圖在9/28國會選舉前煽動暴力。總統桑杜直指俄羅斯幕後操縱,但親俄政黨反駁稱這是打壓選舉策略。

🕌 敘利亞重返聯合國舞台
敘利亞代理總統艾哈邁德‧沙拉自1967年以來,首度有敘利亞元首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他的伊斯蘭武裝組織今年7月已被美國移出恐怖組織名單。沙拉呼籲解除制裁,讓敘利亞人民不再受束縛。

⛽ 薩赫勒動盪
在馬利,與「基地組織」掛鉤的聖戰組織 JNIM 發動經濟破壞,切斷首都巴馬科的燃料供應,並封鎖西部兩座城市。據報導,他們在公路設檢查站、焚毀油罐車與公共車輛,造成嚴重威脅。

🗳️ 非洲政治焦點

幾內亞舉行新憲法公投,軍政府首腦杜姆布亞因此獲准參選總統,雖然他2021年政變時曾承諾不參選。反對派稱這是鬧劇,投票率高,初步結果顯示逾九成贊成。

馬拉威總統選舉結果揭曉,彼得‧穆塔里卡重返總統寶座(曾任2014–2020年總統)。現任查克維拉以生活成本過高為主題競選,敗選後承諾和平交接。

🔫 美國國內事件

德州達拉斯一座移民拘留中心發生槍擊案,槍手先殺害至少一名被拘留者後自殺。官方懷疑他意圖針對執法人員。

亞利桑那州格倫代爾舉行保守派人士查理‧柯克追思會,湧入十萬人。川普出席並暗示美國將迎來「精神覺醒」。

⚖️ 同時,川普對《紐約時報》提出的150億美元誹謗訴訟,被聯邦法官以內容過長且無關案件為由駁回。法官直言,法律文件「不是攻擊敵人的舞台」。

🌏 國際焦點

美國眾議院跨黨派代表團六年來首度訪中,會見國防部長董軍,並與官員討論關鍵礦產貿易。

阿根廷面臨貨幣危機與IMF債務,美國出手支援。川普表示,這不涉及紓困,而可能透過購買阿根廷美元債券等方式協助。

巴西爆發大規模抗議,反對國會推動赦免前總統波索納洛(因政變陰謀被判27年)。檢方同時起訴其子愛德華多涉嫌影響案件,他則斥為荒謬。

國際刑事法院(ICC)正式起訴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指其在2016–2022年任內發動「法外毒品戰」,並早在擔任達沃市長時已有前科。杜特蒂今年3月被捕,5月竟在獄中再次當選市長。

🐎 蒙古推動「世界馬日」
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在聯合國大會致辭時,特別讚揚全球6千萬匹馬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並倡議設立「聯合國世界馬日」。蒙古的馬匹數甚至超過人口,馬文化聞名世界。

✅ 以上就是本週全球政治焦點整理。
👉 你覺得哪一則最震撼?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看法!💬

💹 本週世界大事|商業焦點速報Photograph: Getty Images📌 美國聯準會降息聯準會今年首次降息,基準利率下調 0.25 個百分點,落在 4%~4.25%。川普總統長期施壓要求更大幅、更頻繁的降息。他提名的理事會人選 St...
25/09/2025

💹 本週世界大事|商業焦點速報

Photograph: Getty Images

📌 美國聯準會降息
聯準會今年首次降息,基準利率下調 0.25 個百分點,落在 4%~4.25%。川普總統長期施壓要求更大幅、更頻繁的降息。他提名的理事會人選 Stephen Miran 已獲參議院火速批准,並在會議上投下反對票,主張應降息 0.5%。另一方面,川普試圖撤換的理事 Lisa Cook 也因上訴法院裁定可暫時留任而參與投票。

📌 英國通膨與利率
英國 8 月年通膨率維持 3.8% 不變。食品與飲料價格漲幅達 5.1%(7 月為 4.9%),成為主要推升因素。英格蘭銀行因通膨仍高企,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 4%。行長貝利直言:「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

📌 川普:取消財報季制?
川普認為企業不該每季公布財報,而只需一年兩次。美國證交會(SEC)表示會考慮此提案,態度比川普第一任期時更為正面。批評者認為季報使企業忽略長期目標,但支持者則主張投資人需要頻繁資訊,否則市場投機會更嚴重。

📌 SEC爭議不斷
SEC批准埃克森美孚在股東大會上實施新制度:小股東若選擇加入,投票將自動算作支持公司管理層(仍可退出)。此舉被視為回應環保投資人要求減產石油的壓力。此外,SEC也允許 IPO 企業要求投資人透過仲裁解決詐欺爭議,而非法院訴訟。

📌 全球科技巨頭估值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股價突破,市值超越 3 兆美元,成為第四家達此里程碑的企業。其他三家為:Nvidia(市值超過 4 兆)、微軟(短暫突破 4 兆)、蘋果(3.5 兆)。Alphabet 股價近期受惠於反壟斷案中法院允許 Google 保留 Chrome 瀏覽器。

📌 特斯拉與馬斯克
特斯拉股價因馬斯克斥資 10 億美元增持股份而大漲。他表示希望擴大持股避免遭收購。特斯拉董事長丹霍姆積極為馬斯克辯護,力挺其 1 兆美元薪酬方案,稱馬斯克「具有無可取代的特質」。

📌 TikTok 在美命運
川普宣布已與中國達成協議,將 TikTok 美國資產轉移至美國持有人手中。字節跳動被要求出售資產的期限再次延長,以利細節談妥。

📌 美中科技摩擦持續
TikTok 協議未能解決其他摩擦。據報,中國監管單位已禁止科技公司購買 Nvidia 為中國特製的 RTX Pro 6000D 晶片。中國並指控 Nvidia 在收購 Mellanox(一家網路設備商)時違反反壟斷法,雖然當時已在 2020 年有條件批准。

📌 雀巢人事震盪
雀巢董事長保祿克(Paul Bulcke)宣布辭職,原因是股東不滿他處理前 CEO Laurent Freixe 因辦公室戀情被解雇一事。保祿克原定於明年 4 月退休。

📌 歐盟競爭力問題
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Mario Draghi)批評歐盟在其競爭力報告發表一年後「幾乎毫無進展」。該報告呼籲放寬競爭規則、整合資本市場並投入龐大創新投資。德拉基感嘆:「歐洲處境更加艱難,有時候不作為甚至被包裝成是遵守法治。」

📌 Ben & Jerry’s 靈魂人物離開
聯合創辦人 Jerry Greenfield 宣布離開公司,原因是已無法在企業內實踐「正義、公平與愛」的價值,這些對他「比公司本身更重要」。近年 Ben & Jerry’s 屢與母公司聯合利華衝突,尤其是在是否停止在以色列定居點銷售冰淇淋的爭議上。

📖 全球經濟與商業動態瞬息萬變,
👉 你最關注哪一個議題?是 降息潮、科技巨頭估值競賽,還是 TikTok 在美國的未來?

🌍 本週世界大事|政治焦點速報Photograph: Getty Images📌 加薩最新局勢以色列國防軍(IDF)宣布已掌控加薩市大部分區域,並展開期待已久的地面攻擊。據報導已有數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數千人逃離,目前仍有約 60 萬人滯留...
24/09/2025

🌍 本週世界大事|政治焦點速報

Photograph: Getty Images

📌 加薩最新局勢
以色列國防軍(IDF)宣布已掌控加薩市大部分區域,並展開期待已久的地面攻擊。據報導已有數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數千人逃離,目前仍有約 60 萬人滯留。IDF 表示目標是殲滅仍在城內的 3,000 名哈瑪斯武裝分子。另一方面,美國參議員馬可·魯比奧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晤,討論「加薩的未來」。美國國務卿則承認川普對以色列試圖在卡達暗殺哈瑪斯領導人一事感到不滿,但也強調美國仍與以色列站在一起。

📌 沙烏地阿拉伯 x 巴基斯坦
沙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互防協定,強化長達數十年的安全合作。協議指出「對任一國的侵略將視為對雙方的侵略」,被問及是否包含核武時,官員僅回應此協議「全面性」。

📌 蘇丹內戰提案
美國、埃及、沙國及阿聯呼籲蘇丹停戰三個月,接著立即進入永久停火並推動九個月的公民政權過渡。此舉是美國再度積極斡旋,希望結束已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的內戰。

📌 南蘇丹政局惡化
副總統馬查爾遭控謀殺、叛國與反人類罪,其發言人斥為「政治獵巫」。這顯示馬查爾與總統基爾的權力分享協議幾近瓦解。

📌 非洲重大事故
剛果民主共和國兩起船難共奪去逾 200 人性命、百人失蹤。一艘載近 500 人的船在剛果河起火後翻覆,另一起為北部支流的超載事故。

📌 馬拉威大選
舉行總統、國會與地方選舉。食物價格高漲成為選民最大關切。總統選舉預料將進入現任查克維拉(70 歲)與前總統穆塔里卡(85 歲)的第二輪對決。

📌 巴西政治風暴
總統魯拉表示最高法院判處前總統波索納洛有罪,是捍衛法治與民主。波索納洛被裁定串謀阻止 2022 年敗選後的政權交接,遭判刑 27 年。魯拉同時批評川普試圖干預法院審理。

📌 美國與南美毒品戰
美軍擊沉第二艘疑似運毒的委內瑞拉船隻,造成三名「毒梟恐怖分子」死亡。美國也將哥倫比亞列為「未合作」名單。哥國古柯鹼產量飆升,但總統佩特羅態度消極,並常稱「威士忌奪走的人命比古柯鹼更多」。

📌 印尼經濟措施
政府公布新一波振興方案,包含向貧困家庭發放大米。雖仍有街頭抗議,但規模小於先前的致命暴動。央行則意外宣布降息,震驚市場。

📌 尼泊爾局勢
學生領導的動亂造成 72 人死亡後,新任代理總理卡基承諾將於 3 月 5 日大選後交權,並表示「我們必須依照 Z 世代的思維來治理」。

📌 阿富汗禁令
塔利班在北部禁用光纖網路,理由是「防止不道德行為」,僅允許更昂貴的手機連線。這是該國首次禁光纖。

📌 德國政壇
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地方選舉中得票率從 5% 躍升至 14.5%,超越綠黨成為第三大黨。基民黨仍以 33% 居首。

📌 烏克蘭前線
兩名烏軍高階軍官因無法阻止俄軍奪取領土而遭撤職,責任區包含札波羅熱及鄰近頓內茨克、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

📌 納瓦尼死因
俄國反對派領袖納瓦尼於 2024 年 2 月獄中身亡,其妻尤利婭表示,他確為中毒,並秘密將生物樣本送至海外檢驗。

📌 羅馬尼亞政爭
檢方以「密謀政變」起訴前總統候選人格奧爾傑斯庫,指控其在選舉勝利遭法院取消後,與軍方討論奪權。最終選舉由自由派的尼庫索爾·丹勝出。

📌 美國社會案件
22 歲羅賓森因謀殺保守派評論員柯克遭起訴,其父母勸其自首。事件激怒副總統范斯,誓言打擊「激進左翼狂人」。川普則考慮將「安提法」列為國內恐怖組織。

📌 川普與媒體戰
川普以誹謗為由,對《紐約時報》提告,索賠 150 億美元,並同時控告《華爾街日報》。ABC 與 CBS 已和解,但 ABC 因主持人金梅爾嘲諷事件下架脫口秀,FCC 也提出批評。川普更要求撤銷 ABC 與 NBC 播出執照,指責其偏頗。

📌 川普訪英
川普進行國是訪問,成為首位兩度受邀覲見君主的美國總統,這次由查爾斯三世盛大接待。同時,美企如微軟、OpenAI 宣布在英國投資計畫。

📌 英國內政困境
在政壇醜聞與移民爭議下,倫敦爆發「團結王國」遊行,15 萬人上街反對大規模移民。法院也暫阻政府「一進一出」驅逐移民政策。極右政黨「改革英國黨」趁勢崛起,並吸收一名保守黨國會議員。

📖 國際政治局勢瞬息萬變,每週的事件都牽動世界未來。
👉 你最關注哪一個國際議題?在留言告訴我們吧!

📊 本週世界大事(商業篇)Photograph: AP📰 梅鐸家族繼承爭議落幕梅鐸家族就傳媒帝國的繼承問題達成和解,結束長達數十年的權力爭奪。現年94歲的魯伯特・梅鐸確定由長子 拉克蘭・梅鐸 繼承,掌控 福斯傳媒(Fox) 與 新聞集團(N...
17/09/2025

📊 本週世界大事(商業篇)

Photograph: AP

📰 梅鐸家族繼承爭議落幕

梅鐸家族就傳媒帝國的繼承問題達成和解,結束長達數十年的權力爭奪。現年94歲的魯伯特・梅鐸確定由長子 拉克蘭・梅鐸 繼承,掌控 福斯傳媒(Fox) 與 新聞集團(News Corp)。前者涵蓋電視與新聞網路,後者則出版《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以及英國的《太陽報》《泰晤士報》。拉克蘭目前已實際經營這些公司,但正式交棒也意味著將延續父親希望的「保守派聲音」。

🤖 AI 泡沫?甲骨文股價飆升

甲骨文股價單季暴漲三分之一,原因是雲端服務未來合約收入年增 359%。同時曝光:甲骨文將為 OpenAI 提供數據中心容量,合約金額高達 3,000億美元。
創辦人 拉里・艾里森 今年財富暴增 1,910億美元,總資產達 3,830億美元,與馬斯克競逐世界首富。

📚 Anthropic 著作權訴訟

AI 新創 Anthropic 因涉嫌使用盜版書籍訓練模型,被作者集體提告並以 15億美元和解。但法官強烈批評協議,並訂於9月25日再開庭,稱將「捏著鼻子」考慮是否批准。

💶 Google 再遭歐盟重罰

歐盟委員會對 Google 處以 29.5億歐元(35億美元) 罰款,理由是偏袒自家廣告技術,排擠競爭對手。Google 必須在60天內提出補救方案,否則可能被迫出售部分廣告業務。Google 表示將提出上訴。

🇨🇳 中國經濟數據

8月出口年增 4.4%,為今年2月以來最慢增速。對美出口大減 33%,但對東南亞成長 22.5%,對歐盟成長 10%。同月,中國重陷通縮,CPI 年減 0.4%。

🇺🇸 美國就業數據下修

美國勞工統計局修正:截至3月的12個月內,實際新增就業比原先少 91.1萬人。8月僅新增 2.2萬人。局長因5、6月數據大幅下修遭川普撤換。川普聲稱數據「被操縱」。

🏦 聯準會人事風波

聯邦法官裁定 麗莎・庫克 可繼續擔任聯準會理事,並在9月17日會議上投票決定利率。川普以其貸款申請問題為由試圖撤職,但法官認為事發於任職前,不構成「正當理由」。

⛏️ 礦業巨頭誕生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宣布與加拿大 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 合併,成為銅礦業巨擘。新公司「Anglo Teck」總部設在溫哥華,主要上市地在倫敦,並於約翰尼斯堡、多倫多與紐約掛牌。

💳 Klarna 成功登陸紐交所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在紐交所上市,股價首日收盤大漲 15%,市值達 150億美元。

📱 蘋果發表 iPhone 17 & iPhone Air

蘋果推出 iPhone 17 與最薄手機 iPhone Air,厚度僅 5.6mm,比三星 Galaxy S25 Edge 更薄。iPhone 17 價格與去年相近,雖蘋果警告受關稅衝擊供應鏈,但定價未上漲。

💊 諾和諾德裁員潮

丹麥藥廠 Novo Nordisk 將裁員 9,000人,並發出今年第 三次 獲利警告。旗下減重與糖尿病藥物 Wegovy、Ozempic 曾帶動員工人數暴增 75% 至 78,400 人,但隨著 禮來(Eli Lilly) 抢食市佔,股價今年已下跌 45%。

👉 從 媒體巨頭傳承 到 AI & 科技狂飆,再到 藥廠裁員潮,全球商業舞台瞬息萬變。

🌍 本週國際焦點|政治篇📌 波蘭 & 北約波蘭擊落闖入領空的俄羅斯無人機,這是俄方對北約領土最嚴重的一次侵犯。荷蘭協助波蘭防禦。總理圖斯克表示,這使北約更接近與俄羅斯的「公開衝突」。同時,波蘭關閉與白俄邊境,因俄羅斯正在當地舉行「西方演習」...
16/09/2025

🌍 本週國際焦點|政治篇

📌 波蘭 & 北約
波蘭擊落闖入領空的俄羅斯無人機,這是俄方對北約領土最嚴重的一次侵犯。荷蘭協助波蘭防禦。總理圖斯克表示,這使北約更接近與俄羅斯的「公開衝突」。同時,波蘭關閉與白俄邊境,因俄羅斯正在當地舉行「西方演習」(Zapad),模擬攻擊北約。圖斯克也透露,一名白俄間諜被捕,並將驅逐一名外交官。

在烏克蘭頓涅茨克,一場俄軍空襲奪走至少24名領退休金老人的性命。這是俄羅斯開戰以來最大規模攻擊,北、中、南部同時遭到無人機與飛彈轟炸,基輔政府大樓起火。

📌 法國 & 馬克龍政府
馬克龍任命前國防部長勒科爾努為新任總理,取代在國會失去信任投票的貝魯。這是馬克龍2017年至今的第七位總理。法國各地爆發「癱瘓一切」抗議,金融市場信心低迷,法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仍高於希臘。

📌 英國政治動盪
首相斯塔默因人事判斷受批評,被迫撤換駐美大使曼德爾森,原因是其與性犯罪者愛潑斯坦的舊交再度曝光。副黨魁雷納也因購屋少繳稅辭職,原本她主管政府住房政策。

📌 挪威選舉
工黨成功續任,但反移民進步黨席次翻倍,中間偏右陣營崩潰。首相斯特勒需依靠小型左翼、綠黨與農業政黨推動法案。

📌 以色列 & 中東局勢
以色列轟炸卡達杜哈一棟別墅,稱哈瑪斯高層在此會議,6人死亡,身份未明。卡達譴責為「國家恐怖主義」,美國否認事先知情。川普稱此舉「無助於美以目標」。
同時,以色列轟炸也門胡塞武裝,並下令加薩市百萬居民撤離,為地面行動「戰車基甸II」準備。內塔尼亞胡強調,近期空襲僅是奪取哈瑪斯最後據點的開始。
此外,巴勒斯坦槍手在耶路撒冷公車站攻擊,造成6死,哈瑪斯下屬卡桑旅承認行動。

📌 伊朗 & 核查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已與伊朗達成協議,允許檢查主要核設施,以評估美以空襲損害並核查濃縮鈾庫存。但伊朗外長否認已正式允許。

📌 非洲恐怖襲擊
剛果東部,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民主同盟軍在教堂守夜時殺害至少50人。
馬利境內,基地組織分支阻止燃料進入首都巴馬科,軍方空襲回擊。
莫三比克卡波德加多省的襲擊自8月以來迫使1,319人逃離,今年累計近10萬人流亡。

📌 美國政壇與社會
保守派行動人士查理・柯克(31歲)在猶他州大學演講遭槍殺。州長稱為「政治暗殺」,川普譴責左派言論助長仇恨。
最高法院裁定移民官可恢復在洛杉磯的大規模搜捕,並允許將族裔作為「相關因素」判斷盤問對象。

📌 日本政局
首相石破茂辭職,因參院選舉失利,其任期不到一年。自民黨將於10月4日選出新任黨魁。熱門人選包括:

高市早苗(可能成首位女首相)

小泉進次郎(前首相之子)

📌 南亞 & 東南亞
尼泊爾反貪腐抗議釀19死,總理奧利辭職,首相府被縱火,加德滿都宵禁。
泰國國會選出阿努廷為新總理,取代遭憲法法院罷免的貝東丹・西那瓦。依協議,他需於四個月內舉行大選。前總理塔克辛則因服刑期不算數,再被判一年監禁。

📌 拉美局勢
阿根廷總統米雷伊的自由意志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慘敗於庇隆黨,股市與比索雙跌。米雷伊承諾「加速」財政緊縮。
哥倫比亞45名在反毒行動中被當地人扣押的士兵獲釋,繼8月34人遭綁後再度無恙獲釋。

📌 加勒比海
牙買加選舉結果出爐,工黨再度執政,但反對黨人民國家黨席次翻倍。總理霍爾尼斯以減稅、調升最低工資及打擊犯罪為政見續任。

👉 本週全球政壇風雲再起:從歐洲戰火延燒、中東緊張升級,到亞洲政局動盪、拉美經濟受挫,每一件都在改變世界的走向。

🌍 本週國際商業焦點Photograph: Jason Henry/The New York Times/Redux/Eyevine📌 Google 反壟斷案最新裁決法官裁定 Google 不需強制拆分公司,但必須將 搜尋數據共享 給小型業...
07/09/2025

🌍 本週國際商業焦點

Photograph: Jason Henry/The New York Times/Redux/Eyevine

📌 Google 反壟斷案最新裁決
法官裁定 Google 不需強制拆分公司,但必須將 搜尋數據共享 給小型業者,以避免壟斷優勢過大。司法部原本要求 Google 賣掉 Chrome 瀏覽器 等核心業務,這是繼 2000 年代初 Microsoft 案後最大規模的科技反壟斷案件。法官指出,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的崛起,已「改變搜尋市場格局」,影響了判決走向。這個結果將成為後續 限制科技巨頭權力 的重要參考。

📌 全球債市壓力再起,長期債務壓力浮現!

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 5%,投資人擔憂赤字與高通膨。

日本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 3.29%,創歷史新高,反映日銀逐步退出超寬鬆政策。

英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 5.75%,創 1998 年以來最高。
這代表政府借錢成本飆升,將影響基礎建設、社福支出與國家財政規劃。

📌 黃金創歷史新高
金價突破每盎司 3,500 美元,衝到 3,560 美元。原因在於投資人押注美聯準會 9 月會議可能 降息,避險資金大量湧入黃金。這也是市場對 通膨與金融市場不確定性 的反應。

📌 川普關稅受挫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川普政府祭出的多項「對等關稅」違法,理由是《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不授予總統無限制的課稅權。這是對川普貿易政策的一大打擊,但鋼鐵和鋁的關稅仍不受影響。現有關稅將維持到 10 月 14 日,川普政府可在此之前上訴至最高法院。

📌 American Eagle 廣告逆轉勝
廣告主角 Sidney Sweeney 與 Travis Kelce 引發熱議,Sweeney 出鏡的牛仔褲甚至一週內銷售一空!雖然廣告中提到她的「genes(基因)」引來網友批評,但卻意外帶動品牌熱度。該公司季度營收大幅超越市場預期,成為服飾業近期少見的成功案例。

📌 AI 新創 Anthropic 估值飆升
專注開發 Claude 大型語言模型 的 Anthropic,在新一輪融資後估值暴增到 1,830 億美元,僅半年就成長近三倍。這反映出生成式 AI 市場持續火熱,資本市場仍高度看好 AI 的潛在價值。

📌 Klarna 終於 IPO
瑞典支付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延後五個月後,正式在 紐約證交所 上市,估值約 140 億美元,遠低於 2021 年的 460 億美元高峰。這象徵金融科技市場在通膨與政策不確定下,估值已回歸理性。

📌 Kraft Heinz 宣布拆分
併購十年後,Kraft Heinz 宣布拆成兩家公司:
1️⃣ 高成長品牌部門:Heinz、Philadelphia、Kraft Mac & Cheese。
2️⃣ 傳統慢成長部門:Oscar Mayer、Kraft Singles、Lunchables。
當年推手巴菲特曾承認投資失算,但其 Berkshire 仍持有 27.5% 股份。這次拆分希望能釋放價值,改善營運效率。

📌 Elliott 進軍百事可樂
激進投資基金 Elliott Management 斥資 40 億美元 入股百事可樂,並提出「大規模轉型方案」以提升股價。Elliott 過去曾成功逼迫 BP 與西南航空調整策略,百事也公開表示「歡迎建設性意見」。未來可能掀起一場 企業治理攻防戰。

📌 食品飲料業高層震盪

雀巢(Nestlé):CEO Laurent Freixe 因隱瞞與員工戀情遭解職,上任僅一年。新任 CEO 為 Philipp Navratil,接手面臨來自 低價品牌挑戰 的壓力。

日本三得利(Suntory):CEO 新浪剛史(Niinami Takeshi)因涉嫌持有含大麻成分的保健品辭職。他是日本知名企業領袖,長年擔任首相顧問。雖辯稱不知成分違法,但仍引發日本社會震動。

💡 總結
從 Google 反壟斷案 到 全球債市動盪,再到 AI 估值暴衝 與 食品飲料高層大地震,本週商業世界風雲詭譎。🌐📉💰

👉 你覺得哪一則新聞對未來影響最大?
1️⃣ Google 新裁決
2️⃣ 黃金飆升
3️⃣ Anthropic AI 崛起

留言告訴我們吧!👇

🌍 本週國際焦點|政治篇Photograph: Reuters📌 北京最大規模軍事閱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祭出對西方影響力的最大挑戰——在北京舉辦史上最龐大的軍事閱兵與「26國領袖高峰會」。現場展示雷射武器、核導彈,甚至「機器人戰狼」等新式裝...
06/09/2025

🌍 本週國際焦點|政治篇

Photograph: Reuters

📌 北京最大規模軍事閱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祭出對西方影響力的最大挑戰——在北京舉辦史上最龐大的軍事閱兵與「26國領袖高峰會」。現場展示雷射武器、核導彈,甚至「機器人戰狼」等新式裝備,凸顯中國軍事現代化。出席者包括普丁、金正恩、白俄、伊朗、巴基斯坦、辛巴威等領袖。特別的是,金正恩帶著十幾歲的女兒 金主愛 參加,外界視她為可能的接班人。

在閱兵前夕,習近平與普丁會晤,聲稱要打造「更公平與公正」的全球秩序。俄羅斯並宣布與中國達成協議,將興建「西伯利亞力量二號」天然氣管道,作為中國取代美國、卡達、澳洲液化天然氣的選項。但計畫最快 2030 年代才可能完工,資金來源未明,中方也未公開回應。

📌 印度與中國的微妙平衡
印度總理 莫迪 七年來首次訪中,與習近平互動頗為正面。莫迪一方面希望拉近與中國的關係,一方面又要維持與美國的合作;但美國加徵關稅,讓印度在大國之間的平衡更為棘手。

📌 東南亞局勢緊繃

泰國:憲法法院裁定 貝東丹.西那瓦 因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通話討論邊境衝突,違反政治倫理,被解除總理職務。執政黨為推舉新任首相奔走,但外界普遍看好由 阿努廷 出線。9 月 5 日國會將進行投票。

印尼:因政府計畫增加政治人物福利,引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動。學生示威演變成全國動亂,一名機車計程車司機被警車輾斃後,抗議全面失控。全國已有 10 人死亡,1200 人被捕。

📌 重大天災與人道危機

阿富汗:接連強震襲擊與巴基斯坦交界的庫納爾與楠格哈爾省,至少 1400 人喪生,死亡數恐繼續上升。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爆發數十年來最嚴重洪水,自 6 月底以來數百人死亡,數千村莊被淹沒,糧食歉收恐引發通膨。另在俾路支省首府奎達,自殺炸彈攻擊奪走 11 人性命。

蘇丹:中達佛地區大規模山崩,整個村莊被掩埋,推估 超過 1000 人死亡。然而內戰持續兩年多,交戰雙方皆未響應暫時停火援助災區。

📌 中東局勢再度升溫

以色列對 加薩市 展開更大規模攻擊,出動預備役並派遣地面部隊。雖要求平民撤離,但仍有大批民眾留守。

以軍同時對 葉門首都薩那 進行空襲,擊斃多名胡塞組織領導人,包括其自稱的「首相」。

美國拒發簽證給 80 名巴勒斯坦官員,導致聯合國大會前氣氛緊繃;英法則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英國、法國、德國聯合通知聯合國安理會,指控伊朗違反核協議(JCPOA),限期 30 天改善,否則聯合國將恢復武器禁運與制裁。

📌 歐洲與烏克蘭戰事

葡萄牙里斯本:歷史悠久的「榮耀纜車」出軌,造成 16 人死亡。

烏克蘭:前國會議長 帕魯比 在利沃夫遭暗殺,兇嫌稱是「報復」,但基輔懷疑俄方涉案。

歐盟主席 馮德萊恩 透露歐洲準備派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卻遭德國防長 皮斯托瑞斯 斥為「嚴重錯誤」。

📌 美洲最新動態

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裁定,川普在洛杉磯動用國民兵鎮壓移民抗議屬「非法」。不過川普仍揚言將派兵至芝加哥。

美國軍方在南加勒比海攻擊一艘委內瑞拉船隻,擊斃 11 人,指其載有「毒梟恐怖分子」。由於事發在國際水域,合法性遭質疑。

圭亞那:大選中現任總統 阿里 有望連任。該國 2024 年經濟因能源熱潮成長 44%,但與委內瑞拉在石油爭議區發生槍擊。

尼加拉瓜:兩名長期反對總統 奧爾特加 政權的異議人士疑似在拘留中死亡,反對派再受重挫。

📌 非洲政治變局
貝南總統 塔隆 宣布將於兩任期後下台,不尋求延任。這在西非是一股清流,因許多領袖正試圖延長統治。執政聯盟推舉財長參選,選戰將於明年登場。

✨ 從北京的閱兵到蘇丹的山崩,從印尼暴動到中東戰火,這一週的世界新聞不僅震撼人心,也牽動全球格局。

👉 你最關注哪一個事件?留言告訴我們!

#國際新聞 #世界焦點 #北京閱兵 #印尼暴動 #以巴衝突 #阿富汗強震 #蘇丹山崩 #巴基斯坦洪災 #烏克蘭戰事 #美洲動盪

國際時事:習近平的反美派對!檢視川普霸凌的代價,數一數蜂擁至中國的世界領袖們你可能會以為,各國領袖齊聚討論世界未來的地方,應該是華盛頓特區,或者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事實上,當習近平在中國接待超過20位總統與總理時,一個新的現實正在形成。這次聚...
03/09/2025

國際時事:習近平的反美派對!

檢視川普霸凌的代價,數一數蜂擁至中國的世界領袖們

你可能會以為,各國領袖齊聚討論世界未來的地方,應該是華盛頓特區,或者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事實上,當習近平在中國接待超過20位總統與總理時,一個新的現實正在形成。

這次聚會的正式理由是: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接著是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的活動,包括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式。

對習近平而言,這場集會有更高層次的意義。他宣稱,這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導者,是穩定與繁榮的源泉。當今的不確定性源頭,其實是美國——川普政府對幾乎所有人發動貿易戰,還破壞了自己苦心經營的軍事同盟與安全夥伴關係。

習近平的賓客名單相當驚人。這是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威權政權聚會之一。俄羅斯的普丁、伊朗的裴澤希揚、白俄羅斯的盧卡申科都親自到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則搭乘裝甲列車,這是他自2019年以來首次訪中。

更令人矚目的是,一些近幾十年來更傾向西方的國家領袖也出席,包括土耳其、埃及與越南。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度總理莫迪,他的出席釋放了印度逐漸從美國轉向中國的訊號。此前,川普的「雙重失誤」——對印度加徵高額關稅,並在五月衝突後轉而擁抱印度的敵人巴基斯坦——造成了嚴重後果。

習近平聲稱要領導一個「懷疑美國的全球聯盟」,並不像想像中那麼不切實際。就貿易而言,所有國家都渴望可預測性,中國自稱是「穩定的錨」,在相對上聽起來確實更可信。中國早已是本週多數與會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同時也是全球百餘國的頭號貿易對象。相比之下,當川普政府持續對貿易夥伴展開經濟戰爭時,中國的重商主義與國家資本主義的罪名顯得微不足道。

在制裁問題上,也出現了新的團結。美國經常動用「長臂管轄」威脅,將個人、企業與國家逐出美元金融體系與科技平台。過去,這主要令流氓國家與邊緣政權感到恐懼。如今,川普愈發肆無忌憚地使用這些手段,缺乏可預測的法律程序與制度框架。俄羅斯,以及愈來愈多的中國,正在逐步脫離美元支付體系。要建立一個值得信賴且高效率的替代國際體系,極其艱鉅,也許不可能,尤其對缺乏法治的政權而言。但越來越多國家願意探索美元以外的選項。甚至歐洲也在推動「全球歐元」。而願意替美國執行制裁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少。

在軍事領域,團結程度則顯得薄弱。只有少部分國家——主要是威權政權——會參加北京天安門的閱兵式。印度拒絕出席,並反對中國在喜馬拉雅邊境衝突後的軍力擴張。

若這些威權領袖在閱兵式上待得夠久,他們將會看到解放軍最新導彈與武器列隊而過,心情可能非常複雜。然而,威權國家之間的安全合作卻在加深。俄羅斯與北韓正在合作太空與衛星系統。作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的交換,俄羅斯被認為正向中國提供更多敏感軍事技術,包括潛艦動力與飛彈防禦系統。

習近平最薄弱的一環在於國際體制與規則。他剛剛宣稱「全球治理已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中國官媒建議,中國應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堅決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建立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這些表面上的「多邊主義」語言,其實是中國友好型世界秩序的代碼,意即大國(包括中國)主導勢力範圍,享有比小國更多的權利。亞洲多數國家並不希望看到一個由中國主宰的區域。

並非所有受邀者在所有議題上都意見一致。SCO與北約式的同盟相差甚遠。除了對川普的美國抱持反感或不安這個共同點之外,這些國家之間往往沒有太多共通之處。

然而,能夠召集不同利益、立場各異的國家,並非軟弱的象徵,而是超級大國獨有的能力。僅僅五年前,還沒有人能想像中國能夠在天津與北京這樣大規模地主導全球舞台。習近平的賓客名單並未證明中國已經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但它確實凸顯了川普對美國利益造成的巨大損害。

Photograph: Reuters

🌍【本週國際財經焦點】📌 川普挑戰聯準會權威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將解雇聯準會(Fed)理事會成員 Lisa Cook。這是史上首次總統正式嘗試撤換現任理事。川普聲稱 Cook 涉嫌在房貸申請中說謊(尚未被起訴)。Cook 的律師強調:總統無權...
31/08/2025

🌍【本週國際財經焦點】

📌 川普挑戰聯準會權威
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將解雇聯準會(Fed)理事會成員 Lisa Cook。這是史上首次總統正式嘗試撤換現任理事。川普聲稱 Cook 涉嫌在房貸申請中說謊(尚未被起訴)。Cook 的律師強調:總統無權解雇,她將提出抗辯。此案最終可能交由最高法院裁決。今年 5 月,最高法院已暗示:Fed 理事只能在「有正當理由」下被撤換。

💹 消息推動美國 30 年期國債殖利率一度升至 4.96%。英國 30 年期金邊債殖利率也攀升至 5.64%,接近 27 年新高,市場擔憂持續通膨。外界普遍預期英國政府將加稅以填補財政缺口。

📌 公共衛生震盪
白宮宣布開除 CDC(疾病管制中心)主任 Susan Monarez,原因是她拒絕辭職,並與政府的疫苗懷疑立場衝突。她自 7 月上任僅短短數月就被撤換。另有 三名 CDC 高層官員相繼辭職。

📌 阿根廷經濟動盪
阿根廷央行第三度提高銀行準備金比例,以阻止比索持續貶值。然而,總統 Javier Milei 政府爆出高層貪腐醜聞,股市應聲重挫。Milei 更在中期選舉造勢活動中遭抗議民眾投石,被保鑣緊急護送離場。

📌 貿易戰再升級
美國對印度商品徵收 50% 高關稅正式生效,理由是印度購買俄國石油。美國是印度最大貿易夥伴。

同時:

加拿大 宣布撤回多數對美報復性關稅(僅保留鋁、鋼),推動貿易協議。

歐盟 準備取消所有美國工業品關稅,這是川普的重要要求。

美國國會預算辦(CBO)估算:若高關稅持續,十年內可削減 3.3 兆美元赤字,並減少 7,000 億美元利息支出。但這份預測 未考慮 GDP 成長影響,也未納入最新對歐盟與印度的加稅。

📌 國家資本主義?
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表示,川普政府考慮入股大型國防公司,例如 洛克希德·馬丁,並直言這些公司「基本上就是政府的一部分」。

英特爾則證實,美國政府已透過聯邦補助持有其 約 10% 股份。

📌 綠能受阻
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 Orsted 在美國羅德島的 40 億美元風場計畫(完工 80%)遭政府勒令停工,理由是「國安考量」。Orsted 表示將盡快解決相關問題。該公司近期才警告,美國市場的不利政策正在衝擊業務。

📌 科技亮點

Nvidia 第二季營收 467 億美元,年增 56%。執行長 黃仁勳 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 AI 投資可達 4 兆美元,並強調中國市場風險不會阻礙成長。

SpaceX 成功測試 Starship 巨型火箭 🚀,並首次釋放測試衛星。這款火箭對 Starlink 衛星網路與美國重返月球計畫至關重要。

📌 跨國企業大動作

美國飲料與咖啡公司 Keurig Dr Pepper 同意以 180 億美元收購荷蘭咖啡巨頭 JDE Peet。合併後咖啡業務將與雀巢並駕齊驅,並於美國上市;JDE Peet 將從阿姆斯特丹股市下市。

美國南方風格餐飲連鎖 Cracker Barrel 嘗試改 Logo,移除「白人老爺爺形象」與「Old Country Store」字樣,卻引發「反覺醒」反彈。川普公開呼籲恢復舊版,公司最終妥協,川普更表示這讓品牌至少賺到「十億美元免費宣傳」。

✨ 從 央行政策 → 貿易戰 → 能源風電 → AI 太空 → 品牌翻車,全球市場正急速變動!
👉 哪一則最讓你震驚?留言一起討論 👇

#國際財經 #川普 #聯準會 #阿根廷 #貿易戰 #新能源 #咖啡產業 #品牌行銷

Photograph: Getty Images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每日一經濟學人 Daily x The Economist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每日一經濟學人 Daily x The Economist: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

關於我們

跟著「經濟學人」看世界,一起探討國際議題、精進英文。

出發,總要有一個方向,我們從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開始 經濟學人已創刊 177年,是國際公認極具權威的新聞雜誌之一。然而,因讀者須具備「高階的英文閱讀能力」以及「廣泛的政治經濟基礎」,經濟學人在台灣的普及度仍不高。因此我們藉由翻譯經濟學人的即時內容並透過此粉專為平台,致力於和大家分享經濟學人的內容及觀點,讓更多人可以身歷此一資訊寶庫、知識殿堂。

讓我們用專業為你/妳突破語言的門檻,探索國際經濟、世界政治

目前編輯團隊成員皆為國內外碩士,具備英語及國際政治經濟的背景。總編輯具備比利時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 (KU Leuven) 以及荷語區根特大學 (Ghent University) 的雙碩士學位,負責每日新聞、每週週報 (政治篇);副總編輯為成大外文所碩士,每週週報 (商業篇)、每週看圖;總監為台大法學碩士,負責每週回顧、所有PO文的選圖與美編,也是辛苦的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