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Hub

  • Home
  • Hong Kong Hub

Hong Kong Hub 5DSK, K1BH! KFHK, SDGM!

26/06/2024

【官感 VS 觀感】

1.

寫呢篇,因為俾我老豆問到口啞啞。

我懷疑我對新聞、提問及食字的興趣,都來自他。他現在仍天天看新聞,看得比我還仔細。那天回家食飯,他突擊時事測驗:

「依家啲鋪位係咪好旺市?」
「下?我見仲有好多吉鋪拉閘租唔出呀。」
「你冇聽特首講㗎咩?執10間,開返16間喎。」
(阿女心想:弊!李家超講咗啲咁嘢咩?咩嚟㗎?跟住我爸繼續闡釋佢嘅觀點...)
「嗱,如果真係咁呢,香港應該會出現鋪位短缺,但又唔係喎!所以究竟係咪執一間鋪,開一個枱仔咁細嘅攤檔仔先?」

2.

搭不上嘴,唯有回家「溫書」,原來是特首李家超趁上任兩周年,與電子傳媒做了一場集體訪問,星期六播出。其中講到市道,多間電視電台都引用了這一個bite:

//被問到商舖空置率持續高企,李家超稱,從數字看到開業的商舖較結業的多,顯示市場上有行業開始轉型。李家超:「因為在轉型期間,這種的經營模式可能不是很適合,但是會有些新嘗試、新方法亦都會加入市場,所以一定會見到某些行業不做,亦會有些行業加入。從數字就是告訴我們,十間不經營,但有十六間重開,所以這個就要說出來,讓大家有信心,因為數字是客觀。」// nowTV新聞

//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持續,本港最新零售銷售額下跌,香港如何保住優勢。李家超說香港在轉型期當中,政府辦活動「搭台」,業界也要壓縮醒覺期和認知期、提升質素。李家超:「優質服務香港人很厲害,官員的營商意識一定不比營商人好,因為我們各施所長,如果以數字告訴大家,有10間結業同時有16間開業,即是開業比結業多。因為轉型期間,這種經營模式不可行,但會有新嘗試也會加入市場。要說出來,讓大家有信心。」// Hoy電視新聞

//有調查顯示,本港今年首季街鋪空置率是6.6%,去年甲級商廈的空置率也都高達一成六,比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時期還要高,不過李家超說,香港經濟充滿活力,他對香港的前景有信心:「數字上我都想告訴大家,有10間結業的時候,同時有16間開業的,所以這個大家要說出來,讓大家有信心」 //商台新聞

//被問到有調查指街舖空置率較疫情前為高,李家超說,根據客觀數字,有10間結業的同時有16間開業,即開業較結業多,因為轉型期間一種經營模式不行,但會有新方法新嘗試,因此他要將數字講出來,讓大家有信心。//港台新聞

看得好𢱑頭:他是在講「店鋪」嗎?還是講商業登記?公司註冊?因為沒有「足本播放」我無法確定問題是否有問「商鋪」,他回答時又有沒有闡釋。更疑惑是,訪問出街幾日之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才在立法會被問及「過去三年,本港店鋪結業及開業的數目」,他說「政府沒有就本港店鋪開業及結業的數目作出統計」,難道是幾天內全政府總動員統計出來的新數字?

3.

星期一要交稿了,我把心中疑惑寫成稿子發出去,心想要是晚上看電視聽收音機,有人update了,便改吧,反正星期三才見報。到晚上,果然有,但不是做訪問那些媒體,而是集誌社跟進了,特首辦回覆說是根據公司註冊處4月份數字,該月有 7378 間公司解散、 12526 間公司成立,比例是1:1.697,因此有「執10開16」之說。然而這數字按月變動不少,2月份是「執10開6」、5月是「執10開10」,單用4月份數字能否佐證市道不差,值得斟酌。

另一個疑問是:如果訪問中是問「店鋪執笠」,特首用「公司註冊」數字回應是否恰當?是不是同一回事?政府又可有細心分析解散的公司,其性質、規模、僱用人數,與新成立的公司對比如何?

更新了稿子,再交出去,原本以為引述過這soundbite的各機構,星期一晚見到特首辦解釋了,會在翌日寫返幾句,心想要是這樣,星期三見報的這篇稿就難免outdated了,最終沒有,幸還是不幸?

說是訪問,其實有多間傳媒一齊做,即使即場聽到這soundbite,來不及追問、或者想問時有行家開了另一個話題,這也很正常,不難理解為何沒有即時追問。到揀bite時、寫稿時,該已意識到特首「官感」跟市民「觀感」有落差,若趕及問一句,播出時觀眾便更能明白那語境;若是很趕,加不切,出了街才追加,也無不可;就當冇人得閒問、冇人得閒追加,見到有網媒行家問了仲出埋街,應心急如焚「有人問咗添,要諗辦法寫幾句先」⋯⋯

當然,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對官員所說照單全收,根本沒有想過反向查證;或者覺得出咗個訪問就完成任務,留返其他媒體追尾便可;又可能有提出過「不如問返」但上級覺得內容已很豐富「唔使啦」;甚至有入Q問但特首辦沒有答只回答了集誌社一間....無論點,在我眼中都感難以理解。

明白今時今日傳媒難做、壓力大,但呢類新聞,不涉國安法呀、23條呀,傳媒盡本份問清楚,應該沒有風險,若只能靠睇網媒才知道答案,實在萬分可惜。

最可惜不是因為俾我睇到而又寫了長篇大論,而係,辜負了我家嗰位快八十歲,仲日日睇緊新聞嘅呢類忠實觀眾,佢地心清眼亮,睇到新聞有寫乜,亦睇到新聞冇寫乜。

#

31/05/2024

【獨媒報導】長沙灣元州邨毗鄰一帶食肆芸芸,「餃串party」今年1月尾加入戰場。老闆娘 Wing 生於80年代,僅為了玩舖名這個「食字」,素未鍛鍊包餃子烤串燒的她,花了三個月時間逐一細項鑽研推出前所未見的涼瓜配豬肉餃子....

30/05/2024

#初選47人案 涉煽動罪被捕 李盈姿保釋後即到庭外排隊聽審
https://bit.ly/3wVmBas

初選47人案今早迎來裁決,日前被指涉嫌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前持續發布煽動帖文,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於本周二被捕的牙醫李盈姿,在昨晚約11時獲准保釋後,梳洗過後,今早約4時到庭外排隊等候聽審,「橫掂都無瞓,就不如出嚟啦,同埋都想報下平安、見下大家。」

李盈姿認為,初選47人案無實質證據指控,「好唔公平、好離譜」。她預計能入正庭聽審,但如若有親友需要輪候籌,會不介意讓出。她坦言對裁決不感樂觀,寄語各人「我們喺外面等你哋」。

「獵人書店」店長黃文萱於約早上8時到場排隊,表示想親身見證裁決,亦想「陪下大家」。她指審訊過程漫長,現時心情複雜,對於結果不太樂觀,只希望能還被告公義。

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亦到場,他表示對結果「唔敢樂觀」,不停提醒自己要沉着面對結果、控罪、判刑、或往後日子。被問到有什麼想跟47人說,邵僅表示:「唔洗怕,我哋有彼此。」

相關報導:
▌庭外逾35人通宵排隊 有被告好友稱前來一齊承受共業
https://bit.ly/3yDia4B

30/05/2024

【街坊仁醫】青衣仁醫的無私奉獻,街坊懷緬疫情中的守護者

青衣區中有一位葉肇慶醫生,他無私地為社區服務數十年,贏得了街坊們的深厚的愛戴和尊重,更獲青衣街坊稱為仁醫。然而,葉肇慶醫生早前突然離世,讓許多人感到震驚和悲痛。

有街坊表示葉肇慶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仍堅守崗位,不怕傳染親自為發燒病人看診。當時,許多診所都不接診發燒的病人,但葉醫生是唯一願意接診的醫生。這份專業和仁心,讓他在街坊中贏得了「由細睇到大」的口碑。

葉醫生的離世,讓許多長期在他那裡就診的病人感到難以接受。本來以為葉醫生是退休了,後來卻得知葉醫生已過身,紛紛在網上發文懷緬葉醫生,並希望他能在天堂安息。

部分街坊對葉肇慶醫生離世的留言:
1. 有街坊表示,自己在葉醫生處「由細睇到大」,並讚揚葉醫生不僅醫術好,更是一名溫柔的醫生。
2. 有網民分享曾經在葉醫生處看診的經歷:「永遠記得葉醫生每次好溫柔捉住呀仔隻手,『朗朗好多鼻水喎~❨聽診器❩有少少凍唔洗怕下』,之後再請佢食糖,咁就廿年之前了」。
3. 另一位網民回憶說:「我仔由BB睇到去加拿大讀書,每次返香港去葉醫生到配平安藥,醫生都同阿仔講:『樂樂讀書點啊? 喺加拿大凍唔凍啊? 」 啱啱同仔講,醫生走了,佢都好傷心』」

地區醫生在社區中,有著重要角色,他們不僅是治療疾病的專家,更是社區的守護者。

====================
想即時收到香港健康資訊?下載App就唔會錯過啦:https://bit.ly/3LzYwtc

#醫思維 #香港 #青衣 #仁醫 #地區醫生 #葉肇慶

27/05/2024
25/05/2024
21/05/2024

【突發】港諜案外籍被告周日陳屍公園「離奇死亡」

涉及香港駐倫敦經貿辦間諜案的Matthew Trickett被發現死亡。英國警方稱,獲准保釋周五再上庭的Trickett,周日(19日)被途人發現在英國Maidenhead一個公園死亡,警方初步調查後稱「死因不明」。⁣

#香港駐倫敦經貿辦 #香港間諜
=================================
Twitter ➡️ 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 ➡️ youtube.com/
MeWe ➡️ mewe.com/p/自由亞洲粵語rfacantonese
Instagram ➡️ instagram.com/rfacantonese/
更多資訊 ➡️ rfa.org/cantonese

21/05/2024

執笠關注|盤點港九新界 1095 舖位 吉舖 12 % 葵廣無人店冒起 北上消費殺天水圍街市

全文:https://shorturl.at/RA0i3

「投降、半價」、「最強人流」、「緣份到,租旺舖」⋯⋯行過路過,清貨、招租標語隨處可見。去年香港店舖請人難,今年開始,港人北上消費、店舖執笠消息不絕於耳。香港的市道實況如何?

《集誌社》今年四月及五月,抽樣追蹤港九新界約 1095 間店舖的經營情況,統計出吉舖比率約為 12 %,記者在各區觀察市道微妙變化。

在人流集中的葵涌廣場,看到無店員駐場的夾公仔舖、韓式自拍館等「無人店」冒起;在九龍區,深水埗多間「元祖級」文青店已悄然離場,港島區,銅鑼灣、灣仔的小店嘆剛過去的 5.1 黃金周,對市道無助。

#集誌社 #深度報道 #吉舖 #執笠關注 #市道 #經濟 #零售 #夾公仔機 #貼紙相店 #無人店

20/05/2024

建行亞洲女助理副總裁指遭前上司性騷擾 抗拒後被解僱 入稟追討賠償
https://bit.ly/3wI2Pz4

一名曾於中國建設銀行(亞洲)任助理副總裁的韓裔女子,上周五(17日)入稟區域法院,指控遭任職總經理的前上司多次性騷擾,對方於工作期間觸摸其臀部及大腿等。當事主表明抗拒後,不久卻遭解僱,事後她出現抑鬱症狀。事主入稟要求法庭裁定前上司的行為違反《性別歧視條例》,事主亦向前上司追討收入損失及醫療費用等賠償,並要求對方書面道歉。

*****
訂閱支持《獨立媒體》
▌Apple Pay/Google Pay 月訂:https://bit.ly/4buasbY
▌Apple Pay/Google Pay 年訂:https://bit.ly/4bARh0g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inmediahknet
▌轉數快:100876515
▌Paypal/其他方式:https://inmediahk.net/supportus

19/05/2024

【人生格言】一行禪師 我們不擅於生活

成家以後,柴米油鹽樣樣都要顧好,我們忙著工作、處理家務、顧好對方,好讓生活的必需品從不缺乏,但當忙完靜下來,便攤在床對著手機,不聊天,不散步,更別說有甚麼嗜好。現代人都很懂得準備生活必需,卻不懂生活種種,每天對著家人卻不知聊甚麼,分享寶藏餐廳,整個用餐過程卻沉默不語。
學習生活,也許比我們想像中重要,就像一套名牌餐具,當你決定不使用的一刻便失去它作為餐具的價值;不要本末倒置,把生活顧好,卻把生活過得糟,我們要顧好生活,本來就是為了要過好生活。

撰文:阿人
圖片來源:SBS
___________________
活過不白過
Follow us on IG: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格言

18/05/2024

得道者多助

5月7日我寫了一篇〈專欄外的故事,鏡頭下的歷史〉,前天有朋友打電話來,很緊張地告知:「有人鬧你包庇劉細良呀!佢哋話你扮中立,做乜成篇文隻字不提《南華早報》Weldon Kong嘅證詞?」

我淡淡回應一句,因為Weldon Kong的訪問是5月8日才刊出。

我每天寫文寫了八年,拙作被誤解實屬尋常,根本沒有空去介意。何況我唔係「第一日出嚟行」,點敢輕言委屈呢?今天,我不是想抱怨自己被人亂罵,只想指出一點:要公正評論一件事、一個人,你必須留意細節;要找出真相,就更應該留意細節。

5月7日我列出四項雙方均無爭議的事實:

一、照片版權屬《南華早報》所有;
二、照片soft copy是陳橋交給劉細良的,因為很多珍貴圖片連報社也沒有儲存;
三、陳橋沒有為2017年版《鏡頭下的歷史》寫序、提意見、揀照片、參與編輯;
四、陳橋沒有任何金錢收益。

如今事隔11天,根據羅恩惠女士的調查報道和劉細良先生的公開回應,我們可以多添三項無需爭論的客觀事實:

五、陳橋在生時,曾清晰向劉細良和其他人(包括女兒、友人黃勤帶、前記協主席岑倚蘭等)提及反對出版;
六、出版前,劉細良並無按照業界慣例,讓陳橋簽署同意書或授權書;
七、2017年版上書局影集不單用了陳橋為2006年中僑版所寫的序,連全書的圖片說明文字也是照抄中僑版。

對不對?

關於這場爭議,劉細良先生曾苦口婆心勸喻公眾:「我希望大家用理性嘅態度,擺事實,講道理。」好的,事實我已擺在眼前,現在不妨講四點道理:

一、以上事實,跟陳橋女兒陳麗娟5月6日發出的聲明內容,完全吻合,但劉先生回應則自相矛盾,與事實不符。

5月6日劉先生言之鑿鑿說:「出版計劃係陳橋先生橋叔嘅意願,並且獲得佢嘅同意⋯⋯(陳橋女兒)喺當事人離去之後,突然間指控我盜竊,我無意猜測背後係咩原因,我只係希望大家能夠用理性嘅態度,擺事實,講道理。」

當時劉先生只講陳橋同意,從未提及陳橋反對。但到了5月15日,在羅恩惠女士擺出排山倒海的證據,引用第三方證詞,表明橋叔生前曾多番反對出版,甚至聯絡過劉細良本人後,劉先生卻忽然告訴大眾,原來橋叔曾打電話指控他:「點解靜靜地偷咗啲相去出書?」

換言之,「喺當事人離去之後,突然間指控我盜竊,我無意猜測背後係咩原因」這句話已經明顯不符事實了——陳橋女兒並非「突然間指控」,而劉先生也根本早知背後原因,只是選擇隱瞞。

二、劉先生隱瞞了非常關鍵的資訊,有誤導聽眾之嫌。

截至5月17日,劉先生從未向自己的支持者擺出一項重要事實:上書局影集的圖片說明文字,原來全部抄自2006年中僑版。據我所知,中僑版說明文字版權既不屬於《南華早報》,也不屬於陳橋先生。

按照羅女士的報道,劉先生根本沒聯絡過中僑任何編輯(劉先生也承認不認識中僑任何人),又沒有跟中僑文字的版權持有人茶敘和合照,那麼從任何角度看,全書文字都不可能獲中僑授權——這不是證據確鑿的侵權嗎?

假如劉先生在Day 1就開誠布公攤出事實,告訴聽眾自己確實侵了權,而非說什麼「喺當事人離去之後,突然間指控我盜竊,我無意猜測背後係咩原因」,相信許多劉先生的熱心支持者都會立刻有所警惕,明白事理,不會無條件為劉先生護駕。從這角度看,劉先生的部分支持者也是被欺瞞的「受害人」。

三、劉先生回應的穿崩位

劉先生在最新的回應中,講了一個完全顛覆大眾想像的故事——陳橋在2017年曾爆粗辱罵劉先生兼滋擾他的岳父。

其實早於蕭若元先生(即劉先生所謂「坊間有提到」)爆料前,我已聽過這個小道消息,消息是劉先生自己跟朋友說,然後在小圈子傳開的,中間經了三個人才抵達我的耳邊。因為當時仍是「道聽塗說」,我不想公開評論,但現在既由劉先生親口說出,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劉先生說陳橋在2017年8月中打電話來,先用一輪粗口罵他,再說:「點解靜靜地偷咗啲相去出書,然後會有呢本書?」劉的回答是:「橋叔,你唔記得咩,幾個禮拜前我哋仲飲茶,讀者仲同你簽書,之前我仲送書去你屋企門口影相,你唔記得呀?」

但根據劉先生早前說法,相片是陳橋自己寄到香港給他的。如果劉先生之前說法為真,陳橋在電話中就不會說「點解靜靜地偷咗啲相去出書」,因為那是陳橋寄去的,劉先生可沒有「偷」,陳橋頂多只會說「呃」,怎可能說「偷」呢?

你可能會說,陳橋失憶和癡呆不可以嗎?當然可以,但相信劉先生沒有失憶和癡呆。如果劉先生在取得橋叔手上的照片前,已清清楚楚跟對方說過:

「橋叔,家陣幫你出本攝影集,呢本書點編、用咩相、寫咩字、叫咩名,統統唔使你理。書出完,你冇錢㗎!版權嗰邊就我搞,總之,你淨係畀晒你成世人影嘅相我就得㗎啦,咁O唔OK吖?」

然後陳橋說OK,把畢生心血無條件交給了劉先生,那麼劉先生當時的回應就不會是「乜你唔記得飲茶簽書合照咩」,而是劉先生一直強調的「口頭協議」——他應該直接問橋叔:

「橋叔,你唔記得咩,幾個月前我哋講好咗,你畀晒啲相片我,我幫你出版,之後乜都唔關你事㗎喇,你唔記得呀?」

但現在劉先生的回應等於告訴大家:他在出版及取得照片前(不論用什麼方法取得照片),與陳橋根本沒什麼「口頭協議」。他唯一能展示出來,讓大家相信陳橋同意出版的「證據」,就是出版後的「飲茶簽書合照」。

退一萬步,假設「飲茶簽書合照」真的可以代替合約或授權書(我當然認為不可以,但有見解超凡的「才子」聲稱可以),那陳橋也是出版後才短暫「同意」(其後已收回「同意」),而不是出版前「知情和同意」。

當然你也可以說:出版前的「口頭協議」還是有的,只是劉先生失憶和癡呆而已。如果你相信這一點,即表示每天有很多香港人在聽一個失憶癡呆大叔高談闊論,這似乎比承認他在撒謊更可悲。

至於說橋叔爆粗、索取十萬加幣和電話滋擾,那就更費解了。既然陳橋這麼兇這麼貪財,之前怎會無條件「同意」交出照片呢?劉先生其後既沒有屈服於「惡勢力」而付錢,那陳橋為什麼不繼續滋擾、繼續鬧大事件呢?

這故事的人設自相矛盾,情節有頭無尾,令人困惑。我衷心期望劉先生可以向支持者交代一下:他的岳父大人受到滋擾後,究竟有沒有報警?他又是如何令「惡人」陳橋不再滋擾呢?

四、劉先生可能比陳橋先生更委屈

道理講到這裏,也不排除劉先生仍有萬分一機會是這次風波的「受害者」。他受了這麼多委屈,飽遭攻擊,一開始兩星期,仍然為了保護橋叔的聲譽,沒有踢爆橋叔的「惡行」,其高尚情操完全超越凡人的想像。

但問題是:如果你相信世上有人受了天大委屈也不出聲,寧願說謊也要保護「仇人」的名譽,那麼橋叔強忍不滿而替劉先生合照飲茶和簽書,豈不是更加合情合理?

道理當然還可以講下去,但文章已經太長了,再講,連我自己也覺得厭煩。最後,我只想引一句孟子的話作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圖/ 中僑版《鏡頭下的歷史》

17/05/2024

【理想汽車銷量不佳裁逾5000人】
【需求被指誇大遭集體訴訟】

繼特斯拉、比亞迪之後,中國理想汽車是第3家營利的新能源車企,如今卻傳出將裁員超過5600人,同時因為下調銷量導致股價下跌30%,遭到投資者集體訴訟。

《21世紀經濟》引述消息人士稱,理想汽車五一假期後裁員超過18%,以員工總數近3.16萬人推算,涉及超過5600名員工,其中銷售服務運營部門裁減逾400人,招聘部由原本200多人縮減至40至50人,智能駕駛團隊減至1000人以內;去年理想汽車員工總薪酬超過121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薪酬超過38萬元,而裁員超過18%大約能節省21億元。報道指集團期望在下月15日、員工股票解禁前,完成大部分人員優化計劃。

中國造車新勢力表現最好的理想汽車,在2023年交付37.6萬部車,全年營收1238.5億(人民幣,下同),淨利潤超過118億元;去年底預期2024年銷量目標是80萬部,公司因此擴大招聘,去年員工數目較2022年增加63%。

不過,理想汽車首款純電動車MEGA及新款L系列銷量沒有達到預期,《汽車產經網》報道,MEGA在最近一個月銷量僅671 輛,原本的每月銷售目標是8000輛,而L7、8、9今年前4個月銷量不到3萬輛,因此公司年度預估銷量亦從80萬輛下調到56至64萬輛,同時全系列車款減價。

另據《第一財經》報道,理想汽車因下調銷量導致股價下跌,在美國面對集體訴訟,全球投資者權益律師事務所「羅森律師事務所」日前宣布,代表理想汽車投資者提出集體訴訟,理想汽車的公開聲明被指存在重大虛假和誤導性,包括在推出MEGA車款時誇大市場對車輛需求和營運策略的有效性,不太可能達到2024年首季的車輛預期交付量。理想汽車稱指控毫無依據,將全力保護公司和股東利益。

2月26日,理想汽車在2023年財報會議上預計今年首季交付量約為10萬輛,但僅20多天後,集團發布公告稱由於銷售訂單不如預期,把首季預計交付量下調至7.6萬輛;投資者要求賠償股價下跌造成的損失,《第一財經》翻查理想汽車在美股和港股的表現,發現2月26日至3月20日期間,理想汽車股價下跌了30%。

#理想汽車 #中國電動車

=========

Twitter ➡️ 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 ➡️ youtube.com/
MeWe ➡️ mewe.com/p/自由亞洲粵語rfacantonese
Instagram ➡️ instagram.com/rfacantonese/
更多資訊 ➡️ rfa.org/cantonese

17/05/2024

涉上水行人路駕駛電動單車載兩童 警拘37歲女涉犯七宗罪
https://bit.ly/3WIoIZK

網上日前流傳影片,一名女子在上水清曉路行人路駕駛無牌電動單車,並在車尾載有兩名幼童。警方昨日拘捕一名37歲女子,指其涉嫌干犯七宗罪,包括「無牌駕駛」、「駕駛未獲發牌照的車輛」、「駕駛時沒有第三者保險」、「在行人道路上駕駛電單車」、「駕駛電單車時沒有戴上認可防護頭盔」、「在乘客沒有戴上認可防護頭盔時駕駛電單車」及「電單車運載不足八歲的兒童乘客」。

👉🏻全文可點擊 IG 個人檔案的連結閱讀

*****
買明信片支持《獨媒》:
https://buy.stripe.com/9AQ6sl9JHc5wfsseUY
訂閱支持我們,即優先獲贈一套明信片:
▌Apple Pay/Google Pay 月訂:https://bit.ly/4buasbY
▌Apple Pay/Google Pay 年訂:https://bit.ly/4bARh0g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inmediahknet
▌轉數快:100876515
▌Paypal/其他方式:https://inmediahk.net/supportus

16/05/2024
15/05/2024

【泰國一名被控「冒犯君主罪」的女權鬥士奈蒂蓬沙內桑孔 在獄中絕食抗議數月後身亡】

綜合外媒報導,泰國的女權鬥士奈蒂蓬·沙內桑孔(Netiporn Sanesangkhom)的逝世引發了對泰國司法制度和「冒犯君主罪」的強烈質疑。作為泰國青年運動「塔魯旺」的成員,她主張改革泰國王室,但在被捕後面臨了多項指控,其中包括2項「冒犯君主罪」。奈蒂蓬在被捕後開始絕食抗議,要求改革泰國司法制度和修改「冒犯君主罪」法律。她於5月14日不幸逝世,年僅28歲。

泰國的「冒犯君主罪」是全球最嚴格的相關法律之一,而自2020年以來,已有約260起案件依據這條法律被起訴。今年早些時候,一名男子因違反該法被判處50年監禁,這是迄今為止最長的刑期。

奈蒂蓬曾於2022年與另一位「塔魯旺」成員一起絕食抗議64天後獲釋,但她在被捕後的第二天又開始了絕食抗議。監獄官員表示,絕食抗議導致她身體虛弱並患有貧血,但她拒絕了監獄提供的維生素和電解質。奈蒂蓬於14日清晨心臟驟停,醫生搶救數小時後宣告不治。事件引發了對泰國司法制度的質疑,包括改革派「前進黨」的議員魯克查諾克·斯里諾克也因「冒犯君主罪」等罪名被判處6年徒刑,目前正在保釋期間上訴。她質疑法院在面對這樣的死亡事件時的態度。

#高登 #高登新聞台

https://www.hkgolden.com/

https://forum.hkgolden.com/channel/BW

https://www.instagram.com/hkgoldenforum/

https://twitter.com/HKGolden_HK

15/05/2024

【科大前副教授涉串謀詐騙400萬】
【楊霖龍潛逃2年波蘭落網】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前兼任副教授楊霖龍,因涉嫌串謀隱瞞其在兩間供應商的權益,進行多項採購涉款共約400萬元,遭廉政公署及國際刑警發出紅色通緝令追捕,潛逃逾2年後,上月底在波蘭一個國際機場落網;香港律政司隨即根據《聯合國反腐敗公約》(UNCAC),要求波蘭當局暫時逮捕現年59歲的楊霖龍,並準備提出正式移交要求。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在中國及波蘭有效,並適用於香港,廉署感謝律政司及波蘭當局提供協助,將楊霖龍緝拿歸案。2011至2019年期間,楊霖龍負責為科大採購實驗室儀器及測試服務,卻串謀2間供應商董事隱瞞他在公司的權益,以詐騙科大,他涉及17項罪名,包括3項串謀詐騙及14項欺詐罪;但廉署於2019年落案起訴同案2名被告時,楊霖龍已離港,同年10月廉署申請法庭手令通緝楊霖龍,去年8月國際刑警亦發出全球通緝令。

案情指,楊霖龍當年負責進行17項招標和採購活動,替科大及其附屬公司向他擁有直接或間接財務權益的「駿科(亞洲)製藥有限公司」及「高準檢驗及檢測有限公司」,採購多項實驗室儀器及測試服務,但未有申請利益;同案其中一名被告去年在區域法院承認11項串謀詐騙及欺詐罪,被判入獄28個月。另一名被告則否認控罪,案件將於12月19日裁決。

科大回應查詢時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但強調對任何貪污詐騙行為零容忍,採購程序一直嚴謹執行利益申報要求,所有參與採購及審批事宜的組織及人士,包括大學供應商及僱員均須作利益申報,大學亦定期提醒所有教職員、註冊供應商和承辦商,要遵守有關政策及程序。

#楊霖龍 #國際刑警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

Twitter ➡ 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 ➡ youtube.com/
MeWe ➡ mewe.com/p/自由亞洲粵語rfacantonese
Instagram ➡ instagram.com/rfacantonese/
更多資訊 ➡ rfa.org/cantonese

Address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Hong Kong Hub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