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6/2024
【官感 VS 觀感】
1.
寫呢篇,因為俾我老豆問到口啞啞。
我懷疑我對新聞、提問及食字的興趣,都來自他。他現在仍天天看新聞,看得比我還仔細。那天回家食飯,他突擊時事測驗:
「依家啲鋪位係咪好旺市?」
「下?我見仲有好多吉鋪拉閘租唔出呀。」
「你冇聽特首講㗎咩?執10間,開返16間喎。」
(阿女心想:弊!李家超講咗啲咁嘢咩?咩嚟㗎?跟住我爸繼續闡釋佢嘅觀點...)
「嗱,如果真係咁呢,香港應該會出現鋪位短缺,但又唔係喎!所以究竟係咪執一間鋪,開一個枱仔咁細嘅攤檔仔先?」
2.
搭不上嘴,唯有回家「溫書」,原來是特首李家超趁上任兩周年,與電子傳媒做了一場集體訪問,星期六播出。其中講到市道,多間電視電台都引用了這一個bite:
//被問到商舖空置率持續高企,李家超稱,從數字看到開業的商舖較結業的多,顯示市場上有行業開始轉型。李家超:「因為在轉型期間,這種的經營模式可能不是很適合,但是會有些新嘗試、新方法亦都會加入市場,所以一定會見到某些行業不做,亦會有些行業加入。從數字就是告訴我們,十間不經營,但有十六間重開,所以這個就要說出來,讓大家有信心,因為數字是客觀。」// nowTV新聞
//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持續,本港最新零售銷售額下跌,香港如何保住優勢。李家超說香港在轉型期當中,政府辦活動「搭台」,業界也要壓縮醒覺期和認知期、提升質素。李家超:「優質服務香港人很厲害,官員的營商意識一定不比營商人好,因為我們各施所長,如果以數字告訴大家,有10間結業同時有16間開業,即是開業比結業多。因為轉型期間,這種經營模式不可行,但會有新嘗試也會加入市場。要說出來,讓大家有信心。」// Hoy電視新聞
//有調查顯示,本港今年首季街鋪空置率是6.6%,去年甲級商廈的空置率也都高達一成六,比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時期還要高,不過李家超說,香港經濟充滿活力,他對香港的前景有信心:「數字上我都想告訴大家,有10間結業的時候,同時有16間開業的,所以這個大家要說出來,讓大家有信心」 //商台新聞
//被問到有調查指街舖空置率較疫情前為高,李家超說,根據客觀數字,有10間結業的同時有16間開業,即開業較結業多,因為轉型期間一種經營模式不行,但會有新方法新嘗試,因此他要將數字講出來,讓大家有信心。//港台新聞
看得好𢱑頭:他是在講「店鋪」嗎?還是講商業登記?公司註冊?因為沒有「足本播放」我無法確定問題是否有問「商鋪」,他回答時又有沒有闡釋。更疑惑是,訪問出街幾日之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才在立法會被問及「過去三年,本港店鋪結業及開業的數目」,他說「政府沒有就本港店鋪開業及結業的數目作出統計」,難道是幾天內全政府總動員統計出來的新數字?
3.
星期一要交稿了,我把心中疑惑寫成稿子發出去,心想要是晚上看電視聽收音機,有人update了,便改吧,反正星期三才見報。到晚上,果然有,但不是做訪問那些媒體,而是集誌社跟進了,特首辦回覆說是根據公司註冊處4月份數字,該月有 7378 間公司解散、 12526 間公司成立,比例是1:1.697,因此有「執10開16」之說。然而這數字按月變動不少,2月份是「執10開6」、5月是「執10開10」,單用4月份數字能否佐證市道不差,值得斟酌。
另一個疑問是:如果訪問中是問「店鋪執笠」,特首用「公司註冊」數字回應是否恰當?是不是同一回事?政府又可有細心分析解散的公司,其性質、規模、僱用人數,與新成立的公司對比如何?
更新了稿子,再交出去,原本以為引述過這soundbite的各機構,星期一晚見到特首辦解釋了,會在翌日寫返幾句,心想要是這樣,星期三見報的這篇稿就難免outdated了,最終沒有,幸還是不幸?
說是訪問,其實有多間傳媒一齊做,即使即場聽到這soundbite,來不及追問、或者想問時有行家開了另一個話題,這也很正常,不難理解為何沒有即時追問。到揀bite時、寫稿時,該已意識到特首「官感」跟市民「觀感」有落差,若趕及問一句,播出時觀眾便更能明白那語境;若是很趕,加不切,出了街才追加,也無不可;就當冇人得閒問、冇人得閒追加,見到有網媒行家問了仲出埋街,應心急如焚「有人問咗添,要諗辦法寫幾句先」⋯⋯
當然,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對官員所說照單全收,根本沒有想過反向查證;或者覺得出咗個訪問就完成任務,留返其他媒體追尾便可;又可能有提出過「不如問返」但上級覺得內容已很豐富「唔使啦」;甚至有入Q問但特首辦沒有答只回答了集誌社一間....無論點,在我眼中都感難以理解。
明白今時今日傳媒難做、壓力大,但呢類新聞,不涉國安法呀、23條呀,傳媒盡本份問清楚,應該沒有風險,若只能靠睇網媒才知道答案,實在萬分可惜。
最可惜不是因為俾我睇到而又寫了長篇大論,而係,辜負了我家嗰位快八十歲,仲日日睇緊新聞嘅呢類忠實觀眾,佢地心清眼亮,睇到新聞有寫乜,亦睇到新聞冇寫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