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報

季風報 季風報:跨域多元的華文社群

評論·文化·生活

15/10/2023

〈《九槍》紀錄片放映及交流會心得〉

文:顏漢霖

亞答屋84號圖書館和隆雪華堂民權委員會在今天協辦「《九槍》紀錄片放映及交流會」。

《九槍》紀錄片的誕生,其實是台灣2017年發生的一起關於外籍移工的悲劇,越南移工阮國非成為「失聯移工」後,因為被舉報意圖竊車,在拒捕後遭到警方開9槍射擊,導致失血過多身亡。台灣導演蔡崇隆追溯這起事件,並藉此探討台灣的移工議題。

跟馬來西亞很像,台灣也是一個無法沒有移工的社會。許多社會比較低階的勞力工作,許多在地勞工都不願意去做,產生巨大的空缺,於是只好找外籍移工進來填補。在放映會現場免費派送的放映會手冊《水牛與子彈》就有提到台灣大約有70萬的外籍移工,但由於台灣的體制不允許外籍移工輕易轉換工作環境,於是遇到惡劣工作環境或為了賺取更高薪資的移工只好逃跑,成為「失聯移工」。

這在某些人眼中可能會認為這些就是「非法移工」,但我個人覺得如果體制有很好的去保障這些移工的權利,那他們很可能不至於淪落成「非法」的處境。在紀錄片裡有提到,這些失聯移工一旦被逮捕就會被遣返,所以為了避免被發現,於是工作結束或假日後也不敢隨便出門,躲在自己的房間裡(而這些房間很多時候也是很惡劣的環境)。

即便是「合法」的外籍移工,依舊要飽受台灣人的歧視眼光。他們在台灣沒有獲得平等的權益,而號稱包容多元文化的台灣也未必能夠接受外籍移工的文化進入台灣。在交流會的時候,蔡導演就有提到,同樣是面對外國人,台灣人對待東北亞和歐美人的態度,會跟對待東南亞人的態度有很大的區別。而無論是藍營還是綠營,在相關外籍移工權益的議題時,都做得不足夠。

當然站在道德高地去批評台灣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說台灣的漁獲也曾經被美國批評是「血汗海鮮」,紀錄片裡也有採訪一位在漁船上工作的外籍移工,他說自己被船長毆打,並在採訪的一個月後死去。

但這些痛苦的外籍移工離馬來西亞真的很遙遠嗎?我們跟台灣一樣,有許多比較低階的勞力工作是沒有馬來西亞人願意去做的,包括清潔人員、種植、建築、家務等等,於是我們招來外籍移工,將這些我們不願意做的惡劣工作轉嫁到他們身上。

然後我們說他們都是低級的勞工,不值得我們尊重。

不覺得這整個思維都很有問題嗎?

交流會上的另一位與談人就是唐南發,他歷來關注我國外籍移工和難民的議題。他在現場就有提到,相較於台灣70萬外籍移工有8萬的失聯移工,馬來西亞目前的合法移工有180萬,但非法移工的數據有差不多200萬左右。

而馬來西亞也一樣,外籍移工不能隨意轉換工作,除非真的證實工作環境很惡劣(比如說被性騷擾、被虐待等等),他們的居住環境也同樣惡劣,也同樣長期遭受馬來西亞人的歧視。但唐南發也有強調,至少台灣還是有比馬來西亞更進步的地方,台灣的外籍移工可以公開舉辦各種活動,包括上街遊行爭取自己的權利;也可以成立自己的工會,這些都是馬來西亞的外籍移工不能做的事情;馬來西亞外籍移工雖然可以加入現有的工會,但也不能競選工會裡的職位;這也包括執法人員的腐敗,比如說看到外籍移工後便要求移工給他們錢(處於弱勢的外籍移工也只好乖乖給)。

所以這些問題真的離我們不遠。

華人又是怎樣看待外籍移工的,我們應該要比任何人都清楚啊。明明我們華人也曾經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才離鄉背井出來打工,但今天我們看到這些外籍移工時,我們到底是如何有底氣罵對方是pendatang呢?實際上馬來西亞的情況和台灣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的生活之中無法避開外籍移工,他們可能是保安、清潔工人、餐廳服務員等等,他們跟我們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大家也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另外一位與談人周盈貞就提到,她的團隊在採訪尼泊爾的移工時,就有一名在日本工作的尼泊爾移工提到說他要進入馬來西亞時感到很害怕,因為馬來西亞是尼泊爾移工最高死亡率的國家,我想我們都應該花時間好好思考為何會如此。

在交流會的最後,蔡崇隆導演有提到說,他對政治人物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但他希望這部紀錄片可以影響到年輕人,因為年輕人總有一天會成為雇主,那只要這些年輕人願意改變,就可以影響到政府也要做出改變。他進一步說道,馬來西亞跟台灣一樣是民主體制,所以只要公民社會做出改變的話,那政府也必須要回應,那事情就有可能會變得不一樣。

主持人最後也用蔡導演在之前採訪時提過的一句話作為今天活動的結束:「痛苦之後,行動就是你們的事了。」也希望我們能夠對移工的議題持續關注,讓這個國家能夠變得更進步一些。

 #季風書評〈《狼的日與夜》心得〉文:顏漢霖《狼的日與夜——和紅斑狼瘡共存的日子》是方肯在星洲日報副刊專欄的結集,主要分享她患上紅斑狼瘡後的心路歷程。我本身10歲到23歲時患有氣喘,在那段患病的歲月裡,每次發作的時候,連普通走路都會氣喘噓噓...
12/10/2023

#季風書評

〈《狼的日與夜》心得〉

文:顏漢霖

《狼的日與夜——和紅斑狼瘡共存的日子》是方肯在星洲日報副刊專欄的結集,主要分享她患上紅斑狼瘡後的心路歷程。

我本身10歲到23歲時患有氣喘,在那段患病的歲月裡,每次發作的時候,連普通走路都會氣喘噓噓。環境的改變或者飲食都可能導致發作,曾經試過喝了一碗苦瓜湯,然後兩個小時後就到醫院吸擴張劑了。

但氣喘相較紅斑狼瘡,真的是很小兒科了。紅斑狼瘡,其實就是指一系列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統稱,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組織的情況。免疫系統本來是我們身體賴以抵抗外來病毒細菌等感染物的「士兵」,但紅斑狼瘡患者的免疫系統卻不知道為何,「倒戈」攻打患者的身體,導致身體發生炎症以及組織損壞。至於用「紅斑狼瘡」命名,是因為患者有可能在皮膚出現一塊一塊的紅斑,看上去像是被狼咬過一般。

而紅斑狼瘡目前是沒有任何治愈的可能,暫時也無法確定病因為何,只是目前認為可能跟激素、環境或遺傳有關。發病的機率是每10萬人有20到70例,壓倒性9成比例是女性患者。根據馬來西亞紅斑狼瘡協會(Malaysian SLE Association)的資料,在過去30年,已經有超過1萬人被確診患上紅斑狼瘡,但協會也相信這個數據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患者沒被發現。

可是我們對紅斑狼瘡的患者又有多少認識呢?閱讀了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紅斑狼瘡患者需要忌口、要避免照射紫外線(甚至連日光燈都不行)、不能太操勞、不能太壓力等等,不然就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作者說自己病發高峰期時「同時與溶血症、甲狀腺亢進、血管炎和腎炎共存」,任何一項都是不得了的病痛,結果作者一來就來了四項,也好幾次徘徊死亡邊緣。

尤其忌口的方面,我自己是很喜歡美食也很享受美食的人,看到作者提到自己必須忌口的食物之多,當中又有許多是我很喜歡的食物,真心覺得如果是我患上紅斑狼瘡,可能沒辦法活得像作者那樣釋懷和淡然,也許會忍不住一直怨天尤人,活在負面情緒之中無法走出。作者也有提到自己因為忌口,偶爾需要拒絕朋友招待或給予的食物,也因此需要面對某些朋友覺得她不吃敬酒的情況。這可能也是我們華人社會一個很常見的惡習,別人拒絕就覺得是「不給面子」或不被尊重。但這未必就是針對某人,像作者的情況就是因為生病,沒辦法而已,完全沒有必要因此斤斤計較。

更糟糕的是除了病痛外,作者還需要面對社會對患者的偏見以及無知。不知道為何這個社會有許多人總是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覺得只要對患者採用一些「激將法」,患者就會發奮圖強(還是發糞塗牆?),讓病情可以痊癒,彷彿生病只是因為患者不夠努力不夠堅強。不然就務必要從生活作息找出患病的理由,像作者在書中就提到被親戚詢問是否因為晚睡晚起才患上紅斑狼瘡。

好像眾人突然都成為了醫生一般,都可以「指教」患者,要是患者不理會或不遵守他們的「指教」,還可能會惹他們生氣。有趣的是,一旦他們真正面對醫生時,他們又未必願意聽從醫生的囑咐了。

而且只要你是病患,好像大家都有一些獨特的「偏方」可以拿出來炫耀一樣,我當年氣喘的時候就被長輩們餵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印象最深刻是吃過鱷魚肉,結果還不是一樣,幸虧現在還能繼續好吃好睡。氣喘不是什麼稀罕的疾病,還不至於像作者一樣,要面對各路人馬銷售一堆標榜能夠治好紅斑狼瘡的產品。比較好奇這些人既然找到治好紅斑狼瘡的方式,為何不發表,說不定能獲得未來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啊。

希望通過這本《狼的日與夜》,能夠讓大家對紅斑狼瘡更為熟悉。要長期面對任何疾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也許無法給予患者太多的幫助,但至少對患者們多一些理解,也許就可以讓他們在這個世界活得更自在一些了。

 #季風書評〈《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書評〉文:林韋地圖:枯麻 · KuMa 人生有很多事情生而註定,而且對我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使用漢字這件事。人生第一次對漢字感到很神奇,是在很年輕時去參加亞洲醫學生會議,...
09/10/2023

#季風書評

〈《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書評〉

文:林韋地
圖:枯麻 · KuMa

人生有很多事情生而註定,而且對我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使用漢字這件事。

人生第一次對漢字感到很神奇,是在很年輕時去參加亞洲醫學生會議,和一位日本女醫學生發現我們可以用漢字筆談,聊了很多文學。同行受英文源流教育的醫學生覺得很神奇,我是如何和初次見面的日本女生混得這麼熟。我說因為我會漢字,能用漢字寫村上春樹,對有文化的日本女生來說,絕對是比只會說Haruki Murakami來得親切,在那個馬來西亞還是非常英文強勢和充滿優越意識的年代,小小地扳回一城。

年紀更大了以後發現,這樣的漢字筆談其實在歷史上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發生國與國之間,如朝鮮日本越南和東亞大陸上的帝國,也發生在近代不同地域的華人之間,如梁啟超到台灣見林獻堂時,雙方的口語其實是不通的,但可以使用漢字書寫進行對談。因為漢字的這種特性,而有了「漢字文化圈」的概念。

近日讀了《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台灣衛城出版),作者金文京是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他是韓裔日本人,身份其實也很跨域,精通日韓中三語,這本書原是日文,他自己再翻成中文。

但金文京在這本書裡並不是支持「漢字文化圈」這個概念,而是批判這個概念。更準確地說,他反對漢字的中國中心論,認為因為漢字在各地各有不同的訓讀,而使得文化意涵出現變化,訓讀就是一個漢字本土化在地化的過程。所謂訓讀,就是相對於音讀,看到漢字時不用漢文原有的音去讀它,而使用自身的語音去讀,如香港人看到漢字的「什麼」,不讀she mo,直接讀成粵文的mat je,也是一種訓讀。

因為訓讀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域存在「一個漢字各自表述」的現象,因此對漢文化的理解也會有很大的出入。而在各地的社會內部歷史上也會有意識形態的競爭,如「中國原汁原味」vs「在地本土變異」的對立是無法避免的,書內都有詳細的介紹。

對本書小小可以挑剔之處是,可能因為原本是寫給日本大眾的普及讀物,為了方便日本讀者理解,所以描述時比較接近國別線性史觀。但對華文讀者來說有些地方讀起來就有點怪,如在一個章節內,作者比較了白居易夏目漱石和李舜臣的漢詩,作為「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的代表,夏目漱石和李舜臣較近,但我們都知道白居易應該從來沒有認同過自己是「中國人」,(那時代根本不存在過這種認同),還被迫成為「中國代表」。批判中國漢字中心論的同時又以國家為單位來比較,這裡有點互相矛盾。

而從批判的角度來說,雖然作者認為不同漢字場域的文化意涵不同,但「漢字文化圈」共有的缺點倒是顯而易見,比如都階級意識形態,封閉守舊排外,要求個人為家庭犧牲,提倡男尊女卑父權思維滿滿等,會有這些共同點應該和使用漢字也不無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漢字文化圈」好像又成立了。

從這本書可以延伸出一些其他有趣的討論,如在漢字文化圈以外的社會如何看漢字。近二十年前我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已經有些白人/黑人喜歡把漢字刺在身上,感覺很酷,有種神秘的東方主義色彩,但他們刺的漢字其實有時很蠢,(可能得罪了刺青師或刺青師懶得解釋),如刺個「厲害」之類。

在當代政治,各國對漢字的立場還是和PRC脫不了關係。在冷戰時代,反共的印尼獨裁者蘇哈多曾禁漢字,將印尼的華文教育掃平。韓國和越南因為離中國近,為了建立和中國的認同邊界而放棄漢字。相反地,離中國較遠的日本就沒有這個問題,將其視為人類共有的文明遺產而不是中國獨有。在台灣,繁體漢字被稱為「正體」,對正統性的強調和背後隱藏的文化優越意識反而倒是很天朝「中國」,同時又有一些人恨不得台灣能像韓國越南除漢字而後快。在馬來西亞,在聯邦直轄區以外,店家招牌上的漢字是不可以比馬來文還大的。有次Bersih遊行一堆華人把自己的大頭像換成自己姓氏的漢字,把馬來人嚇壞了,好好的一場公民運動搞成宗祠大拜拜。

但我們會漢字和使用這件事,(包括寫這篇文章和閱讀這篇文章),從來也不是一種選擇,在我們有意識之前,漢字早就已經深刻地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與對世界的認知。有些人因此自我批判和否定,有些人選擇擁抱自己因此擁抱漢字。

這種對自身語文認同兩極的掙扎,在這世界上,或許也是漢字的使用者最為強烈吧?

 #季風書評〈《仇絲》書評〉文: 自由的囚鳥 【仇絲的爭議】在尚未出版時,就掀起一波的討論。討論著究竟紅蜻蜓該不該出版18禁的作品,甚至有人抗議採用不規範中文。這又回到,什麼是規範?本土語境是否可以無視,甚至必須要跟從台灣或中國的用字遣詞?...
07/10/2023

#季風書評

〈《仇絲》書評〉

文: 自由的囚鳥

【仇絲的爭議】
在尚未出版時,就掀起一波的討論。討論著究竟紅蜻蜓該不該出版18禁的作品,甚至有人抗議採用不規範中文。這又回到,什麼是規範?本土語境是否可以無視,甚至必須要跟從台灣或中國的用字遣詞?仇絲的文字很接地氣,混合了各種方言和不規範的文字,也恰恰這種不規範更凸顯馬來西亞語言特色。

假如作者用第一人稱的話,會誤以為是一本60年代馬來西亞中學生的日記。整部作品透露了一種年代感,寫法如是,書中的人物反應亦如是。

書寫和分享的時候是存在一種療愈和救贖,前段的對女性身材的刻畫,赤裸裸的展現女性的慾望和抵抗,對男性的恐懼和迷戀,把女性的人性還回給女性。沒多久,麗娟的人性就被剝奪。仇恨就像絲般牽動著全部人的命運,所有人的反應都可預知。與其說黃土土把人物寫活,不如說那些人物都是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合意性行為】
男人對女人的非分之想,都是隱藏不住的。有的事情,只有良清可以,阿黃不可以。性本來就是違背不該當事者的意願,當對方拒絕就必須要停止。麗娟失去了節操,變得可以放蕩可以無所謂,可是卻又跨不過心中的坎。除了計謀性侵的當事者外,大部分男人對麗娟還是點到即止。可是加害者已經嚴重覆蓋了所有的善,所有的陰影再也感受不到愛。唯有母愛,能讓他暫且放下恨,讓他堅持活下來。

恨從子宮裡進去,愛也從子宮裡出來,宗教讓女人把苦難都得到解答。因為宗教,孽種也變成愛的轉世。只差高墻阻礙著他們的未來,可是高墻倒下了,自由就來臨了嗎?人生就得到解脫了嗎?當然不,實體的高墻倒下了,心魔的高墻依然沒有倒下。

【長得好看本身就是一種罪】
自古紅顏多薄命的心態,長得好看就必須面對現實的殘酷。也許聽起來很凡爾賽,但是長得好看的人被社會壓抑得必須沉默,甚至厭惡自己的美。命運就在他的美貌之中,變得失控。

有點像《濟公》裡的張曼玉,唯有毀掉自己的容貌才能奪回自己的話語權。麗娟不顧一切嫁給了雅高,看似自己做的決定依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在那個時代裡,女人唯一真正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生命。我為女人一生人下最勇敢的決定而歡喜,同時也悲哀。

【三代女人的命運】
紅豆婆把守住的貞潔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卻不知道人生還有很多插曲和美好,導致錯把女兒一步步推向地獄。鞏固父權或把女性陷入困境的往往是女性,甚至是最親的女性。在那個年代,女性只是個符號,是模糊的存在。紅豆婆跟其他的保守女性一樣,猶如同個版模刻印出來。寧願跟從社會的步伐,聽從男人的言論,甚至為男人找了許多的藉口。

麗娟是處於開放和保守之間的女性,跟時代的碰撞,都是非常驚人的叛逆。可惜這份叛逆,就在暗紅色床單之後就枯萎。在被強暴之後一再試探大人,可惜的是沒有人能接住他的情緒,沒有人理解他話中話。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可惜事與願違,一輩子只感受過愛情卻不曾擁有過。看透無法反抗也是一種認輸,沒有要原諒,沒有要釋懷。

喜妙無疑是最貼近我們的年輕人,想愛就去愛。慾望也無需控制,不在意任何的目光。在全部人的愛護之下,可以樂天的生活著。他是帶著罪來到世界,卻是三代裡最幸福的一位。

【伏筆中的好人還是壞人】
時代變了,好人越來越多了,還是壞人隱藏在好人之中蓄勢待發,又或是好人的成就感已經掩蓋了作惡的念頭?好人和壞人往往是在一線之差,媽媽是好人卻把孩子推向不可磨滅的悲劇。壞人卻又化作菩薩再世,解救貧窮子弟。

壞的標準不容置疑,每個人都是理解壞的定義。可是究竟好人的定義是什麼?誰來定義好人?又或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處在灰色地帶,都是社會人設。慈善家有可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有的愛隱藏著鋒利的刀。

【序幕和結局的結局】
首頁就寫著:「黑夜挨過去,天就光了」。黑夜籠罩著每個人,挨過去要挨到什麼時候?什麼才是天光呢?

這本書有三個結局,沒有一個結局都是最完美。除了置身事外的喜妙,沒有人可以走向最好結局。就算是壞人透過作者的手得到正義,可是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我寧願把結局留在130頁,讓讀者接受社會真正的殘酷。不是所有的善就有善終,不是所有的惡都得到惡報。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殘酷,人間的美好更多的是想象,而不是真正擁有。

 #季風書評〈《暗黑經濟:不法交易如何威脅我們的未來》書評〉文:Alvin Yap 葉司徽什麼是罪惡?為什麼人類社會需要有法律規範去禁止諸多類型的交易行為?所謂不法交易,廣義為一切不符合法律的商品及服務,對經濟穩定、社會福祉、公共衛生、公共...
05/10/2023

#季風書評

〈《暗黑經濟:不法交易如何威脅我們的未來》書評〉

文:Alvin Yap 葉司徽

什麼是罪惡?為什麼人類社會需要有法律規範去禁止諸多類型的交易行為?

所謂不法交易,廣義為一切不符合法律的商品及服務,對經濟穩定、社會福祉、公共衛生、公共安全及人類環境都有負面影響。簡而言之,惡之所以為惡在於不法交易會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或間接地威脅人類生存。

作者路意絲·雪萊是一位公共政策教授,曾任職於多個打擊犯罪的國際組織,全書三百多頁,洋洋灑灑地羅列出世界各地,五花八門形式的不法交易,以及種種不法交易究竟會對我們居住的世界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從我們一般熟知的不法行為如色情、賭博、毒品交易、詐騙到容易被忽略的武器交易、盜獵瀕臨滅絕動物、盜伐受保護森林等等,看過本書我只能感嘆,人類世界的邪惡,只有我們想不出,就沒有追逐暴利的不法份子做不出的。

從書中內容可見,普遍來說不法份子主觀上不想要作姦犯科,一切都只是生意,都是在追求一般生意難得的「容易錢」與「快錢」。也因為不法份子的唯利是圖,他們比一般商人更迅速地接受新技術、更靈活地變革組織形式、更有魄力地冒險追求高收益。也因此,不法分子組成的公司生命週期也比一般公司短。

書中也說明了,從人類至今溯知的第一部已成文法律《漢默拉比法典》可知,人類社會種種犯罪行為自古有之,不法分子時而是挑戰政權的叛逆者,時而是政權暴力的幫兇。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也不乏不法分子成為政權暴力幫兇的例子。例如,大航海時代領著證照打劫的私掠船。即使是現代,也有不少情報組織如CIA會和敵對國家的反抗組織合作。

當人類世界跨入全球化、網絡時代,人類的犯罪行為也出現難以估量的巨大進展。犯罪的工具多了,方式多樣化了,且世界各地的不法分子都可以通過網絡做技術交流、人才交換、跨地域合作等等。很多時候,不法組織還和各地政府有道不清說不明、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目前廣為不法分子使用的「暗網Dark Web」原先就是美國CIA設計的。

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的不法分子做不法勾當,其首要目的不是作奸犯科、挑戰秩序,其本質是逐利行為,想要通過不法行為謀取暴利。因此不法分子與其企業往往是唯利是圖、急功近利,而罔顧其客戶群的健康安全(非法生產與經銷的食品、生活用品乃至毒品等等)。

與此同時,由於不法分子追求短期暴利,他們也會比一般商人更具冒險精神與創新精神。商業角度而言,不法分子更能擁抱風險,其企業組織形式往往靈活多變。每每有新的技術出現,不法分子也總是比一般商人快速接受並應用。

影視作品裡,犯罪組織論資排輩,十分講究傳統、禮節、輩分等等。但是照書中所述,不法分子多數是急功近利的商人,有利則聚、無利則散。只有歷史悠久的犯罪組織如意大利黑手黨、中國三合會等,才會有自成一套的社交禮節、溝通暗語。現代的犯罪組織則多數以半年或一年為一週期,會在短時間內聚散、變化組織形式與成員。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在世界犯罪史上也留下濃墨重彩一筆。多年來,馬來西亞都和越南、菲律賓並列,是全球走私與人口販運的重要中轉站。此外,泰益瑪目擔任砂拉越首長期間,砂拉越的盜伐規模龐大,其盜伐規模僅次於巴西亞馬遜森林的盜伐規模,堪稱生態浩劫。

隨著人類科技的高速發展與全球化的深入,打擊犯罪的挑戰是越來越大,作者Louise Shelley在書中反复提及,政府始終是打擊犯罪最大責任者,而我們一般人能做的,只能是做好教育,確保我們與我們的身邊人、下一代能認清何謂罪惡,並拒絕罪惡。

當飛速成長的非法勾當侵蝕日常,從紡織用品、野生動植物資源、仿冒贗品、人口販運到虛擬貨幣交易,在在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社會運作與經濟秩序。

我們與惡的距離從來不遠。當權執政的政府肯定要在打擊犯罪中承擔主要責任,從教育到立法、執法與司法,都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去做。一旦政府有腐敗現象,則表示維持社會健康運作的秩序出現鬆動乃至崩壞。

至於我們身為公民,首先要意識到哪些行為、哪些事物會危及我們的生存環境,從而做好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然後要做好公民問責,杜絕腐敗,對作為主要責任者的當權者施加壓力,如此才能逐漸地讓我們的生存環境適宜生活下去。

閱畢本書,寫盡書評之後,長歎一聲。但願我們明天的太陽更明亮些,驅除多一些暗角裡的陰影。

 #季風書評〈《東南亞的當代新秩序:後冷戰時代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史》書評〉文:林韋地今年到菲律賓去玩,過海關時發現有個「亞細安通道」,看著一堆白人在「外國護照」區大排長龍,手持馬來西亞護照可以快速通關,真的是非常感動,這是少數可以體會到「亞細...
01/10/2023

#季風書評

〈《東南亞的當代新秩序:後冷戰時代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史》書評〉

文:林韋地

今年到菲律賓去玩,過海關時發現有個「亞細安通道」,看著一堆白人在「外國護照」區大排長龍,手持馬來西亞護照可以快速通關,真的是非常感動,這是少數可以體會到「亞細安共同體」的時刻,新加坡或馬來西亞都沒有這樣的亞細安通道。記得年輕時去英國,每次都只能排「非歐盟」被各種刁難,感嘆「大英國協」的身份根本名存實亡沒什麼用,心中那份不平居然多年後是在菲律賓得到平衡。

前陣子在台灣掛名推薦了八旗出版的《東南亞的當代新秩序:後冷戰時代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史》,作者洪清源為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副院長與東南亞國際史教授。這本書就是爬梳冷戰結束後,過去三十年東南亞和亞細安的局勢發展。

亞細安一開始是為了反共而生的組織,在冷戰結束後,亞細安被賦予不同的角色和意義,擴大規模納入冷戰時代的共產國家,由海洋走向大陸。東南亞是個多元紛亂之地,如何維持區域的「穩定」與「和平」,就成最重要的核心問題。

後冷戰時代,東南亞諸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中國的崛起。東南亞每一個國家面對中國都處於一個艱難的位置,一方面必須和中國進行貿易以獲取中國市場的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又對中國崛起成為新霸權戒慎恐懼。東南亞諸國的問題是無法在面對中國霸權時達成一致的立場,南海問題越南和菲律賓被中國侵犯最多利益,但往往得不到其他亞細安國家足夠的支持。

因此相比起東南亞團結抗中的路線,東南亞各國更期待其他強權進入區域來平衡中國的影響力,而美帝自然是首選。但在二十年前中國剛加入WTO經濟快速起飛時,美帝基本上也是悶聲發全球化大財,而對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對東南亞各國的欺凌視而不見,要等到中國崛起與美帝矛盾加深時,才來積極介入南海問題,顯得有些虛偽。而美帝長期以來在以巴問題上的偏坦態度,也讓東南亞的穆斯林社會對美帝存有疑慮。在美中矛盾加深新冷戰的陰影下,東南亞更得避免自己選邊站,因此會期望日本和印度等強權進入來形成多邊關係,而不是美中極化的二元對立。

和歐盟相比,亞細安過去三十年是走得跌跌撞撞,因為有幾個根本的缺點。首先是缺乏像德法那樣世界級的一流強國來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很難撼動國際秩序,印尼或許有此潛力,但尚需時日。再來是亞細安「不干預成員國內政」的共識,這或許是出於一種後殖語境的敏感,在東南亞各國,能夠獨立自主是重要的政治前提。但不干預內政,也就意味著無法訂立一些普世的標準來促成進步,最好的例子就是緬甸軍政府作為成員國做了一堆慘無人道的事,而亞細安卻完全無能為力。而除了新加坡以外,亞細安各國內部政治的貪污腐敗也很多,實在也沒什麼道德高地來對他國做出批評。

放眼未來,「亞細安共同體」還是值得我們期待的,當科技變得進步,經濟獲得發展,人們更能自由移動,東南亞各地的人們或許對彼此的社會會有更多的了解和關係。

台灣社會在文化上長期以來離中國近而離東南亞遠,但努力走出後殖掙扎,在強權之間取得平衡,以維持自身主體性的心境,台灣與東南亞各國其實更為接近。

【吳佳翰 《誰是沙巴之子? Sino 和土著地位的距離》書評】文:Ori 黃國雄這本書最可貴之處就是會對我們這些西馬讀者(或者向來深受主流的族群類別論述、民族主義學說的影響的一般讀者)有種「醍醐灌頂」的啓示,那就是在我們一貫的族群形成認知 ...
29/09/2023

【吳佳翰 《誰是沙巴之子? Sino 和土著地位的距離》書評】

文:Ori 黃國雄

這本書最可貴之處就是會對我們這些西馬讀者(或者向來深受主流的族群類別論述、民族主義學說的影響的一般讀者)有種「醍醐灌頂」的啓示,那就是在我們一貫的族群形成認知 - 以「血統」或是共同的想象,即悠久的文化傳統與語言為主要條件的說法,其實存在另一種族群建構的可能,那就是書里所提到的非類屬型模式。

早期華人(大體上是二十世紀前)前來東南亞覓生計,絕大部分都是單身的男性移工,他們來到之後,有部份會和當地各族女性通婚,留下的後代,形成了「混血華人」,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是我們熟知的峇峇娘惹,在沙巴,那就是這本書所談的Sino.

Sino 與 峇峇娘惹相當類似,但是兩者的「命運」卻非常不同,在政治層面的族群界定,Sino 在沙巴,是獲得政府承認的一個族群類屬,而且還是被歸納為「土著」的地位,但是峇峇娘惹卻在西馬視為並納入華人的類屬,即使從華人的視角來看,峇峇娘惹在文化習俗與語言使用,在數百年間的「本土化」演化中,已經和華人的傳統相當迥異,反而與「番」(即土著)更加接近。

同為「混血兒」,為何兩個族群有不同的待遇?這或者可從半島與沙巴這兩個地區對待原住民概念的形成與變化的習俗有密切關聯。

據作者的看法,沙巴的土著(獲得官方承認為「土生土長」的族群,他書里使用的詞彙為「沙巴之子」)可以分為兩種:

1. 「北婆羅洲語群」(North Borneo Language group), 這個語群有四大群體,卡達山、杜順、姆律與龍骨斯,這些群體的人民說的語言彼此間雖有些差異,但共同處也很多,因此被語言學家歸納為同個語群的人,此外他們也通常被認為是生活在沙巴最久的族群。

2. 「非北婆羅洲語群」,這是作者本身的分類,用來指稱那些說著同屬南島語系語言,但不是北婆羅洲語群的族群,比如說巴瑤人、汶萊人、蘇祿人和伊拉農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回教徒,並且主要都是在十六世紀左右陸續移遷到沙巴沿海一帶定居,他們的到來就迫使北婆羅洲語群的族群往內陸遷徙。

這意味著在這數百年間,人群的遷移與彼此間的交流是頻繁的,這導致了高度的族群流動性,而且隨著居住環境的不一樣(沙巴的生態環境極其豐富)也建立多樣化的生計方式,這些環境與生計差異就很利於用於某種身份認同的「標籤」,說起來,杜順(Dusun)在馬來語就表示「莊園」或「鄉下」之人,隱含了居住環境和生計的意思。

流動與多元化的族群環境,養成了當地的人們在身份認同,界定我族的標準,強調的是居住地與生計方式,只要更換了這兩種標準,那麼族群身份也就變動了。

作者稱這種以「後天條件」來定義族群身份的做法為「非類屬性」(un-kindedness)認同模式(借自文化人類學家Rita Astuni 在其成名作《依海之人》所提出的概念)。與之不同的,在半島,無論民間還是官方定義的族群類屬,引用的是源自西方觀點的認同模式,即是從「血統」和「祖源」如悠久的文化語言與共同體歷史這些標準來定義的「類屬性」模式。

從這兩種模式所強調的面向可以看出,前者(非類屬性)具有更包含性與流動性,因而醖釀出一個多樣化的環境,而後者(類屬性)因其定固性與排斥性,就導致一個少數化和相當僵化的環境,就這兩種對待族群形成的態度,我們不難看到為何峇峇娘惹,即使有了相當久的在地歷史(比Sino 還久),相當獨特的文化習俗與語言,也難以獲得一個獨立的族屬身份。而Sino本身的族群歷史相當短,也還沒有發展出比起祖源(華人和沙巴土著)相對迥異的文化語言,卻能獲得一個獨立的族屬身份。

不過這裡要說明的,在這些追求族群承認的過程,背後也是有大量政治性質的操作與活動才能成功爭取。這些作者在書里第二與第三章會述說的詳盡深入。

這是本我想會是屬於歷史人類學書寫的佳作,作者在其田野調查的素材加入許多沙巴政治與歷史現象的脈絡探索,細緻的釐清沙巴族群關係與建設過程,提出了另一種理解族群和身份認同的可能,這種「沙巴視角」,我想對半島的眾多從政者,尤其右派和抱著本身大民族主義的,應該會有相當程度的衝擊,半島社會與政治常見的種族爭議,甚少發生在沙巴(有的話也通常圍繞在外來非法移民的課題),這種和諧的社會現象,足以佐證這種視角的優越。

 #季風書評〈《碼頭上的陌生人》心得〉文:顏漢霖時報出版的《碼頭上的陌生人》是一本比較簡短的散文書,書裏講的是作者歐大旭的家族故事。同樣身爲馬來西亞華人,歐大旭在書中的序就引用詹姆斯·鮑德溫的童年經歷,他為演員殺害美洲原住民叫好,後來才發現...
28/09/2023

#季風書評

〈《碼頭上的陌生人》心得〉

文:顏漢霖

時報出版的《碼頭上的陌生人》是一本比較簡短的散文書,書裏講的是作者歐大旭的家族故事。

同樣身爲馬來西亞華人,歐大旭在書中的序就引用詹姆斯·鮑德溫的童年經歷,他為演員殺害美洲原住民叫好,後來才發現原來原住民代表他這種人。歐大旭接著説到,自己年幼時被罵「中國豬」時懵懂無知、被罵「滾回中國去」時還以爲對象是指在馬來西亞的北京人。

讀到這段時情緒溢出,幾乎讀不下去。

「我們到底是誰」恐怕是每一個馬來西亞華人都在自我詢問的問題,我們的歸屬明明就是屬於這個國家,但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標簽依舊是「移民的後裔」,被要求「滾回去」某某國家。但我們從來都沒有另一個國家可以回去了啊,在出生的國家又不被接受,那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作者後來有提到自己在英國唸大學的時候,他的同學輕易地就描述出自己的家族歷史,作者對此深感興趣,因為作者的家庭記憶常常被輕易放過,「這不有趣」、「都是無聊的事」、「都過去了」。這對我而言也是極其熟悉的情況,我還未出生,我祖母就去世了,在我懂事前,我祖父也去世了。可是我的成長歷程中,因為常常被父母託付到舅舅和舅母家裡,所以我跟外公外婆的關係是很密切的,但我也從來都沒有從他們口中聽說他們當年的故事。

從我母親的家族算起,我是第三代華人;從我父親家族算起,我是第四代華人。但他們為何過來?如何過來?在哪裡上岸?為何選擇在巴生落腳?等等,這些事情,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即便是我父母都只有斷斷續續跟我提到祖輩的故事:我外祖母的家庭在五一三時躲在森林裡;五一三時我祖父和村里另一個聲望較高的馬來人一起呼籲大家放下武器回家;我外祖父年輕時不是一個顧家的人等等。很多的浮光掠影,但從來沒有完整的畫面。我甚至連我父母如何相遇都不知道,只知道貌似在我出生前曾經搬過一次家。

我們會鼓勵大家學習歷史,會說我們要知道我們文化的根,但最關鍵的、我們的家族歷史,我們卻覺得無關緊要?還是說我們的前輩們真的過得太過痛苦了,所以不願再回想、不願再提及?

即便《碼頭上的陌生人》是作者嘗試重建自己家族史的作品,但很多關鍵內容依舊付之闕如,雖然作者的長輩說了一些,但還有更多沒有述說,就此遺失。這何嘗不是馬來西亞華人的悲哀呢?建國66年了,我們不僅是友族眼中的陌生人,我們面對自己看到的,也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

但也許有些事情還來得及去追溯,雖然外祖父外祖母也已經過世了,但我的父母仍在。雖然不知道他們願意對我述說多少內容,不過只要願意說,那都OK。只怕連說的機會都沒有時,就太遲了。

 #季風書評〈描述新加坡馬來人的《馬來素描》心得〉文:顏漢霖《馬來素描》是由新加坡的馬來裔作家亞非言撰寫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了亞非言48篇作品,由馬來西亞華人譯者蘇穎欣翻譯,並由台灣 四方文創.燦爛出版 出版,封面則是由印尼藝術家Bodhi...
27/09/2023

#季風書評

〈描述新加坡馬來人的《馬來素描》心得〉

文:顏漢霖

《馬來素描》是由新加坡的馬來裔作家亞非言撰寫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了亞非言48篇作品,由馬來西亞華人譯者蘇穎欣翻譯,並由台灣 四方文創.燦爛出版 出版,封面則是由印尼藝術家Bodhi IA設計,這也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跨國合作。

作者亞非言一直都擅長在三言兩語之間將芸芸眾生的百態給描繪出來,他上一部短篇小說集《走廊》,也同樣是述說新加坡人民的生活,只是主體為新加坡組屋的居民。而相較《走廊》共收錄了12部作品,這一本《馬來素描》收錄的作品更為短小精悍,閱讀時一直恍惚有某個畫面被截取了的感覺,也符合「素描」的書名。

而《馬來素描》這個書名也是借用英殖民官員瑞天咸於1895年擔任英國駐霹靂代表期間所描繪的馬來人生活習慣、文化以及習俗,而作者借用這個名字,感覺上是一種顛覆外來殖民者東方主義式的凝視,讓新加坡的馬來人作為主體再次被看見。書名的「馬來」指得並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而是新加坡的馬來族群,這個佔據新加坡人口15%的族群,在新加坡的國家敘事裡卻似乎很少被看到。

書中的故事,正是在探討生活在華人族群為多數的馬來族群,他們的族群和文化認可,他們對歸屬感以及自己民族身份的迷惑。這種迷惑,我不覺得是我們馬來西亞華人難以理解的情緒,畢竟我們同樣是少數的族群身份。像〈失去聯繫〉這篇,就描述了一個馬來學生對自己到底是否屬於新加坡感到困惑,這其實也是我在中學時期的迷茫。另一篇〈理髮店〉則是探討了主流語言和母語的認同問題,這同樣是馬來西亞華人能夠理解的情緒。

不過書中雖然是探討新加坡的馬來人困境,但我一直忍不住在想,書中馬來人的某些困惑和情緒,會不會其實跟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是共通的呢?在更大的環境下看,馬來西亞的馬來人,也在面對外國強勢輸出的文化衝擊,那我們的友族同胞們,會不會同樣在面對著身份和歸屬感的迷茫呢?

如果從這角度來看,那閱讀這本書,也許可以協助我們對我們友族同胞的情緒有更深的了解。我個人也很喜歡亞非言的作品,期待看到他的下一本著作。

〈許德發《在承認與平等之間》書評〉文: Ori 黃國雄這本書探討馬華社會在這個國度所面臨的「族性存在論」問題 , 這包括本族群的文化、語言在這國家的地位 ,作者以嚴謹慎重,學術論文的架構來敘述他的論點。獨立於1957年的馬來亞聯合邦(Fed...
26/09/2023

〈許德發《在承認與平等之間》書評〉

文: Ori 黃國雄

這本書探討馬華社會在這個國度所面臨的「族性存在論」問題 , 這包括本族群的文化、語言在這國家的地位 ,作者以嚴謹慎重,學術論文的架構來敘述他的論點。

獨立於1957年的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是許多在長達數百年全球性殖民風潮結束後,帝國因而潰崩所留下的塵埃中冒起的嶄新國家之一。這些橫空出世,模仿西方律法與政治模式的政體,主要由被歷史宿命所梱綁,所集合與帶動的人群構成。

他們不見得有個真切悠久,共同的歷史過去、文化甚至語言傳統,在殖民時代,西方殖民宗主為了正當和便利化其執政,以其本身固有下的視角與觀念把這些被殖民的人群分類歸納,並形塑他們的過去,進而影響了這些人群對自己以往所說的故事與形象,並且借用- 這些人群通常沒有書寫傳統,也缺少殖民宗主更為複雜的政治與國家觀念 - 來填補一大片本身空白的歷史。

這種歷史建構與共同體意識的養成是基於現代民族國家的存在與權利理由,並且可說是種維護國家基礎的必要,但是它的述說里往往藏匿許多矛盾,從許多這些新興國家在獨立後不久就發生內部衝突的血腥事件,它本質上就彌衍著某種程度帶有悲劇性的遺弊。

不誇張的說,馬來西亞華人從殖民時代直到現在,也許在相當遙遠的未來,都在都會承受著這種遺弊所引起的傷痛。這種「傷痛」,就是馬華人在這個國度里所面臨的差別待遇,次等國民地位與被抺去族群身份的危機憂慮。

大體上可說,《在平等與承認之間》一書認為這「傷痛」-(書的正式詞彙-「問題叢聚」)的根源歸結於「馬來原地主義」 - 這是關於誰是一片土地的原初居民,因而可以享有土地所有權與管制權利(當然是依據歐美國家的慣例與法規)的觀念。

當馬來人(獨立前後)受到源自西方的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開始推動獨立去殖民化的過程,原地主義的邏輯就已是他們民族主義論述里的要點。不過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矛盾,那就是這片土地其實還存在一些比起「馬來人」定居更加久遠的族群,然而不管是英殖民宗主還是「馬來人」民族主義者從沒正視這個事實,他們繼續強調馬來人的原土性與修正歷史真實來建設他們的「原地」述事,因為這關係到他們(尤其是馬來民族主義者建立的政黨)的權益正當性,在這過程中,述事的膨脹與實踐這個觀念的措施將其他的群族邊緣化,差別化,這個情況很可能就如書里所說的馬來西亞雖然接受歐洲以民族至上的原則,但卻忽略了伴隨這原則,並且一樣重要的普遍人權的原則的後果,要知道,普遍人權當然包括了其他非主體民族的權利。

雖然現今馬來民族主義者常宣稱英國殖民者曾對他們族群造成很大的傷害,但他們有意或無意的忽視了英國宗主在管轄這片土地眾多族群的時代,其實對「馬來人」(當然那是英殖民主對人群施政上的定義與歸類),也只是他們而已是抱著「家長式」保護的態度,一些政策,比如馬來人保留地、蘇丹制的保留(對比荷蘭人殖民政策下的印尼)等都顯示了現今馬來西亞非馬來人的差別地位,不平等的待遇等其源頭都是從英殖民時代開始。

甚至可說在獨立前夕,立定憲法的時段,這種保護心態還發揮了最後的影響力 -《在平等與承認之間》一書很詳細敍述這事件 - 英國政府將李特憲制報告書里所建議的憲法條款修改了至少40巴仙以便迎合馬來人的要求,導致撰寫報告書的委員會長,李特爵士並不承認最終版本的憲法是他的「作品」,並批評為「共和聯邦國家中最不具水準的憲法。」

當我在書里讀到這段述錄,即刻的驚訝很快的就轉為慨息,原本馬華人歷史宿命的轉捩點,就在一種近似「溺愛」的情懷下「永劫沈淪」。

寫到這裡,似乎讓人覺馬華人的困境一切都他族造成,但事實卻是更為複雜了些。

馬華人在尋求獨立的運動中,大部份時候是處於被動的位置,對於一個獨立國家的認同也不是一致性的,特別是在二戰前也不什麼具有國家歸屬的醒覺,華人社會之內眾多群體也各自有不同利益的關注,雖然1950年代獨立的前景已經很確定,華人社會也開始積極起來參與獨立活動,但是仍然有相當的分歧,舉例說當時馬華會長陳禎祿對李特憲制委員會表示「馬華(公會)只負責本身之議決,對於其他華人團體之意見不負責任」。而且在與代表馬來人的巫統進行族群權益的交涉,也沒有堅持保留原版的李特憲制報告書(當中的所有建議,整體上是對華人社群更加有利)。

以上都是高度簡化了書中的記述,也混合了些我個人對該段歷史的瞭解,所以有必要強調許德發博士在書里原本呈現更為豐富細節性的記錄,和深宏銳利的洞見,是我這個相當籠統的描寫,並沒有完善的表達出來,在這裡得說聲抱歉。

書里除了針對馬華人過去歷史的深度解說,也對現時馬華人社會與政治形況作了剖析。就我這個對馬來民族主義相當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書中的兩篇有關原地主義和馬來民族主義的章節讓我獲益良多。同時書中第八節 - 平等與公正:分歧的華巫族群社會正義感 - 更是讓我常感在這片土地共同生存了好多代的兩個群族,可說一起共同經歷了相似的時代風潮,為何在許多現代性事物的看法有相當大的落差的疑問有了個新的啓示。

簡單的說,馬來人認為的「平等」只適用於單一種族,也就是說平等措施只能在一個族群內實施,而非與他族之間。

但是這個說法在後現代思潮,多元主義與普遍人權的衝擊下自是站不住腳,所以我們現在可看許多右翼馬來人是多麼抗拒多元主義,馬哈迪最新言論說「多元社會抵觸憲法」就是一例,我想李特爵士若能泉下有知他這番言論,說不定會從墳墓爬上來拉住他耳朵,好好地訓導他一輪。

 #季風書評〈《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心得〉文:顏漢霖讀完 臉譜出版 的《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雖然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也知道這本書揭露的溫斯坦長期、大規模的性侵案件是導致MeToo運動在全球掀起巨浪的原因,但一直都不太有勇氣拿來閲讀,好不...
25/09/2023

#季風書評

〈《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心得〉

文:顏漢霖

讀完 臉譜出版 的《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

雖然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也知道這本書揭露的溫斯坦長期、大規模的性侵案件是導致MeToo運動在全球掀起巨浪的原因,但一直都不太有勇氣拿來閲讀,好不容易最近才閲讀完畢,但我個人在閲讀時的情緒是極度壓抑和不舒服的。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溫斯坦的作爲并非什麽好萊塢中的秘密,羅絲·麥高文在談論自己被溫斯坦性侵的事情時,就說「那些一起工作的男性,沒有一個敢抬起頭來看我」。書中也有引述多個電影業界的工作人員的説法,指出有許多電影業界的人士會協助溫斯坦掩蓋其罪行,甚至會打壓或抹黑想要起訴溫斯坦的女性。

更誇張的是,連媒體新聞業也狼狽爲奸。本書作者羅南·法羅是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的兒子,而伍迪·艾倫就曾經被指控性侵自己的養女迪倫·法羅。作者在書中有提到自己從小看著姐姐自殘的傷痕,這讓他無法漠視好萊塢狩獵女性的犯罪行爲。他開始追蹤溫斯坦案件時,是屬於NBC新聞的特派記者,而且他的上司一開始也對此新聞很感興趣。但就在他掌握切確的證據後,他的上司反而要求他暫時停止拍攝,之後還說這則新聞[不具有報導的價值[,要求作者停止追查。而作者跟NBC新聞的工作合約到期後,NBC也不願意繼續跟作者續約。作者無奈下只好跟《紐約客》聯繫,才得以進行報導。結果新聞報導之後,NBC才狡辯說「此篇報導當初完成度不符合NBC新聞對品質的要求」。

即便溫斯坦成功被拉下來,我也不認爲對性的掠奪會就此消失,哈維·溫斯坦無疑是最終的大魔頭,但這并非代表我們只要把大魔頭打敗了,大家就可以過上幸福美好的人生了。恰好相反,我覺得溫斯坦這個例子只是整個社會父權結構的體現。只要社會依舊將「性」視爲男性應該獲取的「獎勵」,那性侵案件大概永遠也無法停止,只是加害者是否有足夠的權勢來逼迫受害者的問題而已。美國的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年都有46萬的性侵受害者,而且每6個女性中就有1個曾經遭受或差點遭受性侵。馬來西亞2022年的數據顯示有1萬2890宗性侵案件。如果將社會風氣讓性侵受害者傾向不公開自己受害經歷這點也納入考量,那這些數據很有可能都被低估了。

我覺得這本書真的令我感到非常震撼,即便我個人自認對權勢性侵的問題還算關注,但在閲讀這本書之前,我完全無法想象整個情況可以有多糟糕,整個職場的共犯結構、檢討受害者的社會風氣、權勢者利用自己的權勢掩蓋真相,這些都令我感到恐懼。而且今年台灣的Metoo風潮,也可以看出這些問題并非單一場域的課題,而是盤踞在我們社會,需要我們所有人投入心思去關注的議題。

2020年,溫斯坦遭判處2項性犯罪成立,獲判23年徒刑;今年2月,他遭判處另外2項性犯罪成立,追加16年徒刑。佩服那些勇敢站出來指控溫斯坦的受害者們,以及追蹤真相的媒體,也希望社會可以繼續前進,總有一天不再有人需要擔憂自己成爲另一個受害者。

 #季風書評〈《遺忘之書》書評〉文:林韋地生活在第三世界有一種對記憶的焦慮,生怕自身的歷史會被全球資本主義和殖民強權抹平,記憶和避免遺忘,好像是一種對抗強權的鬥爭。近日讀了喬塞·愛德華多·阿瓜盧薩的《遺忘之書》,(台灣聯合文學出版),對此有...
24/09/2023

#季風書評

〈《遺忘之書》書評〉

文:林韋地

生活在第三世界有一種對記憶的焦慮,生怕自身的歷史會被全球資本主義和殖民強權抹平,記憶和避免遺忘,好像是一種對抗強權的鬥爭。

近日讀了喬塞·愛德華多·阿瓜盧薩的《遺忘之書》,(台灣聯合文學出版),對此有完全不同的處理。阿瓜盧薩是安哥拉籍,但他是葡萄牙和巴西裔,母語是安哥拉殖民者的語言葡萄牙語,位於這樣的一個小文學位置,《遺忘之書》是他最受矚目的作品,因開啟了英文世界對非洲葡語文學的認識。

整本小說其實篇幅不長,大概六萬字左右,但人物很多,關係交錯相當複雜,我讀了三次才大概抓住各種細節。每個人物,都代表了特定的意識形態和立場。

主角露朵是個葡萄牙人,年輕時不幸曾被強暴成孕,但她並沒有得到父親的包容和支持,反而受到蕩婦羞辱,女兒生下後被送走。受到如此創傷的她只能和姐姐奧黛特在葡萄牙殖民下的安哥拉生活,高度依賴姐姐。

姐姐奧黛特和露朵感情很好,嫁給本地採礦工程師奧蘭多。奧黛特和露朵潛意識裡還是充斥殖民者的優越意識,奧蘭多對安哥拉獨立充滿期望,這是他們之間的矛盾。

1975年安哥拉終於迎來獨立,葡萄牙軍隊撤離,但獨立後安哥拉卻迎來大規模的內戰和混亂,在冷戰的局勢下,美帝和蘇帝支持的不同陣營大打出手。此時奧蘭多和奧黛特卻失蹤了,開車出去後再沒回來,成為小說前半主要的謎團。

獨自留在奧蘭多的豪華公寓的露朵此時非常無助,作為葡萄牙人殖民者女性的身份,非常容易成為本地暴民攻擊的對象,她開槍意外打死想要趁亂混水摸魚的本地男孩後,用水泥將自己所在的公寓封了起來,成為一個被世界遺忘的人,獨自在公寓裡生活了二十八年。

二十八年發生許多事情,安哥拉內戰後來由親蘇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獲勝,實行社會主義一黨專政,直到1990年冷戰結束,安哥拉走向資本主義和多黨政制,但又迎來更多的內戰,直到2002年。小說安排已經衰老和身體健康出現狀況的露朵在內戰結束後,被一個小男孩所發現,結束了她被世界遺忘的日子。

小說後半揭露,原來奧蘭多和葡萄牙軍人傑雷米亞合作,趁安哥拉獨立之際局勢混亂偷自己公司的鑽石,但過後奧蘭多決定私吞鑽石而被傑雷米亞追殺,結果造成奧蘭多和奧黛特死於車禍。

人都死了傑雷米亞只好到露朵所在的公寓找鑽石,結果在公寓外被忠於安哥拉獨裁政府的蒙特抓住,直接把傑雷米亞這個萬惡的殖民者抓去打靶,結果傑雷米亞運氣好居然沒死。

蒙特作為獨裁政府的特務逮捕甚至殺害了很多反對獨裁政府的人,小酋長也曾是他手下的政治犯。僥倖逃出後,小酋長抓到一隻信鴿,發現鴿裡有鑽石,他後來在安哥拉走向資本主義後利用這個鑽石翻身成為成功的商人,買下露朵藏身的公寓的隔壁單位,因為那棟建築有滿滿的殖民情懷,可以住那裡顯得很高級。

那鴿子肚子裡的鑽石原來是露朵的,(或嚴格來說是她姐夫奧蘭多偷的),她用鑽石來誘捕鴿子作為食物。而那隻信鴿攜帶了一封情書,所以露朵放它走了。那情書是蒙特寫給他的情人的,他的情人就是露朵當年被送走的女兒,她養父是葡萄牙人,反對她和蒙特這個安哥拉憤青在一起。因為小酋長攔下了那隻鴿子,所以相約私奔的情書並沒有送達。

小說後半段的小高潮是蒙特之死。蒙特後來還是和露朵的女兒結了婚,在安哥拉改革開放後,他這個特務也變得不合時宜,他收集了許多文學小說,打算退休後好好閱讀。他也叫他的老婆和他一起讀書,但老婆真的不感興趣,只想開電視,他沒辦法,為了老婆開心,只好到天台裝設電視的天線,一不小心就失足摔死。黨國獨裁時代的特務,為了真愛要接收自由的資訊,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為什麼叫《遺忘之書》,除了主角露朵被世人遺忘的經歷外,或許也是因為小說裡每個人物都有想遺忘和不堪的部分,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反派。露朵和姐姐奧黛特是有殖民優越意識的葡萄牙女性,奧蘭多雖然嚮往安哥拉的獨立,但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他卻選擇偷鑽石要逃亡殖民宗主國,顯示殖民時代本土資產階級的自私自利。傑雷米亞代表的是殖民者的貪婪,小酋長年輕時是個反殖反獨裁的理想主義青年,後來卻成為擁抱資本主義和殖民情懷的商人,因為在資本主義時代,殖民情懷反而是資產和階級的象徵。蒙特是個忠於愛情愛好文學的愛國主義者,卻成為獨裁政府的爪牙,殺人不眨眼的特務。

小說以非常正面的方式結束,所有活下來的人物都得到善終,即使是小說裡殺了最多人的蒙特,也以「老婆愛看電視」這個很正面的理由為真愛而死。回歸世界的露朵被安排回到葡萄牙定居,但露朵拒絕了,她覺得安哥拉才是她的家。經歷了被遺忘的二十八年,在安哥拉獨立後的混亂史缺席,露朵卻從一個殖民者完成了「本土化」的過程。

難道「遺忘」比「記憶」更重要?作者是否在暗示,只有人人能夠遺忘和放下自己不堪的部分,才得以在後殖的國度建立一個和諧的新社會新國家?

又或者是一個反問,在遺忘和放下那些黑暗和不堪的部分後,我們就能建立一個和諧的新社會新國家了嗎?

 #季風書評〈《天才為何成群地來: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書評〉文:蔡智彰圖: 枯麻 · KuMa 回顧近幾十年全球的變化,高度發展的科技猶如洪水般傾瀉而來,儼然成為人類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科學也順其自然成為人們重視的領域,其中更有甚者試圖以科學...
23/09/2023

#季風書評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書評〉

文:蔡智彰
圖: 枯麻 · KuMa

回顧近幾十年全球的變化,高度發展的科技猶如洪水般傾瀉而來,儼然成為人類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科學也順其自然成為人們重視的領域,其中更有甚者試圖以科學來解釋世界的法則、規律,為世界找出一個真理來。這顯然與過去的主流傳統思想有所不同,如中國傳統思想便認為世界的真理是「道」,又如中古歐洲神學家認為世界的真理是「上帝」等。科學的發展明顯取代了過去以哲學或神學為主導的地位。我對於科學並沒有任何專業的知識,所以不能給予相關重要的資訊,但我想藉此來說說人文學科在科學的崛起下是如何逐漸不被社會重視而慢慢走向邊緣化。這也是王汎森《天才為何成群地來》一書中想表達的主要觀點。

此書清楚地闡述人文學科現在究竟身處於什麼樣的處境與危機,正如書本用「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作為副標的用意,序中亦寫到:「收在本書中的文章大多是從人文優先的角度出發看事情,從科技實證之外的人文精神層次出發考量問題,從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前提去考慮現代社會的發展,或是考慮知識創造過程中的人文面向」,其中「人之所以為人」這段話更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對我們而言,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人文學科是否還能站立住腳?

由於此書以作者的各篇文章收集而成,主題繁多,雖說內容是以人文精神層次角度出發,但畢竟牽涉廣泛,我不能一一抽出細說,只能以幾個方面去探討。但正因為是從人文精神層次的角度出發,所以其中內容是有所關聯的,我相信透過這幾方面的探討也能窺探書中背後的中心所在。其中大致可分為三點來談。第一,此書前面相當大的篇幅都在討論史學的部分,如史學近幾十年的情況、史學的分類以及史學面臨的危機等,畢竟史學在人文學科一直占據重要的地位,因此我認為從史學的危機討論中可以側面反映出人文學科的危機。第二,書中亦論述到有關台灣人文「知識分子」逐漸沒落的問題,因為過去中國古代的「士」以及近代的「知識分子」都是以人文方面為中心,但一九八〇年後台灣言論界以及學術界逐漸被工業化的社會與科學家所主導,人文「知識分子」不再處於領導的地位而走向邊緣化,所以有必要對這方面做出一番解釋。第三,此書一部分是關於王汎森與他老師的各種回憶,尤其是在普林斯頓大學與余英時、杜希德等教授的受學經歷,不過這一部分我並不會涉及,而是把目光放在書中幾篇對學者的一些治學方法和建議,這些建議宛如一個滔滔不絕的水源,對被困在沙漠的人充滿著各種希望。我非常希望透過上述的三方面能把書中背後的大致觀點給闡述清楚。

#史學新派別的誕生與史學危機
在研究史學史之時,我們得以發現史學在十九世紀末以及二十世紀末有著激烈的動蕩變化,但王汎森卻認為二十世紀末的史學趨勢可謂是比十九世紀末異常洶猛。後現代完全動搖了歷史學的各種概念與基礎,十九世紀的蘭克學派已不再受到歷史學家的過度重視。其中年鑒學派(書中還舉有其他史學派別,這裡只拿年鑒學派為例)的出現便是動搖傳統史學其中的一派,王汎森也自認曾受到年鑒學派的影響。年鑒學派使學界針對史料的抉擇不僅局限在特定的人物與事件中,而是把視角放在更廣大的地方,如書中便提到布勞岱的《菲力普二世與地中海世界》只有七、八十頁是寫那世人所認為最重要的戰役,而其餘內容則更多關注地理、空間與物質文化等等,只因布勞岱認為歷史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整體的概念」使到一系列過往不被重視的歷史慢慢被人重視起來,年鑒學派開始對不同方面的歷史做成研究,心態史就是年鑒學派的貢獻之一。由於學界一般只會注意那主流的思想,不會特意關注百姓階層的心態如何影響社會的發展,所以書中就以凱撒為例,其說到:「凱撒時代一定有一些心態是從凱撒到他手下的士兵所共同擁有的心態,是集體的、整體的」。雖然年鑒學派對之前史學有所改正,但與蘭克學派一樣是注重歷史的客觀和嚴謹的。

除了一些史學學派對傳統史學有著挑戰之外,書內也談及史學在二十世紀最後的一、二十年的流行趨勢。比如學界以「下層的歷史」、「小歷史」、「閱讀的歷史」、「婦女史」、「身體的歷史」等各種新角度出現對歷史做出了不同的詮釋。這無疑是一種發展和進步,因為真正的歷史並不是直直往一條道路跑的,其中會有許多分叉路,雖然最終的目的地都一樣,但選擇的路以及過程所見的風景決然不會一樣。正如韋伯的「因果多元論」理論所說,韋伯認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出現絕不是單一的因素所造成,可以有宗教、政治、文化、法律種種因素互相纏繞而成。所以歷史也絕非由單一的因素所造成,其中有著縱向與橫向的影響,不同角落的歷史都不應該被忽視。書中就有一篇幅是重新思考E. H. Card的《什麼是歷史》(What Is History)一書,很顯然這種重新思考帶有一種重新定位史學的意味,這亦是王汎森所提及的「重訪」歷史。不過這種「重訪」是針對某些邊緣、被人看不見的歷史,他也將這些稱之為「執拗的低音」。其實也符合新史學流派的發展,史學家已不再把眼光局限於主流的歷史層面,更多留意被忽略的或非主流的歷史層面。

科學的興起使史學也漸漸往科學靠攏,想為歷史找出一個永恆的定律來。書內也一再提及法國史家勒·華·拉杜里在一九六八年所發表 一篇短文,這篇短文在末尾說到:「至遲到八〇年代,史學家如果想要生存,他或她必須同時是一個電腦程式設計者」,斬釘截鐵地認為電腦是必不可缺的研究機器,可是這樣的研究顯然只適於人口史、物價史、家庭史等高度需要計量的領域。這種以科學的計算方式來詮釋歷史提醒我們史學有往科學領域靠攏的傾向。不過王汎森也認為電腦的出現確實為學術研究帶來巨大的好處,如要查找一些關鍵詞和特定的資料能在極短時間內獲取。雖說如此,他也認為電子資料庫只能帶來輔助性的作用,千萬不可就此跌入陷阱而失去熟讀歷史經典文獻的能力,他在一文中就清晰說明互聯網與電腦的出現對書文化的危害非常巨大。除了電腦與互聯網的出現之外,他也提及由於人文學科在自然科學強大的籠罩之下導致「書的文化」開始轉變成「論文文化」,而人文社會科學不斷追逐SSCI或其他的指標系統學刊等原因也使學者重視期刊論文多於「專書」。不難看出人文學科種種的發展都有邁向自然科學步伐的傾向。

#台灣人文「知識分子」的沒落和危機
要知道「知識分子」在中國社會一直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無論政治、文化以及思想方面決然與「士」撇不開關係,直至一九〇五年科舉制度的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接觸新學的「知識分子」興起,「士」才開始慢慢消失,但其精神毫無疑問轉移到新的「知識分子」身上。我覺得中國傳統的「士」與新起的「知識分子」兩者分別在於他們與政治的接觸有多深,前者是直接介入政治的,後者則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但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最終關懷都是為了社會秩序與人民的幸福,這也看作兩者直接或間接上的傳承。王汎森在書中便提到,占據中國中心的一直都是人文知識方面,如「士」需要熟讀四書五經等人文經典才能通過科舉考試,所以人文知識是政治、社會中必不可缺的東西。而到了中國近代的「知識分子」顯然也延續了這個傳統,他們都希望透過人文知識來改良社會,即使不是當官,但也希望透過自己的知識權利去影響實際掌權之人,這便是古代的「道」尊於「勢」的理想。

直至一九四九年後由共產黨執政的中國對知識分子則產生了天差地別的態度,所謂的「道」尊於「勢」的理想顯然是不可能的。中共對知識分子的各種「批鬥」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事件明顯暴露出當時候知識分子的處境。余英時先生一篇就曾說明中國一向對知識分子有著壓制的傳統,只是四九年後的中國情形絕對比之前還來得可怕。當然不止中國有反智的情況出現,在全球各地歷史依然可以尋得同樣情形,如以賽亞·柏林在《自由及其背叛》一書中就說到盧梭討厭那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知識分子和專家,而對接觸大自然的農民有著無比的讚賞,認為農民更懂得生活和自然的本質。這與中共的理想似乎有那麼點相似,但兩者的出發點絕對是不同的。

相比於中國,台灣的處境即使不那麼好,但也未至於到淒慘乃至見不到希望的地步。王汎森談到就算一九四九年後胡適、傅斯年與殷海光等自由主義者的知識分子,還有後來主要是中央研究院為主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如余英時、許倬雲、李亦園、林毓生、胡佛等一輩都在台灣言論界和學術界有著領導力和影響力。可看出台灣還允許「道」接近「勢」,不至於在四九年後的中國那樣「道」與「勢」的關係已經是水火不容。即使如此,王汎森卻認為一九八〇年後人文學者已經不再占據主流,社會所尊崇的對象已然是新富豪或電子工業鉅子等,現實的利益超越政治人物或學者的發言,功利化的社會快速形成。

除了面對工業化的社會,「科學文化」也是導致人文學者逐漸凋零的其中元素,如書中引用了許倬雲先生的看法,其說:「在中央研究院,文史在二十世紀是很重要的學科,但在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壓過一切」。人文學者在言論界以及學術界的發言權不再扮演領袖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科學家。王汎森也一再提醒科學家雖然不特意打壓人文學者,但兩者畢竟有著不同的學術取向,其說:「科學家取代了人文學者,成為社會的主導者,他們不會打壓人文,但問題是他們有隔膜,所作的決定往往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台灣的人文「知識分子」面臨的正是晚清「士」所面臨的情況亦或是更為龐大的危機,開始被工業化的利益和科學的取代而漸漸消失,所以台灣人文「知識分子」在社會地位上的轉變是我們應該注重的。或許王汎森在書中所引用《莊子》裡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可以為我們道出人文學科的重要性。即使人文學科在如今的社會或許看不出有什麼大用,但在某一天突然就能派上用場了,尤其當我們遇上「人之所以為人」這些問題時更是有著莫大功用。

#如何治學?
對於治學的方法王汎森有他獨特的見解。其中書內就提及「政務官」與「事務官」之分,這也是章太炎所述,其云:「蓋學者亦如官吏中有『政務官』與『事務官』之別,戴氏如政務官,其事務官之職務則後人為之擔負也」。簡而言之「政務官」的職責是能開創一個大方向,在某一事物可以提出一種新的思考模式,負責制定政策,如戴震在清代的思想學術領域中就開出許多新穎的題目。至於「事務官」的職務則是專門解決某一種問題,當然這個問題可以有大有小,主要在特定領域中實驗其理論的可能性。「政務官」是策劃謀略的人,而「事務官」是負責實行那謀略的人。那學者究竟應該走哪條路呢?王汎森便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兩者應該互補。如果只會策劃謀略,卻不專注深入研究,那最終只成為泛泛空談。但如果只是斤斤計較那細節,不曾用廣大的角度俯視,到頭來只會困死在自己的學術道路上。

當然單靠自己在研究上單打獨鬥是不行的,這亦是書本標題為何設為「天才為何成群地來」的原因。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們應該要清楚意識到這點。尤其我們在學問遇到瓶頸,一直埋頭研究都研究不出個答案時,應該出去和別人交流一番,很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突然就茅塞頓開了。王汎森在書中便強調了學問是「一群人把一個人往上頂」,他觀察到英國幾位人文學大師幾乎有著參加不完的聚會,可是依然能在學術研究上有著很高的成就。原因是這些大師能在聚會中獲得突發的靈感,這些靈感不是從瀑布上直直流下來,而是從側面碰撞而來。正如裡面以柏林的社交狀態為例,有人常常擔心柏林過度的社交生活會影響他的學問,殊不知柏林那本經典的《刺猬與狐狸》小書是他與牛津巴利奧學院的古典學家討論時受到的影響,那位學者告訴柏林古希臘詩人阿爾基諾庫斯(Archilochus)有一段殘句:「狐狸知道許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隨後柏林正好發現這兩種性格可以形容托爾斯泰小說作品中的兩種歧性。我的意思不是指每個做學問的人都要常常和人打交道,事實證明人文學者必須要做好孤軍奮斗的心理準備,但偶爾和他人交流,靈感可能就突然從側面碰觸而來,這是我們永遠不能預估的事。

我個人認為王汎森在書內還提到一件事情很值得我們參考。他說在台大有個傅鐘每小時鐘聲會有二十一響,原來是傅斯年在台大擔任校長時說過「人一天只有二十一個小時,另外三小時是要思考的」,王汎森則認為三個小時太多,覺得每天至少要留個三十分鐘乃至一小時去思考以及想想怎樣才能更進一步。我倒覺得三十分鐘或者一小時仍然太長,平日我們只需花個十分鐘或者五分鐘去整理腦海的知識,建構出一套有邏輯並且完整的系統即可。而一天可以分幾次去思考,如早上醒來思考一次,下午吃飽後思考一次,晚上睡前再思考一次,正如曾子所言的「吾日三省吾身」,不然思考的時間太長反而淪為空想而耗費太多精神。

#結論
書內所牽涉的主題太廣,並且每一主題所針對的範圍都非常值得重視,但我不能逐一討論,所以只好把幾個重要部分抽出來好讓大家抓到重心之處。雖說書本的標題是「天才為何成群地來」,但我以為副標的「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顯然更為重要。我本身的專業就是在人文學科,因此看到如今人文學科所面臨的危機不禁感到一絲擔憂。王汎森在書中已經再三強調人文知識的重要性,身處各種科技包圍的我們,只是懂得如何生活卻不知真正的生活是何物。

或許我們可以用書中引用日本禪師山本玄絳一句話來反映我們未來的方向:「我們吸收各種文化資源,皆不過是敲門磚,是要敲開門,喚出其中的人來,此人即是我們自己」。科技與工業化的時代使人們沉浸於各種幻象之中,從而迷失自我,但它們其實和人文知識一樣只是敲門磚,最終目的只是喚出我們自己來。

 #季風書評 〈愛貓人士必備好書——《貓走過的近現代:歷史學家帶你一窺日本人與貓的愛恨情仇》心得〉文:顏漢霖跟我比較熟悉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很喜歡貓咪,雖然個人沒養,但也常常在網路上做出所謂「雲吸貓」的舉動。因此我一看到 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
12/09/2023

#季風書評

〈愛貓人士必備好書——《貓走過的近現代:歷史學家帶你一窺日本人與貓的愛恨情仇》心得〉

文:顏漢霖

跟我比較熟悉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很喜歡貓咪,雖然個人沒養,但也常常在網路上做出所謂「雲吸貓」的舉動。因此我一看到 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真邊將之所著的《貓走過的近現代:歷史學家帶你一窺日本人與貓的愛恨情仇》便馬上決定一定要讀。

雖說近幾年來飼養貓咪的人數不斷增加,網路上也出現許多分享可愛和趣味貓圖的網站以及社交媒體賬號,但其實大多數地區的貓咪熱潮應該都是近現代才有的行為,大多數的古人應該還是比較青睞於狗。古代的西方人一直都有女巫和魔鬼可以化身成貓的傳說,就算是中國古代愛貓人不少的情況下,依舊有許多「恐貓」的文獻流傳下來,例如清代的《貓苑》一書就收錄了許多涉及貓咪的故事和奇談,其中就有「野貓不死,久而能成精怪」的說法。有趣的是,日本也有貓咪一旦超過10歲就會變成「貓又」(日本傳說的貓咪妖怪)的說法。這大概跟古代貓咪通常不長壽的情況有關,不然如果都像現代一樣,家貓平均壽命至少10年的情況下,豈不是個個家貓都要變成貓又了?

《貓走過的近現代》的作者是早稻田大學的真邊將之教授,他通過追溯日本跟貓咪相關的史料、文獻以及藝術作品,來探討日本人對貓咪觀感的變化。書中就有許多非常珍貴的資料,包括古代日本的貓咪藝術圖畫,以及日本史上最早的貓咪照片等等。

不過這並非在說古時候的日本對貓咪就有好的觀感,像前面提到的「貓活超過10歲就會變成貓又」的說法,古時候的日本對貓咪的印象通常是負面的,不是覺得貓咪很陰險狡詐、懶惰、諂媚,不然就是覺得貓咪跟妖魔鬼怪有關。甚至會將貓咪跟一些負面的女性特質相結合,不僅對貓的特性各種歧視,也相當厭女。

這並非說古時候的日本就沒有愛貓人士,但當時的人們觀念跟我們現代尊重動物生命有很大的不同,像家裡的貓咪一旦生育後,就會把幼貓拿去殺掉或淹死;要是貓咪染病或者做了壞事(比如偷吃鄰居家的食物),也可能被殺害。加上日本傳統樂器三味線需要使用貓皮來製作,因為貓咪被殺害根本是很平常的事情,貓咪的待遇再怎麼說都稱不上好。

改變的契機是明治維新後,因為1908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柯霍醫師建議日本人通過養貓來補抓老鼠,以降低鼠疫的流行,於是日本政府推出各種養貓的獎勵政策,讓貓咪數量大幅度增加,貓咪的身價也倍增,甚至還有貓咪的交易市場出現。這個交易市場跟現今純種貓咪的買賣不同,買賣雙方重視的是貓咪的抓鼠能力,其次才是貓咪是否好看。

但這個熱潮也是曇花一現,基本上這個時期大多數的日本人飼養貓咪依舊是很功利的思維,貓咪能夠補抓老鼠、有用處的時候,就會繼續飼養;但貓咪沒有用處後(有其它方法取代滅鼠功能),就會毫不留情的遺棄貓咪。在二次大戰期間,由於缺乏食物和資源,甚至會將貓咪殺害,將肉拿來吃,將皮拿來製作成布料等等。

不過由於愛貓人士的增加,貓咪的地位依舊逐漸提升。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走向復甦,經濟生活改善,貓咪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飼養貓咪的思維也從原本的功利主義,調整成貓咪是心靈寄託,最後甚至將貓咪視為家人的情況。最直接可以看到區別的情況,就是災難的時候。在關東大地震時,如果有人拯救貓咪,或者將珍貴的糧食保留給貓咪,會被譴責說明明人都還沒救出或者人都不夠吃了,為什麼還要理會貓咪。但現今已經有各種救援寵物的做法,包括市面上都有著教導寵物主人平時要如何做好準備,以便在災害的時候能夠帶著寵物逃脫的知識。

網路和科技則是將貓咪的熱潮推至最高點。以前要拍攝可愛或有趣的貓咪照片,都需要有一定的財力購買相機和菲林,而且拍攝後還需要沖洗照片,沒有投稿到雜誌或報章上的話,就只能小範圍流傳。但現在就不同了,任何人只要拿起手機都可以拍攝貓咪照片,然後輕鬆點幾下就可以將照片上傳的網路世界讓全世界人欣賞。尤其各種跟貓咪有關的訊息都能夠在網路上輕易找到,這也鼓勵了更多人士加入養貓的圈子裡。

可是貓咪地位提高的同時,加上現今人們居住的方式有所改變,所謂的「貓害」也逐漸成為一個問題。作者有指出因為現今人們對鄰里關係較為淡薄,因為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會先跟鄰居溝通尋求解決方式,而是直接投訴到公家單位,或直接傷害貓咪,這就導致「貓害」的紛爭在現代不斷增加。書中就有提到有居民跟餵養浪貓的人士產生衝突的情況,我在台灣的貓咪群組也有看到類似的爭執發生,只能說我們這些愛貓人士喜歡貓咪也要用正確的方式來進行,這才能避免其他人感到不愉快。

這當然是一本非常輕鬆閱讀的書籍,我個人尤其強烈建議各位愛貓人士都入手一本,畢竟書中還有許多可愛貓咪的照片(比如說貓咪躺在真空管電視睡覺的照片)。我也期望其它國家也有人可以探討類似的歷史資料,想必會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季風書評 〈《零觸碰親密》心得〉文:顏漢霖因為蔣亞妮老師在講座有推薦,所以去讀了由 時報出版  出版、 林新惠 的新作《零觸碰親密》。故事講述一個由AI全面控制的社會,以杜絕傳染為名,禁止人與人之間的一切觸摸,之後更進一步進入「人機配種...
11/09/2023

#季風書評

〈《零觸碰親密》心得〉

文:顏漢霖

因為蔣亞妮老師在講座有推薦,所以去讀了由 時報出版 出版、 林新惠 的新作《零觸碰親密》。

故事講述一個由AI全面控制的社會,以杜絕傳染為名,禁止人與人之間的一切觸摸,之後更進一步進入「人機配種計畫」,將人類大腦移植到矽膠義體之中,並與專屬的生化配偶配對。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說這本小說從2020年起就開始創作,前後共寫了三輪才完成。閱讀時,書中人與人之間零觸摸的孤單感,一直令我回想起我們剛剛經歷的疫情。在這場疫情裡,我們被迫分隔成一個個孤島,而且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願這麼做。從這裡來看小說的設定,人類願意接受親密觸摸的一切禁令,貌似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自AI「誕生」以來,幾乎每個幾年,一旦AI技術有所突破的時候,都會有「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爭議。而在科幻題材裡,許多所有AI取代人類的作品都不是什麼好的結果,最經典的自然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系列,講述試圖殺死所有人類的AI,這也是許多科幻電影裡AI會有的思維,那就是針對人類執行的滅絕計劃,似乎我們人類自己都很清楚人類有多令人感到厭惡。

雖然包裝在科幻小說的外殼之下,但我個人閱讀《零觸碰親密》時,真的覺得這根本就是警世的寓言故事。歷史上不也看到許多極權政府,是由人民一點一點地放棄自己權利才導致的結果嗎?如果AI一開始就要求人類刪除自己的自我意識,那大概會遭遇許多人的反抗,但AI卻一點一滴地不斷入侵人類的範圍裡,讓人類逐漸失去自由選擇的能力,也失去了反抗的意志,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刪除我自己」,成為一具失去靈魂,宛如行屍走肉的軀體。

最諷刺的重點在於,所有這一切都是從「為了人類」的名義出發,無論是控制所有人類社會、禁止觸摸、人機配種,還是最後的刪除人類自我意識,AI都是宣稱自己是為了人類的幸福和美好,甚至稱刪除了自我意識的人類會感受到「無邊的快樂和無盡的自由」。但AI自己是否相信這點呢?

這也是《零觸碰親密》的另一個新的嘗試,許多科幻創作裡的AI都是理性到甚至沒有任何人性的存在(會想要消滅人類也是基於這些理性的思維),但《零觸碰親密》的AI卻明顯受到人類的影響,甚至會直接接入反抗AI的人類大腦,以理解人類並調整自己的政策。也因此儘管AI不斷宣稱自己超越人類,但它們依舊帶有人類的缺陷。也因此當AI宣稱自己是為了人類利益的時候,它們是否真的是為了人類利益呢?還是它們也自以為是為了人類利益呢?

小說中接近結尾時,當主角質疑AI為何要將所有人類變成無意識的存在,一直都很冷靜的AI卻很急切的為自己辯護,彷如人類似的。或者說,就好像一直以來的極權政府為自己辯護的樣子。

除了政治方面的隱喻,小說也在探討到底何為人類,何為人生?如果我們只能夠在一個虛擬的環境裡過活,這樣的人生還有意義嗎?如果我們的人生只能夠在他人的操控下進行,這樣的人生還能夠叫做我的人生嗎?而小說的主角在移植到矽膠義體後,可以輕易被專屬的生化配偶控制情緒或刪除記憶,最後還刪除掉自己的自我意識,這樣的「我」還算是人類嗎?抑或不過是由他人控制的玩偶而已?

現實對AI科技的爭議大概會繼續延續下去,但科技就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工具,最終取決於人類。就像有人使用科技來反抗極權,也有極權政府用科技來鎮壓人民。而閱讀林新惠的這本《零觸碰親密》,也許可以讓我們對科技有更多的反思,那有一天當AI真的無處不在時,我們才有可能保有自我和自由選擇的意識。

 #季風書評 〈《向加泰隆尼亞致敬》心得〉文:顏漢霖我中學時期在學校圖書館看了一堆西方和日本的翻譯小說,其中就包括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以及《動物農莊》,「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一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不得不說這兩本小說形塑了我的世...
03/09/2023

#季風書評

〈《向加泰隆尼亞致敬》心得〉

文:顏漢霖

我中學時期在學校圖書館看了一堆西方和日本的翻譯小說,其中就包括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以及《動物農莊》,「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一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不得不說這兩本小說形塑了我的世界觀,埋下了我反對獨裁政權的種子。

去年貓頭鷹出版了喬治·歐威爾的非虛構紀實作品《向加泰隆尼亞致敬》,書中是歐威爾記敘自己參與西班牙內戰的事情,這場內戰從1936年開始,直到1939年結束。內戰的起因跟西班牙錯綜複雜的歷史有關,但也跟西班牙社會的分裂、文化和語言的不同、以及經濟能力和階級的差距有關。7月13日右翼領袖荷西·卡爾沃·索特洛被警察暗殺,這導致了7月18日西班牙各地的軍隊叛變,內戰就此開啟。

在內戰開始後,馬德里作為執政的共和派政府所在地,就遭到受納粹德國及法西斯義大利支持的法西斯軍隊圍困,而巴塞隆納作為加泰隆尼亞地區的首府,以及與法國相鄰的原因,便成為另一個對抗法西斯軍隊的重鎮。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義勇軍就此源源不絕從法國邊境湧入巴塞隆納,加入共和政府的民兵團,而歐威爾便是其中一人。

但戰鬥的經歷其實相當荒謬,首先是他們這些民兵團根本沒有接受到足夠的訓練,也沒有獲得足夠的武器,出征前一人甚至只獲得五十枚子彈。到了前線後情況也沒有變得更好,兩方陣營相距甚遠,但又缺乏遠距離的進攻武器,彼此的射擊也都亂射。也因為缺乏各種有效的進攻兵器(比如說大砲),常常有士兵被賦予「喊話任務」,拿著一個大聲公,對敵軍喊出各種精心策劃的宣傳詞語,以求讓敵軍「醒悟迷津」,投靠我方。當然我無意質疑這場內戰的危險性,實際上死亡的人數也不少,但看歐威爾的記述真的覺得有夠荒唐,一群有為青年就這樣死在戰場上,根本虛耗。

關鍵是如果死亡後能夠建立起他們理想的社會的話,那他們的死亡可能還有一些意義。但歐威爾後來因傷離開前線回到巴塞隆納後,才發現社會主義陣營也開始內鬥。明明大家都是為了對抗法西斯陣營而來,結果共和軍內部對彼此也一口一個「法西斯」。最後史達林派系將托洛茨基派系大規模逮捕、秘密囚禁甚至處決。

歐威爾一來是身體狀況不適合繼續打戰,二來也是因為看到這種內鬥的恐怖氣息,因此決定離去。為了離去,他需要獲得退役證明,因此他只好回到前線取得體檢不合格證明,再到席塔莫的馬統工黨民兵總部得到退役證明。可是這個時候巴塞隆納的局勢已經惡化,他還需要獲得英國領事館核發的護照,並蓋上當地警察總長、法國領事及加泰隆尼亞移民局的蓋章,才能前往法國。於是歐威爾只好讓妻子留在旅館,自己則是在白天時裝成英國觀光客,晚上則是尋找隱秘的所在躲藏以避免警察的抓捕。這段經歷讀起來真的很有間諜電影或小說的感覺,他好不容易才成功離開巴塞隆納,到了法國後,才安全回到英國。

對歐威爾而言,他身體上的傷恐怕比不上他內心受到的傷害。他本來是抱著滿腔熱血和理想前往西班牙,想著可以多殺一個法西斯就多殺一個法西斯,結果自己派系的好友和同夥反而被打成法西斯,所以他才會說「這場戰爭也留給我最恐怖邪惡的記憶」,而這也明顯改變了歐威爾對共產主義和左派的美好想像,所以他之後的作品裡,才會對極權統治不斷批判和嘲諷,無論那是左派還是右派。

 #季風書評 〈《寫你》心得〉文:顏漢霖讀完由印刻出版的蔣亞妮另一部作品《寫你》。這是作者的第二本作品,我是先讀了她的第三本作品《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才回來讀這一本。而《寫你》其實寫了很多作者身邊的人的故事,就像楊佳嫻在推薦序裡有提到的...
02/09/2023

#季風書評

〈《寫你》心得〉

文:顏漢霖

讀完由印刻出版的蔣亞妮另一部作品《寫你》。

這是作者的第二本作品,我是先讀了她的第三本作品《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才回來讀這一本。而《寫你》其實寫了很多作者身邊的人的故事,就像楊佳嫻在推薦序裡有提到的:「《寫你》寫了很多你,寫父親,寫母親,寫女人生命裡的其他女人,還有男人。」

和書籍同名的散文〈寫你〉,就是在寫著作者的父親。我和自己父親的關係到底如何,還真的不太好說,作為他唯一的兒子,他大概對我有一些盼望吧,但我跟他真的太過不相像了,他曾經開玩笑地說,我唯一跟他像的地方就是接近脖子的發跡線也是歪的。不過如果要說我對父親的記憶,大概就是香煙的氣味,以及一次又一次地幫他買香煙的過往。

作者對父親的回憶也跟氣味有關,陪父親到麵包工廠拿吐司時的香味,她父親後來開了牛肉麵店燉煮牛肉的氣味還有牛油和豆瓣的味道,以及她父親抽煙導致她過敏的氣味。但她依舊不願意對父親提重話,因為「這些不間斷的油煙與煙灰」依舊比她父親從外面帶回來的氣味溫柔,她對家的眷戀其實令我感到共鳴,雖然我的情況有所不同,但也許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對家的美好想像,卻無法達致。

跟〈寫你〉相對的則是〈寫妳〉,寫的就是作者的母親。我跟母親的關係相較之下比較親密,但也只是相較而已。有趣的是,能夠從作者母親身上看到我母親的影子。作者提到自己母親時有說「她是一個好人,但大概不是一個好媽媽」,大概我母親也是這樣子的。像作者母親將所有眼淚都給了她,我母親大概將所有的心酸都給了我們家人。像作者的母親一樣,我母親也很勇敢,雖然她不像作者的母親可以一個人跑到外國去追愛、一個人也能夠處理好搬家的事宜,但如果不是我母親勇敢撐起這個家的話,很可能我們一家人早就流離失所了。

除了寫雙親,作者在書中也寫了跟友人的相處。她在〈歧路〉中談她和自己年輕歲月的好友相處的點點滴滴,但兩人卻因為彼此不同的個性,走上了人生的歧路,關係也逐漸平淡。作者有提到兩人一起去旅行,迷路的時候,她的友人會毫不猶豫直行,而她卻會停留在原地等待。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是一樣的,明明年輕歲月多麼親近的友人,也不一定就能一起走到人生的盡頭。但也許曾經擁有過就是值得祝福的事情,

也許很多人喜歡讀散文的原因,不過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情緒太多的想法,自己卻沒有辦法整理好,只能藉由他人的文字才能夠明白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也藉此獲得一絲慰藉。而讀蔣亞妮的散文,總是讓人驚訝於她的「真」和「赤裸」,彷彿能夠藉著文字走入她的心裡,也從她的文字更加看清自己。紛紛擾擾的年代裡,我們應該感到幸運,因為我們還能夠讀到這些文字。

Address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季風報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