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_北大

瘋_北大 粉絲專頁內容包含:

【瘋美食】-三峽地區隱藏美食分享!
【瘋校園】-校園與升學大小事分享!
【瘋娛樂】-影劇娛樂八卦趣事一把抓!
【申訴管道】-提供同學在校園生活中所看見不合理,
或有損學生權益的事件,可以私訊「瘋_北大」粉絲專頁,
我們將會為你發聲!

大家好,這裡是學生會新聞部為了籌備瘋北大第131期的校園刊物,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忙。校刊內容將會以攝影、圖文的方式呈現。我們誠摯的邀請你將北大校園內的景色紀錄下來,「你如何看待環境?」,將會牽動這本刊物的內容和有趣程度。為了讓大家在拍照時能夠...
17/11/2024

大家好,這裡是學生會新聞部
為了籌備瘋北大第131期的校園刊物,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忙。校刊內容將會以攝影、圖文的方式呈現。

我們誠摯的邀請你將北大校園內的景色紀錄下來,「你如何看待環境?」,將會牽動這本刊物的內容和有趣程度。

為了讓大家在拍照時能夠有一些思考方向,我們也提供了以下十一個主題供大家投稿:

①顏色北大
收集校園中的綠色、紅色、黃色以及藍色的風景。希望大家蒐集照片的時候能夠好好的享受美麗臺北大學的每個小地方!
(例如:落日的紅色北大、鬱鬱蔥蔥的綠色草坪)

②北大國際觀
找尋校園中異國風情的、國際化的地方人事物
照片越有創意越容易被選入刊物!
(拍攝英語課本、語文中心辦公室就過於直觀)

③與環保、環境議題相關的景色
並不需要很嚴肅的環境議題景象,這個主題會開放同學備註拍攝理念,因此任何事物你能扯到環境/環保的主題我們都會接受。 (例如:街上使用環保杯的人、晚上燈火通明的大樓)

④不同時間,同一地點
請選擇一個地點,用「固定的拍攝模式」在不同時段拍下同一地點的景色,並且和我們分享你有什麼發現!

⑤校園秘境探索
在此投稿只有你知道的校園秘境,並且用文字描述這個地方,至多100字

⑥校園哪裡適合放一隻暴龍?哪裡適合小丑出沒?
利用新聞部專用圖檔,找找校園中哪些地方有他們出現一點都不違和

⑦雲朵塗鴉
看看那朵雲像什麼?加上塗鴉投稿給我們!

⑧迷因創作者
學校裡面哪些場景很有故事性?拍照下來加上文字對話!至多四張且為同一組迷因

⑨校園動植物
不包含人像

①⓪人像攝影
請勿未經他人同意進行拍攝,有侵害肖像權之虞

①①聯覺投稿
照片不只有視覺,在特定情況下也會促發其他感官的運作。請上傳讓人彷彿能聽見、聞到、觸摸到的照片!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Ubv0pjSKLRkibzMBuwdNWQ0wj1mSb9u_?usp=drive_link
(⬆️該連結為主題⑥暴龍、小丑之圖檔,請以此做後製並完成投稿

最後,為了鼓勵大家參與,只要投稿照片,就能參與「抽獎」,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們的活動,讓我們能製作一本出類拔萃的校刊。(更多詳細資訊已在表單中提及;抽獎資訊將在日後更新~敬請期待🙌🏻)

-今天是Herculine Barbin 的生日,相信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誰。生於1838年法國的Herculine Barbin是首位書寫自身痛苦生命經驗的雙性人。她被當成女孩撫養長大,最後卻被迫以男性身份生活。她於所任教的學校愛上一位年輕的...
08/11/2024

-
今天是Herculine Barbin 的生日,相信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誰。生於1838年法國的Herculine Barbin是首位書寫自身痛苦生命經驗的雙性人。她被當成女孩撫養長大,最後卻被迫以男性身份生活。她於所任教的學校愛上一位年輕的女性教師並因此失去工作,最終以自殺結束了生命時。今天同樣也是紀念他的國際雙性人團結日(Intersex Solidarity Day),接下來便來介紹這個節日
|甚麼是雙性人|
雙性人是指那些在生物學上具有非典型性別特徵的人士,這些特徵可能涉及生殖器、染色體、性腺(如卵巢或睪丸)或性激素模式。這些生理變異使得他們的性別特徵不完全符合通常的男性或女性分類。
雙性人的生理特徵可能在出生時被察覺,也可能在青春期或其他人生階段才顯現。具體情況會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具有外部生殖器與典型的男性或女性不同,而有些則可能有內部器官或染色體上的變異。
|雙性人是雙性戀嗎|
雙性人跟雙性戀其實是兩碼子的事。「雙性戀」是指戀愛上喜歡男生及女生;而陰陽人則是指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報告,「雙性人」性別特徵包括染色體、性腺、性激素或生殖器的變異導致「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體的典型二元概念」。 換句話說,即是「不完全是男生或女生」,至於心理跟生理性別偏向男還是女則因人而異。
簡單來說,雙性人涉及生理特徵的多樣性,通常在出生時或生命過程中被醫學診斷,而雙性戀涉及對多種性別的情感或性吸引,屬於性取向的範疇。
|雙性人團結日的目的|
許多組織會透過講座、座談會、展覽等活動,介紹雙性人的生理多樣性,討論雙性人權利、社會接受度以及他們面臨的挑戰,並透過倡導和遊行活動和社交媒體宣傳分享陰陽人相關的資訊、經歷、標語等,並鼓勵他人支持雙性人權利、加入示威、遊行等活動。旨在鼓勵社會接納和尊重雙性人的身體和自我認同,並推動立法保護他們的權益,特別是反對非必要的醫療干預、保障陰陽人自主選擇權等。
|結語|
雙性人群體的存在提醒我們,性別和生理特徵是多樣而複雜的,不應簡單地被二元化。在過去的歷史中,雙性人經歷了太多的誤解、偏見和不公正的待遇,而現在我們更清楚,這種多樣性值得尊重與接納。無論一個人的身體特徵如何,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平等的權利、自由和尊嚴。為雙性人創造一個包容、理解的世界。
參考資料:
【國際陰陽人團結日】認識節日來源拆解3大迷思/誤解
國際陰陽人組織中文版Oii-Chinese
[節日] 11/8國際陰陽人(雙性人)團結日 - Bi the Way.拜坊

圖文:臺北大學新聞部部員 陳柏瑞
#瘋北大 #臺北大學 #雙性人 #雙性戀

05/11/2024

【心湖會館吃什麼?】
#北大 #台北大學 #學餐 #採訪 #大學 #大學生 #校園 #瘋北大 #台北大學三峽校區 #校園

【段號證?我需要這個酷東西】|你要到板橋嗎?|現在要離開學校去板橋、永寧等等地方的同學們上車時總會聽到司機問你:「要到某某地方嗎?」。若你回答:「是的,我要到XX」,那你將會從司機那裡獲得一張綠色小卡:段號證。並且司機會耳提面命要你保管好,...
30/10/2024

【段號證?我需要這個酷東西】

|你要到板橋嗎?|
現在要離開學校去板橋、永寧等等地方的同學們上車時總會聽到司機問你:「要到某某地方嗎?」。若你回答:「是的,我要到XX」,那你將會從司機那裡獲得一張綠色小卡:段號證。
並且司機會耳提面命要你保管好,不可以遺失或者毀損,否則是要賠償的喔!

|到底上不上國道?|
北大對外路線絕大多數需要行駛快速道路或者是國道,但只要接近尖峰時間,從校門口開始到上國道前的每個站牌幾乎都大排長龍,很多時候只接收大門口一站的乘客公車就不再收乘客了,有鑒於法律規定高速公路及快速道路乘客不得站立,北大校門以後的乘客在尖峰時間很大機率要等兩班公車才得有座位可坐。過往司機仰賴計數器確保上車人數不超過既有座位數,但到上國道前最後一站時,偶有發生站位乘客不願下車,甚至與坐位乘客發生爭執,車上乘客數多於座位數,導致公車無法上國道,不僅造成司機員困擾,也拖延廣大乘客搭車時間。

|段號證??我需要那個酷東西|
簡單一點來說,段號證有點類似於「公車行駛期間的身分證」。在車上的這個期間裡面如果你擁有這個段號證作證明,可以確保在客滿情況下不會突然被司機「請下車」。為了避免站位、或者偶爾發生站位乘客明明在上國道前會下車,但突然又改變心意賴著不走等情況,以至於造成司機困擾,抑或是影響其他乘客的搭車時間及權益,9月26日起於15線行經國道或快速道路的路線實施段號證政策,以上所述公車路線包含:908、910、916、917、920、921、922、925、932、939、940、941、948、965、三峽-台大跳蛙公車,擴及範圍包括板橋、林口、中和、鶯歌、蘆洲、三峽、瑞芳、土城及北市信義區、台大醫院等地,初步評估每日受影響人數大約近三萬人。

|民眾隱憂|
領取段號證的政策確實可以確保司機與乘客之間爭執產生的機率,也能夠維護其餘欲搭乘國道行駛路段乘客的權利。但民眾對此不免還是會因此有些疑慮:

『衛生問題?』
一輛公車僅擁有大約40張左右的段號證,一天下來同樣一張票證被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乘客「從頭到腳」摸了一遍。又或者因為現今這個時代太多潛在病毒、流行病、傳染病,有些乘客不免會因此對於票證的衛生問題提出疑問且感到擔憂。

『又刷卡又拿證?』
常搭乘大眾交通運輸的民眾大部分都使用悠遊卡而非現金,現在這個政策上路之後變成上車時不是刷卡接著找座位而已,而是要先回答司機的問題,接著刷卡再拿段號證,甚至很多乘客覺得上車之後到下車這段時間要保管好票證以免遺失賠償,讓他們壓力很大。

|回應民意|
根據上述問題,台北客運表示,在一台公車有限段號證的情況下,公司知道民眾最擔心的莫過於衛生、清潔問題,因此公司也積極加強消毒工作,若有污損便不再使用,也希望乘客的體諒以及支持。
至於刷卡又要拿證這件事,公司也表明這種發放票證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下確實會大大降低乘客及司機間爭執發生的機率,乃至於提升顧客乘車品質以及消除搶奪座位的困擾,終歸是利大於弊,依舊希望乘客儘量配合。

|結語|
台北客運及新北市交通局皆表示:市區公車沒有限制長短途乘車問題,有些乘客會利用上高速公路前的站位上下車,但高速公路因禁止站位,因此造成司機控管秩序多費心。此措施為台北客運降低司機額外壓力作法,建議台北客運持續觀察後續成效滾動調整,以不影響民眾權益與安全為宗旨。還需仰賴社會大眾的支持使社會更和諧的運作。

參考資料:
人間福報|台北客運避免搶座糾紛 15路線給發「段號證」
奇摩新聞|獨/3萬通勤族注意!台北客運15線發「段號證」避爭車位

圖片來源:
封面、最後一頁|
奇摩新聞:獨/3萬通勤族注意!台北客運15線發「段號證」避爭車位
中間頁數|canva

收集資料難免有誤,歡迎指教
圖文編輯:新聞部部員 錢安庭

【成長的選修課:大學該不該打工?】       大學一直是自由的象徵,進入這個階段後,我們相較以前有更多課餘時間可以靈活運用,除了和課業奮戰外,不少人會選擇去「打工」。許多調查更顯示,這股大學生打工潮正一年比一年火熱。那麼,你是否也曾思考過...
26/10/2024

【成長的選修課:大學該不該打工?】

大學一直是自由的象徵,進入這個階段後,我們相較以前有更多課餘時間可以靈活運用,除了和課業奮戰外,不少人會選擇去「打工」。許多調查更顯示,這股大學生打工潮正一年比一年火熱。那麼,你是否也曾思考過──打工究竟適不適合自己呢?

|非打工不可嗎?打工可以學到什麼?|

蒐集各種資料後,本文整理出兩項打工前的自我評估,即打工動機與打工的不可取代性。在考慮是否投入打工之前,應該先問自己:「我想得到什麼?是不是只有打工能帶給我?」

根據TUN大學網2023年的調查,開學後有打工計畫的學生佔83.5%,比起上一年同期成長1成。首要動機為賺取零用錢,其次是賺取學費或生活費,累積不同的工作經驗則排名第三。不可否認地,我們可以觀察到當代學生的某些追求確實無法單靠校園學習達成。

以「累積不同的工作經驗」為例,職場上培養出的技能如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感、個人財務管理、實務上的學習以及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的能力,往往較難以在學校中學到。此外,不少學生會選擇和自己科系相關的打工職位,不僅能學以致用,還能提早適應職場,提升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而這些從工作場所得來的經驗和本領,最終也會被他們帶回校園和生活,反饋在學生角色需要處理的任務上,幫助學生表現得更好,形成學習的正向循環。因此,無論個人的打工動機如何,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打工才能真正為學生帶來價值。

|時間管理大師:如何平衡打工和學業 |

一般來說,多數人對打工最大的擔憂是蠟燭兩頭燒,無法顧及學業。1111人力銀行就曾針對這點進行調查,結果顯示,97%的大學生目前正在打工或有打工計畫,其中卻有 50%的學生認為打工與學業無法兩全。說明多數大學生雖然對打工充滿興趣,卻有一半沒有自信自己能夠做好時間管理。

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每件事,仰賴合理的時間管理。《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在書中提到一個「要事第一」的習慣,意思是最重要的事情應該被優先處理。而為了什麼釐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少人推薦使用「時間管理矩陣」作為工具,以「重要性」與「急迫性」為軸線,綜合兩者後,決定各事項的處理順序。一天只有24小時,妥善分配時間才能讓身兼多職的學生們擁有健康的生活步調。

|北大×打工|

北大學生在打工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與挑戰。

首先,北大周圍環繞著住宅區,提供許多受學生歡迎的家教和補習班工作機會。此外,北大校園內也有許多校內工讀職缺,例如各系辦、圖書館或行政單位等等。這些工作對本校學生來說不僅能節省大量通勤時間,更能靈活配合課表,成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然而,以家教工作為例,這類工作應徵標準相對也較高,北大學生可能因為校名或外界的刻板印象等原因面臨質疑,無法獲得理想的職位,這給有求職需求的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與競爭。最後,學校周遭商業活動不如市中心發達,像餐飲、零售或娛樂業等打工機會有限,若選擇往返市中心打工,則需承擔額外的時間和交通費用。

|結語|

適當的打工可以帶來經濟支持和職場經驗,但前提是清楚自己的目標及優劣勢,有效平衡時間,才能讓打工成為一堂富含成長養分的選修課。

收集資料難免有誤, 歡迎指教
圖文編輯:新聞部部員林以晴

參考資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生打工潮 與時間「金金」計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打工觀點各不同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學生時期該打工嗎?網友正反兩派意見大公開!
yes123求職網|開學打工與家教計畫調查
1111news 產經新聞網|學生開學打工規劃調查

圖片來源:
vocus|《與成功有約》10分鐘讀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Pexels

#臺北大學 #台北大學 #新聞部 #瘋北大 #北大 #學生 #打工 #大學生活 #時間管理 #學習

【Y2K–21世紀的老派浪漫】 千禧年潮流回歸!快來加入2000s vibe‧₊˚🖇️✩ ₊˚🎧⊹♡ |Y2K是什麼?|Y2K一詞是「Year 2000」的縮寫,源自於當年科技界所發生的「千禧蟲危機」。當時電腦尚未發展成熟,程式的運算在計時...
23/10/2024

【Y2K–21世紀的老派浪漫】

千禧年潮流回歸!快來加入2000s vibe‧₊˚🖇️✩ ₊˚🎧⊹♡

|Y2K是什麼?|

Y2K一詞是「Year 2000」的縮寫,源自於當年科技界所發生的「千禧蟲危機」。當時電腦尚未發展成熟,程式的運算在計時制度上出現了矛盾,因而流傳著電腦大當機將導致社會癱瘓的假設。雖然此假設最後沒有成立,但這股動盪卻為時尚界帶來了新的點子。

現今則多定義Y2K為「1990年末期至2000年的穿搭風格」,強調華麗、浮誇以及多色相、高飽和的配色,典型元素包括低腰牛仔褲、大logo單品、手繪塗鴉、運動套裝以及腋下包等等,也融入對科技與未來的想像。除了時裝的應用外,如何拍出Y2K風格的照片也必須有所講究,例如反手側身邊走邊拍、開超廣角俯角自拍,並使用濾鏡營造模糊與顆粒感。

|逆潮流的興起|

總說時尚是個輪迴,多年前被認為過時的穿搭,在如今卻被譽為前衛,例如70年代流行的喇叭褲、印花襯衫,近年來以「復古風」重回時尚潮流。是什麼讓復古潮流席捲全球?市場研究公司 Embrain Trend Monitor在2023年針對韓國19歲至59歲的民眾進行了「復古文化相關認知調查」,結果顯示,有81.1%的人認為復古文化的流行是因為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比過去困難,懷念過去的人越來越多。

社會的不穩定是促成逆潮流興起的主因之一,面對不熟悉的狀況時,人們會本能地戒備、抗拒,並產生懷舊之情,此時舊事物便成為理想的象徵,藉此撫慰對未來感到不安的心理,對於Z世代而言,未曾參與的過往世界充滿對純樸與美好的想像,而逆潮流則賦予年輕人回到過去的可能。

COVID-19肆虐後的後疫情社會,如同2000年瀰漫著未知與恐慌,Z世代的年輕人效法Y2K風格,以浮誇、張揚的穿搭來回應時代,溫和地傳達反抗理念。社群媒體的興盛更使Y2K蔚為風潮,人人皆可透過IG、Tiktok等社群平台大放光彩,引起模仿潮;Y2K能快速風行的原因也和快時尚有緊密的關聯,快時尚為年輕人帶來了大量豐富且價格低廉的衣著選擇,降低了參與Y2K時尚的門檻。

|復古概念創造出的未來–Y3K|

流行從不停滯,Y2K仍在延燒,Y3K便掀起一股風潮。Y3K是指3000年代的潮流,風格體現出虛實交織、空間融合與未來科技感,充滿科幻氛圍。

科技感是Y2K流行強調的元素之一,身處2000年的人們對於未來的科技充滿嚮往,因此在Y2K風格的作品中經常可見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元素。Y3K則延續了Y2K對科技發展的展望理想,結合了AI和VR等元素,營造出超現實的情調,例如金屬質感、霓虹光效等等。

Coco Chanel女士名言:「時尚易逝,風格永存。」,即便Y2K或Y3K風格某天將不復流行,仍為千禧世代與Z世代跨越時空的共同回憶。

文字編輯:新聞部部員黃寗珈

圖片來源:
第一頁/封面|IG
第二頁|Pexels
第三頁|IG
第四頁|Envato
第五頁|Aurora Boutique
第六頁|X
第七頁|Pexels

參考資料:
經理人x八分生活|Y2K 風格紅什麼?為何深受年輕人喜愛?4穿搭元素一次拆解
AsiaKOL亞洲達人通|「熟悉」卻又「新鮮」 20、30歲年輕人引領的「復古」熱潮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Y2K意思是什麼?Y2K風格長怎樣?穿搭、拍照怎麼做?Y3K又是什麼?
Vogue|認識 Y3K 潮流配搭的5個必備元素!Y2K 已經過時?一文看如何輕鬆打造 Y3K 日常穿搭

#臺北大學 #台北大學 #新聞部 #瘋北大 #北大 #逆潮流 #復古潮流

【瘋北大  vol.130】從紙本到數位:紙本刊物的興衰與電子刊物的崛起自民國98年以來,新聞部便開始製作校園刊物,希望透過這些刊物為北大的學生們帶來多元、不同且深刻的生活視角。這些刊物紀錄了北大從98年至今的變遷與成長,見證了校園的各個面...
19/10/2024

【瘋北大 vol.130】
從紙本到數位:紙本刊物的興衰與電子刊物的崛起

自民國98年以來,新聞部便開始製作校園刊物,希望透過這些刊物為北大的學生們帶來多元、不同且深刻的生活視角。這些刊物紀錄了北大從98年至今的變遷與成長,見證了校園的各個面貌與時代變革。至今,刊物已發行超過130期(包含新生特別刊物),目前這些珍貴的紙本刊物紀錄已納入圖書館館藏,期待透過納入圖書館館藏將紙本刊物長期保存,也讓未來的學生與校友共享這份寶貴的校園記憶。

|瘋北大 vol.130|
瘋北大第130期的內容以「崇拜」為主題,崇拜就像一種追尋的過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深入探索,無論是撕裂現狀、盲從潮流、羨慕他人,還是信仰某種價值或愛著一個存在。那些附加在我們身上的符號和形象,或許是我們內心崇拜的投射,也可能是我們希望成為的「那個人」、我們渴望的「那件事和物」。

刊物以「瘋專欄」、「瘋文學」、「瘋音樂」、「瘋穿搭」四大主題去反思和咀嚼這些過程,讓我們能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無論最終我們是否變成了心目中崇拜的樣子,這都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旅程。希望大家能細細品味這些文字,從中喚醒對自我的認識和接納。

目前,瘋北大第130期目前也已放置在各大學院的書報雜誌架上,歡迎大家閱覽並免費索取或收藏!

然而,在未來,
瘋北大也將從紙本刊物改以電子刊物的形式發行!

但究竟是因為什麼,
讓紙本刊物漸漸被電子刊物取代呢?

|紙本刊物與電子刊物的比較|
我們從可獲得性、製作成本、環境影響、耐用性及保存和閱讀體驗比較此兩者的優劣。(如圖六)

|紙本刊物的不可取代性|
紙本刊物提供了真實的觸摸感和重量,翻閱的過程本身就帶有一種獨特的儀式感,這是電子刊物無法複製的。紙張的質感、封面的設計和印刷的工藝都讓紙本刊物具有無可替代的實體美感。

紙本更適用於長時間的深度閱讀,特別是在書籍和專業期刊上。且其具有收藏的意義,限量版的書籍或特殊版本、封面的刊物更具有文化與歷史價值。紙本印刷也可以展現出色彩的細緻與豐富度,這對於藝術類書籍、攝影作品或設計類刊物來說尤為重要。紙本的印刷品質能良好地呈現視覺效果,讓閱讀更具感官享受。

很多人對紙本刊物有情感上的依賴,從兒時閱讀的記憶到收藏書籍的喜悅,紙本刊物承載了讀者個人的情感體驗與回憶,這是電子刊物難以觸及的。紙本刊物的這些特質在某些領域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即使數位化已成為趨勢,它仍在特定的讀者群體中保持著獨特的地位。

因此即使未來瘋北大刊物改以線上發行,不再能免費索取並收藏,新聞部仍會放置1-2本於各大學院的書報雜誌架上,讓喜愛紙本刊物的大家依然可以實際閱覽實體刊物!

瘋北大第131期預計於1月的時候線上發行!敬請期待!

文字編輯:新聞部部長黃千嫚

圖:
第一頁 / 瘋北大 vol.130封面
第三頁、第八頁 / Canva圖庫

#瘋北大 #臺北大學 #刊物 #電子刊物 #紙本刊物

-隨著「卷哥卷姊」在大學的流行,近兩年「內卷」這個詞在中國被廣泛使用,「內卷」甚至在2021年被中國選為十大熱詞”內卷化“(Involution)這個概念最早源自人類學和社會學,主要由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紀登斯在1963年的研究中提出。他...
16/10/2024

-
隨著「卷哥卷姊」在大學的流行,近兩年「內卷」這個詞在中國被廣泛使用,「內卷」甚至在2021年被中國選為十大熱詞
”內卷化“(Involution)這個概念最早源自人類學和社會學,主要由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紀登斯在1963年的研究中提出。他在印尼的農業研究中,觀察到一個現象,即隨著勞動力的增加,生產力卻並未隨之提高,反而出現了資源分配的停滯和效率的下降,這被稱為”農業內卷化“。
具體來說,”內卷化“指的是一種社會或經濟體系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了極限後,無法實現進一步的突破,而只能不斷在原有範疇內強化競爭,卻無法獲得質的提升。
這個概念後來逐漸被引申到其他領域,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用來形容某些組織、社會結構或個人競爭中出現的停滯或低效現象。例如,在教育、職場或城市生活中,內卷化往往指的是過度競爭和重複勞動,投入大量精力卻無法獲得相應的回報。
那反觀臺北大學內部,「內卷」無疑和課業、成績、書卷獎離不開掛勾,學生之間與係排的過度競爭,然而這種競爭並未帶來實質上的學習提升或改善,反而導致大量學生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但卻難以獲得相對應的回報,甚至使整個人變得更加壓抑和內耗,這樣,真的是大學要賦予我們的意義嗎?
內卷的存在,使得多少學生為了單單讓學期總成績從高分群中脫穎而出,而一周多花了幾十個小時在上面,只為了多那一分而贏過其他人,卻放棄了原本的興趣愛好,即便如此,因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競爭優勢也未能明顯提升,反而造成了「大家都在讀書,不讀書就比不過他人」的錯誤想法。
雖說同儕間的競爭往往能激發出每個人潛在的能力,然而過度內卷化下的競爭,所產生的卻是身心靈傷害,根據調查,近四成(37.9%)的青少年缺乏處理課業壓力的能力,這導致約23.7%的學生出現嚴重憂鬱情況。這種問題在臺北大學內亦存在著。本系一位書卷獎得主曾和我分享過,自己為了追求書卷獎的頭銜,要求自己每次考試都要維持在90以上,然而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卻無法獲得自己的期待,反而產生了心理上的疾病並開始服用藥物治療。即便獲得了書卷的頭銜,這樣付出的代價真的值得我們讚揚嗎?
現今的校園內,「卷哥卷姊」成為了對一位認真的學生的讚揚,然而在讚揚的背後,難道不是內卷化下的悲歌嗎?
讀者投書:瑤離
#臺北大學 #內卷 #讀者投書 #課業壓力

臺北校區BOT案監察委員針對其必要性申請自動調查2024年9月27日,監察委員施錦芳、范巽綠、賴鼎銘透過新聞稿指出,2009年臺北大學核心校區遷往占地廣闊的新北市三峽區,臺北校區是否有辦理BOT必要性,監委認為此案有深入了解的必要,申請自動...
07/10/2024

臺北校區BOT案
監察委員針對其必要性申請自動調查

2024年9月27日,監察委員施錦芳、范巽綠、賴鼎銘透過新聞稿指出,2009年臺北大學核心校區遷往占地廣闊的新北市三峽區,臺北校區是否有辦理BOT必要性,監委認為此案有深入了解的必要,申請自動調查。

然而,臺北大學的BOT案是怎麼開始的呢?

|臺北大學臺北校區BOT案發展始末|

2009年,隨著臺北大學陸續將各學院遷移至三峽校區,既有的臺北民生、建國校區逐漸轉為以進修推廣教育、商務人士在職進修為主。

由於臺北校區使用率大幅下降,臺北大學於是自2013年開始辦理「國立臺北大學建國校區產業研發中心BOT案」,希望透過校區活化為校務及學術研究注入能量。

在教育部授權同意後,2021年1月12日,由國泰人壽攜手永聯物流與臺北大學簽約,引入國泰產業研發中心的資金及營運管理,投入45億元打造國內首宗「產業研發中心BOT」案,在建國校區興建地上12樓、地下2樓的產業研發中心大樓。

2022年6月13日,臺北大學與宏匯集團簽定史上BOT規模最大的校地開發案。此宗「臺北大學民生校區產學合作中心及校友會館新建營運移轉案」將由宏匯將斥資30.72億元,在民生校區打造產學合作中心、校友會館及多功能運動場館。

|各方的質疑|

然而,縱使校方認為整起BOT案有助於活化校地、增加財務收入、創造就業機會與培育創新人才等效益,仍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臺北大學前總務長、現任臺北大學統計系副教授李孟峰質疑建國校區的BOT案是賤租校地。建國校區可興建樓地板面積為9607坪,而鄰近的國泰營區地上權標租案可興建樓地板面積為11928坪,標售底價決標價卻達97.8億元,相較之下,臺北大學BOT案50年權利金加計地租名目大約收取42.25億元,學校賤租校地事證明確。

時任臺北大學總務長林恭正則指出,建國校區BOT案是依照促參法規定,符合公共建設範圍文教設施辦理,而學校用地屬大專用地,屬於公用財產,非公用財產才可採用地上權標租案,換言之,促參BOT案不可與設定地上權標租案相比。若相較於臺北市類似的促參案例,例如臺北內科產業支援設施BOT案、臺北數位內容創新中心BOT案,其開發權利金多在1~3億元,營運權利金也多以營業收入2%計收,對照之下建國校區BOT案所收取的權利金還來得更高。

在學生方面,BOT案亦引發不少反對聲浪,有學生指控BOT案使得臺北大學臺北校區成為罔顧學生權益的新租界。

學生團體學生參政連線召集人、臺北大學學生邱煜軒在社群軟體發文表示「校方已將建國校區BOT給國泰集團,犧牲未來校長及臺北大學全體師生的權益來換取短利」,同時,產學合作計畫的細節亦受到質疑,希望教育部應盡快出手,不允許任何人為了營利而剝奪學生學習的權益。

|BOT案潛在的影響|

1. 校地使用的定位模糊
BOT案將部分校地轉為產學合作和商業用途,如臺北大學民生校區將設置校友會館、運動場館等,雖然這些設施旨在促進產學合作,但如同各方的質疑,此次BOT案也被認為偏離教育本質,可能導致校地的公共性降低,變成以營利為導向的開發。

2. 經費與財務風險
BOT案涉及高額投資,而這類長期的投資項目可能面臨資金短缺、投資回報並不如預期等等的風險。這些財務風險最終可能由學校承擔,影響學校的財務穩定性。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權益,或是在社團、課外活動發展上的不利。

文字編輯:新聞部部長黃千嫚、新聞部副部長陳禹安

圖:
第一頁、第三頁(右)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第二頁 / Pexels
第三頁(左) / NTPUCE進修部FB頭貼
第四頁 / 中央通訊社

參考資料:
國立臺北大學辦理臺北建國、民生校區BOT案是否符合大學教學必要性 監察委員施錦芳、范巽綠、賴鼎銘申請自動調查 - 監察委員新聞稿
臺北大學校區BOT案 監委擬調查必要性 - 中央社
國立臺北大學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專區官網
國內首宗!國壽攜手北大打造產學合作BOT大樓 2025年完工 - 自由時報
臺北大學活化建國校區 攜國壽建BOT大樓 - 中央社
宏匯簽下史上最大校地BOT案 - 工商時報
臺北大學攜手宏匯集團BOT案 打造都會型校園 - 中央社
宏匯簽下史上最大校地BOT案與臺北大學簽訂50年契約,將斥資近31億元,開發5,500坪民生校區 - 中時新聞網

#臺北大學 #台北大學 #瘋北大 #監察院 #台北校區 #臺北校區

|前言|開學邁入第四週,在加退選系統正式結束後,想必每位學生都開始了固定的課程生活了。但你是否感到困惑為什麼自己課表上的課程數量有時候卻遠大於學分數呢?為什麼明明花了一些時間去了實習課或體育,卻連一個學分都沒有呢?這一切其實都和「零學分制度...
05/10/2024

|前言|
開學邁入第四週,在加退選系統正式結束後,想必每位學生都開始了固定的課程生活了。但你是否感到困惑為什麼自己課表上的課程數量有時候卻遠大於學分數呢?為什麼明明花了一些時間去了實習課或體育,卻連一個學分都沒有呢?這一切其實都和「零學分制度」這個名詞有著關聯喔。本篇文章便來介紹零學分制度。
|零學分制度的起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部與學校師生對於學分的看法也有著許多差異,而最早將「零學分制度」帶進校園,是1995年教育部與大學將「零學分」導入體育課程。
為了更方便理解零學分的起源,以下是與台灣大學體育課程和零學分制度相關的時間軸及重要事件:
1986年:依照《國民體育法》第 6 條第 2 項制定的《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未規定大學體育課程內容,交由大學自行決定
1995年1月12日:公私立大學校長會議決議「體育科目為一、二、三年級必修課程不計學分;四年級選修不計學分」,明訂體育課程為必修零學分。
1995年9月21日:教育部取消《大學必修科目表實施要點》,大學可自行規劃必修科目,繼續沿用零學分設計。
2003年11月22日:國立政治大學決議將體育課程納入共同必修課程,並維持零學分。
2009 年至 2012 年,實際規範各校或有不同。一種是形式不明文、實質採零學分,例如《國立清華大學體育實施辦法》僅規定一至三年級,每學期必須修習體育課、未言明學分。
另一種則是明文規定,例如《國立臺北大學體育實施規程》第二章第五條便言明「體育課程為本校各系必修課程,不計學分,修畢四門必修課程後,第五門起以一學分選修計算,修畢四門必修課程且成績及格者始得畢業。」
綜上所述,體育學分的規定在各校皆不太相同,也因此產生了許多正反觀點的碰撞,接下來便來探討零學分的優劣。

|零學分的優勢|
增加學習新知識的動力
由於0學分並不算入大學GPA和學期成績內,因此學生並不用擔心因為學習不擅長的技能和知識,導致成績影響自己對於未來的規劃。而更踴躍去嘗試多方面的課程,達到多元學習的目的。

簡化課程管理
以臺北大學為例,本校一般學生最高修習學分為25學分,而零學分制度的出現,能擺脫最高學分的限制,讓有學習熱枕的學生能用同樣的學分費用,多修習自己想要的課程,增加大學向學生提供的資源。

|零學分的劣勢|
因為0學分無法計算,所以每學期的學分上下限根本失效。比如25學分為上限,選課滿25學分再加體育和實習課,還是25學分,超重是學生自己的事;又以10學分為下限,選課滿8學分再加一門體育,並不會因為體育課每週上課兩小時,就當作你有滿足選課下限。因此零學分在計算修課量上面,是完全失效的。

零學分沒辦法算入GPA,因為那只是學校想要求學生的手段,並視為要求學生認真上課的正式課程。因此這也導致零學分帶給大家一種印象:沒認真上也沒關係,只要過就好。而這歸因於制度上的事實:零學分課程確實對成績而言根本沒差。
根據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在 2018年的調查,在705份線上填答問卷中,在被問及「請問你同不同意,如果『體育課』變成有學分的課,會更認真面對課程?」有71.5%學生認為「體育課變成有學分的課,會更認真面對課程」(非常同意 33.6%、同意 37.9%)。表示大學生體認到,大學課程不應差別對待,有授課即應給予學分。同時,大學將體育課程設為零學分,也讓學生的學習動力較低,影響學習成效。

|結語|
從上述可以發現,從同一面向去討論零學分,都有各自支持優缺點的人,閱讀至此,身為臺北大學學生的你,對於零學分又是如何思考呢?

參考資料:
大學零學分制度的批判與反思(林昆翰、林俊儒、何萬順)
Cheny沙龍:關於大學必修零學分體育課之個人淺見
國立臺北大學體育實施規程
政大學生會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Student Association|廢除零學分與學業退學制度

圖文: 新聞部部員陳柏瑞
#臺北大學 #新聞部 #瘋北大 #學分 #書卷獎 #學分限制

【孔子、𐤏黨到拿破崙 誰在意識形態?】📍前言今天是9月28日,一般人會直覺想到教師節、孔子的生日,而這篇貼文應該引用親子天下的文章介紹教師節由來。但你知道嗎?9月28日也是民進黨的創黨日,新聞部也可以因此介紹該黨的由來和歷史嗎?相信大部分人...
29/09/2024

【孔子、𐤏黨到拿破崙 誰在意識形態?】

📍前言

今天是9月28日,一般人會直覺想到教師節、孔子的生日,而這篇貼文應該引用親子天下的文章介紹教師節由來。

但你知道嗎?9月28日也是民進黨的創黨日,新聞部也可以因此介紹該黨的由來和歷史嗎?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反對,除了「政治不入校園」的標準答案外,「意識形態作祟」想必也是選項之一。但到底什麼是意識形態?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算不算其中一種?意識形態有可能不作祟嗎?

📍什麼是意識形態?

John Plamenatz 認為意識型態(ideology)是一種「世俗的宗教」。我們每個人在不知不覺間,都會於對立觀念之中做選擇,並對此抱持一些深信不疑、情有獨鍾的信仰,這暗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抱有一些無可反駁的信念,甚至「沒有意識型態」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由此可知,儒家思想也是其中一種,孔子反覆讚揚的「仁」和「禮」便是「信仰」的核心所在。

John Plamenatz 替意識形態下了一個中性且較精確的定義;而在政治學上,是指人們抱持的一群信念、態度與行為準則,會進而影響政治發展。比方說左派相信政府有責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因此會較支持政府多投入社會福利政策;右派相信自由競爭最有效率,因此會希望政府少干預市場。

📍意識形態感覺很壞?

誠如上述,意識形態應該視作一中性的名詞,沒有好壞之分,但在日常生活裡卻轉為負面用詞,例如:「你不要這麼意識型態好不好」、「 學者:政府意識形態作祟」。讓人認為意識形態指的是偏激的洗腦方式,或是虛無飄渺的空泛之詞,適合在政論節目上用來炒熱氣氛。

原因或許可以追溯至拿破崙時代。拿破崙重視實際的政治考量,因此認為哲學家或革命家是社會動盪的來源,遂以「觀念論者/意識形態者」稱呼他們,意旨擁戴黑暗的玄學或是空洞理論的人們。而過了一段時間,20世紀時,馬克思和曼漢再度使用這個詞,但被認為是合理化「既得利益階級」的託辭,後續又加上一些極權主義者的運用,使得「意識形態」被認為是道德敗壞的觀念。

📍結語

既然意識形態本質上來說一點也不壞,只是在過去曾被誤用,那麼實際上到底誰在作祟?我們往往會在新聞媒體上看到批評的言論,用「意識形態作祟」一言以蔽之,彷彿這是最強大的攻擊手段,但實際上只是空虛口號,就像一句髒話。我們應該如何審視這個詞,或者在說出口之前多一點冷靜,而不再落入拿破崙的窠臼?值得我們在今天就開始好好思考。

參考資料:
親子天下|教師節是怎麼來的?教師節的由來、日期與各國慶祝方式帶你一次了解
全國法規資料庫|教育基本法 第六條
菜市場政治學|政治意識型態:台灣人左傾與反商?(上)
志祺七七|罵別人「你很意識形態!」其實就是一種意識形態?到底意識形態是什麼?《生難字彙大辭海 》EP 009
意識形態與當代政治|什麼是意識形態?
鳴人堂|「意識形態」是髒話嗎?談韓國瑜與台灣常見的誤解

圖片來源:
第一頁/封面:Pexels
第三頁: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History/John Plamenatz on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第四頁:Pexels
第五頁:LE GALLERIE DEGLI UFFIZI/Portrait of Napoleon Bonaparte by François Gérard in 1810
第六頁(左):Busca Biografias
第六頁(右):goodreads/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收集資料難免有誤,歡迎指教回饋。
圖/文:新聞部部員 王昱涵
#臺北大學 #瘋北大 #新聞部 #意識形態 #教師節

【讓身心喘一口氣 面對低潮,我們可以做什麼?】|拒學風暴|2019年,旺報指出,2017年在臺灣幾乎每四位大專生就有一人休學,引起大眾廣泛討論。然而臺北大學社會學系陳婉琪教授指出,該篇新聞的休學流量的數據使用正確,但卻未區分大學、研究所與在...
26/09/2024

【讓身心喘一口氣 面對低潮,我們可以做什麼?】

|拒學風暴|

2019年,旺報指出,2017年在臺灣幾乎每四位大專生就有一人休學,引起大眾廣泛討論。然而臺北大學社會學系陳婉琪教授指出,該篇新聞的休學流量的數據使用正確,但卻未區分大學、研究所與在職等不同學制。若單純討論一般大學日間部的話,2017年的休學率為3.9%,也就是約每一百位學生便有四位在該年度辦理休學。過於誇張且錯誤的數據,可能引起社會不必要的恐慌。

但是,陳婉琪教授也提到,近年大學休學人數及比例的確可能有增加的趨勢。

根據教育部統計,111學年度大學學士班於學年底仍處於休學狀態學生,人數總計3萬5257人。因「志趣不合」而休學者有9954人,為主要休學原因。

「志趣不合」的組成原因其實相當複雜,根據聯合報的採訪,升學壓力、師生霸凌或僵化的學習方式都有可能成為學生因「志趣不合」而休退學的推力。

拒學風暴不僅僅發生在臺灣,鄰近的日本與南韓也正面臨同樣的問題。根據日本文科省的統計,不登校人數在2021年達到24萬人。南韓性別平等和家庭部的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的輟學生有五成六為高中生,其中因認為「學校教育缺乏必要性」而輟學者占三成八。

由此看來,學生的壓力往往與課業、志趣等因素有很大的關聯性,然而以大學生而言,我們的焦慮原因僅止於此嗎?

|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焦慮|

有許多人認為,大學生只要「玩社團、談戀愛、顧學業」就好了,哪來的煩惱?然而這樣的論述往往忽略了大學身為「轉大人」時期的意義,學生漸漸脫離既往按表操課的生活型態,開始學習當一個「大人」。

大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的專業知識,或者在進入大學後才認知到自己不適合這個科系,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情緒上的不安與迷茫。此外,有許多學生離鄉背井來到外地就學,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學習生活的自理,社群焦慮與孤獨的感受,這些都是學生可能的壓力來源。

也就是說,大學生並非「毫無壓力」,只是不同人生階段所面對的壓力不同而已。

|你可以試試這麼做|

1. 心理假
臺北大學自112學年度開始實施心理假制度,除期中、期末考試期間仍須檢附證明外,其餘時間同學毋須提供證明,每學期即可請至多五日的心理假。
當該學期累計三天心理假時,諮商中心將提醒導師關懷。同學若只是想喘口氣,不需要其他協助,亦可以提出討論。

2. 學生諮商中心
臺北大學亦有提供學生免費的諮商服務,同學可以透過學生諮商中心的諮商輔導E化系統預約或洽三峽校區行政大樓218室辦理。將有專業的諮商老師透過深度的會談,協助你面對生活中的困擾,過程中的晤談內容及測驗結果均是保密的。

生活與學習中,我們總難免遇到困境或壓力,而被突如其來的情緒所困擾。面對心靈的疾病,尋求幫助,我們才能走過每個下雨的夜晚。

文字編輯:新聞部副部長 陳禹安

圖片來源:Canva圖庫

參考資料:
簡立欣 - 大專休退學數創新高 2年逾9萬人 - 旺報
陳婉琪 - 「每四位大專生就有一人休學」? 有這麼誇張嗎?- 國家教育研究資料庫
張毓天、陳婉琪 - 輿論擔憂有理嗎?重新檢視休學趨勢 - 國家教育研究資料庫
許維寧 - 對所學茫然、休學生增加 大學推動「大一年」穩定就學 - 聯合報
游昊耘、許珮絨 - 休退學率連年上升 拒學風暴席捲校園 - 翻轉教育
徐承萱 - 心理假是大學生的「翹課神器」?學校讓我們無條件休息,許多人卻「不敢用」 - 換日線
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學生會粉絲專頁
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粉絲專頁

開學邁入第二週,想必大多數新生都熟悉了校園的每一棟科系大樓,那你是否有走進坐落於校園正中間,長的像貓頭鷹般的圖書館呢?裡面可不單單只是用來借書而已,本篇文章便來介紹除了借書之外的圖書館資源! |薦購服務| 滿心期待的走進圖書館去尋找自己喜愛...
21/09/2024

開學邁入第二週,想必大多數新生都熟悉了校園的每一棟科系大樓,那你是否有走進坐落於校園正中間,長的像貓頭鷹般的圖書館呢?裡面可不單單只是用來借書而已,本篇文章便來介紹除了借書之外的圖書館資源!

|薦購服務|

滿心期待的走進圖書館去尋找自己喜愛的藏書,卻發現圖書館沒有時是否感到失落呢? 沒關係,學校幫你買! 透過薦購服務,每位學生每個月可以向圖書館薦購最多五本藏書,只要你有填寫,就有可能在未來看見自己的愛書出現在圖書館裡 。

|我該怎麼推薦書呢?|

前往圖書館薦購網頁,填寫自己想要購買書單的資料,要注意 推薦購書目資料,請盡量填寫正確、完整,以便購得符合讀者所需資料。若有資料不全或錯誤(如未填寫 ISBN),則不予購置 除此之外,下列資料也不予購置:
1.已有更新版本之書目 。
2.違反著作權法之出版品。
3.2,000 元以上高單價圖書 。
4.連續性出版品、升學指南、題庫教科書之習題解答、口袋書、小冊子、筆記書、童書、漫畫等類型書目 。
5.內容涉及色情、暴力、宗教主題、政治爭議、性別偏見、非正規醫學、違反善良風俗等不符合本館服務目的之出版品 。

|空間座位管理系統|

想要認真讀書的同學,你是否經歷過在段考週找不到讀書的位子呢? 那使用空間資訊系統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透過網路上空間座位管理系統的網頁或圖書館外的機器,你可以提早兩週預約到圖書館內許多適合讀書的座位。
如果是想要讀到很晚的同學,坐落於圖書館跟資訊大樓的二樓中間可以開放到每天晚上12點的歐趴室跟遐想室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獨立的位子和插座、炎炎夏日的免費冷氣、全年無休的開放,都是超適合讀書的地點。 由於歐趴室跟遐想室皆採預約制,因此想要使用的同學需要到圖書館外門口的機器,或者在空間座位管理系統選擇時段預約後,方可刷卡進入
貼心小提醒:空間資訊系統的登入皆是使用臺北大學學生資訊系統的帳密。

|電子資源總覽|

除了實體的書本之外,學校的電子資源總覽也有許多資源,例如在做報告時需要尋找合適的文獻,可以透過資源總覽裡的華藝線上圖書館。只要用自己學生資訊系統的帳號便可以登入尋找需要的文獻。此外,此系統可以搜索到學校所訂購的全部期刊及資料庫,像月旦、財務報表、中國期刊全文全文數據庫等等。甚至還有電影可供觀賞。

|該如何使用電子資源呢?|

只要在網路上找到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查詢系統5.0,選擇自己想要用的資料庫後使用臺北大學學生資訊系統的帳密登入,就可以開始查詢資料囉。另外如果你是新生,就需要先線上辦理開卡作業,成為「有效讀者」後,方可正常使用。

除了上述的資源之外,圖書館還有許多功能是能帶給學生更多的便利和資訊,趕快拿起學生證進入圖書館吧!

參考資料:臺北大學圖書館讀者購書要點 。

圖文:新聞部部員陳柏瑞。
#臺北大學 #瘋北大 #新聞部 #圖書館 #臺北大學校園 #電子書刊

【越美越費力?淺談容貌焦慮與解決之道】開學一個禮拜了,走在校園你會在意別人的目光嗎?出門之前你總是在鏡子前反覆確認衣著嗎?|你容貌焦慮了嗎?|容貌焦慮在心理學上有被正式定義,臨床稱其為「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
14/09/2024

【越美越費力?淺談容貌焦慮與解決之道】

開學一個禮拜了,走在校園你會在意別人的目光嗎?

出門之前你總是在鏡子前反覆確認衣著嗎?

|你容貌焦慮了嗎?|
容貌焦慮在心理學上有被正式定義,臨床稱其為「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患者會將輕微的瑕疵放大審視,花上大量時間修飾,因此時常情緒焦慮,甚而引起抑鬱;不過別太擔心,當焦慮情形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學習,才可能被診斷為BDD。

大部分人體會到的焦慮情緒較為輕微,日常生活不會因此受到太多影響。不過輕微容貌焦慮就像是偏頭痛的小毛病般,時不時會讓我們想要迎合大眾的美學標準、將自己與他人做比較、對自己的身體部位感到不滿……進而累積身心壓力,改變行為模式。例如:疫情後許多人對自己外貌沒有自信,所以仍配戴口罩。\

|誰在讓我焦慮?|
除了個人經歷外(外表曾遭嘲笑、霸凌),社群媒體也是助長外貌焦慮的原因之一。套上濾鏡、修飾的照片使得用戶不自覺認同美應該是皮膚白皙、應該是身材精壯或苗條,進而要求自己能達成相同標準,殊不知追求這樣的美其實不切實際。

華爾街日報曾指出: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女都自覺身材不夠好,而 Instagram讓她們感覺更糟;臺灣兒福聯盟的調查也有相似的結果,國高中生使用社群媒體平台時間與容貌焦慮程度正相關。

|同場加映:自我客體化|
自我客體化(Objectification Theory)在1997年被提出,當時用來探討女性身體在社會中的物化現象與其對心理的影響,近幾年研究表示男性同樣也有類似情況發生。

簡單來說,自我客體化是在描述當有人頻繁借用他人視角想像自己時,不知不覺就會把自己當成他人觀賞的物品。該理論說明了女性為了讓自己的「觀賞價值」提高,符合社會文化標準,會對身材、樣貌習慣性自我監視,當結果不如預期,便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愧焦慮,這點與容貌焦慮症症狀不謀而合。

|我有容貌焦慮嗎?|
容貌焦慮容易發生在年輕人上,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學生,104人力銀行曾在今年做出大學生負面情緒報告,23.6%的大學生認同容貌外表是負面情緒的來源之一。

我們應該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1. 我會花很多時間照鏡子嗎?
2. 我會對身體的部位(如臉部、體型)特別不滿意,並且這種不滿影響了你的自信嗎?
3. 我會因為害怕別人對你的外貌評價而避免在公共場合露面?
4. 我會經常需要他人對你的外貌給予正面評價嗎?
5. 我會為了掩蓋自己認為的缺陷,而花費大量精力在打扮上嗎?

上述是簡易的自我檢測(摘節自醫師聯盟.健康筆記),能幫助初步判斷我們是否有容貌焦慮的傾向,意識到問題才可能尋求專業諮詢。注意:具體判斷仍應交由專業醫師診斷。

|解決之道|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對外貌感到不滿,但我們不需要因此在鏡子前虛度歲月或過度包裝外貌掩蓋焦慮與恐懼。

鴨子綜合症(Duck Syndrome)指的是鴨子在池塘滑水看來優雅從容,但實際上已經用盡力氣,代表著拼命偽裝的完美;我們應該認知到大眾的美感是理想化的樣子,完美存在於想像中,是永遠也追不上的,重要的是自我接納與承認美有各式樣貌,更何況為了避免他人批評而勉強的偽裝,反而會讓自己活在外貌焦慮的陰影下,到不如了解自我的本質,才能發現美在自己身上兌現。

參考資料:
容貌焦慮症是什麼意思?自我測驗、症狀、改善法 - 李秉勳 醫師
女性客體化身體經驗之探究摘要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構典藏
社群媒體濾鏡下的焦慮世代:你是否也正為了追求「不費力的完美」而痛苦? - 換日線
學生不願脫口罩?!疫情後,青少年的容貌焦慮 - 翻轉教育
臺灣兒少的社群時代容貌焦慮- 兒少聯盟
104大學生負面情緒報告
容貌焦慮是什麼? - 陪伴心理諮商體系

圖片來源:
Pexels

圖文:新聞部部員 王昱涵

收集資料難免有誤,歡迎指教回饋。
#臺北大學 #北大 #瘋北大 #容貌焦慮 #校園

Address

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新北市
237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瘋_北大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瘋_北大:

Videos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ontact The Business
  • Video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

Our Story

粉絲專頁內容包含: 【瘋美食】-三峽地區隱藏美食分享! 【瘋校園】-校園與升學大小事分享! 【瘋娛樂】-影劇娛樂八卦趣事一把抓! 【申訴管道】-提供同學在校園生活中所看見不合理, 或有損學生權益的事件,可以私訊「瘋_北大」粉絲專頁, 我們將會為你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