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 海外校园杂志及新媒体

  • Home
  • OC 海外校园杂志及新媒体

OC 海外校园杂志及新媒体 《海外校园》杂志与“有盏灯”新媒体网站(yzd.oc.org ),以有情、有理、有灵的文字,清新、知性、时尚的设计,与多元文化对话,呈现基督信仰的三观与生活方式。盼望与追寻真善美的你成为同路人。登录网站yzd.oc.org,阅读精彩文章。

舞子蜀敏銳地指出,我們在資訊爆炸與AI效率的時代,學會了跳過過程、加速獲取、迴避深度,卻也因此逐漸迷失方向。因此她問:當AI比我們學得快、知得多,人還有什麼價值?她從加繆的西西弗講起,一步步帶我們走入後疫情時代的真實處境:我們不僅在重複中疲...
30/07/2025

舞子蜀敏銳地指出,我們在資訊爆炸與AI效率的時代,學會了跳過過程、加速獲取、迴避深度,卻也因此逐漸迷失方向。因此她問:當AI比我們學得快、知得多,人還有什麼價值?
她從加繆的西西弗講起,一步步帶我們走入後疫情時代的真實處境:我們不僅在重複中疲憊,更在「被分心」與「被餵養」中漸漸失去自我。但我們真正的渴望不屬於這個世界,真正的滿足來自我們受造的本源。
「AI不是撒旦,也不是上帝。它帶有創造的影子,卻無法指向創造的本質。」
https://yzd.oc.org/20250727-2/
#數位時代的虛無感 #自我流失 #存在意義的追問
#科技與靈性反思 #尋找真正的滿足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讲述了西西弗每日推石上山,循环往复,以此隐喻人一生的荒诞与虚无。对加缪来说,人生本无意义,而真正的英雄主义在于认清现实,却依然能勇往直前。 可是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这块每日重.....

那年高考失利,她走进工厂,穿梭在昼夜轮转的班次里,成了无声机器中的一粒微尘。祷告时,她问不出自己想要什么,短视频里的幸福像隔着一层玻璃。直到某个夜班,一股郁结化作一页A4纸的文字。她才发现,原来写作能让人短暂地自由。她开始用词句抵抗疲惫,在...
26/07/2025

那年高考失利,她走进工厂,穿梭在昼夜轮转的班次里,成了无声机器中的一粒微尘。祷告时,她问不出自己想要什么,短视频里的幸福像隔着一层玻璃。
直到某个夜班,一股郁结化作一页A4纸的文字。她才发现,原来写作能让人短暂地自由。她开始用词句抵抗疲惫,在诗歌里对上帝说话,在新闻组的候选名单中与命运周旋——先是被取代,又意外回到原位......
https://yzd.oc.org/20250719-2/

#职场 #席石英 #人生转折 #工作 #高考

转眼又是高考季。记忆深处,语文考场上最后15分钟仍未动笔作文的窘迫,连同监考老师焦急拍在肩头的手,总让我泛起一丝苦笑。考完第一门,复读的预感已然清晰。然而复读班并非坦途,挣扎十日后,我选择了另一条路:学....

嫉妒、愤怒、委屈、忧伤……这些“负面情绪”,你是怎么面对的?作者Mia提醒我们,情绪不是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也不该被全然合理化或压抑。身为基督徒,我们可以学习一种更有盼望的方式——把情绪带到上帝面前。📖 圣经中的哈拿、耶利米,他们的眼泪与愤...
25/07/2025

嫉妒、愤怒、委屈、忧伤……这些“负面情绪”,你是怎么面对的?
作者Mia提醒我们,情绪不是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也不该被全然合理化或压抑。身为基督徒,我们可以学习一种更有盼望的方式——把情绪带到上帝面前。
📖 圣经中的哈拿、耶利米,他们的眼泪与愤怒并没有被神定罪,反而成了通往医治与信心的起点。因此,基督徒有一个不同于世俗心理学的四步路径:
觉察 → 分辨 → 认罪 → 管理
不靠意志压抑情绪,也不为罪性找理由,而是靠神的恩典真实面对、慢慢归正。

💬 当你觉得“信主的人不该有情绪波动”时,或当你卡在复杂情绪中动弹不得时,这篇文章会帮你找到一个真实、温柔、又坚定的属灵方向。

#情绪管理 #把情绪带到神面前 #哈拿的祷告 #觉察不是终点 #盼望的信仰生活 #心理学和信仰

最近看了一个关于自我觉察的教学视频,主张情绪不应简单分为“积极”或“消极”,而应被全然接纳,而非压抑。比如说,当员工因同事升职更快而感到嫉妒时,不该把嫉妒当作消极情绪而立刻自我批判,因为这种批判常常会...

当《驯龙高手》遇上以巴冲突的复和神学】小嗝嗝对夜煞的怜悯、关系的建立、勇敢挑战族群仇恨的剧本,与到《(不)可能的复和》中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基督徒之间的复和,有许多惊人的呼应。无论是《驯龙高手》中维京人与龙的转变,还是以巴复和事工中的“第三空...
24/07/2025

当《驯龙高手》遇上以巴冲突的复和神学】
小嗝嗝对夜煞的怜悯、关系的建立、勇敢挑战族群仇恨的剧本,与到《(不)可能的复和》中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基督徒之间的复和,有许多惊人的呼应。无论是《驯龙高手》中维京人与龙的转变,还是以巴复和事工中的“第三空间”,他们都教我们:“复和不是否认痛苦,也不是对历史装傻,而是在仇恨的剧本中勇敢说‘我不要照本演出’。”一位维京少年,一条受伤的龙;两个敌对群体的基督徒,一段艰难的共写旅程。
故事线竟意外重叠:
👀 从仇恨中看见彼此的恐惧
🧩 从身份撕裂中重塑信仰认同
🌿 在“敌人的眼睛”中寻找和平的可能
#欧雨虹 #巴以冲突 #驯龙高手 #复合 #仇恨

暑假跟孩子一起看了真人版的《驯龙高手》。电影讲述了龙与人之间长期互相残杀,维京少年小嗝嗝生活在一个以屠龙为荣的维京部落。在一次意外中,他射下了一条夜煞龙,但当他有机会杀死它,为自己争荣时,他却被夜煞的...

我的故事塑造了我。我是故事的捕捉者。我是故事的海绵,吸收来自外界的故事。我觉察并赋予自己的故事的声音。我书写并拥有我的故事。我成为我告诉自己的故事。故事赋予我统一性、一致性、目标与身份。上帝闯入故事。上帝的介入带来我对自我的不安与混乱。我经...
18/07/2025

我的故事塑造了我。
我是故事的捕捉者。
我是故事的海绵,吸收来自外界的故事。

我觉察并赋予自己的故事的声音。
我书写并拥有我的故事。
我成为我告诉自己的故事。
故事赋予我统一性、一致性、目标与身份。

上帝闯入故事。
上帝的介入带来我对自我的不安与混乱。
我经历解构与迷失。

此刻,我被邀请去倾听那尚未被讲述的故事。
我越来越寻找爱在我生命经历中的临在。
我意识到,总有更多的意义、更多的恩典、更多的爱等待着被发现。

进入新的年头,有一种崭新的感受,在修道院的学习给了我很多新的空间和启发,真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了一种平静中的丰富感。 今天的讲师是我们第一年的导师,MichaelJohnston。Michael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他有心理学的背....

AI能代替我们吗?也许它很聪明,但它有“灵魂”吗?“现在学生都用AI写论文,我开始怀疑自己教的是人,还是机器的使用者。”这是一位教授提早退休的理由——也是许多教育者的无奈。孙基立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深刻反思:当AI越来越便利...
16/07/2025

AI能代替我们吗?也许它很聪明,但它有“灵魂”吗?
“现在学生都用AI写论文,我开始怀疑自己教的是人,还是机器的使用者。”这是一位教授提早退休的理由——也是许多教育者的无奈。
孙基立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深刻反思:当AI越来越便利、精准、高效,人类是否也正在丧失“成为人”的能力?
从语言学习的浅尝即止,到不再需要“共同生活”的文化理解;从快餐式知识的投喂,到亲密关系的AI替代品——我们是否正悄悄习惯了“无需理解、无需共感”的交流方式?而教育,是否也在这一波浪潮中被去人化了?
这篇文章不只关乎教育,更关乎我们如何看待成长、关系、灵魂与独一无二的人性。

https://yzd.oc.org/oc170-07/
#孙基立 #语言学习 #教师 #工具性 #人性

最近我和一位刚退休的教授聊天,问到他为什么要提前退休,他说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他发现学生都用AI写论文,而且稍加修改后很难辨认。他觉得这样应付差事的“教导”和“学习”会渐渐让他失去工作的热情,因....

 ,基督徒为何仍要坚持写作?AI可以模仿语气、生成文本,甚至协助写作流程。但写作真正的核心,从来不是效率与点击,而是“我们为何而写”、“我们为谁而写”。在这篇文章中,毛叔提出10个深刻的思考,回应每一位文字事工者、基督徒写作者在AI时代的疑...
14/07/2025

,基督徒为何仍要坚持写作?

AI可以模仿语气、生成文本,甚至协助写作流程。但写作真正的核心,从来不是效率与点击,而是“我们为何而写”、“我们为谁而写”。
在这篇文章中,毛叔提出10个深刻的思考,回应每一位文字事工者、基督徒写作者在AI时代的疑问与挣扎——
写作是敬拜的操练,也是牧养的方式;
我们不是内容制造者,而是呼召下的回应者;
书写是抵抗浮躁的行动,是参与新创造的方式;
当点击率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们更需要重新辨认:什么是真实的影响力?什么是值得留下的文字?

【推荐给所有文字事工者、牧者、编辑、神学生、写作者……以及在时代浪潮中,仍愿意忠于呼召的人】
https://yzd.oc.org/oc170-06/

#写作与呼召 #基督徒写作 #文字是敬拜 #毛叔专栏

作者按: 本文怀着敬畏的心,与ChatGpt-4o合作书写(我提供架构和指引,4o帮助我找资料、扩充细节)。借此与大家共勉,在AI时代,仍旧忠于上帝对我们文字人的呼召。 不可否认,AI非常强大,也将改变许多行业的样貌,对于文...

当AI快速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自动驾驶到生成证道,从文件分析到写作参考,它确实帮了我们不少忙,也带来了许多省时省力的便利。然而,AI越聪明,我们越需要重新问:有什么是它永远无法替代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神学教授的自我提醒,也是与学生、弟兄...
07/07/2025

当AI快速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自动驾驶到生成证道,从文件分析到写作参考,它确实帮了我们不少忙,也带来了许多省时省力的便利。然而,AI越聪明,我们越需要重新问:有什么是它永远无法替代的?
这篇文章是一位神学教授的自我提醒,也是与学生、弟兄姐妹的诚恳分享——如何在AI助力下持续求真、思辨、创作,但又如何守住灵性中那部分最人性、最不可被替代的真实:真实的祷告、真实的默观、真实的关系、真实的恩典与盼望。

#潘怡蓉 #人工智能 #神学教育 #伦理 #灵性生活

近几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不仅在自动驾驶汽车、面部和语音识别、虚拟助理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今快速变革与创新所产生的多样化技术发展也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成为能够帮助人分析、推理.....

出租屋墙角的霉斑、纸箱里的十字架、玄关口的扳手、拆迁房里的甲醛、飘窗上的晨光……从一次次收拾行囊到终于挂上“以马内利”的黄铜门牌,这个家走过了七年迁徙,走过了旷野,也走过了约旦河。有人说,租房是无根的流离,但这篇见证告诉我们:只要神在其中,...
01/07/2025

出租屋墙角的霉斑、纸箱里的十字架、玄关口的扳手、拆迁房里的甲醛、飘窗上的晨光……从一次次收拾行囊到终于挂上“以马内利”的黄铜门牌,这个家走过了七年迁徙,走过了旷野,也走过了约旦河。
有人说,租房是无根的流离,但这篇见证告诉我们:只要神在其中,再临时的屋顶也能成为会幕,再逼仄的走廊也能承接流奶与蜜。哪怕墙角有裂缝,也能被晨光雕刻成伯利恒之星。

#搬家 #红海印记 #迁徙 #信仰

出租屋墙角的霉斑像一幅未完成的抽象画,在潮湿的雨季里晕染出深褐色的泪痕。第五次整理行囊时,3岁的儿子正蹲在纸箱堆里,用蜡笔在瓦楞纸上涂抹金黄色的十字架。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柔软的发旋上织出一顶流.....

想到在过往的经历中,也有不少类似的窘境,有时是环境,或许更多是性情所致,我坐在机场外的麦当劳,有些错愕地发着呆,也有许多更深的疑惑:我倒底在搞什么?怎么会落入这样的景况?原本安排得几乎完美,现在搞砸了,主到底要我看见什么?他对我有什么邀请?...
30/06/2025

想到在过往的经历中,也有不少类似的窘境,有时是环境,或许更多是性情所致,我坐在机场外的麦当劳,有些错愕地发着呆,也有许多更深的疑惑:我倒底在搞什么?怎么会落入这样的景况?原本安排得几乎完美,现在搞砸了,主到底要我看见什么?他对我有什么邀请?对,就是在这样的懊恼中,我都相信他的同在陪伴着我,引导我去观看和思考我的人生......

https://yzd.oc.org/20250625-2/

#彭怡珍 #灵修 #九型人格 #发现自己 #灵命塑造 #生命更新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节课程,我因为有事刚好在外地,为了避免超过缺课底线,我买到了非常优惠的机票,准备及时赶去上课,并且返回。可惜的是,我在外地,路不熟,到了机场又有一些耽误,竟然没赶上飞机。面对自己的失误...

这不是一篇“梦想照进现实”的移民故事,而是一个人如何在不确定中做选择,在动荡中维持秩序的记录。晨牧的文字没有夸张的情节,也不刻意煽情。它写的是疫情中的封闭生活、反复的搬家、与宠物的陪伴,以及在现实考量与信仰引导之间,逐步完成的一次跨国迁移。...
26/06/2025

这不是一篇“梦想照进现实”的移民故事,而是一个人如何在不确定中做选择,在动荡中维持秩序的记录。

晨牧的文字没有夸张的情节,也不刻意煽情。它写的是疫情中的封闭生活、反复的搬家、与宠物的陪伴,以及在现实考量与信仰引导之间,逐步完成的一次跨国迁移。

如果你正在面对某种“出走”或“重建”,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它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种思路:如何在限制中行动,在告别中保留完整的自我,在不确定中仰望那一位确定的。

#晨牧 #搬家 #迁徙 #疫情 #移民 #加拿大

今年冬天特别漫长,就算到了3月下旬,还会突然下一场薄雪。 即便如此,路边的野花已经探出头,白色的雪钟花在微绿的草间开放,它们像小仙子一样出现在大地上,轻盈可爱。被誉为早春小精灵的雪光花也开出了紫得发光的....

 ?在AI日益渗透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是该抵制它,还是拥抱它?艺术家王劼晟(Severn)在这篇文章中,以两幅富含神学象征的作品为例,细腻地展现了他与AI协作的创作过程。他不是简单地“使用”AI,而是将它视为一位“可以对话的助手”——从图像...
25/06/2025


在AI日益渗透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是该抵制它,还是拥抱它?
艺术家王劼晟(Severn)在这篇文章中,以两幅富含神学象征的作品为例,细腻地展现了他与AI协作的创作过程。他不是简单地“使用”AI,而是将它视为一位“可以对话的助手”——从图像生成到文本构思,AI始终是他思想与灵感的补充,而非替代。

他写道:“工具始终是工具,艺术家的核心在于思想。” 这不仅是对AI焦虑的回应,也是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提醒。
若你是一位创作者、教育者,或是对信仰与科技之间张力有所思考的人,我诚挚推荐你读一读这篇文章
#艺术创作 #王劼晟 #信仰和科技 #工具

AI话题近年来热度不减,尤其是自2022年末ChatGPT问世以来,国内外科技公司纷纷推出各自的AI模型并不断迭代升级。尽管如此,由于网络环境等因素,我身边的人日常对AI的讨论并不多。直到今年国内Deepseek发布,伴随媒体的大力.....

Address

MD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Telephone

+130132882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OC 海外校园杂志及新媒体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OC 海外校园杂志及新媒体: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