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S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SHS Program, 2011~2016, http://shs.ntu.edu.tw/
SHS, 科學/2016~, Jwu-Ting Chen in charge

SHS原指Society-Humanity-Science,屬於教育部跨科際教育(Trans Disciplinary Education)中程計劃(http://shs.ntu.edu.tw)。執行期限100-105年,旨在高等教育環境實驗「跨科際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著重社會參與、行動研究、合作溝通、語文表達、教育傳播。

自2016年起,原計畫總主持人,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接手部落格-「跨閱誌」主編工作。致力「教育傳播」(Education Communication),推廣專業與社會對話,跨越邊際,從事第三種文化事業。

23/05/2024

很高興下周五即將回到母校臺灣大學帶來一場史維林克的獨奏會!
這極有可能是人稱"阿姆斯特丹的奧菲斯"的史維林克作品第一次在台灣的全場演出!

5/31 (五)12:30-13:20
臺大文學院大堂
史維林克的荷蘭民謠

If, in some cataclysm, all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were to be destroyed, and only one sentence passed on to the next gen...
11/03/2024

If, in some cataclysm, all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were to be destroyed, and only one sentence passed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reatures, what statement would contain the most information in the fewest words? I believe it is the atomic hypothesis (or the atomic fact, or whatever you wish to call it) that all things are made of atoms — little particles that move around in perpetual motion, attracting each other when they are a little distance apart, but repelling upon being squeezed into one another. In that one sentence, you will see, there is an enormous amount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world, if just a little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are applied.

Richard Feynman

02/03/2024

參加過SHS的大概都認識鈺婷(Yuting Huang)。這是她的新事業,請大家多多分享。

張安婷要回化學系分享,可惜我週五在淡江要給演講,太可惜了。
21/02/2024

張安婷要回化學系分享,可惜我週五在淡江要給演講,太可惜了。

13/02/2024

鈺婷、藹然和福裕春節來訪。他們都為SHS或CASE分別擔任過Office Manager 或CEO,今天來家中相談甚歡。鈺婷有自己的工作室,藹然是free lancer。

https://www.facebook.com/Hasi2017?mibextid=2JQ9oc 「 #滿願樹身心工作室」

 #教師的教育態度乃舉國學習力之本!今天育知傳來兩則訊息。我正好最近在寫一些關於學習的文章。打算𢑥集成書出版。剛巧教育部也在推STEM。很多好事情常因對立的意見而煙消雲散,十分可惜。我在教育部的會議中曾建議要提升師資培育。在此略做進一步說明...
08/01/2024

#教師的教育態度乃舉國學習力之本!

今天育知傳來兩則訊息。我正好最近在寫一些關於學習的文章。打算𢑥集成書出版。剛巧教育部也在推STEM。很多好事情常因對立的意見而煙消雲散,十分可惜。我在教育部的會議中曾建議要提升師資培育。在此略做進一步說明。

我的觀點是基於PBL(做中學)是未來教育的DNA,基礎教育實施STEM應該是好事。原因是從動手實作學習STEM,學生雖然缺乏理論基礎,卻可以體驗知識在生活中是可以有用的。而且學習成果提供成就感,能提升學習動機與興趣。

至於缺乏的專業必須在高等教育環境中養成。但是學生好像總是少了書本知識可以用在生活的覺知(awareness)或體。其實很多老師也是如此。

我的兩分錢建議是學校需要一些藉著好的實作養成書本知識可應用在生活中的課程範例(或workshop)。由於這樣的教師很少,教育部可以海選「知識轉化實用種子教師」。他們的責任就是幫助學校教師學會設計「知識轉化實用」課程,讓學生在學校就能體驗知識有用的覺知。目前USR和高中「探究與實作」都是可用的工作平台。遠哲科教基金會也正要往這個方向努力。希望值得政府及企業適時提供資源。
—————————————————
這是臺大的領域專長
https://specom.aca.ntu.edu.tw/

當初亦有因著跨域的意涵而設,然學校卻鮮少有研究所階段適合的規劃,提供參考。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j7Jpm52

這十年學習新科技似乎成為年輕人通往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徑,全球瘋STEM 教育,然而科技能載舟亦能覆舟,新技術更迭速度也快,在 AI 興起後,STEM 技能欲乎也會被取代。諾貝爾獎得主勞動市場經濟學家警告年輕一代不要一窩蜂....

科學家與詩人、文化人的聚會。
18/12/2023

科學家與詩人、文化人的聚會。

就在明天,還有直播!
15/12/2023

就在明天,還有直播!

IYBSSD-3MT4S 是一個鼓勵學生以英文短講型式,發表自身研究成果的新型態競賽,並鼓勵他們將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於實際情境,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本次競賽共有 119 隊報名參加,經過激烈的初審,選出了38支隊伍進入決賽。決....

以社會參與為未來教育的實踐平台—USR×TDE的教育典範轉移(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in USR—New Thinking Paradigm Shift)教育部USR推動中心辦公室 協同主持人/國立臺灣大...
02/12/2023

以社會參與為未來教育的實踐平台—USR×TDE的教育典範轉移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in USR—New Thinking Paradigm Shift)
教育部USR推動中心辦公室
協同主持人/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名譽教授 陳竹亭(Jwu-Ting Chen)
評估企劃組組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學院 助理教授 劉明浩(Minghao Liu)

USR對接「跨學科教育」到底有什麼優點?為什麼要提倡跨學科教育?跨學科教育與傳統學校教育有何不同?要陶塑培育學生哪些能力?
 SHS計畫揭櫫的TDE
2011-2015筆者在教育部資科司主持了「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簡稱「SHS計畫」,就是Society/Humanity/Science的簡稱。[1]這是臺灣首次揭櫫「跨學科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abbr. TDE) [2],旨在社會問題不宜單科處理,而應專業共同解決。其高等教育脈絡與理論意涵至少包括了下列諸原則:
1. 傳統的高等教育發展以建立學科取向為專業知識生產的原則,在20世紀初已經有人認為以標準化控制環境發展的科學專業教育不足以因應解決情境條件前導的社會問題之複雜性(complexity)。尼古列斯庫(Basarab Nicolescu)[3]超前部署,開跨學科(Trans-Disciplinarity)之學術先河。[4]
2. 近代科學的研究方法與知識產出源自可控制的環境如實驗室與驗證方法的結合,包括實作與實驗還有數學。產生之科學知識,解方明確,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典範。社會中的問題則與難以標準規範邊界條件的情境息息相關,TDE的跨學科性質則常須由參與面對共同問題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定義問題,並且進行問題/專題導向學習(Problem-/Project-based)的研究(或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應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5]合作尋找解決或處理問題的解方。
3. 基於地球進入了環境問題嚴峻的「永續時代」。面對真實世界多元且複雜的問題時,參與者必須有清楚的社會覺知(social awareness)和社會參與(social engagement)。[6]因為社會和環境公共政策、風險評估…常訴求人文、社會面向的價值和影響,解方知識產出更形複雜,不能只求技術效率本位的考量。不僅人文、社會與科學、技術並重,更應學習多維度思考的運用,如專業知識、利害關係人之共同利益極大化,與核心價值的優先決定之判斷,以及軟能力如對話、溝通、傳播等素養之應用。
4. 從教材教法的觀點,TDE的課程設計內容中,教材就是真實世界的問題,教法則趨向於問題/議題/專題/場域導向的學習(Problem/issue/Project/Field-based learning)。這類有社會實踐經驗的研究活動才是跨學科際教育的實施方針。由於專業與通識知識的背景終將應用在場域實踐中,TDE適合設計成選修學程,社會實務研究和論文適合以總整課程擔綱,問題的解方要尋求創新性(innovation),同時以服膺預設價值的社會需求和影響為終極目標。
5. TDE要裝備的素養與培養建構的能力可分硬軟實力兩方面。與場域實踐相關的專業能力可視為硬實力;軟實力則相當廣泛,可以視為素養的延伸與實踐。闢如:社會責任的覺知感(awareness)與參與力(engagement)、閱讀力、語文敘事力、探究力、提問力、表達力、溝通力、對話力、合作力、協調力、同理心、批判力、系統與設計思考、創新力、知識和見識的整合力、傳播力…幾乎是高階思考力和社會化的人格培育、人際互動的全域發展。教室在窗外是未來教育的趨勢,做中學是不二法門。由於專家和非專家的對話需要知識轉譯,在多媒體、自媒體盛行的資訊社會中,大學實施教育傳播的必要性也必須提升。
SHS計劃推行了近5年,不過十年前的永續迫切氛圍不如今日,許多教師固然同意當代高教獨立系所林立的困境,也能認同TDE的前瞻性與未來教育的理想性,終因學校缺乏中長期規劃、校務支持不到位,也有教師認為目標遙遠,跨學科教育的實施困難度與當時校園環境和生態不易契合,利害關係人角色不明,學校對教育傳播的認知也不足。除了少數學生的個體啟蒙或學校執行的少數案例具有成效;跨領域學習,尤其是以世界真實問題為目標而跨越人文、社會、理工專業的計畫成為臺灣USR教育[7]的先行者,傳播平台留下規模不小的網路資源,SHS計劃的整體績效則顯得叫好不叫座。
 時代背景
「人類世」[8]能否正式的取代「全新世」[9],成為一個以我們自己這種生物物種命名的新的地質世代?國際地層學委員會[10]的「人類世工作小組」今年五月開了一個具決定性的會議,挑出了12個「金釘子」(Goden Spike)[11]的可能地點,就是地層中有時代分水嶺意義之刻痕的地點。這表示下次開會投票後,「人類世」地質紀元就要交付國際地質學會[12]進行最後是否同意的裁決了。
「人類世」極可能將會以20世紀50年代的核能試爆作為新世代的起點。[13]金釘子的地層核爆標示將是新地質世代的歷史註記。但是這一次不再是自然的標誌,而是地球史上第一次由一種生命ㄉ的文明對行星造成的地質刻痕!
人類世這個標誌註記了人類的偉大成就嗎?從本世紀地球的環境變化、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銳減、還有人類的社會經濟文化的演變看來,新世代的人類世界負面發展的機會也許更勝於正面欣欣向榮的未來。人類是的第一個功課應該就是「永續發展」[14]。
進入「人類世」第一個迎接我們的將是工業革命4.0[15],最令科學家沾沾自喜的前瞻科技將是雲端物質系統、人工智慧、資訊科技、基因工程等,但是全球人口[16]在2050可能突破100億,人類平均壽命是坐80望90,許多已開發社會都將成為超高齡化[17],就是60歲以上的人口佔四分之一。生命存活最重要的環境卻是捉襟見肘,地球上的其他生態已經是生物多樣性在快速遞減之中:第六次的生命大滅絕[18]已然是現在進行式。觀諸人類的生活方式,好像我們已經忘卻演化的首要法則:能在自然界生存的物種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但是現今的人類並不是在適應環境,反而是在強迫環境適應我們!
「人類世」並不是一個值得人類以嘉年華會歡迎的新紀元,而是一個必須深切反思和謹慎創新的世代。說得更明白些,人類世可能是人類文明必須背水一戰的最後一役。
怎麼會如此呢?智人的榮耀時代不是剛要開始嗎?當20世紀的時代訊息是:地球只有一個,而每一顆行星的資源都是有限的!21世紀的警語則是:「永續」必須是人類至高的普世價值,才是最沉重的挑戰!面對著超越我們智能的複雜之全球變遷,能夠兼具深思和創新的時代人才在哪裡呢?今世的教育都能使年輕人裝備了面對人類世之挑戰的時代思維嗎?還是我們必須仍然來得及尋求一個典範轉移的教育,俾能創造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嶄新生命哲學和生活方式,使得正在崩壞的人類文明另闢新猷?
 社會與知識文明
20世紀許多大學的通識課要求學生學習為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定位。如果我們把問題提升到人性與人類物種的集體生命層次,自問我們的SWOT[19]的分析是如何?人類文明如何才能學會選擇與自然並駕齊驅,迎向光明的前途呢?
人類是同時能訴求個體主體性,又同時呈現集體生活文化,且能孕育出高度文明的物種。個體的特徵是具有自我認知能力的獨立人格,後者則能擇善固執、與人為善,有利他行為又具有同理心,是有潛力成就真善美之文明的物種。智人既自我衷心又能利他;重視血源家族又能博愛;追求物質慾望又能展現脫俗而參透天地間崇高之精神;且發展出驚人的創造天賦。
緬懷人類的文明史曾走過漫長的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後,約在3000-5000年前發明文字,賣出了資訊心智的第一步,成為有歷史的族裔。古希臘發展出分析、邏輯、系統思考、幾何、自然哲學等自然界的知識的方法,使得歐洲率先豎立了人類理性心智的科學文明里程碑。中世紀古騰堡發明印刷術,最早付梓的就是聖經和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不僅歐洲民智大開,還促成了宗教革命和科學革命。英國的莎士比亞則是將詩文帶入戲劇,也創新了英國文學的新境界。這些文明的典範轉移都促使人類的資訊力和文字的表達力與思考力齊步上揚。
最令人驚艷的就是伽利略以理性驗證法則結合了理論和經驗,創新了工具與方法,尤其是引入上帝語言的數學,讓近代科學脫胎換骨。牛頓承繼了伽利略的灼見提出萬有引力,奠立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彰顯了理性基礎的知識底蘊。運動整個從社會的底層到中產階級,更是觸及了貴族,群起尋求生命哲學新的內涵,包括自由、民主、法治,還有新經濟、新社會、新國家的理論,以及新科學的方法和知識。新思維與實業結合促成了工業革命,人類在享受現代化帶來的舒適生活時,短暫的忘卻了我們的殖民本性正快速地掠奪地球其他生命的棲地,鯨吞地球的資源,甚至忽略了演化論的智慧:自然界至終得以生存的是最能適應環境改變的物種。
19-20世紀,西方科技脅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之鋒率先進入已開發國家。爆炸的人口與知識快速地消耗著地表的資源和能源,大量人口產生的廢棄物不僅污染了海陸空,甚至連太空的外在環境都在惡化。行星尺度的環境危機帶來了全球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進入21世紀資訊科技、大數據、AI的發展雖然令人嚮往,自然環境、氣候與生態的改變,卻令人十分不安。人類經濟、社會、文化、國際局勢隨著環境的惡化也顯出左右支絀的警訊。人類世展現的不安的趨勢已經擴散蔓延,人類面對的永續發展的挑戰將是這個世代最迫切的問題,也是最棘手的挑戰。
這樣的例子舉其犖犖大者,譬如十九世紀發明內燃機汽車是工業革命史上的重大成就,但是倚賴汽油燃料的結果,誰知才一百年就面臨了全球能源危機的窘境。在氣候影響方面最迫切的問題則是因大量生產促成人口急速膨脹,竟是有些地球資源已面臨困乏的窘境。至於工業革命兩百年倚賴石化燃料已經使得全球暖化的情形已經突破了過去100萬年的紀錄。全球暖化現象為了不讓增溫範圍超過1.5 oC,IPCC在COPE28的會議中終於通過了2050全球零碳排(Zero Carbon Emission)的條款。[20]這可能是本世紀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之一。就算達成目標,也未必能使全球暖化的情形好轉!此外,根據波茲坦氣候變遷研究所訂下的9個讓全新世(Holocene)安全穩定的地球邊界(Earth Boundaries)條件,已經有6個超出了安全穩定範疇。荷蘭的諾貝爾獎得主克魯岑(Paul Josef Crutzen)建議把「全新世」(Holocene)地質世代改成「人類世」。[21]也有人就宣稱這是複雜時代(Complex Time)。
 TDE的理論與實踐(Philosophy)
大學身為社會知識生產與知識轉移的機構(或智庫),可承擔文明前瞻的燈塔,引領人類居安思危。面對永續世代自然與人類世界風雨欲來的可能鉅變,能否提供教育的典範轉移、研創解方,讓人類的命運轉危為安,永續發展、締造新局?
數百年來大學貴為清流的社會菁英,卻也造成了知識份子獨善其身的文化,學術欠缺社會責任與使命,成為社會菁英獨樹一幟的知識創造與人才培育系統。雖然也獲得了不少令人讚嘆的成就。但是取之於社會,回饋以社會,終究要有大學必須面對在地的社會責任,承擔社會人才的培養所,以及社會良心與心志的發聲筒。提供國際與在地社會文化走向的指南,或是提供產業的創新know-how。在USR的目標下,大學的知識生產與人才培育必須能更接地氣,而不再是象牙高塔。知識轉移的對象也不再只是單一系所的學生。學校應該創造知識融通、跨學科思維,以滋育社會的氛圍和功能,承擔知識與教育傳播者的角色。
Gibbons的論文揭櫫近代科學方法是嚴格規範了問題的邊界條件,在可控制的環境與變因中,以標準化的程序獲得知識的產出。結果經常是解方明確,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典範,稱為「第一類模式」的知識產出(Mode 1 knowledge production)[22]。
傳統Mode 1的知識產出比較容易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標準程序(SOP),或存在處理問題方法的實施通則,所以有實用性的科學就衍生出工程程序,發展適合的SOP來製造產品。這在近代科學知識的飛速成長,因而導致工業革命,可以看出為何第一類模式的知識產出是依效率高低為衡量準則。但是這會產生一個盲點,很多人以為近代科學方法將會無堅不摧、無難不克地解決一切的問題和挑戰,為人類創造出美好生活的遠景。相反地,真實世界不是標準的實驗室,現在的社會問題多元且複雜,第一類模式的科學知識不僅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還製造了眾多新問題的困境。
Gibbons還認為當今產出之知識特質是在變動的社會中試圖解決多元複雜的真實世界問題(Real Worlblems)。即使相同的問題,因情境差異也可能導致案例有不同的解方或實踐準則,是為第二類模式的知識產出(Mode 2 knowledge production)。[23]簡列Mode 2知識產出的特色包括(1)知識從具有應用的情境產出(context-driven)。(2)知識有跨學科特性。(3)知識產出者具有非均質與組織多元化的脈絡。(4)具有社會當責性(social account- ability)和反身性(Reflexivity)。(5)產品必須具有品質管制。第二類模式的知識產出恰與TDE呼應。茲闡述於後。
其中第三條參與解決問題的成員可以包括不同學科專家、NGO、慈善或社福機構、基金會或智庫、中央或地方政府、產業或企業、社區居民…等,可以概稱為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24]這種對接企業社會責任(Commerci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屬性也正是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的特質。
圖1中有三種思維模型。左上是傳統核心科學學科的一維邏輯思考,左下為工程實作程序的二維思考,右邊則顯示跨學科多種利害關係人處理問題的三維或多維思考。在跨學科的範疇中,缺乏訓練者甚至很難發現問題處理是否在同一個思考系統中進行。換句話說,當今人類面對的問題,科學、人文、社會、環境錯綜糾結,正需要第二類模式知識產出的過程,這正是因為問題是在難以規範甚至無法預期的環境和變因下發生,第一類模式實已不敷應用,知識產出又缺少通例。所以同為多維思考的USR和TDE堪稱絕配。
2015年(科技部自然司司長)台大物理系林敏聰教授發起了「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計畫」,[25]找我加入了諮詢團隊,如今已進入第三期計畫的階段。這個計畫從(科技部)國科會推出。以研究為目標。三期累積了二十多個案例,其中不乏落實了TDE的典範。有些計畫發展出解決問題的know-how也呈現出滿足社會需求或可形成政策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研究過程與成果中反映了社會需求與人文關懷的確是真實社會問題的核心,科技發明相對而言較為單純而且常是支援的角色。主從之間自會顯示出本末先後、輕重緩急的know-how,常常事緩則圓,而非單純的邏輯效率就可成其功。
研究的專題諸如老年的健康、醫療、照護等;嬰兒早療的醫務管理的網路平台;陪伴老年族群的敘事AI的開發與應用;健保的福利政策設定標準評估;地方能源的分配政策等。以研究來實踐TDE,組成跨學科團隊是最佳的實施策略。雖然一開始定義問題時,因為跨學科的成員要形成共事團隊許多計劃完全缺乏跨學科的基本功訓練,但是獲選的團隊經過一些陪學陪練,才逐漸體會面對社會需求的跨學科研究如何運作,所需要的軟硬功夫與傳統的殿堂學術截然有別。正是思考模式的典範轉移之所在。
這不僅是研究的新趨勢、新領域的嘗試,同時也是教育的新典範,顯然需要師資培育和教師社群的投入與經營和課程研發。
 TDE的特色(Features)
基於永續世代國際與在地之自然或社經環境愈趨多元且複雜,真實世界的問題,尤其與人類社會相關的問題多無法由單一學科知識解決,所以USR的高等教育必須吸納跨學科思維。雖然產業界或社會上並不缺乏跨學科思維,但是身居社會心智前沿的高等教育機構仍然堅守獨立多學科的教育或學術環境並不妥當。
跨學科思維並非一般的跨領域素養。大學或研究所中的學科知識發展經常是深而不廣,通識教育則經常是廣而不深。究其原因,高教環境中仍然缺少組構跨學科專家群共同解決在地真實問題的研究。[25]政府機構也缺少針對重大政策、法案、制度的試行性研究(pilot project)。立法、司法、行政或公部門的政策、法規就落入急就章的處置。
大學的使命重則承擔社會、國家智庫,研發政策、制度;輕則為社會需求排難、創新,創造福利。所以USR正適合對接大學的人才培育與教學創新。但若要在學習上深廣兼備,設計跨學科學程(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PProgram, TDEP),以實質參與在地鏈結的社會真實問題(Real world problem)[26]對接PBL專題研究總整課程(capstone course),輔以跨學科素養或技能的專業或通識預備課程(cornerstone & keystone courses),將是可行的方向。
規劃跨學科學程先要籌組學校與社會在地關鍵利害關係人的的團隊,確定研究問題。跨學科教育的實際利害關係人可能是學校師生,或是產、官、社會業師達人、NGO、社區團體、地方居民…。參與教師需要負責規劃參與學生的場域行動責任和角色,以及校內課程的學習進路。為了鼓勵USR計畫師生的參與,建議提供五年(4+1/3+2/2+3)的榮譽學/碩雙學位,畢業時應有論文或案例報告。
跨學科教育涵括一些跨學科思維,提供次世代創新教育的參考:
1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學習:通常指在兩個(或>2個)學科的本位觀點和專長延伸共同解決同一個問題。「跨領域研究」在本質上仍然經常是Mode 1的知識產出。
2 跨學科(trans-disciplinary)教育(TDE):重點在以多學科的專長解決或處理社會上複雜多元的真實問題與實務經驗。舉凡跨界排難、跨界創新、跨界加值、產生解方的創新知識(know-how)或創業,都可以是目標。
3 情境驅動(context-driven):真實世界的問題不只是跨學科的,常常也是情境驅動。就是問題發生的條件契機是隨地點、時機、環境、情勢、利害關係人而易。沒有標準模式,也缺少先例,只能倚賴經驗學習和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產出非典範型創新知識技能(non-classical innovation know-how)。自然環境的優勢介入是必然的趨勢。
4 問題焦點(problem-focused):問題本身就是關心的焦點,研究的參與者在問題的定義和評估上必須開始時就謹慎協作,隨時避免失焦。
5 非均質與組織多元化(heterogeneity & organizational diversity):在西方的政經文化體制下,社會和校園的非均質性和多元化使得意見紛紜,工作模式分歧。面對共同的問題必須以更多的溝通、對話、同理心來獲得共識與合作。以提升自願、自發的覺知(awareness)和參與(engagement)行為。
6 社會當責(social accountability):21世紀的大學研究也對社會當責面向訴求更多貢獻。整個教育產業專注跨界領域在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中,對參與教育的程序,包括教育議程如何制定;教育的私人融資和教育出口,專業諮詢;新的利基市場,例如低收費私立學校和營利性教育條款,社會當責的要求都明顯的增加。
7 反思性(Reflexivity):反思用在教學上是教師對學習者知識的產生和發生過程有高度的覺知與謹慎態度。教與學習的動力行為之間,利害關係人的各種角色、立場不斷的對話。反思性常需維持一個開放端,隨時調整。所提供的彈性空間,就可能適合發生創新的解方。
8 教育/經濟/自然環境/公民社會/政治之間的知識交換(Knowledge exchange by means of edu-economy-natural environment-civil society-political system):永續的情境是多元系統整合式的考量自然環境與公民社會之間必須先有價值整合或交換。跨自然/人文的知識交換模型就成為率先合作的條件。跨學科的社會需求與人文的價值間的絲毫變化,都會影響知識交換或轉移。
9. 創新知識(Innovation know-how):創新產品的過程中,許多know-how乃是源自實作的經驗而來。依經驗操作的創新本來就是人類從演化中承襲的天賦,也將會是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軟體創新精進(software innovative elaboration)的出色成果。
 TDE的前瞻性(Foresight)
TDE的前瞻性常來自兩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對於世界真實問題的解讀、覺知及參與。解讀當然是認知的第一步,關鍵在於價值的認定。世界真實問題(社會問題或需求)多如牛毛,考慮價值並非定於一尊,也不是說實務問題就不值得關注。當然具有歷史性、文化性、時代性、未來性、普世性…等價值的問題常常天賦前瞻的本質,價值的深入探究與啟發就必須有誠實的研究功夫方以致之。譬如上古時期,東西方都有對人體健康與治病各有一套自圓其說的平衡理論。古希臘發展出客觀的數學邏輯及分析與歸納的方法,近代科學更是結合理性推理、數學、實證為依歸,近代西方醫學終於在科學革命之後,於19-20世紀成為世界的顯學。
東方採用整全的 (wholistic)觀點,初始價值觀本是無可厚非。但是兩千年來除了停留在主觀的經驗型醫術藥理外,中醫的發展竟然大多仍是主觀的霧裏看花,無法鞭辟入裏、更上層樓。[27]反之,近年西方藉著人工智慧(AI)、大數據、電腦科技的突飛猛進之勢,西醫也已開始對人體、生態著手整全觀點的研究。以飲食營養主導的預防醫學也在證據基礎(evidence-based)的加持下異軍突起。[28]在當下,醫學面對日益複雜的人類健康問題之前瞻性,顯然是西方駕凌東方。
但是能針對嚴重且迫切的問題具備有效發展新知識的觀點,並不表示就能對解決問題的因果、影響發生情感與理性平衡的know-how,獲得理想的客觀知識產出。再以醫學的發展為例,20世紀西方醫學的進步不啻是一日千里。但是醫學沿襲近代科學,分科別類的演化隨著生命科學的前沿科學發展,一則將人類的平均壽命提到了超過80歲,另一面仍在增長的「長壽」形成超老化社會的困境,老年人的健康在缺乏整全觀點的「醫治」過程中,社會變遷卻顯示了快速進步之西方醫學不堪的一面。
TDE具前瞻性的第二個面向在其具有創新典範轉移(Innovative Paradigm Shift)的契機。Mode 1知識框架下的科學及高教院系所機構發展的專業學科領域顯然不足以因應當今世界的複雜社會、環境問題。學生畢業所面對的挑戰與困境必須訴求於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考方法,TDE可以是符合Mode 2知識產生鷹架下的教育新典範。學習者面對的教育必須有科學人文共裕的陶冶、高度環境友善的永續發展價值觀、解決社會需求參與的同理心,當然也要培養能創新問題解決的知識和技術的能力。教育傳播是最佳的知識轉譯途徑,配合上時代的媒體工具的方便性,傳播將成為資訊傳遞的普世素養,就像是過去數千年中文字與文學的角色。
學習任何事物有兩個關鍵契機,一個是啟蒙階段,通常對未知經驗的好奇是自然反應。只要沒有人為的阻礙,興趣自然會引生學習的動機與動力。然而更重要的學習關鍵契機則是精進(elaboration)。就學習的績效而言,精進是一個過程,其重要性較諸入門的動機絕對是有過之無不及。大腦在學習興趣被開啟後,大部份思考能力之養成需要時間的醞釀,因為學習進路(approach)是一個腦中的建構機制。科學、哲學、文學等人創的本事莫不如此。將流行音樂與現今的藝術古典音樂相比較,僅形式上的簡易與複雜就可看出兩者精進程度之差異,以至於兩者在文明上的價值也是截然有別。人類對大腦是否下過扎實功夫而達到的高超境界可是十分識貨而且會嚴格挑惕的。看看藝術品和趣味雜玩的市場區隔,就知道口味與品味還是處於不同等級的。
此外,精進的功夫可以促使學習者磨礪自己的潛力。一旦學習者領悟且驚訝於自身未曾期待的潛力與能力實踐呈現,所激發出來的自學動機,將是無人可擋。很多的發現與發明常常就是在精進的過程中發生。換言之,精進過程的大腦思考力之成長極具爆發力,這是教育典範轉換的豐收時刻。
人類的思考潛力不是直線發展,教育經驗的典範轉換可促進學習行為,尤其是學習精進的階段可以大大觸發多維度的思考力發展。學習無疑是人類最深藏莫測的潛能,需要機會引生其爆發力。典型的例子譬如科學革命,就是以伽利略與牛頓為代表的近代科學方法是一次劃時代的典範轉換。由伽利略創始的理論、驗證與數學合擊的發明可能造成科學精進的程度能夠大幅提升理論的正確、有效和精準度。至少能十分有效地汰除不合理或是邏輯錯誤的機率。熟悉此方法的科學家實質的提升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掌握思考的洞見,尋索探究的過程中有效地糾誤導正。許多科學家共同的經驗是這種方法的確掌握了一套很好的思考與經驗共事的精進準則,在找到豁然開朗的問題解方時,對自身在工作過程中潛力的實踐,高階思考力學習精進的進步程度咸感驚訝。
換句話說,人類的無邊界學習經驗無需自我設限,教師優先的責任是以創新的態度打造良性的學習生態環境,主動提供有利學習者精進的機會,大部份台灣教師最熟悉的傳輸知識本身或是解題技巧絕不是教師最主要的職責。
簡單擇要的描述學習,教師最先提供的資訊要能讓學習者make senses,否則學生可能喪失學習動機。教師還需要提供有效的精進過程。但是學習最驚人之處是讓學習者發現自己的潛能,而且一旦潛能落實成能力時,學習者「長出」能力的經驗會成為學習者終身不渝的學習動機。
從天賦的本能找到新的方法或工具,促成有效的精進的途徑或是進路,以至於激發或引導出學習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潛能,落實為終身伴隨著學習者的能力或專長,這是學習對個人最重要的人生意義。若是個人的人生實踐還能在社會上或人類集體大業上添加上一些貢獻,那就是歷史性的功德了!
 TDE實踐相關的軟實力(Soft Power)
在資訊的世界裡永遠需要軟硬兼施,TDE也是如此。跨學科的思考力是硬體,有許多的軟能力可以大大幫助跨學科思考力的發揮。個人的素養譬如聆聽、陪伴、同理心、社會覺知、語文表達、美感、創新力等。與他人之間互動的技巧譬如溝通力、對話力、團隊精神、合作與協作力、社會參與等。
軟實力並非指簡單的技巧,有的是素養,有的是內化的秉性、素質,當然也有倫理道德,或價值觀的外顯。也可能是情感、情緒的驅策使然。而不再像是科學方法的發展到排除了理性以外的人性,甚至僅由工作的效益或效率作為唯一的驅動力,而失之偏狹。社會的問題不同於自然律,必須考量社會意識、態度、價值觀,更不能忽略自然環境、生態、永續的普世價值和應守的準則。
以對話力為例,就是以聆聽為主。要有平等的素養,同理心的美德,更要能避免批判的公開假設。為了更高、更大的目標,例如組織再造,對話力在西方的企業組織中發展出熟稔的技巧。個人以為「對話力」絕對適合發展成適當的通識選修課。
至於表達力,個人最喜歡的練習方法就是短講。尤其在正式演出前,若是能夠實習預講,有經驗的教練直接指出要改進的重點,包括口語、姿勢、手勢、臺風、投影片等,改進事項必須清楚臚列,同時輔以錄音、錄影,讓演講者清楚自己的弱點,要求切實改進。兩次的預講就能90%的改變講者的不良習性或弱點。如此的更新可以切中要害,使得講者徹頭徹底的更新。是極佳的表達力做中學的良方!
軟實力在跨學科學程(TDEP)中,非常適合以通識課程或是keystone courses,設計成預備課。尤其是「探究與實作」的演練形式,更能發揮其機能與學習效益。
 次世代的入世學術(Engaged Scholarship)
我們姑且將前述非常態的地球特殊生態與環境的思維稱做「永續時代」[29]。永續時代的人才培育目標必須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進入社會後面對逆境挑戰的韌性,要能創新且勇於解決問題。所以參與式的學術(Engaged Scholarship)就成為大學可以採用的學術型態。至少有兩種可行的案例:其一為「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學科研究」[30];另一種為Swarthmore型社區學習[31],結合社區與大學的參與型教育目標。
國科會自2015 年由台大物理系林敏聰教授(現任副主委)推動的「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學領域研究」揭櫫的原則為(1)科學與技術面向:此為四面向中所不可或缺者,其重點在於能夠解決社會在地重大問題及科技帶來的挑戰,而不在於是否為新技術或熱門技術。(2)社會面向:著重於讓民眾認知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並進一步參與行動。必須思考如何透過公民社會的集體力量,加速推動與改變。(3)政策面向:著重於讓計畫提出的政策與治理建議能夠真正落實,實質上改變政策或形成新的法案,亦即將建議化為實際可推行政策之具體執行策略。(4)文化面向:著重於形塑創新科技所隱含的核心價值與社會共識,進而改變企業的營運模式、民眾的價值觀或行為模式等。預期效益則在於:說明預期成果所引領的公共政策倡議、未來創新技術、產業應用、創新創業或社會效益之潛力及落實的場域。[32]
重要的結果是計畫執行至今,較有具體成效的計畫成果,大致具備下列特徵(1)研究團隊的專長是跨學科;(2)研究主題能連結在地真實問題,或針對在地真實問題的試行性研究;(3)能找到關鍵利害關係人獲得有具體成果的互動對話或合作;(4)計畫有前瞻創新的觀點或作法;(5)科技常是支撐的角色,社會需求能否有突破才是計畫的亮點。
至於Swarthmore 大學的計畫:參與式學術(Engaged Scholarship)有兩個面向,就是社區導向學習(community-based learning)和社區參與研究(community- engaged research),是由參與社區研究的學者引導大學生或高中生能接觸到公共議題或是能研究分享社區的問題,尤其是社會、公民或倫理的議題,當然依學生的專長也可以有環境、土木工程、社區建設等具有工程內容的問題。主張的教學3C是課程、校園、能從社區做反向學習。這類型的課程與國內的USR課程有些呼應。若是想避免淺碟化,就應該針對議題作發表,或是直接參與地區活動做研究。
這兩種案例,可能以國科會的模式從研究切入,較適合一般大學實施;Swarthmore的課程則由技職大學實施較佳。無論如何,教師都需要對課程設計投下紮實的功夫,同時要對課程進行開課市場調查和課程行銷。總之,社會參與的經驗可以讓學生面對真實世界問題的挑戰,才能考驗知識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考力,這正是USR學習必須的著力點。
 USR×TDE
據此,SHS與「社會需求…」兩個計畫提供了當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 的未來教育理念可以進一步參酌思考的方向與支點。一則是因為USR本身即訴求大學發展必須接軌社會真實問題的挑戰,設定社會責任及影響力的標的;再則是USR課程創新鼓勵學生的學習宜重視社會參與實踐的能力。事實上,USR計畫自107年實施之初,課程創新就是主要目標之一。但是五年來,除了跨領域學習、做中學等口號下辦了些教學工作坊,並沒有計劃團隊具體提出任何適合推行USR的教育學理,更未能針對永續時代提出典範轉移的教育革新。吾人以為USR正可以藉著PBL或AR的學習進路實踐TDE的未來人才培育目標。
將USR與TDE聯結容或有巧合,也許並非全然是個偶發的情況。而是典型水到渠成的機會。回溯近十多年來,國內通識教育的愈趨成熟,STS學門研究的進深發展、資科司中程計畫推動的跨領域學習、科學傳播的開枝散葉,甚至十二年國教和探究與實作的實施,這些都可以成為推行TDE的背景準備。在教學創新的目標下,校務支持產生出高教文化逐漸與社會鏈結,參與社會永續發展的勢態與思維。這些條件都有利於使得USR計畫適合成為推行TDE的實踐(實驗)平台。
高等教育的環境中可以依在地實踐的特質設計套裝學程,專業、通識、社會實踐多管齊下、多方並重,甚至考慮開發學程、專題…等之多種組合、多種學位的學制來因應。
 結語
作者強烈建議規劃USR學程至少要有一學期的參與式場域導引式的研究(Field-based Research)。現在的課程常常是沒有實質的社會實踐,學習就淺碟化。以TDE為本的行動或應用研究結合社會實踐才能使USR的人才培育具備新時代的思考力與社會覺知,開花散葉,結實累累。

[參註]
[1] (a)蔡明燁、王驥懋、唐功培編,(2015)《界定跨科際》Framing Trans-Disciplinarity:Bridging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教育部。(b)http://shs.ntu.edu.tw
[2]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2099311622010315&set=a.122097706232010315
[3] Basarab Nicolescu: https://shs.ntu.edu.tw/shsblog/?p=15023
[4] 跨「越」科際,「界」定問題,2015,SHS計畫。
[5]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7634
[6]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nthropocene: Towards a New Holistic and Cosmopolitan Paradigm”, Luis-Alberto Padilla, 2021, Springer.
[7]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第1-2期,2017~2022,第3期2022-2023。
[8] 《丈量人類世》陳竹亭,2022,商周出版。
[9] “The Holocene—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by Neil Robers, 2014, Wiley.
[10]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established in 1952.
[11] “The Birth of the Anthropocene”, by Jeremy Davis, 201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2]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y Sciences, found in 1961.
[13]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3/jul/11/nuclear-bomb-fallout-site-chosen-to-define- start-of-anthropocene
[14]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blog/2023/08/what-is-sustainable-development/?gclid =CjwKCAiA9ourBhAVEiwA3L5RFnfDMxudUqPW_ho-qlnGg-Q0GEKzCTx5v-N1HTOe6DWx
RBuo56sGKBoCs8YQAvD_BwE
[15] Industry 4.0: Current Status & Future Trend, Jesús Hamilton Ortiz · 2020
[1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ldometer
[17] https://www.oecd.org/forum/oecdyearbook/solving-the-super-ageing-challenge.htm
[18]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2891972
[19] https://www.google.com/search?sa=X&sca_esv=585833799&hl=en&sxsrf=AM9HkKkAdUJbNrqFsoeyZ-QFYrhlzVyNMw:1701148706552&q=civilization+SWOT&tbm=isch&source=univ&fir=r99rd3qRMleNbM%252CV_E7kFvtNeUDaM%252C_%253Bdi8pkrQ1q6BBKM%252C4AQiUami-TeTwM%252C_%253BKL7BpsXlKXEEjM%252Cj0e7Hmg9MDxtWM%252C_%253BOQmjQRp1L9Wu6M%252C9XybD8VN4hRIKM%252C_%253B5ljhlB7y_S3lEM%252Cj0e7Hmg9MDxtWM%252C_%253BYhOStmv6KZmzxM%252CV_E7kFvtNeUDaM%252C_%253BGf07Hna7NRZgTM%252Cj0e7Hmg9MDxtWM%252C_%253BKyOgRMIFJ3FvEM%252C9XybD8VN4hRIKM%252C_%253BCZUF5IlatqIyiM%252C7WQo-pxjbH80gM%252C_%253B52_wivHq3j85MM%252C7NsVBmgpDjWewM%252C_&usg=AI4_-kTMPdeG6hj-GEpmZXyhji1JEucpDQ&ved=2ahUKEwi2w_Ti-OWCAxUYyGEKHcdZCCcQjJkEegQICRAC&biw=1024&bih=501&dpr=1 =Baq9Dcj7W2MqPM
[20] https://www.cop28.com/en/net-zero-accountability-charter
[21] https://education.nationalgeographic.org/resource/anthropocene/
[2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nowledge_production_modes
[23] (a)Gibbons, M. (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b) Nowotny, H.; Scott, P. & Gibbons, M. INTRODUCTION: 'Mode 2' Revisited: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Vol. 41, No. 3, Special Issue: Reflections on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2003), pp. 179-194 (16 pages), Springer
[24]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8CYCU5121046%22.&searchmode=basic
[25] (a)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Stakeholders-addressed-in-USR-reports_tbl2_375565957 (b)
https://scholar.google.com.tw/scholar?q=%E4%BB%A5%E7%A4%BE%E6%9C%83%E9%9C%80%E6%B1%82%E7%82%BA%E6%A0%B8%E5%BF%83%E4%B9%8B%E8%B7%A8%E9%A0%98%E5%9F%9F%E7%A0%94%E7%A9%B6%E8%A8%88%E7%95%AB&hl=zh-TW&as_sdt=0&as_vis=1&oi=scholart
[26] https://givingcompass.org/article/7-real-world-issues-that-can-allow-students-to-tackle-big-challenges
[27] 郭育誠醫師,《血壓的祕密》,布克文化,2022。
[28]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i+don%27t+think+we+yet+evolved+Lovelock+quote&oq= i+don%27t+think+we+yet+evolved+Lovelock+quote&aqs=chrome..69i57j69i64.38819j0j15&sourceid=chrome&ie=UTF-8

基於永續發展及共好的普世價值與遠見,問題的選擇或參與之趨勢須具備個人或集體核心價值為依歸,尤其應富含新時代文藝復興精神,務期科文共裕,而不應耽溺於功利主義或屈就短視近利、便宜行事的態度。

14/11/2023

有氧無氧!?
有氧才有生機,我們的O2又在新一輪的競賽中登場囉!!!
IYBSSDXTAIWAN
可愛的吉祥兔~~~這一年的永續,O2都與你一起
決賽場地O2到處有,等你來一起拍照打卡,
也為我們的決賽選手們讚聲!!!
火速預約,以免爆滿~~~~
咦!!!好像沒有報名表單!!!哈哈哈先來先贏就對了!!!
登記被放鴿子的經驗也不是沒有,
但如果你來就有機會得到可愛的小禮物歐~~~
等你!!!

【三分鐘英語科學創新挑戰賽】
3MinTalk4Science-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Competition
🫵決賽、海報展暨頒獎典禮:2023年12月16日
🫵會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扎根科學永續台灣
思考創意,創新力、溝通力、敘事力、想像力、行動力,五力貫注增加自信心,五力ㄧ心帶你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讓你的能力成為面對未來的永續力。

10/11/2023

文長慎入

#談人類學習的潛力與驚喜
(About Human Learning—Potential & Surprise)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陳竹亭
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協同主持人
前言

未來學家勒夫洛克(James Lovelock)曾說:「我不認為我們已經演化到夠聰明的地步,可以處理複雜的氣候變遷問題!」他非常可能是對的,所以人類在永續時代的前途注定是無望了嗎?我認為人類的學習潛力或許有機會帶給我們一線希望,如果我們願意盡力去尋找選擇新的學習進路,激發出新的思考典範!

文字精進的力量

地質學全新世(Holocene)的出現是地球上第一次發生了生命的文明。約10,000年前人類從漁獵有了農牧,農業的出現使得人類從逐水草而居轉向闢荊伐林,定居在海口或河邊、湖邊,而且集居的規模逐漸增大。直到今天都市仍然是人類文明的代表作之一!

約5,000~3,000年前人類首次有了文字。以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東亞的甲骨文為濫觴。文字的功能從記帳、占卜,到寫史或傳達抽象概念思維是驚人的大躍進!我們可以說文字的發明實際上多了一個能敘事便給有力的工具,而且進一步深化了個人思考的層次與創新能力。當然文字對人類社會集體文化演進的貢獻才是真正成就了其被人類創造出來所賦予的天命。2500年前的孔子曾經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對黃河流域上古文明的人文結晶完成了集大成的匯整功夫。他的學生記述其言行的《論語》流傳後世,創就了儒學哲理的一家之言。這是中國歷史上典型文字產出的驕傲!

西方的中世紀歐洲古騰堡創新了印刷術。在15世紀先出版了《聖經》,再出版了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兩本書發揮了重大資訊的社會傳播效益,先後促成了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和伽利略到牛頓的科學革命。普羅大眾獲得知識的普及,是人類資訊天賦能力的重大突破,也提升了人類心智潛能外顯的成長。

這兩個例子顯示出人類從經驗學習中先找到了史無前例、橫空出世的發明,就是文字和傳播。更令人驚訝的是古騰堡之後的100年,英國出了一位舉世文豪莎士比亞,他在英文上下了精進的功夫,創作的戲劇成為英國人茶餘飯後趨之若鶩的嗜好,因此大大提升了英國社會的文學水平。當時的薩克遜蠻子會料到今天的英文竟然是世界最通用的國際語言嗎?中國的唐詩宋詞應該有類似的社會果效。但是中國徒有14億人口,中文要成為世界語言仍是一場未醒之夢。

學習除了引生覺知的啟蒙經驗。精進(elaboration)的重要性較諸創新是有過之無不及。大腦在興趣被開啟後,大部份思考能力之養成需要時間的醞釀,因為學習進路(approach)是一個腦中的建造過程。科學、哲學、文學等人創的本事莫不如此。將流行音樂與現今的藝術古典音樂相比較,僅形式上的簡易與複雜就可看出兩者精進程度之差異,以至於兩者在文明上的價值也是截然有別。人類對大腦是否下過扎實功夫而達到的高超境界可是十分識貨而且會嚴格挑惕的。看看藝術品和趣味雜玩的市場區隔,就知道口味與品味還是處於不同等級的。

科學的演化​
文字之外另一個文明成就的例子就是科學。古希臘的自然哲學雖然也有不少精彩推理的哲思,但是內容的精闢遠遠比不上歐幾里德的幾何原理。直到哥白尼、第谷、刻卜勒,到了16-17世紀之交,伽利略將本於經驗的觀察結合了推理思考洞察的理論,更進一步訴諸理性的驗證並且結合了數學。這是極有創見的科學方法。無怪乎愛因斯坦讚譽伽利略為近代科學之父。牛頓站在伽利略的肩膀上,提出萬有引力定律,而且據此可以預測天文事件的時辰,更能準確地發射控制人造衛星和從事太空旅行。
以伽利略與牛頓為代表的科學方法是一次劃時代的典範轉換(paradigm shift)。這樣理論、驗證與數學合擊的發明可能造成科學精進的程度能夠大幅提升理論的正確、有效和精準度。至少可以十分有效地汰除不合理或是邏輯錯誤的機率。熟悉此方法的科學家實質的提升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掌握思考的洞見,尋索探究的過程中有效地糾誤導正。許多科學家共同的經驗是這種方法的確掌握了一套很好的思考與經驗共事的精進準則,在找到豁然開朗的問題解方時,對自身在工作過程中潛力的實踐,高階思考力學習精進的進步程度咸感驚訝。
換句話說,人類的無邊界學習經驗無需自我設限,教師優先的責任是以創新的態度打造良性的學習生態環境,主動提供有利學習者精進的機會,大部份台灣教師最熟悉的傳輸知識本身或是解題技巧絕不是教師最主要的職責。簡單擇要的描述學習,教師最先提供的資訊要能讓學習者make senses,否則學生可能喪失學習動機。教師還需要提供有效的精進過程。但是學習最驚人之處是讓學習者發現自己的潛能,而且一旦潛能落實成真時,學習者「長出」能力的經驗會成為學習者終身不渝的學習動機。
從天賦的本能找到新的方法或工具,促成有效的精進的途徑或是進路,以至於激發或引導出學習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潛能,落實為終身伴隨著學習者的能力或專長,這是學習對個人最重要的人生意義之一。若是個人的人生實踐還能在社會上或人類集體大業上添加上一些貢獻,那就是歷史性的功德了!
賈伯斯的IPhone與IPad​​​​​​
不過走筆至此,想起陳東升教授似乎認為我的想法只焦聚在某一類(大概是資質較佳)的學生身上。個人會注意到學生的學習意願和態度有了變化始於1999年從東華客座返回台大,發現課堂上學生有無法專心上課的情形。雖然為數不眾,氣氛卻明顯有別於昔。花了一段時間,基於表面的觀察分析,我認為是肇因於網路的普遍。較嚴重的情形是化學系考進來不算容易,卻每年都有一、兩位學生因為耽溺電玩而當出去的。到了2010我才注意到賈伯斯創造的IPhone、IPad提供了人類全新的資訊閱聽神器,其實更驚人的是從改變了人類擷取資訊的途徑,資訊科技軟硬兼施的發展趨勢也改變了新生代的學習模式。或許他們的思考習慣、方法也將有別於我們LKK!如果這是事實,年輕人的教育和大腦也會質變嗎?
現在看來學校的教師與制度與其埋怨學生今不如昔,最好先反省我們守舊、反應遲緩的學校體制和教材教法,尤其是僵化的師培方式究竟還適不適合這個複雜時代(complex time)必須亟於訴求的「未來教育」。我從不否認學生的差異性。事實上,多元智力正是個人教育信念的一環。我雖然主張有些人最需要的教育是啟發,從2002首次參加課綱制定的事務時,我就知道台灣在全民進大學之後施行的是全民「普通教育課綱」。這對學習力強,又能自學的學子而言,其實是不利的,但是我選擇接受了普通教育課綱,教學的核心過程就是遵行指示(instructions)的原則應先於啟發(inspiration)。
其實我們所熟悉的學習型態,不論學生資質如何,都需要對教師引起動機的鋪陳先有合理(make sense)的感知,然後要能獲得有效的精進過程,讓大腦得以發揮建構系統知識的機會。既然學生大腦反應的過程一致,許多學校只在意教學的功能是考高分,而不是啟發與培養想像力。課綱針對中數生而非前段生就成了合理的抉擇。
但是當我們面對的是失控的全球變遷,環境崩壞,社會也在質變,學校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可能需要有更積極的態度,尤其是社會文化與文明永續的影響更是茲事體大。我會假設即使是賈伯斯可能也未料及,他的發明比古騰堡的影響更深遠,而且禍福難料!
失能的科學與奇蹟的科學
當李遠哲說出他希望:「今天的科學家可能要多想想如何才不會使地球變得更糟。」我想他一定也是未曾預料人類文明中曾經最明亮的科學之星竟然也有失能的時候!當然李院長的想法不能代表所有科學人的想法,年輕的科學家中多的是仍然雄心勃勃,而且對未來充滿了樂觀進取的憧警。因為科學革命的經驗,人類發明的科學方法絕不僅是一個知識生產的又新又好的方法而已。人類在其中的學習使得我們宛如獲得了新的超能大腦,其帶給人類嶄新的社會與文明,曾經像似在短短一百年中讓人類一次騰空穿越了幾個演化的世代。

從奇蹟的科學墜落到失能的科學也只是不到兩百年間的改變。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是人類並非不能再度發明新的思考方法,並且仍然保有找出精進學習途徑的潛能。只是必須記取上一次的教訓,忘記了達爾文的智慧之語:「不是最聰明的最能存活,也不是最強壯的,而是最能適應且調適接受(adapt & adopt)環境改變的得以存留。」學習新事物不能忘記所有的律則都有邊界條件。勇於破格不能輕易忘本!

結語
人類最深遠的能力可能不是創造新工具,而是學習。

這也許不算是什麼洞見,只是一點兒覺悟。身為教師,這一點覺悟已足以秉持為年輕人未來教育委身的信念。永續的希望終究是要落在年輕人身上,讓年輕人領會覺知他們學習的潛能才是未來教育的目標。要讓每一位年輕人一生能夠經歷至少一次,發現自己竟能展現自身的潛能,而產生莫大的驚喜。這種經驗才是支撐終身學習的第一步!

10/11/2023
The evolution of human language might begin with the change of the diet habit.
28/10/2023

The evolution of human language might begin with the change of the diet habit.

How farming reshaped our smiles and our speech

林和寄來的一段Yt, 其中形的變化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好像可以看到自己大腦的transformation
25/10/2023

林和寄來的一段Yt, 其中形的變化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好像可以看到自己大腦的transformation

Piet Mondrian - Master of Modern Art; Music by Philip Glass from "Glassworks" Track 6 - Closing (Instrumental)

24/10/2023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盟(IUPAC)公了2023十大新興化學科技大都與SDGs有關:*  人工肌肉*  PET塑膠的生物回收*  氯離子介導的移除海洋二氧化碳*  斷錬解聚合*  化學上的人工智慧語言模型*  低糖疫苗接種*  噬菌體療法*...
19/10/2023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盟(IUPAC)公了2023十大新興化學科技大都與SDGs有關:
* 人工肌肉
* PET塑膠的生物回收
* 氯離子介導的移除海洋二氧化碳
* 斷錬解聚合
* 化學上的人工智慧語言模型
* 低糖疫苗接種
* 噬菌體療法
* 光催化氫生成
* 光合成
* 合成電化學
* 穿戴式感測器
————————————-

IUPAC Announces the 2023 Top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hemistry

Research Triangle Park, NC, USA, 17 October 2023: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has released the results of the search for the 2023 Top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hemistry.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showcase the transformative value of chemistry and to inform the general public on the potential of the chemical sciences to foster the well-being of Societ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our planet. The Jury* - an international group of objective experts with a varied and broad range of expertise -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 diverse pool of nomination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submitted by researchers from around the globe and selected the final top ten. These technologies are defined as scientific advances in between a discovery and a fully-commercialized idea, having outstanding potential to open new opportunities in chemistry, sustainability, and beyond. The 2023 finalists are (in alphabetical order):

• Artificial muscles
• Biological recycling of PET
• Chloride-mediated removal of ocean CO2
• Depolymerisation
• GPT language models in chemistry
• Low-sugar vaccination
• Phage therapy
•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 Synthetic electrochemistry
• Wearable sensors

A new issue of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is now available.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Volume 45, Issue 4, Oct 2023.

Address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jwuting.chen/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SHS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SHS:

Videos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ontact The Business
  • Video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