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7/2025
有緣相聚,同台吃飯,好多好喝的酒,認識好多有趣的新朋友,聊有趣的話題,很盡興。多謝碧儀,多謝二哥,多謝Sam哥,生日快樂,心想事成。回望自己過去18年,15年上海,快將4年香港,依然為熱愛創造價值和自由生活而奮鬥,品嘗當中的細節,你會發現所有事情其實神都是安排好的,沒有因,那有果?20年前我做Leo創會會長,20年後當我回來香港,在香港商界政界無人脈無資源,當年一起做Leo會長,大學同窗好友,兒時認識的那幫朋友,給我人脈,給我資源,幫我導航,我很感恩。
昨晚飯局最開心的是聊到人的一生追追趕趕,不知道為了什麼,不如和好朋友吃好的,喝喝酒,聊聊天,太多利益計較,到最後都變成浮雲,因為Peggy我真的有motivation再次加入Lion,延續我對We serve的精神,延續我已故的荷蘭Host媽媽(她是荷蘭第一位獅子會女性國家總監)對我的托付。很多人都說做生意就是把自己利益算到極致,而我從開始第一家公司到第二家第三家一直是利他主義為先,如果你能賺到極致那你只能做一家公司,如果你能賦能更多人賺錢成長,你就是一個平台,如果你能賦能一個行業的創新和文化傳承,你就是一個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平台。
以前遇過一個投資人跟我說幫助別人/商業/市場化不可能在一起,我們投資人只投會爆發式增長的企業,幫助別人你可以去做NGO。然後我創立了賞遊地,我想印證一下幫助人這種善意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得到投資,並且有營收?我把想連結文化的兩端(提供者和Consumer)的願景做成了平台產品/賞遊地也是一個可以玩各種跨界的品牌,7年4個月過去we are still standing。我們幫了多少商家數碼化轉型?無門檻?人人可負擔?我們走了多少路,見了多少人?我們幫了多少旅遊者找到最地道的體驗店,餐廳,買地道產品店鋪和在地Day tour服務商?到今天我依然很驕傲的說如果你想找在地最深度的店,你就來賞遊地吧,去的時候記得跟老闆說你認識我,他會很開心。
疫情期間我Cofound了Appreciator,嘗試利用Blockchain去創新文化界別的捐贈與收藏體驗模式,我們賦能了梵高文化遺址基金會連結了亞太捐贈人市場,普及了梵高遺址的認知,打造了從文化遺址IP孵化-國際化的虛實藏品-捐贈人藝術深度之旅-大眾都能參觀的梵高數字村沈浸式展覽-展覽數字收藏品(分成藝術家/捐贈基金會)-延伸了兩個教育課程易梵高IP為主題。很多人問你到底To B還是To C?我就不明白為啥不能兩邊一起呢?你做了B如果觸達不了C有用嗎?你做了C,沒有根本幫助到B,能持續嗎?
其實人最緊要要活得開心,做有意義的事情。